从电影构建、光影语法解读伯格曼《野草莓》魅力及情感哲思

再看《野草莓》我得到了一些新的启发。作为经典电影,仅从主题上分析是远远不够的,本文将结合伯格曼式意识流创作手法,来解读《野草莓》这部梦幻美学电影的魅力与哲思,并结合电影谈一谈我对“活出自我”这一观点的新的解读。


第一次知道伯格曼,是从李安导演的一次访谈中。李安导演把伯格曼奉为自己的偶像。李安称,第一次看伯格曼的电影时,就被震撼了,这才知道“原来电影还可以这么拍”。可以说伯格曼是李安导演路上兼具启蒙与精神领袖意义的一位大师级人物

伯格曼,全名英格玛·伯格曼,生于瑞典。他是世界上一流的电影导演之一,殿堂级的大师人物,被称为“电影哲人”。他与费里尼、塔尔科夫斯基、安东尼奥尼一同列为现代主义电影大师,毫不夸张地说,伯格曼是“导演的导演”。伯格曼一生作品众多,甚至包揽各大国际知名电影奖项。

1957年的《野草莓》,被很多人奉为伯格曼的巅峰之作。因为它,全世界见识到了伯格曼非凡创造力。《野草莓》是伯格曼代表作中不得不提的一部重要作品,是伯格曼的“前瞻式的自我批评的作品”,也是这位老人对人生道路探索的最后总结。

《野草莓》讲述了年迈的医学教授伊萨克,在儿媳玛丽安的陪伴下,重返母校接受荣誉授予。在这前后,伊萨克通过梦境、幻觉等回忆起自己的过往,并开启了一段自我心灵的救赎之旅。该片获得第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1960年第32届奥斯卡金像奖,以及1960年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等多项国际奖项。

本文将从电影结构构建、光影语法、现实意义三个维度来解读该片的价值与魅力。在最后一部分,我会结合以上分析,谈一谈我对“活出自我”这一观点的不同解读。

从电影构建、光影语法解读伯格曼《野草莓》魅力及情感哲思

01、电影结构构建:梦幻式复调结构,心理蒙太奇等意识流手法,呈现男主梦幻与现实间的矛盾

梦幻式复调结构:“梦幻”指是以段落化梦境或幻觉为主线贯穿全局,“复调”则指通过两个或以上叙述声音、音调展开、推动剧情,以此来实现人物梦境与现实的对话。

这种叙事结构,打破人物时空间限制,实现了现实人物与非情景现实的对话的可能,《野草莓》可以说是这种结构的典范之作。

1、电影以梦境为主,以幻觉、回忆为辅,运用心理蒙太奇,将男主隐藏的内在外放。

男主伊萨克,是一名耄耋之年的医学教授。在接受母校授予的荣誉学位的前24小时里,他的人生因为梦境逐渐发生改变。伊萨克的梦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

  • 第一个梦:有无时针的钟表、扭曲的人脸、无人马车撞灯,在棺木中的自己。
  • 第二个梦:交代青年伊萨克,被堂妹萨拉和大哥背叛、参加宴会堂妹道明背叛原因。
  • 第三个梦:伊萨克在一场特别的考试中,被判不合格,并看见妻子的不轨恋。
  • 第四个梦:堂妹萨拉携着伊萨克的手奔向河边,他看见父母在阳光下垂钓,并向他招手,伊萨克老泪纵横,对童年来自家庭的创伤释然。

在我看来,每个梦都是对伊萨克现实生活的映照。这四个梦,或可解读为:

  • 第一个梦“冲击”:4个看起来诡异的意象,让伊萨克对死亡充满恐惧,进而重新审视自我;
  • 第二个梦“思旧”:明白了错失的爱情,是自己个性的牺牲品,伊萨克自我反思;
  • 第三个梦“
    醒悟”:妻子对她的背叛,是被伊萨克长期冷落的结果,伊萨克开始理解和体谅;
  • 第四个梦“和解”:行将就木之人,主动寻求父母的和解,家人的原谅,伊萨克完成自我救赎。

四个梦层层递进,使伊萨克从无意识的自大中觉醒。电影运用心理蒙太奇手法,将男主伊萨克封闭已久的内心,如剥洋葱般一一呈现。梦境四后,伊萨克温暖的微笑,寓意着他生命的改变,也是导演对主题的点睛之笔,让观众和剧中人共同经历了一场知觉与意识的冲击。

从电影构建、光影语法解读伯格曼《野草莓》魅力及情感哲思

2、交叉现实情节,表现男主固化而不自觉的自私、冷漠的性格,用原则来自保,而非束己

伊萨克第一个梦境后,内心无比恐惧,他取消航班,改驾私家车前往母校领取荣誉勋章。正巧,与儿子冷战的儿媳,在公公家寄居多日,也决定返家,两人同一目的地。于是儿媳玛丽安和公公伊萨克一同前往。

途中,儿媳玛丽安曾抱怨伊萨克,他们之间有这样一组对话:

玛丽安:“记得一个月前我找过您吗?我愚蠢的认为您会帮助我和艾瓦尔德。所以我想跟您住一两个星期,您还记得您的答复吗?”

伊萨克:“我说我很乐意啊……”

玛丽安:“呵……也许……您忘了,您说的是‘别让我牵扯进你们婚姻的纠缠,我才不在意,你和艾瓦尔德尽力吧!’。”

伊萨克的冷漠与自私,自己并无意识。在这之前,伊萨克并不觉得自己性格有什么不妥,他甚至奉这为自己做人的原则。后来,玛丽安告诉伊萨克,他的儿子恨他这样的父亲,伊萨克才突然意识到自己或许错了。

这也正是人物的可悲之处,伯格曼借助第一个梦境开启了伊萨克以局外人自我审视的心门,同时也借助现实中的情景,给伊萨克以答复。这一系列的情节,使伊萨克的冷漠与自私开始被自我发觉,并逐渐警醒。

途中,二人遇到了三个年轻人和一对婚姻不幸的中年夫妇,这两组人的设定并非偶然。前者影射了伊萨克年轻时错失爱情的原因,后者让伊萨克开始反省自我在婚姻里的过失。影片至此,伯格曼通过现实与梦境、幻觉三个空间的对话,将男主伊萨克因冷漠、自私而错失亲情、爱情、友情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

这种将现实、过去、梦幻三个时空融为一体的对话结构体系,实现了影片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互相交错,构成了多声部的复调结构,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伯格曼式多元空间”。

在我看来,伊萨克的自私与冷漠已经融在骨子里,已成为了他不自觉的、常态化的处世方式。他死守着自己所谓的原则,以致于失去了人性里的温度。

这样的伊萨克是不是很眼熟?生活中我们又何尝没有见过这样的“伊萨克”呢?路遇不平,他们习以为常地按照自己坚守的“原则”对待身边一切,而这原则其实更多的是出于自保,并非束己。正如伊萨克对待亲生的儿子和儿媳一样。

从电影构建、光影语法解读伯格曼《野草莓》魅力及情感哲思

02、光影语法:通过各类光线语言、以及对比蒙太奇手法,来丰富主次人物形象,表现男主生命的改变

人物形象作为电影塑造的主体,是具象化、视觉化的形象。除了演员的装扮和道具之外,光线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至关重要。

《野草莓》虽然是一部黑白电影,但该片通过不同的光线使用,完美地完成了意境的创设,并形成了一种偏严肃却深刻的画面质感。在这黑与白的世界里,伯格曼运用不同的光线语言,使男主伊萨克的形象更加立体、逼真,并通过光线的变化,将男主的转变完美呈现。

  • 首先,影片开场梦境采用硬光、高反差场景,奠定电影基调,以哀景抒哀情

硬光,也称直射光。硬光的使用可以造成强烈的明暗对比效果,达到有"力"且"硬"艺术效果。电影开场第一个梦,运用强烈的硬光打在伊萨克脸上,使黑白形成高反差对比,营造虚幻的梦境。

黑白色电影本身有一种怀旧感,如同多年的老照片。这部电影中,人物服装、蓝天与白云等景物的刻画上也都运用了强烈的明暗对比蒙太奇。旧地重游时,伊萨克站在树下,镜头由下而上,树干的如同炭绘,白色的天空十分明亮。在黑白对比中,给人一种严肃且冷寂的感觉,如同人物的孤寂的内心世界。

  • 其次,以逆光、侧光居多塑造家人“厌世脸”,明暗对比蒙太奇表现伊萨克的表里不一

影视作品中逆光能够增强视觉的冲击力,而侧光则可使被拍摄的客体事物影调丰富、层次分明。

导演伯格曼在《野草莓》中呈现伯格曼家人群体时,较多使用上逆光、侧光,这使这一群体人物看起来脸上毫无生气,给人一种距离感。电影通过光线,将伊萨克与家人间的冷漠、厌倦感,通过光线呈现了出来。

同时,电影运用明暗对比蒙太奇,将伊萨克对外的虚伪和对内的冷漠完美呈现。

影片中快乐青年们送给伊萨克鲜花表示感谢时,镜头从车窗上三个年轻人,逐渐定格与伯格曼的侧脸。光线由柔和明媚进入黑暗,这种密不透风的黑色,如同伊萨克压抑的内心。让观者通过光线的变化,便可准确的感受到伊萨克的表里不一——表面上,为人和善,内心里,冷漠无比

  • 最后,以正面光,特写镜头表现伊萨克的泪痕,寓意了伊萨克自我救赎与生命的转变。

伯格曼曾在《野草莓》的拍摄日志中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当伊萨克·博格找到内心的光明与平静时,我们使用了特写镜头,他的脸被一阵神秘的光束照亮,如另一个现实的倒影。他的轮廓在转眼间变得柔和,几乎消失不见,他的神情开放、带着微笑而且温柔。这是一个奇迹。

伊萨克的最后一次梦境是关于自我和解的梦,梦中伊萨克通过表妹找到了自己的父母,他们在远处垂钓。伊萨克看到父母向自己招手,他的眼泪顺着脸颊滑了下来。影片以特写镜头,捕捉了伊萨克的这一瞬间,也使电影和解与救赎的主题得以升华。

《野草莓》光线的运用,也为后辈导演们提供了参考。用光线的变化准确塑造人物性格、表达人物内心,这也是使《野草莓》成为意识流模范作品的原因之一。

这部黑白电影,将一个老人毕生的经历徐徐展来,引发观影者的共情。虽然历经岁月,不同年龄观看时,仍会有不同感慨。

从电影构建、光影语法解读伯格曼《野草莓》魅力及情感哲思

03、现实意义:好的电影往往蕴含丰富的哲思,基于以上分析,谈一下我对“活出自我”的几点新思考。

活出自我,我们对它或许有一点误解。

伊萨克一生都活在自我的状态里:他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按自己的想法、原则为人处世。在他看来,这才是真实的自己,可是在家人眼里,他也成为了自私又虚伪的“冰箱人”。

然而伊萨克是幸运的,因为那一系列的梦成为了他生活的镜子,在他行将就木之时,让他有机会反思自己的过往,主动寻求家人的谅解。

作为观影者,看完这部影片,我在心底不由得生发出一种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活出自我”?

我想,电影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①活出自我,可以有原则有底线,但不可自私自利

电影中,伊萨克的儿子艾瓦尔德因为债务累年迭加而压力巨大。即使伊萨克不怎么用钱,他也不肯借给儿子一分挽救儿子于危亡之中。伊萨克反复强调这是自己的原则,并向玛丽安自信宣告说,儿子会理解自己,直到两人有这样一组对话:

伊萨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艾瓦尔德也尊重这事实。”

玛丽安:“也许吧,但他讨厌你!”

伊萨克的表情瞬间凝结了,他完全没有料到儿子对自己会反感。不止如此,他的冷漠和自私也遗传给了艾瓦尔德。当玛丽安怀孕后,艾瓦尔德并没有表现出对新生命的接纳,而是逼迫妻子在孩子和他之间做一个选择。玛丽安拒绝,艾瓦尔德也以他的“原则”,让玛丽安重新考虑他们之间的关系。

在我看来,有原则有底线当然是件好事。但我们也应该随时去审视这原则和底线,是不是也成为了我们善心和仁心的拦路虎。我都曾希望秉守原则,活出自我,却不知道,有些原则也把人性中的温暖也挡在了外面。

正如伊萨克一样,他对自我的专注,或许曾使他获得了自由与快乐,于此同时也失去了家庭的温暖。

说到底,原则和底线是个人用来束己的,而非严他。过于夸大个人的原则和底线,对力所能及的事都不愿给予帮助,这样的原则和底线,即使保全了自我又有什么益处呢?

从电影构建、光影语法解读伯格曼《野草莓》魅力及情感哲思

②活出自我,是拒绝同化,但也需要有集体意识。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如何处理好自我与集体的关系,是每个人需要面对人生课题。心理学上一种现象,很好的解释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会显得矮小、单调,而与很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

这便是著名的“共生效应”个体生命的丰富与成长离不开集体的生命参照与共育

影片中伊萨克对待家人向来一意孤行,他从不在乎家人的感受,以致于他的婚姻失败,母子关系失败。这种孤立与家庭建立的不健全的自我,也带来了不健康的遗传和迭代。正如梦境中那位审判伊萨克的老师说的,孤独便是对伊萨克最大的惩罚。

当伊萨克在现实中重新回归家庭,主动和孩子和解,与管家和解;在梦境中与童年时代的父母和解时,他也获得了身心的自由。他还是他,比过往更多了一些温和,多了一点人情味。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是家庭和社会这两个集体中的一分子,完全脱离任何一个环境,都会让你看起来“营养不良”。

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正如水与海的关系,个体的独立需要依存集体才能彰显和发挥。直白点说,“活出自我”不是自私自利,他需要我们拥有独立自我的同时,也随时定位好自己在集体中的角色,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让两者相辅相成。比如:

  • 在小家庭里,放下自我设定的丈夫/妻子人设,各自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主动做点小事,让家庭更幸福;
  • 在公司,你是社会的一分子,一言一行都应该考虑到自己的影响,而不是以直率当挡箭牌,个性的“活得很像自己”。

总之,活出自我,不是指叛逆集体,更不是违背他人利益。活出自我需要有一点集体意识,并在这个基础上,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价值观组合,来拒绝同化,从而做个个性独立的人。若一个人只有对内的自我判断和自我主张力,对外又不能能顾全大局,那这个人的自我就需要重新被审视。

从电影构建、光影语法解读伯格曼《野草莓》魅力及情感哲思

总结:

《野草莓》 以其超前的剧作形式、丰富的哲思蕴含,被奉为伯格曼最伟大的影片之一,几十年来它经久不衰,也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影片之一。

《野草莓》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意识流影片,它以一个老人一生的经验与智慧,启发着每个人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审视自我。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