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断舍离?穿了好几年的棉服不舍得扔怎么办?

用户264725064


嘿嘿,身边正好有这样子的人呢,既然是断舍离,那肯定这件棉衣肯定是压箱底的物件之一了吧,除非它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否则应该属于“舍”的范畴了吧,我的建议很简单:一直让他穿,不给买新的,买了新的也收起来,一般会很快投降的吧,为威逼之; 或者像哄小孩一样,丢了这件给你买件心头好,为利诱之.

以上本人浅见,望纳之!


魏永强永爱雅夏


年龄稍微大一点的人都有勤俭持家的传统思想,何止是过时的衣服舍不得扔,老旧的家具、很老旧的碗碟、穿了多年的鞋、有很多划痕的包、根本不看的书等等,都要留着。见过一位老人加工棉被,那被面都打了好几个补丁了还在使用。我家里至今还保留着二十年前的光盘舍不得扔。

其实心里也明白,扔去用不着的旧物不仅是让家里的空间更宽敞,更重要的是会让心里变轻松,每天看着那么多旧物还真是挺烦的。但这种事还是要自己下决心才行,别人说什么都是不管用的。


还是要努力818


穿了好几年的棉服,不舍得扔怎么办?

随着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书籍《断舍离》翻译并引入中国,越来越多的人,经常提到断舍离,但是,其实98%的人其实做不到真正的断舍离。

  • 这件棉服还能穿,扔了可惜
  • 买三赠一,多买几件囤起

所谓断舍离,并不是简单地指“扔扔扔”,而是把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扔掉。 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的内心。

怎么对待你穿了好几年的棉服呢?问自己几个问题:

1、你需要一件棉服吗?不是的话,扔掉。是的话,回答下一题。

2、你会经常穿这件棉服吗?不是的话, 扔掉。 是的话,回答下一题。

3、你穿这件棉服的时候,感觉舒适吗?暖和吗? 不是的话,扔掉。 是的话,看下面。

如果以上三个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说明这件棉服对于你来说是有用的。那么按照你说得,虽然穿过好几年,但是仍然舒适暖和,你也经常穿,是你喜欢的颜色,唯一的问题是样式过时, 你要做得是把衣服做一些小小的改变,让它变得更时尚。比如,增加一条腰带,补个绣花,配搭一条围巾。

我自己的经验, 不喜欢、不经常穿的衣服,也许一年就扔掉。喜欢的,经常穿的衣服,也有穿了5-6年,甚至10年以上的。

所以,断舍离,不是仅仅指扔掉你的物品。而是留下你喜欢的,有用的东西;或者把你的东西改变成喜欢的,有用的的样子;其他的无用的,不那么喜欢的东西扔掉,或者根本就不让这些东西进入家门。

欢迎关注我I生活,分享40+的活法!

<strong>


我I生活


最近一年一直在不断的实行断舍离。

家里的杂物已经扔了好几袋子了,有一段时间,有点上瘾,每天都想扔点东西,扔完了以后心里特敞亮!喜欢这种感觉!

一点一点来,一天收拾一个地方!

比如茶几抽屉:之前都是乱放的,找东西的时候一通乱翻,也不一定找得到。

现在,我把里面的东西全部拿出来。把抽屉擦干净,把东西整理分类,没用的东西直接丢掉,有用的东西放回抽屉,但是,是整整齐齐的放着,一目了然。找东西的时候直接打开抽屉,拿出来就用,用完放回原处。

用同样的方法收拾了家里的其他地方。

现在就剩最后一项:衣柜!衣服实在太多了,但真正想穿的其实就那么几件。

质量不好的,不喜欢的,可以直接丢掉。

质量挺好,买的时候也挺贵的,丢掉可惜的,可以洗干净送人或捐出去,也可以挂到二手交易平台卖掉。

总之,你不穿,放在家里就是浪费资源。


书丽


近藤麻理惠是日本著名的整理咨询师,她的书籍《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风靡全球,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销量超过700万册,她也因此被《时代周刊》评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近藤麻理惠从小就沉浸在整理家务中,尝试过很多不同的方法,比如用牛奶盒收纳唱片、放学回家挨个地方整理等等,但她发现无论怎么做,没过多久又乱了,而且家里的东西只增无减。


直到她遇见《丢弃的艺术》这本书,她发现保持整洁的秘诀是“丢弃”无用之物。无用之物可能是穿了好久但不会再穿的棉服、高价买来的但不适合自己的衣服&包包、一时冲动买的料理机、书柜里束之高阁的书籍、鞋柜里不怎么穿的鞋子等等。


近藤流的整理第一步就是“丢弃”。


每个人的家里都有很多“障碍物”,这些东西阻碍你追求更加舒适、快乐的生活。可能是曾经喜欢、可能是曾经需要、也可能是抵不住诱人的广告购买的。


无论是通过什么途径、什么原因,把东西带回家来,只要这些东西目前“拥有”你,而不是为你所用,这些东西都是束缚你的。



很多人都说,这东西不能丢,丢了很浪费。其实,放在家里不用才是最大的浪费。你想想,这些东西都是花钱买回来的,放东西的柜子也需要占用空间,无论房子是买的还是租的,都要付钱。


但是,这个东西放在家里用不上,花了钱,占用空间,还让你纠结,这个成本怎么算都是亏。


如果想要家里变得舒适、清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轻松前行,请先“丢弃”那些无用之物,具体的筛选原则:



把东西分成4个类型,分别是:


1、喜欢常用的,留下来,并且妥善收纳好,想要用的时候立马能找到;

2、喜欢不常用的,这部分物品可以做展示、装饰用,记得不要超过10%哟;

3、常用不喜欢的,先使用起来,观察使用过程是否舒心、方便;

4、不常用不喜欢的,果断舍弃。


记住一点,你的人生你自己做主,物品本来是为你所用的,你需要、你喜欢才把东西留下来,而不是东西还能用所以留下来。


我是整理师一如,全职做整理4年,致力于通过减法整理,助力百万家庭提升生活效率、家庭幸福感。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我将会在这里不定时为您答疑解惑,分亨居家整理小技巧。

一如减法整理


断舍离,我写过一篇文章,也许对你有用:

日本的整理顾问山下英子关于断舍离的理念曾经风靡一时,我最早读到的是由她担任顾问、心理医生传畑伸子写的《断舍离》。

1、 什么是断舍离

断舍离与我们所说的扫除和收纳有着本质的不同。扫除通常是”扫、抹、擦“,让原来的物品与空间变得干净整洁。收纳是”将东西存放在规定的地方”,让本来杂乱无章的空间变得井然有序,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我们整理的目的吗?不是的,擦拭过的物品和房间仍然会布满灰尘,收拾好的房间还是会被搞得乱七八糟,这样只会让你在一次次重复劳动中感到厌倦与心烦,让自己的心情变得不好。

而“断舍离”强调的是”收拾整理“,它既不是收纳东西,也不是清扫卫生,是”解决、处理“,换句话说就是把用不着的东西解决掉,处理干净,懂得“舍弃”,毫不犹豫和吝惜的丢弃那些不必要的东西,让自己的轻松的生活,身上的压力自然也就减轻了。

说到这里,你应该大概懂得什么是断舍离了。所谓的《断舍离》就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适、令人不舒服”的东西统统断绝、舍弃,并切断对它们的眷恋。断舍离的过程就是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这些物品的关系“的过程。

2、你不舍得扔掉的理由

而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因为以下原因不能丢弃物品:

1.还能用呢,如果丢了多可惜啊!

有些物品虽然不再使用,但是因为感觉还能用就继续保留着,这就是“物品占据主角地位”的思维模式,时间久了我们原本宽松舒适的空间就被慢慢填满。

2.“不能随便扔东西”的旧式教育观念。

“东西越多越好”的价值观让我们养成了保存物品的习惯,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3.“说不定”“有一天”可能用的着

很多东西在整理的时候就想:这件东西说不定以后能用的着,你曾经穿过的昂贵的衣服早已经过时,成了鸡肋,可你还是不舍得扔,以至你的衣橱里塞满了过时却已无法再穿出去的衣服。

4.那些东西真的很贵

当舍不得扔的时候,要想一想管理这些用不着的东西的成本,包括空间金钱和精力。

5.都是别人送的,代表着一份情谊。

感觉扔掉或送人是对送礼物的人的不尊重,必须弄清楚:收得的礼物不代表送礼的人“。而其行为才是,礼物的一赠一收,本身就代表着表达这个行为的结束。所以只要保留心意即可,没必要一直保留着礼物本身。

6.那是非常有意义的纪念品

有意义的纪念品分为两类:一类是每当它们映入眼帘时,就会新潮澎湃。这种纪念品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是我们应当珍惜的宝物。

一看到它们,就会很消沉。这种纪念物会引起自己伤心或消极情绪的,就是不需要的,用不着珍藏的。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真的有以上原因让你无法实施断舍离,那我们应该明确实施断舍离后带给我们的变化,也许你会成为断舍离的追随者。

3、 断舍离的好处

1、整理后的房间显得宽敞、舒适

把不需要的东西全都处理掉,房间当然变得亮堂起来,里面全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心情也会变好。

我最大的一个体会是衣服的断舍离。以前后悔做衣柜的时候没有打的深一点,这样可以多放点衣服,现在庆幸没有,那该多存放多少衣服啊!我把已经过时的或者不适合自己的衣服鞋子,定期的进行整理,每次都会扔掉几袋子,现在衣柜里只剩下必需的几件,变得整齐清爽,找起来也快速便捷。

2、无限制的奢侈浪费被杜绝。

实施断舍离后,不再冲动购物,只买最需要的。因为有了断舍离的理念,所以逛街购物的时候就带着目的性去,买的时候也谨慎了,不会图打折或活动促销就去买自己不需要或不适合自己的东西,譬如疯狂的双11,我一分钱也没有花,每年都是如此,因为你永远比不过商家的头脑,还有就是我不需要。在购物的时候理性了,钱不会浪费,也减少了无效逛街的次数,可以把省下的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情。

3、人际关系得到改善,生活轻松。

因为对物的舍弃,在人际关系上也会转变思想,不去取悦讨厌的人,也不刻意的去讨好别人,对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自己也变得不再纠结:无所谓,我不伤害你,你伤害了我那是你的事情,我不放在心里,你又怎么干扰得了我呢?这样人就变得轻松起来,生活也简单而开心。

4、更加爱惜自己。

物的断舍离也会延伸到精神的断舍离。学习了断舍离的理念后,我们会学会与自己相处,爱上自己,在精神上不再依赖别人,懂得欣赏自己。

精神上的断舍离才是最为重要的,这个世界上谁都不可能成为你永远的依靠,最终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所以你会放低对别人的要求,而转向照顾自己,爱自己,这种爱的分离、精神的独立也会让你获得真正的高质量的感情。

实施断舍离还可以让工作效率提高、健康状况有所改善。(整洁的家居空间让人心境轻松,心情良好,睡眠质量也提高很多)、易于实现期望的结果。

听到这些之后,你是不是开始对断舍离感到跃跃欲试了呢?

4、如何断舍离

一、找一个最容易开始的地方。

不要想着一气呵成。那样会有压力,不会坚持到底。在居住的空间里哪一块是花费自己时间和能量最少的,就从哪儿开始。如一个钱包,一个抽屉、一个书柜或衣柜、这样一步步一天天的循序渐进,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如果没有动力的时候就给自己奖励,如完成一部分计划后可以让自悠闲的喝杯茶、看一部喜欢的电影、读一本喜欢的书,让自己在快乐中工作。

二、给自己描绘一个目标蓝图

在收拾之前先给自己的房间在心里或图纸上描绘一张画,这样可以把自己希望的样子呈现在上面,想象自己在这样的空间里是怎样的心情,通过强化自己渴望的映像,试着缩短与期望值的距离。

三、给物品归类(实战阶段)

丢弃的标准很简单,仅下面两条:

(1)还正在用吗?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是必需的、合适的、令人舒适的吗?具体包括:正在使用的,放在手边的东西。能让自己心满意足、弥足珍惜的东西等。

(2)已经用不着了吗?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是没有必要的、不合适的、令人不舒适的吗?

具体包括:坏掉且不可修复的东西,已经损耗殆尽的东西(不能使用);已经被遗忘的东西,虽记得但已经被忽视的东西。(能使用但不再使用)若丢弃能使用却不再用的东西会让人纠结犹豫,这时要重新阅读第一部分:导致能量消耗的东西是最浪费的。

这两种分类方法不是按照“能用、不能用“,而是根据”还在用、不再用“来划分。

把已经忘记的、无关紧要的东西都当做”已发霉的东西”吧,东西的价值体现在被使用上。

四、处置东西的方法:

丢弃掉;送人、卖掉、捐赠;“3R”再循环、再使用、再改造。

我的一些比较好的衣服就放在小区的回收箱,不好的就直接扔掉;鞋子一般就扔掉;书籍会选择送人;用旧的毛巾当抹布等

五、设置一个总量限制——7:5:1黄金比率 关于收纳量的三个铁的法则:

看不到的收纳:7成 橱柜中、带门的壁橱内、冰箱中等。

看得见的收纳:5成 带玻璃门的餐具柜内、没带门的架子及书柜等

用来展示的收纳:1成 感兴趣或中意的东西、具有艺术价值感的装饰空间的物品。

《断舍离》的内容简单易操作,关键的还是要养成这种理念,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的实践,渐渐的就会让空间和精神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在扔掉一些存放很久的东西时,心里也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心情变得轻松愉快,所以当我心情郁闷不爽的时候,断舍离也是我缓解心情的一种方式。

如果感觉这些内容有用,就赶紧的实践起来吧,如果觉得我讲的还不过瘾,可以买来一读奥。


田野的小屋


生活中的物品大致分为:有用的、好看的、自己喜欢的。

有用的类似锅碗瓢盆,生活用具等;

好看的比如各种装饰品;

自己喜欢的就是别人怎么看都不理解为什么你这么喜欢,比如题主说的羽绒服

我觉得所谓断舍离要舍弃的就是:

已经无法体现价值的东西,比如坏掉的厨房用具,过期的药;

好看的功能已经不复存在,比如你当初买的一幅画,挂在墙上很漂亮,可是家里装修风格变了以后,这幅画就显得格格不入;

你不再喜欢的东西,比如衣服,鞋子,包包。

既然这个棉服你依然喜欢,为什么要断舍离?

如何断舍离?

并非让你全部扔掉,断舍离的方式有:

扔掉,不能用的直接扔,不用舍不得;

送人,对你没用的未必对别人没用,你不喜欢的也许别人喜欢;

二手转卖,现在有转转、咸鱼、猎趣集市这样的二手平台,可以把闲置出售。

如果家中地方足够大,不舍得断舍离的就保留好了。

如果你家空间很大,能保留很多东西而依然宽敞明亮舒适,舍不得放弃的东西那就保留好了。

或者像《生活大爆炸》当中的谢尔顿一样,租个仓库,专门放置那些你舍不得丢掉的东西。


接地气的老灵魂


怎么断舍离?穿了好几年的棉服不舍得扔怎么办?

我觉得断舍离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怎么做到断舍离,关键是过好自己这一关。要学会给生活做减法。

曾经的我,也是一个太过感性,什么都放不下的人。那时候我保存着很多很多的物件,包括一张小纸片,自己随思随想的记录;一件毛衣,可能是某个纪念日买的;又或者是一双鞋子,是宝宝蹒跚学步穿的第一双鞋子;等等……总是觉得这些东西,有着某种意义,或者以后还会用到,总是舍不得丢弃。而象保留这些物品一样,其实也是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往往会不自觉地沉湎于过往,往往会患得患失。

真正让我开始改变、领悟是某个瞬间,因为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稍微有些时间,又要刷手机、刷资讯,某天,忽然发现,书架上的很多书、很多老照片已经很多年没有翻动过了,可能已经有一年、两年……又或者有一天,换季整理衣橱,才发现日日穿工作服,当初很喜欢买的某件衣服从来都没有穿过,然后就会想,这些书、这些照片,我现在都可以几年没有翻动过,以后呢,还有谁会翻动?这件衣服,现在都不会穿,以后还会穿吗?还适合穿吗?这样想着,似乎一下就豁然开朗。

现在的生活已经太繁杂了,人生之舟难以承载太多,要学会舍弃,学会给生活做减法。第一,要降低不必要的物欲。保持自己居住环境的整洁,对不必要的衣物、物品,加以清理,可以通过某些公益平台捐赠,帮助有需要的人。然后,减少自己的购买欲,要管得住手,只买自己必须品,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好习惯。

第二,要有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既往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杂。”“不要为洒掉的牛奶哭泣”,逝去的永远只是时间,我们能做的是把握好生活的每一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

那么最后又回到第二问“穿了好几年的棉服不舍得扔怎么办?”其实,只需问自己一个问题,以后还会穿吗?如果不会,那就坚决断舍离吧。


晓行漫语


对于穿了好几年样子过时,颜色喜欢的棉服不舍得扔怎么办?


日本的一位叫做山下英子的作者,她写了一本很出名的书叫做《断舍离》。书中的有一个理念非常好,就是说扔东西是以自己为轴心。当你纠结于这样东西的去留时,你就问自己一个问题:“你自己当下这件衣服还穿吗?” 要以人为核心,而不是物品怎样怎样?


再看看你的这件已经过时,颜色喜欢的衣服。你不要看这件衣服怎样怎样?就说你还穿不穿?你要是穿,就留在你的衣柜里面;你要是不穿,果断清除你的衣柜。

你要是将自己不想穿的衣服悬挂于衣柜,每天看到都会感慨一番,都会心里不舒服。我们不要为这些无谓的事情伤神费力。


要是实在纠结,你可以哪天试着将这件已经过时,但是颜色喜欢的衣服穿出去。到晚上回家后,你心里应该有结果,到底该不该扔了?

我每次都是这样的,哪件物品我纠结要不要扔,我就干脆拿出来用。如果用的不爽,我就直接扔掉。


柠檬茶爱生活


断舍离,不仅仅是扔,扔,扔,而是买需要的高质量的物品,并尽量做到环保的循环利用,尽可能的减少垃圾的产出。

哈!那些棉服可以试着做懒人沙发,开动大脑,发挥你的想象力,形状抽象个性,色彩形成强烈反差,亲,不亦乐乎的低碳生活走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