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收益有可能高於工資收入嗎?如果可能需要花多長時間?

aimeenian


答案是肯定的。

不過這實際是一道數學上的生活應用實踐題,並不是文字性三言兩語就能糊弄過去的,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區分一下“投機”和“理財”的最大差別。

投機:找準了適合的機會重倉入場,獲利後結束,同一個過程得到的收益無法通過多次複製獲利,風險高。

理財:不定期的投入帶來穩定的獲利,獲利不會太高,但是可以長久持續獲得且風險可控。

題主既然是考慮理財收益高於工資,十有八九就是在盤算著投資的穩定獲利要大於工作的收入,而不是一把投機之後繼續辛苦勞作,區分完了這兩個概念之後,我們再來看兩個數據。

1、2019年全年CPI同比上年增長2.9%,解讀:2019年的收入增長沒超過2018年收入的3%的人,同樣的收入在2019年購買力下降。

2、2019年全年GDP同比上年增長6.1%,解讀:2019年的收入增長沒超過2018年收入的6%的人,同樣的收入在2019年自身的財富階層在下降。

條件①:題主為了保障自己的每年的財富不縮水,理財的年收益率應該確定為不低於6%。

條件②:工資收入要能滿足日常生活所需,如果題主剛好生活在我所在的城市大理,大理2019年職工社會保險月繳費基數下限為3505.2元,假設題主的月工資收入為每月固定3500元,每年提取一次理財收益作為下一年的工資,3500元/月×12個月=42000元,也就是題主每年理財收益要保證至少達到42000元。

好了,大環境背景已經清晰,現在我們將題目重新定義為:已知理財年收益率為6% ,為了保證每年能有42000元的理財收益,年初需要投入多少本金?

解答:42000÷6%=70萬,至於多少時間能積累到本金就看題主的滾雪球能力了,各人的財富能力有所差異。

實際生活中理財的年收益在6%~15%之間是很容易達到的,渠道多重多樣,而在不工作且只是單純的在大理生活,月花費3000元是一件很滋潤的事,我們把題目再昇華一下:年收益率為12%,月花費3000元,需要積累多少初始本金才能實現這樣的靠被動收入生活?每年投入5萬理財,多久能實現財務自由?

解答:3000元/月×12個月÷收益率12%=初始本金30萬元,如果每年投入5萬理財,連續投入5年,利用會計公式可計算出第5年末就能攢夠30萬,進入第6年就能理財收益大於3000元/月的生活支出實現財務自由,這樣子看問題是不是就很清晰了。

當然,有的讀者會問,財務自由的概念標準是不是太低了,我只能說地方經濟發展程度決定生活水平,也決定財務自由度的高低門檻不一樣。再者就是理財年利率12%其實真的可以實現,且不難,難的是耐心,因為好多人在資金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把本金挪用了無法繼續錢生錢,導致沒能提早實現理財收益大於工資收入。



來自下巷街的小浣熊


朋友們好,明確回覆:標題中的問題,受兩個關鍵因素影響:理財的本金,以及理財的收益率。總體上,看如果長期積累,大多數人來講,理財的收益,不太可能高於工資收入,但是,是很好的補充。

首先,理財的收益能否高於工資收入,受理財的本金,與收益理財收益率影響。

1,本金越多,理財的收益,有可能越多,甚至超過工資收入。例如,王女士30歲,工資收入月3000元。投入100萬理財,年化收益率5%,每年預期收益50000元,明顯高於年工資收入的36000元。

2,理財的收益率高低,對理財是否能夠超過工資收入有影響。李女士,30歲,月收入3000元。投入100萬購買貨幣基金理財,年化預期收益率2.6%,每年收益26000,理財收益,明顯低於工資收入。

小結:本金多少,與理財的年化預期收益率,對理財收益是否能夠超過工資,有重要影響。

其次,來分析,如果可能,需要多長時間:

1,假設平均工資為3000元。
如上圖,測算的19年,人均稅後收入3.07萬。


2,假設平均理財收益為4%。
如上圖2019年,11月,銀行理財產品周均收益率走勢圖。平均收益率3.99%

3,在4%的收益率情況下,要想每月達到三千元的收益,需要:3000元月收益÷4%收益率X12個月=900000元。至少需要90萬元,進行理財,在中低風險的情形下,理財收益,有可能超過平均工資收入。

小結:人均稅後可支配收入,只有3000多元的情況下,依靠4%的左右的低風險理財,想要超過工資收入不太現實。個別高收入和大城市你可以例外。

最後,來總結分析:

目前的人均稅後,可支配收入,只有3000多元,而便於衡量的理財收益,在4%左右(部分理財收益雖然高,但無法衡量,畢竟虧損本金的可能性很高)。

這種情況下,除了一些大城市,以及高收入人群,對於大眾來講,想要依靠理財,超過工資收入非常難。

如上圖,這是19年人均存款
。最高的北京在16萬元左右。而貴州西藏只有3萬至28000元。距離90萬元的分界線還差了很遠。

但是作為理財,是我們很好的財富補充。使我們的財產可,以保值甚至增值,獲取更多的保障,生活的更幸福。


理財迦


《沒有一份睡後收入,你將工作到老》


通過理財收益不僅可以高於工資,還可以實現財務自由!


正如巴菲特所說:如果沒有一份睡後收入,你將工作到老!

作為上班族,我們都希望有一天理財收入(被動收入、睡後收入)可以超過工資收入,這樣我們將少一份焦慮、多一份自由。


有一本書叫《不上班也有錢》,作者是臺灣的一位女士,一個普通的上班族,靠著節約開支,提升自己的工資收入,在33歲的時候,實現了不上班,也有錢,並且環遊世界的夢想。


她靠的就是把工資投資於理財,主要是買指數基金,然後依靠理財複利,讓錢生錢。


書中提到一個4%法則,就是每年從賬戶中提取4%的錢,用於生活開支,假設,每年的開銷是10萬元,那麼需要有250萬的股票資產,如此不上班班,也可以用到老。


說了可行性,我們再來計算一下,需要多長時間,理財收益可以超過工資。


為了方便計算,假設當前的工資是1萬元/月,年薪則是12萬/年。


最適合普通投資者的投資方法,是定投指數基金,一般年化收益在10%-15%。


相當於如果當前你的股票資產有80-120萬,那麼你的理財收益可以超過工資收入。

咋看上去月收入1萬,每個月假設存5000,那得存16-24年,好像太久了,可不可早一點。


可以的!


影響理財收益的3個關鍵要素:本金、收益率、時間。


1、本金,提升自己,增加收入

工資不是公司定的,收入多少由自己決定

很多人說工資是公司定的,你看這個崗位5000,那個崗位1萬,崗位的行業平均工資水平在那裡!

是的,你說的沒錯。我們改變不了社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不會就學,努力幫自己加薪,提升能力,賺多賺少由自己說了算。


那本書的作者Winnie剛畢業的時候是英文老師,拿固定工資,她想賺更多的收入,選擇了從事電子行業的銷售工作,因為沒有工作經驗,面試了很多公司都遭到拒絕,但是她沒有放棄,進不了大公司,進小公司,甘願拿著過去一半的工資,加2倍時間的班,只為快速積累經驗,果不然,一年以後就負責很多大客戶,3年以後當初想進卻進不去的發公司,現在都願意聘用她。


增加收入最好的方法,就是投資自己,收益率最大。


2、收益率 :取決於你的投資能力


投資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尤其是指數基金,絕對是普通上班族的法寶,通過傻瓜式的定投就可以獲得10%的收益。


3、時間,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時間越長,複利的威力越大。


小路和小漫是兩個好同學,他們一起大學畢業,小路比較有理財觀念從20歲開始投資,每個月定投1000元,小漫的理財覺悟稍晚一些,30歲開始投資,每個月也是定投1000元;

假設他們都定投指數基金,獲得了10%的年收益,等到60歲退休猜猜他們的賬戶分別有多少錢?


答案是,小路的賬戶637萬,小漫的賬戶只有227萬


小漫比小路晚投資10年,也就是少投資了12萬,但是等到他們都60歲的時候,卻相差410萬。


所以:投資要趁早。



總結:

1、可以肯定投資收益可以超過工資收入,具體需要多長時間,可以參考上圖。

2、提高收益從:本金、收益率、時間三個方面發力。


END,希望對你有幫助!


若有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更多交流請關注:路漫筆記(知識就是財富)


路漫筆記


理財收益有可能高於工資收入嗎?如果可能,需要花多長時間?

1、理財收益有可能高於工資收入嗎?答案是/可能。

2、如果收益可能高於工資收入,需要花多長時間? 答案:雖然收益與投資時間相關,但和投入的資金量有多少,關聯更為直接。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理財行列中來,雖然每個人選擇理財產品的偏好不同,但是大家只所以把錢拿來投資理財,我想大致都差不多,那就是希望錢能夠增值。


就像題主講到的,理財收益有可能高於工作收入嗎?這的確是有可能的,但前提條件是,與你投入的資金量來決定。

那麼,如果理財收益有可能高於工資,需要花多長時間?


收入高低,與投入理財的資金量有多少是關鍵

每個人的工資收入不同,及選擇的理財產品不同,投入的資金量不同,所行成的最終結果也是不相同的。


舉個例子;假如你每個月的固定工資收入是5000元,除去開銷,每個月能拿出來理財的錢是3000元。以xx中證白酒基金指數基金為例,申購費率0.1%,分紅方式,現金分紅。


我選擇定投開始日期設為2018年10月5日,每月5號為定投扣款日,每期定投金額為3000元,定投終止日期為2019年10月7日,贖回日期為2019月10月7日,定投時間為期一年(12個月),每期定投3000元,12期共3.6萬元。


下圖是定投計算方式,從截圖中可以看到,最終定投收益率為36.21%,期末總資產是49035.02元,除去投入的本金36000元,收益是13035.02元。折算下來每個月的平均收益是1086.25元。

從最開投入的3000元,隨著投入的金額增加及時間的拉長,收益增加了時間也會隨之縮短,假如是從2015年10月5日開始進行定投,截止2019年10月7日,定投時長為4年(48個月),來看看定投4年最終回報率是多少,從截圖中看,定投收益率為94.91%,贖回總資產(投入本金+收益)是280665.52元,減去本金144000元,最終的收益為136665.52元,按照4年(48個月)平均算的話,每個月收益就是2847元。

每個月工資收入5000元,購買理財3000元,基金定投4年平均每個月的收益是2847元,按照這麼個計算方式,想要實現理財收益高於工資5千元的收入,至少要定投基金9年時間,到時候本金的投入也會越來越多。

上述是以基金進行計算出來的收益,基金屬於中高風險類理財產品,波動較大,收益浮動,收益不穩定,再加上市場行情向好,才能獲得此可觀的回報率。


反之,假如你購買穩健類理財產品,風險係數較低,但沒基金那麼高的回報率,屆時雖然投資的時長儘管一樣,但是由於收益差距的因素,穩健型理財產品想要實現收益高於工資收入,投入的錢則需要更多,才能獲得預期的回報率。

總而言之,想要理財的收益高於工資的收入,前提條件是;

一、投入的資金量或多或少,以及工資的高低直接關聯。

二,需要多長時間,需要根據投入的資金量,選擇理財產品的收益是否能持續而定。

三、當你的工資收入越來越高,或攢下的錢越多,投入都理財當中的錢不斷增加,那麼到時候,本金增加了,回報率提高了,那麼需要的時長自然也就縮短了。


謎桔


怎麼不可能,股市裡機會多的是,就看你能拿的住不能。

簡單的給你個例子,不是想理財收益高於工資,暫且定你年收入12萬元。

2014年買入長江電力,就是三峽大壩,葛洲壩那公司,買入10萬元,成本1.7元,放到現在是17元,總市值為100萬元,公司前期水壩投入大,後期基本沒什麼成本,所以進入穩定期後,每年分紅也是很穩定的而且也不少4%左右。

這樣一來你100萬市值,分紅也就是4萬左右,所以如果當初投資30萬,每年固定分紅就是12萬元。

關鍵的核心不是你能不能發現這股票,而是能否拿的住,因為類似這種白馬股還是不少的,多數可能翻了一倍就忍不住賣了,或者買入後下跌,也沒扛住。

所以最後結論單純從長江電力這支股票上講,5年前投資30萬,現在每年的固定分紅平均下來就是月入過萬。[靈光一閃]




李有理老有理


很高興回答:"理財收益有可能高於工資收入嗎?如果可能需要花多長時間?"這個問題。第一,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理財?理財方式有多少種?理財收益怎麼算?工資收入是多少?理財:指的是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產的保值、增值為目的。理財分為公司理財、機構理財、個人和家庭理財等。這個問題中的理財應識是指個人理財。"理財"往往與"投資理財"並用,因為“理財"中有“投資","投資"中有"理財"。理財的渠道有炒金、基金、股票、期貨、國債、儲蓄、債券、信託、外匯、保險、銀行產品、珠寶、P2P等多種。理財收益怎麼算?利息(年)=本金ⅹ年利率(百分數)ⅹ存期或利息=本金ⅹ利率x時間,存款利息=本金x天數ⅹ掛牌利息(日利率)=計息天數x日利率。工資收入指就業人員通過各種途徑得到的全部勞動報酬,包括所從事的主要職業的工資以及從第二職業、其他兼職和零星勞動得到的其它勞動收入。這裡一般指主業的工資收入,月工資收入,據2019年全國最新平均工資收入來看,月收入水平都在3500元左右!

第二,我來算一下月理財收益有多少(理財收益是按年算的,我們暫且平均到月)?理財有是有風險的,有可能虧也可能賺。我們就拿最安全的銀行定期存款來算一下,截止到2019年12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基準利率為1.5%,兩年定期存款利率為2.1%,三年定期存款為2.75%,五年定期存款利率為2.75%。如果工資按月入3000元算,定期存款按三年期的2.75%算,你的本金應為109萬左右,先不說別的就按月淨入3000元來算,存夠109萬需要30年時間,何況30年中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 第三:只能說理財收益可能高於工資收入,需要花多長時間是不可知的!因為,理財有風險,有可能賺也有可能虧。所以我建議先做好本職工作,每月工資收入要拿到,再幹點其它兼職,多增加一些收入,除出去日常各種花銷,把剩餘的錢用於理財,努力使自己的生活錦上添花這才是最安全的。不要把所有的賭注都壓在理財收益上面,如果這樣的話,你有可能會輸的很慘。


業從支付話支付


理財收益有可能高於工資!至於需要多少年才能達到,這個很好計算,先看投資者現在上班工資月薪是多少!舉例說明,假如當前月薪3000元,那麼1年就有36000元(設定在包吃包住,除了日常開支外的前提下),就算現在理財年化收益在4%左右,要產生收益3萬6千元,至少需要本金90萬!而在現實生活中還存在其它很多方面的開支與消費,所以不可能全部工資都能儲蓄!綜上所述,在投資者不出現意外的情況下,我認為要想個人的財富積累到通過理財收益高於工資的時間至少30年!


遠航小衛士


您好!首先我們要清楚理財產品的利息計算主要包括四個部分,分別是投資金額,預期收益,投資期限以及年天數。一般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計算方法:

預期年化收益=購買資金×(年預期年化收益率÷365)×理財實際天數。

例如:A款理財產品期限為10天,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某人購買了10萬元A產品,持有到期,那麼他所獲得的預期年化收益為:10萬×5%/365×10=136.986元。

理財收益要高於工資就取決於三個方面因素。1.本金額度 2.年化收益率 3.穩定收益時間

以目前大部分二線城市月收入水平5000-6000元計算的話,年收益要達到60000元以上才可以😊

這樣計算如果按目前低風險超過一年期至少保本的理財產品看,現在的收益水平在4%左右。那麼至少要150萬以上本金。



獨角鯨74


有可能的,關鍵是要看自己的投資理財觀念、風險控制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

一,關於期貨,股票高風險高收益類的,如果沒有專業建議不要去玩。

二,關於類固定回報的理財產品,也要學會基本的分析。一般從底層資產,底層資產的盈利性,產品的退出方式,項目的執行團隊這四個方面來了解。

三,結合家庭資產配置做為參考,是可以增加自己的被動收入的。10%現金流,20%購買保險,30%高風險高收益產品,40%穩健性投資理財產品。



易化教育


理財收益高過工資收入並不是沒有可能,有一個前提就是本金足夠多,有一定量而且持續的本金投入到理財中,理財收益才能高於工資收入。 要想實現理財收益高於工資收入這需要一個漫長的積累本金的過程,只有積累的本金足夠多,理財收益超過工資收入那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我們還要注意複利的作用,複利被稱為世界上的第8大奇蹟,它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覷的。一個人從18歲開始投資,通過複利到60歲擁有的財富假如是100萬,與30歲開始投資積累到本金100萬,肯定是有所不同的,這就是複利的作用,都是擁有100萬,時間與收益都有差別,所以理財應該越早越好,積累本金也是越早積累越好,理財收益大於工資收入就是遲早的事。 作為普通人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開源節流,可以通過副業的收入來積累本金,不管是個人理財還是家庭理財,理財收益高於工資收入那都是有可能的,最重要的就是本金的積累,加油!!! 每個人都應該定個小目標,比如賺它1個億,夢想還是要有的,如果實現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