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告白》:無聲的不只是沉入湖底的莉迪亞,還有美國少數族裔

今天想再寫寫《無聲告白》,一本我很喜歡的書。

《無聲告白》:無聲的不只是沉入湖底的莉迪亞,還有美國少數族裔

我一直認為,一本好書,或者說一本好的小說,它除了故事性,更重要的是要有更深層的可以去探索的背景與內涵。

你可以通過表面的故事去挖掘其深意,或者通過背後的底蘊去看見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思想倫理與邏輯推動。

比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米蘭昆德拉表面上在寫一段渣男與兩位女子的“三角關係”,實則卻在寫哲學家想要表達的哲學深意,探究生命真正的“輕與重”、“靈與肉”,探尋責任與愛的聯繫,探尋生命的存在意義。

故事表面是看似並不複雜的人物關係,內裡卻藏著深奧的哲學秘密。

而《無聲告白》傳遍全球的成功,我想也一定離不開故事背後值得探尋的背景、文化與人物關係所折射的思想。

這本書的英文翻譯其實更好理解,告白是指“說出口的秘密”,此題也就是指:那些我從來不曾說出口的秘密。

《無聲告白》:無聲的不只是沉入湖底的莉迪亞,還有美國少數族裔

書在開頭就寫到女兒莉迪亞之死,讀過這本小說的朋友會深刻體會到,莉迪亞之死是因為父母不斷施加的“期待”,最終這期待之重把女兒壓死在了湖底。

因而,“那些我從來不曾說出口的秘密”很容易就會想到是指:莉迪亞並不想被種種期待所挾持,她假裝聽話她假裝乖巧,只是因為——她愛自己的母親。

但就像前面所說,好的故事一定能更深的探尋之處與研究意義。

我看到一個研究觀點曾說,莉迪亞最後的悲劇不是偶然的,是社會背景下跨種族家庭的必然結果。

接下來,我希望通過《無聲告白》來探析這種必然性,探尋少數族裔群體在美國社會變遷中的邊緣處境,這種必然的客觀的環境因素,對悲劇的影響之大。

我想,這也是身為少數族裔的父親“詹姆斯·李”,不曾告訴他妻子與一家人的秘密。

這,是這個病態家庭中,屬於父親的“更加無聲卻強烈的告白”。

《無聲告白》:無聲的不只是沉入湖底的莉迪亞,還有美國少數族裔

1.社會背景:美國社會的“二元對立”對少數族裔人群的壓抑

當時美國社會最顯著的特徵,是種族的多樣性與文化的多元。

各族裔之間,自始至終都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和衝突。

儘管跨種族通婚得到了法律的支持,可表面的允許與人們“內化於心的接受”其實從來不統一,且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

1966年,德里達發表演講,被視為解構主義的開始,他批判“在場的形而上學”,打破二元對立。

此前的長期以來,整個西方的傳統思想都是“形而上學的邏各斯中心主義”,其最早發源於柏拉圖。

邏各斯中心主義認為,世間萬物的存在都與它的在場緊密相連,言語是第一位的,文字是第二位的,語言優先於文字。

傳統的邏各斯中心主義集中體現在等級森嚴的二元對立中,如言語 / 文字、意識 / 無意識、真理 / 謬誤、主體 / 他者、在場 / 不在場,等等。

《無聲告白》:無聲的不只是沉入湖底的莉迪亞,還有美國少數族裔

在每一項二元對立中, 兩個對立項不是和平共處,而是處在一個鮮明的等級秩序中。即前者往往優越於後者,是更高層次上的存在,被賦予至高無上的崇高地位且前者確立為中心、本質或者本原。

而後者相應地被定在邊緣、次要與派生的地位,受到前者的壓抑。

美國主流社會群體,與外來人員群體,在這種二元對立下,就有著天生的優勢與弱勢對立地位。

前者具有極高的優越感與崇高地位,後者屬於弱勢群體。

對這些群體而言,身份危機仍然是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

《無聲告白》的華裔作家,就用了這種獨特的洞察力,將一個美國社會混血家庭中的脆弱人性完整地展現了出來。

2.父親詹姆斯:不理解與被歧視,美國少數族裔自卑心理的體現

《無聲告白》中莉迪亞的父親就是這樣美國社會的少數族裔人。

父親詹姆斯·李,一名出生在美國的華人,一直極力隱藏自己的華裔身份,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融入美國主流社會。

《無聲告白》:無聲的不只是沉入湖底的莉迪亞,還有美國少數族裔

他跟隨父母偷渡來到美國,在一所學校做著瑣碎的工作。

他從小就面臨著班級裡所有人的特別注視,黑眼睛、黑頭髮、矮小黑瘦,儘管他成績優異,

但他始終無法真正融入美國的生活。

他從不談論父母卑微的工作,為了擺脫中國人的身份,他拒絕吃叉燒包;他說著一口流利的毫無口音的英語;在衣著、談吐方式上,詹姆斯儘可能模仿白人。然而,他的努力卻總是徒然。

但是在這片土地裡,他永遠都是外人。

無疑,詹姆斯在各方面都稱得上是優秀的,學業有成、教授工作……可是,我們還是能從他的心理活動描寫中,清楚看見他刻在骨子裡的自卑。

這種自卑感從何體現?我認為很重要的一個展現,正是來自於他對優越感的追逐。

他想變成美國意義上被社會所認可的優越,也始終想讓自己變得“平平無奇”。因為他自出生以來,什麼都不用做,單單因為他的種族,他就很容易成為人群中最特殊的存在。

他懼怕這種特殊,他對這種“特別”避之不及。

《無聲告白》:無聲的不只是沉入湖底的莉迪亞,還有美國少數族裔

作者伍綺詩

目標實現保證優越感的獲得,而人對優越感的追求源於人的自卑。詹姆斯的這種心理,正是美國少數族裔自卑心理的體現。

而他自己上輩的家庭,當然也是使他產生這種心理的根源。

他的父母從不出門交際,也不在家請客, 沒辦過晚餐派對,沒有橋牌牌友、獵友或者午餐會上 認識的哥們。

他們一家人,遇到各種因為身份產生的問題,且長期處於周圍人的不理解與歧視中。

3.莉迪亞自殺的必然性:少數族裔的獨特“期待”

詹姆斯與瑪麗琳的婚姻之所以修成正果,其實也是因為她能夠完美地融入人群。

正如小說中對瑪麗琳的描寫,她總是盡力讓自己變得“特別”,她去當時還沒有女子的科學實驗室學習,她不想變成如母親一般“一生泡在廚房,學習為丈夫和孩子烹飪”的平凡。

可是,正如文中所說:“她不過是一個漂亮白皙的平凡女孩而已,缺乏明顯的特色……因為她能夠完美地融入人群。”

詹姆斯為了改變自身 “他者”的遭遇,把期望寄託在女兒莉迪亞身上。

《無聲告白》:無聲的不只是沉入湖底的莉迪亞,還有美國少數族裔

《小歡喜》劇照

父親的過度干涉和期望使莉迪亞心理壓抑許久,甚至喘不過氣來。

毋庸置疑,莉迪亞的悲劇與其爸爸強行建立在她身上的改變“外來者”身份的期望息息相關。這也反映出以他們為代表的少數族裔群體,在美國社會中艱難的社會處境,及他們渴望被認同的“有聲告白”。

他們渴望得到主流群體的身份認同,渴望順其自然地融入生活中,渴望被一視同仁,但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雖然莉迪亞出生成長在美國,並且繼承了媽媽的藍眼睛,但在白人眼裡,她永遠是一個“外國佬”,永遠是外來者,永遠無法真正融入美國社會的主流文化。

莉迪亞和她爸爸年輕時候的遭遇一樣,沒有真正的朋友,混血家庭的背景讓她難以找到自己的定位,身份問題一直讓她迷惑而彷徨。

可身為父親的詹姆斯,卻不斷給她施加期待——教她如何交友、如何溝通,希望她能在美國社會融入主流。

可一個父親做不到的事、一代群體做不到的事,為什麼莉迪亞就要做到呢?

可見,莉迪亞最後的悲劇是偶然的,是美國社會背景下跨種族家庭的必然結果。

《無聲告白》:無聲的不只是沉入湖底的莉迪亞,還有美國少數族裔

《無聲告白》

我想,這就是這個病態家庭中,屬於父親代表的少數族裔人群的“更加無聲的告白”。

除了表面上的莉迪亞對父母施加期待的無聲告白,這更深層的無聲告白,讓人看到更加深重的悲劇。這是一個群體在社會環境之下,被迫而必然的心理悲劇。

作者簡介:魚雁,十點讀書籤約作者、洞見、讀者等多平臺作者。用文字讓生活更有力量,歡迎關注魚雁日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