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過年出現並習慣了“一天走遍親戚門”的怪現象,為什麼?

新大風歌


親情淡了,時間忙了,但是不去又覺得不禮貌……所以過場還的去走,應付差事,敷衍過往,去了人不怪,所以一走了之



沙勝軍


我認為這是人們的觀念正在改變!這也是時代的進步!過去春節過後要探親訪友、吃吃喝喝要足足一個正月,有的二月還不停歇,這就白白耽誤不少時間,路上還容易出事,當然也會影響正事!

近幾年來,我們山東一帶也已經逐步改變了這種習俗:年初二首先看望岳父母,然後初三——至初五這幾天就一天看數家,每到一家一改過去的海吃海喝、酒醉飯飽的習慣,就是稍微坐會,問候一下 ,聊幾句家常,喝杯茶就起身告辭了!這樣一天可走幾家!這樣做的好處是:自己不耽誤時間,不麻煩親戚,出行安全!我覺得這樣挺好的!


早春記憶


現在農村過年出現並習慣了“一天走遍親戚門”的怪現象,你還別說,真是這樣的,現在農村小車普及了,就是沒有小車,家家摩托車,過年拜年走親戚,那可叫做“走親訪友一日遊”。


我記得以前,我和我爸去親戚家拜年那是要從初三開始一直到初十,當然中間可能還有親戚過來,沒有出去拜年的情況。我這樣說的目的就是,當時我們就是奉行一天走一家,最多走兩家,上午一家,下午一家,如果路途比較遠的,可能就是一家。以前走親戚拜年比較講究,去了立馬給你煮肉面加雞蛋吃,說明白一點,以前過年才吃肉的,平時很難吃到的,一碗麵裡面可能有兩到四個雞蛋,有荷包蛋還有水蛋,其他就是肉,說是面,其實面很少的,那個時候感覺這過年走親戚煮的肉蛋面怎麼這麼好吃呢?

吃完了面,中午又會做一大桌子好菜,和其他的客人一起喝酒聊天吃飯,很是熱鬧,並且當時我還小,有時候還會受到壓歲錢,那個時候走親戚那是真的很親熱,走得也近。就是這樣,我家的親戚拜年什麼的總共有七八家,至少要用五天時間。


但是如今不一樣了,農村家裡有車了,拜年基本上會集中在一天,把所有的禮提,我們當地過年去別人家拜年不能空手的,必須要提上禮品的。我們會把所有親戚家的禮提裝在車上,好傢伙,車子後備箱都裝不下,還把後座要佔一部分。帶上我爸,開始了拜年一日遊。

一般第一家的話我們會停下來吃碗餃子或者面,裡面的都雞湯或者排骨湯一起煮的,從第二家開始就不吃了,有的親戚實在客氣,也會煮,我們也會吃一小碗,盛情難卻,到了中午的話,到了哪家就在哪家吃,反正過年哪家吃都是一桌好菜,吃飽喝足,下午繼續,下午基本上去喝杯茶,聊一下天就去下一家了,就這樣一天時間,把所有的親戚的拜年的事搞定了。


對於這種情況,我覺得這是一種趨勢,現在大家假期有限,要顧及的事情多,快節奏的走親戚也是必然。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請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看到這個問題,瞬間勾起了我對小時候春節拜年走親戚的回憶。那時候的農村春節,熱鬧喜慶,節日氣氛濃厚。農村親戚多,七大姑八大姨,進門的遠房的,家家都得去拜年,從初一到十五之前,作為家裡拜年主力的我,天天都是馬不停蹄的跑。或獨自一人,或親屬相伴,忙得是不亦樂乎。


現在雖然定居在城市,但基本每年春節都回老家鄉下陪父母過年,很明顯感覺過年氣氛不濃厚,基本就是開車“一天走遍親戚門”。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親朋好友之間長時間不見面、不交流,親情淡漠生疏了

現代社會經濟發展太快,農村經濟又相對落後,為了生活,農村的年輕人除了上學的學生,男女勞動力基本都外出打工掙錢了,大家一年也見不到一面,時間長了,原本熱烈濃厚的親情關係日漸淡漠,即使見面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都是虛與委蛇的敷衍了事。



二、假期時間短,沒有過多的時間浪費在走親串友上

大多數人回家過春節都是短短的7~10天假期,陪父母孩子的時間都不夠,哪有閒時間去走親串友,但既然回來了,不去挨家挨戶拜訪又是失禮之舉,所以儘量用最短的時間“一天走遍親戚門”,然後抽出時間多陪陪家人,再趕回單位上班。

三、交通方式改進,節省了時間

現在農村經濟情況好轉,汽車已經不是什麼稀罕物件兒,基本上家家有輛車,所以走親訪友時方便快捷,比以前靠雙腿走或者騎自行車節省時間。


四、長輩過度的“關心”,導致很多人不願意去拜年,即使去了也是話不多聊趕緊閃人

去拜年的年輕人最害怕長輩們提一些他們關心但自己害怕的問題,比如在外面交女朋友了嗎?什麼時結婚生小孩?每月掙多少錢?等等這些敏感尷尬的問題。每當看到長輩就會打個招呼就走開了。這就導致很多年輕人要麼不回去過年,即使回去了,也是“一天走遍親戚門”,避免聊天過多涉及到尷尬話題。

綜上所述,正是以上原因導致現在農村過年出現“一天走遍親戚門”這個怪現象!


墨雪問心


題主你好,農村現在過年,的確是出現了“一天走遍親戚門”的現象,我們這裡也不例外。身為農村人,我來為你解釋一下這種現象背後的具體原因。

在以前小的時候,我們走親戚家去拜年,從大年初二開始,一直要走到正月初十左右才結束,可是現在,只需1~2天,就把親戚走遍了,我覺得這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大家都忙,趕時間

現在農村的青壯年都外出打工掙錢,大部分的人,一年到頭也就只是過春節時才回農村老家來。

可是,在外打工,大家都是身不由己,需要遵守自己所在企業的規章制度。像過春節,單位放假,時間只有十天左右,大家回家過完春節以後,就要按時回到單位上班。

大家想想,像我們四川的農民工,去沿海城市打工上班,來回一趟,花在路上的時間都需要4天左右。

而春節期間放假總共就那麼十來天時間,除了在自己家收拾一下,再陪陪自己的家人,走親戚的時間,的確不多,所以只能釆取這種“一天走遍親戚門”的快速方式。

現在農村的交通方便了

以前農村走親戚,基本上都是走鄉間小路,全靠雙腳去走,如果是走稍微遠一點的親戚家,走路都要走半天時間。

而現在,農村幾乎村村通公路了,許多經濟寬鬆的農民家庭,都已經買了車,就算家裡經濟不怎麼寬裕的農民家庭,也會買一輛電動車。

有了現代化化交通工具,大家走親戚就方便多了,把禮品放在車上,一天之內就能走遍所有的親戚了。

總結:現在農村過年出現這種“一天走遍親戚門”的現象,其實並非什麼怪現象,因為這是時代在進步,就算是農民,也得加快前行的腳步,所以,像走親戚這些事,只能快速搞定了。


李茗說鄉村


門:現在農村過年出現並習慣了"一天走遍親戚門″的怪現象,為什麼?

農村過年時,一天走遍親戚門,並不是怪現象,主要是親戚多,時間緊。

一天走遍親戚門,說的就是拜年,過年忙了一年,平時親戚之間走動的不多,特別是長輩,在過年的閒暇時,就應該去看望一下,過去拜年看望都是買盒糕點兩瓶酒,現在要帶的禮品就比較高級了,有的不帶禮品,索性直接給錢。過年拜年的都是年輕人,而年輕人又是都有自己的工作,平時沒有時間串門,只有在過年時,而過年時給的節假也只七天,在這七天裡又有很多事情要做,留給串門的時間也就只一兩天,要想把親戚全串過來,只有一天多串幾家,甚至在一天之內要把所有的親戚都串過來,說是一天之內,其實就是一上午之內,因為有習俗,中午十二點之後不許拜年,只有在上午把門串完。這就是過年時所謂的"一天串遍親戚門″。

大年初一的拜年,是一上午串遍全村的門,比串親戚的門多的多。

我們這裡過年,大年初一早早的吃完餃子,就要出去拜年,初一的拜年,不管是宗親還是鄉親,都要進門問聲"過年過的好″的,而得到的回答的則是"見面發財″,一個村幾百戶人家怎麼也要串上一百多戶,這就是快速拜年,問完好就走,因中午十二點以後不許拜年,所以一上午就要串遍全村。

過年時拜年,一天串遍親戚門,就是因為親戚多,時間緊,還是因為都有了車。


生產隊長老楊


這種情況在我們這邊已經很普遍了,我先來說說我們這邊的吧。

我是河南的,在我們這邊大年初一五點左右就要起床放炮,下餃子,當然還有起更早的,過了十二點就能聽見放炮聲。

吃完餃子,我們就會去小廟上拜一拜,天亮了就會去鄰里拜年,從初二早上就要去親戚家拜年了,基本上是一天去兩家,去完為止。

我覺得會出現這種情況的應該有這幾個方面吧。

一,現在的農村人出外打工的比較多,過完年初幾就要出門上班了,如果一天多去幾家,就會沒時間。

二,親戚之間的關係淡了,有些親戚去拜年感覺就像是走過場,吃完飯就想著趕緊回來,然後去下一家。

三,天氣的原因,我們都知道,過年天氣是最冷的時候,出門去走親戚也是凍的不行,所以想著趕緊去完窩在家裡。

最主要的我覺得應該還是第一條吧,現在的農村人都忙,尤其是年輕點的,有的過年都不回來,所以說賺錢養家很不容易啊。





92年的寶媽肉肉


條件具備,車,網,手機方便,一般朋友,視屏聊天,要好的朋友自開車一天走遍,在平常來客上飯店,過春節大部分飯店都休業,親友們互相體諒,在家待客挺麻煩的,所以親戚朋友,放下禮物,喝幾杯茶就各自回家,我們家有約定,姐弟八人輪流,年初二,全部老大家聚會,清明老二,中秋節老三,十月一日老四,依次類推,一年大聚四次,平常來往隨便,主要是親朋好友上班時間不同,所以一般年初二走親訪友一天完成!


夕陽紅3065354969305


在農村,“一天走遍親戚門”現象越來越普遍,大有蔓延整個農村的趨勢。很多去拜年的早上一家吃早飯,中午一家吃午飯,晚上一家吃晚飯。還有的是去親戚家拜個年坐坐就走了。

這種現象也不是什麼怪現象,時代不一樣了,一些傳統的風俗習慣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一.觀念上的差異。

我的父輩們一直堅守著傳統的觀念,親戚家來拜年了,他們總是強留著玩一天。如果吃完飯就走了,他們會覺得是不是瞧不起自己了,或者弄的菜不好吃,或者哪裡怠慢了親戚。

殊不知,現在已經進入了快節奏的生活時代,農村親戚多,三大舅七大姑八大姨的,要是一家親戚玩一天,那要到什麼時候呀!

小時候我們這邊倒有一句俗語:拜年拜到麥子黃。意思是說從正月初一到麥子收穫前,都是拜年的時間。當然有點誇張的意思,主要還是傳統的觀念根深蒂固呀!

二.時間緊,任務重。

農村很多人都選擇外出打工了,原因就不細談了。在臘月二十左右開始回家,過完年馬上又要出發開工了,外面的開工時間一般是正月初六,初八,初十這幾天左右。時間就這麼短,但每個親戚朋友家都要去一趟啊!你去了舅舅家不去姑姑家,那也不合適。這麼多的親戚要在開工前走一遍也不簡單啊!

一邊割捨不下濃濃的親情,一邊是身上的責任,生存吃飯的工作,都不能丟啊,也就只能“一天走遍親戚門”了。


三.有了便利的條件。

現在農村的水泥路基本都是村村通了,農民家裡也有了摩托車,電動車,甚至小汽車也普遍了。大舅家拜完年,油門一吹到了姑姑家,在時間上快了許多,親戚家也都不得罪。

“一天走遍親戚門”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都想多在家陪陪父母,孩子,親朋好友,但養家的責任在身,親戚要走,腳下的路也要走!


海嘯悟農


過年的習俗之一就是走親戚,打我記事兒起過年走親戚一走就是10天左右,可是現在呢,基本一天就走遍親戚門,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呢,作為一個在農村生活18年的自己有資格和大家講一講。

一、交通工具升級了

從前走親戚永久自行車掛著果子盒,叮叮噹噹,我們河南走親戚有個習俗就是隻能上午走,這種交通工具條件下一走就是十天半月,遇到下雨下雪天那更是遙遙無期,後來農村經濟條件改善了,要麼是摩托車要麼是電動車,這一提速,走的更快了,一般5天左右完畢。而如今呢,開個轎車,禮品往後備箱一扔,油門一踩,閃電般就到了親戚家,禮品一卸,簡單閒聊幾句,開車不喝酒,就是湊上飯點簡單吃點就回去了,你說能不快?



二、在城市過年的逐漸多了

像我們80後來講,很多都在城市安家了,過年一來拖家帶口再回農村過年不方便,二來中間路途開銷也大,索性就把家裡老人都接城市過年了,這樣留守農村過年的人口數量就變少了。於是乎在此種條件下走親戚目標數量少了,效率自然就提升上去了。


三、斷代感出現

曾經走親戚說白了就是在父母的陪同下走關於父母那輩人的親情關係,現在呢,父母年紀也大了,親戚年齡也大了,父母不陪同走親戚了,再去走親戚勢必因為斷代影響會讓話題逐漸減少,說句實在話,我現在走親戚恨不得把禮物扔下就想走,共同話題不多,沒有聊天的慾望,就是因為不同年齡層的人溝通不在一個頻道,從而讓走親戚變得更加形式化了。

總結:現在過年越來越缺年味,缺的是當年的那種環境,缺的是當年情,我覺得未來隨著農村經濟發展越快,這種走親戚速度會更快,我們要適應變化,擁抱變化,懂得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