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操不称帝?

孤飞云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是因为他迷信,他以为老天爷不让他篡汉称帝,所以他叫停了一切篡汉称帝的活动;事实上曹操为篡汉称帝准备了十年,还牺牲了荀彧。

我看这里回答都说曹操不想称帝,不愿意称帝,这完全是胡说八道啊。

曹操当然想称帝啊,他为了篡汉,连自己曾经最亲密的谋士,被赞誉为“吾之子房”的荀彧都“隐杀”了,他怎么不想称帝?

两汉爵位制度,臣子最高爵位就是“县侯”,虽然东汉有“公爵”,但那是为皇帝之子晋升亲王准备的,并不是给人臣准备的。

两汉四百年,只有两位臣子被封为“公爵”,一位就是篡汉自立的王莽,一位就是曹操,就连董卓都没有谋取过公爵爵位。

荀彧也是因为明确反对曹操谋求公爵爵位,才被曹操“隐杀”的。


曹操如果真不想篡汉称帝,他谋求公爵爵位干什么?就是为了让当时人把他和王莽联系在一起吗?不过别说,后世还真把曹操和王莽并列,把那些有野心的权臣称为“操莽之心”。

事实上从公元208年到218年,曹操用了十年时间一步一步的精心策划“篡汉称帝”。

从208年“废三公,称丞相”再到213年“加九锡,封魏公”最后是216年“封魏王,用天子舆服仪仗”,可以说曹操就是紧锣密鼓的一步步准备篡汉称帝。


大家要知道曹操写《述自令》的时候是公元210年,结果三年后他就让汉献帝封他魏国公,赐他九锡了。

如果曹操不想称帝,不想篡汉,他根本没必要让汉献帝封他做“魏公”,还“隐杀”了荀彧。

为什么曹操最终放弃称帝?

原因有很多,最重要原因是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整个中原地区突然瘟疫盛行,主持操作曹操篡汉事宜的建安七子一下子就死了五个。


曹植在自己作品《说疫气》里称:

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要知道东汉最流行的是谶纬,曹操并不是心疼温疫死那么多人,而是他把这场瘟疫视作上天对他篡汉的不满,曹操这才放弃了他自己称帝的打算。

才会在建安二十四年接到孙权的信后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综上所述,曹操不是不想称帝,他为了篡汉称帝精心策划了十年,然而他的野心被公元217年一场大瘟疫给吓住了,他以为这是老天不满他篡汉的警示,所以从217年开始,一直到去世,曹操再也没有任何篡汉举动。


兰台


易中天老师在品三国时,曾经说过:小时候调皮的孩子,长大后更有出息。

不过,一般老师都喜欢听话的孩子,但调皮的曹操却受到了老师们普遍地喜欢。

体育老师喜欢他,因为他跑得最快,每次比赛都得第一,给老师和班级争得荣誉;

历史老师喜欢他,是因为曹操学得好,经传、典籍烂熟于心;

语文老师喜欢他,是因为每次诗歌比赛,他总是得第一;

但最喜欢他的是数学老师,因为曹操最精明,账算得好,从不吃亏。

曹操最喜欢曹冲曹仓舒,就是因为曹冲数学学得好,小小年纪就会称象。数学好的孩子往往都很聪明,所以,曹冲也就最讨曹操喜欢。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是个数学问题,曹操深谙此道。

曹操之所以不称帝,不是因为他不想,而是因为称帝弊大于利,不合算。

没有人不想当皇帝,也就没必要用道德的标准去看待这个事,还是从利弊上分析一下这个事吧。

01

袁术、刘备这样的称帝,是曹操所不齿的。

袁术捡了个石头疙瘩,就以为天命在他,急急忙忙称帝,最终只能被人取笑。

刘备好一些,到现在还有许多人给他擦脂抹粉,其实,刘备的境界比老曹还是差了一截。

刘备小时候家里很穷,但他却喜欢华丽的衣服,喜欢犬马、音乐。这就说明,刘备从骨子里是贪慕虚荣、贪图享乐的人。当然,这并没有错,谁不喜欢呢?

一个老板穿布鞋那叫休闲,一个农民穿布鞋是没有钱。一样舒服,给别人的感觉却不一样。刘备没钱,就需要华丽的衣服满足虚荣心;曹操有钱,即便是粗布衣服一样很酷。

由此看来,刘备、曹操都有个性,也都是人,有一般人的品性。

刘备得到了益州、半个荆州、一个汉中,就憋不住称王了。比袁术是聪明的多,但与曹操相比,境界和格局就差了一点。

都清楚曹操的势力,是孙权的两倍,孙权又是刘备的两倍。就是说,刘备的势力仅仅是曹操的四分之一左右。

曹操之所以不急于称帝,是因为他有更大的格局和境界。就如他不穿华丽的衣服一样,不是他穿不起,是因为没有必要。

有没有感觉刘备、袁术称帝,就像“挣钱不多还穿个貂”一样,有点嘚瑟呢?

02

曹操的志向是一统天下

在《述志令》中,曹操说了很多的话,具体看一下他说了些啥: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曹操说自己本来的志向就是希望封侯,做个征西将军。死后,在墓碑上写上“汉征西将军曹侯之墓”,也就心满意足了。现在都做了宰相,人臣之贵已极,不敢再有任何奢望了。

这显然不是曹操的真心话,也不仅仅是曹操谦虚,是他有更大的企图,也可以说是更大的格局。

《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

曹操说,你看看人家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还在侍奉殷商,其意思是说:我也就占据了一半多一点的天下,怎能称帝呢?否则,在道德上不就不如周文王了吗?

据《武帝纪》注引《魏氏春秋》记载,曹操曾经对夏侯惇说过:“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豹眼以为,这恐怕是曹操的真心话。第一,这说明了曹操还是想取代汉室的;第二,让曹丕取代汉室,自己做个周文王更好一些。

03

在曹操看来,自己称帝弊大于利。

曹操是一个务实的政治家,他不会为了虚名去做一些不利于自己霸业的事情。

曹操的父亲曹嵩,官居太尉,位列三公。曹操那就是响当当的官二代,足可以嘚瑟一下。但由于其父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尽管地位显赫,但还是被人看不起。因此,曹操从骨子里就有大志,要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让天下人彻底服气,绝不会贪恋那些虚名。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帝王,他何必去做那些毫无意义的事呢?

不能统一天下就去称帝,除了招致骂名,几乎没有实质的利益。

虽然在三足鼎立局势形成后,献帝这个招牌已经失去了作用,但留着它没有任何坏处。

如果在曹丕时期能够一统天下,到那时候曹丕再称帝,曹操爷们那就风光了,真的堪比周文王父子。

但天意难违,曹丕最终不能一统天下,这也让曹氏父子遭受了诟病。

其实,曹操并不怕承担骂名,他不会去考虑这些虚无的东西。根本而言,还是为政治利益考虑,弊大于利,所以才没有称帝。


豹眼看历史


导言:曹操为什么不称帝这是一个被热爱三国历史的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各种论述也因此层出不穷,但相对持不同观点的群体也大有人在,故在这个问题上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令所有人都认同的标准答案。

所以作者试图从曹操的格局单一角度去解释曹操为何没有称帝,不过我相信本答案也不会成为最终的标准解释。因此,在这里提出的相关论述只是希望为这一话题的讨论增添一些佐料,更多的精彩答案还需要参考其他的优质回答。


曹操不称帝是无称帝之心还是某些原因阻碍了称帝的进程?

在作者看来曹操掌权以后,便有了称帝之心。尤其在官渡之战以及北征乌丸之后越来越明显。先是废掉三公的职位,设置丞相之职,将中央权利尽掌握在一人手中,而这个人就是曹操。两年后在求贤令中更是自比受命、中兴之君,称帝之意溢于言表。接着第二年,曹操的儿子曹丕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丞相的正副职位皆是曹氏把控,相权失去制约。后来献帝效仿刘邦对待萧何那般,允许曹操佩剑穿鞋上朝。

《三国志 武帝纪》:天子命公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如果说以上的封爵受赏可理解为人臣所能企及的,那么下面的举措完全超越了当时的君臣封建礼法。建安十八年正月合并了当时的十四州,重置为古代的九州,这样一来扩大了曹操的实际控制范围,不久曹操又被封为魏公,甚至设立了魏的社稷宗庙。这对于刘汉正统来说一个非常大冲击,非皇室宗亲能成为国公,就此看来曹操的政治目的已经彻底暴露出来。与此同时,那些幻想指望曹操能重建汉室的人们也彻底的失去了希望。

冲破礼法限制后,也就意味着曹氏集团撕掉了掩盖称帝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后面的举措就更加肆无忌惮。建安十九年正月,曹操始耕籍田,同年三月曹操的爵位位列诸侯之上。在古代,籍田这种礼仪活动一般只有天子才能去做,诸侯之上一般也就是天子了。以上的这些举措明显是曹操称帝前疯狂的试探。

建安二十二年冬十月曹操被准许使用天子旌旗,十二琉冕,六驾,甚至曹丕也被封为了魏太子。如果说诸侯之上的职位是什么还有讨论余地,那么十二琉冕、享配六驾,这种天子专属的礼制就是证明曹操想称帝的无可争议的事实。要知道按照当时的封建礼制,诸侯王只能配享九琉冕和五座驾。如此昭然于天下的举动,称帝之心再明了不过了。

此时的曹操距离皇帝的宝座只有半步之遥。但是直到其去世的三年间,曹操再也没有任何进一步的行动,称帝之举戛然而止。

是什么阻挡了曹操的称帝大业?

曹操至死也没有踢出那临门一脚,其实这跟曹操的个人格局有一定关系。曹操深知服天下的重要性,即使在朝堂之上是权倾朝野,但是得民心却是根本。虽然此时强行称帝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此时刘氏的汉王朝早已失了民心,但是曹操为了让自己能德配位,还是需要一个不世之功来让这个帝位顺理成章。

就连夏侯惇和桓阶也曾建议曹操灭蜀后,再行尧舜禅让之制。

《曹瞒传》及《世语》并云:桓阶劝王正位,夏侯惇以为宜先灭蜀,蜀亡则吴服,二方既定,然后遵舜、禹之轨,王从之。

曹操可能也因此听取了建议。不久曹操就领兵西征刘备,但是天公不作美,大水困住了于禁大军,关羽趁机擒了于禁,这让曹操灭蜀的计划暂时搁浅。然而,曹操没有想到,这一搁浅成为了称帝路上的滑铁卢。

综上,曹操之所以没有称帝,主要是曹操认为称帝前需要先统一天下。只有这样的功绩才有资格称帝,只有这样才是众望所归的帝王,也只有这样才能服人心,才能让天下人心悦诚服。

但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天下尚未统一,一代英豪抱着“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的遗憾在洛阳与世长辞。


哔哔巫


曹操的人格历史是最光明的典范,说曹操不是的人对历史学认识不清。

曹操的胸怀是平定战乱,统一国家,为黎民百姓造富。

关于曹操,请看戏文一一

曹操:(唱)

文姬夫人往上站,

曹操脱帽当真言。

天上英灵能得见,

决不称帝汉江山。



白云3498


曹操是个极具长远眼光的人,是当时“时代脉搏”的把握者,敢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发展壮大;曹操是个极其务实的人,是“中央集权”的推动者,志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待时机。曹操称帝的路经历了两次尝试及一次被“劝进”,两次尝试均告失败,一次被“劝进”却主动放弃,最终发现称帝的时机不成熟,称帝意图失败,乃“时也、命也、运也”。

一、汉帝国的皇室感召力强大,超过其他任何封建时期,从而造成曹操受统治内部士族门阀地主的激烈反对,第一次称帝尝试失败

汉帝国王朝强大,史称“强汉”。在四百年的统治中,优秀帝王代出,统治政策亲民,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出现五度盛世、三度中兴的罕见局面。汉朝人民的认可度极高,朝民皆自称“汉人”。“王莽篡汉”最终死于民间起义。汉光武帝振臂一呼,万民景从,中兴汉朝。东汉末年,朝政腐败,一如西汉末年。但拥有士族坚决支持的汉王朝,名义上还是存在的。曹操若做第一吃螃蟹的人,不得不面临强大士族的挑战。

公元211年(建安十五年),56岁的曹操第一次称帝的机会到来。此年,曹操取得冀、青、并三州,大胜乌桓,北方平定,中原一统。此时,刘备无地立足,向孙权借地,被软禁在“吴郡”,而东南孙吴政权军事核心人物周瑜病逝。曹操不失时机地在临漳古邺城铜雀台,以试朝臣归属之心。不出意料,大批朝臣仍心属“汉朝”,其中以重臣荀彧(曹操最重要的谋臣)为代表士族大姓(大地主)势力更是坚决拥护“汉室”,旗帜鲜明地反对曹操“复九州”、“进公”、“加九锡”等加强个人政治地位的措施。曹操暂时作罢,不得已说:“"最初我被举荐为孝廉,只想处置好政务;任济南国的国相,依法铲除残暴势力,选拔优秀人才,但遭到强门豪族的迫害,不得已辞官回乡。打算认读书二十年,暂不做官。不想被任命为典军校尉,便弃文从武,以“征西将军”作为毕生目标。若不是董卓乱政,我不会做一个将军镇守一方。此后,被迫陷入四战之中,破袁术,败袁绍,灭刘表,以宰相之职平定天下。这是我一生最为荣耀的职位啊,哪还有比这好待遇啊,我很满足了。”

士族门阀势力(大地主)介绍:东汉时期中后士族门阀势力(大地主)终于形成气候,士族在经济上拥有大片土地,军事人形成地主武装,政治上树立朝堂“政治代言人”。尤其在东汉末年,士族地主在镇压“黄巾起义”的战斗中形成“军政合一”军阀势力,如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如荀彧家庭、司马家庭、陈群家族。荀彧向曹操介绍了荀攸、郭嘉、钟繇、陈群、司马懿、杜袭等士族优秀人才。后来的军阀混战中,曹操崭露头角,逐渐消灭其他诸侯势力,形成最大的势力集团。

庶族出身的曹操是个优秀的政治家,力图改良东汉末年门阀政治,建立一个士族庶族势力均衡的中央集权的大政府。通过“铜雀台”事件,曹操明确明白士族大姓的政治影响力及政治诉求与自己的志向格格不入,无法协调。

于是,曹操发展时机不成熟,第一称帝的失败归结于“时也”。曹操开始一步一步地整饬朝政、厘定国策、培养传承势力。曹操为改变“政令不出朝廷”的不利局面,推行“惟才是举”的官员作用政策,培养庶族势力,于是以满宠、司马芝、杨伂为代表的卑微庶族得出作;同时打击削弱势力庞大的世家门阀势力,杀掉不为已用的孔融、边让等人,除去杨修等自以为是的士族人才,甚至不惜赐死自己最得力的谋臣荀彧,剪除了颍川荀氏的势力。对于其他忠于自己的士族人才(如鬼才郭嘉、陈群、司马懿)仍以谋士之职,不给军权。而以曹氏、夏侯氏统兵,以张辽、徐晃、张郃等新庶族人才将兵。 从长期来看,打击士族门阀势力(大地主)对曹魏政权有利;从短期来看,过早地打击功臣集团,导致内部斗争加剧,客观上致使“天下归心”的人才战略失败,部分士族精英(如琅琊诸葛氏)外逃加强了东吴及西蜀势力。

二、三足鼎立形成,外部军事集团压力沉重,曹操第二次称帝尝试失败

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曹操第二次称帝的机会到来。此年四月,曹操被进封为魏王,食邑超三万户,子孙皆封侯,建都邺城,以冀州十郡为封地。曹操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礼,允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祭祀天地,且宗庙、祖腊与汉朝皇家无异,此时他“名为汉臣,实为皇帝”。

还没等曹操进一步准备“称帝”。刘备迫不及待地起来反对曹操,站在汉朝宗室之后的立场,以“名为汉臣,实为汉贼”的军事口号讨伐曹操。公元217年,刘备趁曹操主力南征濡须口,汉中空虚,快速向汉中发动进攻,令诸葛亮为军师,“五虎将”张飞、马超、赵云为大将,黄忠为前锋,举国出兵。到达汉中后,诸葛亮提出由张飞、马超、雷铜、吴兰等人正面进攻下辩,吸引曹洪、曹休、曹真等曹军主力。另派不被曹军重视的黄忠为偏师,袭扰夏侯渊。

次年,张飞领精兵守固山,示形于曹洪,要攻打他的后方。但曹休勇略过人,不料定张飞“声东击西”,又看出蜀军立足未稳、难以集结的破绽,主动向曹洪立下军令状,领兵袭击吴兰、雷铜,斩吴兰等军将,挥兵疾进,蜀军兵败后落荒而逃,冲击马超、张飞军,蜀军全线溃退。

刘备收拾败军,集结兵力后,亲率大军进至阳平关,主动攻击夏侯渊、张郃等人。由于曹军兵力较少,只能击退蜀军,难以战胜刘备。刘备加紧进攻,曹军形如累卵。同年七月,63岁的曹操帅主力返回长安,刘备已经占据汉中地利优势,但依旧没有引起曹操的足够重视,在接到心腹大将夏侯渊的死讯后,才亲率大军赶往汉中。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刘备得法正等军师指点,力图占领军事制高点定军山,自上而下攻击曹军。又命令诸葛亮征召举国成年男丁入伍,先派妇女运输军粮,举国为战。得到兵粮补充后,刘备率黄忠等人自阳平关南渡汉水,绕过羊肠山路,袭占定军山。曹军夏侯渊部完全暴露在刘备的军事攻击下,处于极端不利境地,由于被曹操问责担忧,急于出兵争夺定军山。刘备占领定军山等险要地形之后,料定夏侯渊来争夺,更令黄忠埋伏于山腰。待夏侯渊军过,刘备举旗,山上雷石俱下,乱箭射出。夏侯渊自知中了埋伏,率军冲出,亲自断后,被黄忠侧面袭击,应声落马斩杀,5万曹军大败。刘备占领定军山等险要地形之后,坚守不出。曹操对战刘备的一生中,野战中都是胜利的。但是曹操并没有接受赤壁之战轻敌的教训,在水战大失利之后,汉中攻坚战打了几个月,没有占到一点便宜。关羽出兵襄阳,曹操被迫退放弃汉中。

同年七月,关羽出荆州,攻襄樊,长兵直入,一时兵锋无两。曹操派于禁就近支援樊城。八月,关羽率亲兵观察樊城,城坚兵足,难以力克;惟见护城河水渐涨,迟滞了荆州兵的攻势,但也困于水势。于是,关于学习韩信擒龙且之战,引洪水冲向樊城外围,乘船而战,全部俘虏于禁等曹军。于禁兵败投敌,晚节不保;庞德至死不降,名节大显。大水距城楼仅有数尺,曹仁率数千军士死守樊城,岌岌可危。曹操接到孙权袭击关羽后方的消息,自关中回到洛阳,命徐晃领兵再救樊城,同时令曹仁坚守。随后,曹操率军进河南郏县,派出十二营派兵予徐晃,与关羽进行对抗。关羽中箭不敌,败走麦城,被吕蒙埋伏擒杀。孙权惧刘备报复,将关羽的首级送给许昌曹操。

汉中、襄樊两次大战后,曹操军异常疲惫,转入战略防备,同时防备东吴及蜀汉两大势力。

但曹操万万没想到被自己完虐一辈子的刘备咸鱼翻身,强势崛起,再度战胜自己,搞的曹魏灰头土脸,第二次称帝的努力又被刘备给搅黄了。

三、天下未安,东吴孙权政权称臣“劝进”,朝臣纷纷“劝进”,曹操如坐炉火,主动放弃称帝

公元219年(建安24年),第三称帝的机会到来。此年,曹操与孙权合力俘虏并杀害关羽,取得襄阳保卫战的胜利。孙权借意归服曹操,遣使称臣,将关羽头颅献给曹操,并以书信上报,劝进曹操自任魏国开国皇帝,进而取代汉朝。经过10年的严厉政治打击,汉室的拥戴者士族精英势力大减,不得不蛰伏起来。以庶族曹操家臣为代表的朝臣纷纷表忠心,跟进东吴“劝进”,处于群臣乘机向曹操劝进。

但是曹操却将孙权的书信剖析一番,并传示内外群臣,不无鄙视地讲:“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意思是说孙权想把曹操本人放在火上烤,用心险恶。 曹操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有些人害怕我的威望及实力,诽谤我,不怀好意地攻击我,以篡位的野心为由污蔑我。我是想做周文王的人,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做废汉自立的蠢事。请你们都相信,以上是我的真实想法,绝不食言,日月为鉴。”

曹操是个优秀的政治家,对政治进退有成熟的敏感性,对军事斗争有极高的素养,对经济建设有深刻的实践。在汉末的军阀混战中,人口大量下降,历史记载曹操控制的人口才“四百万”,要消灭“一百二十万”人口的东吴及“八十万”人口的蜀国,从经济上统一三国,终曹操一生几不可能。于是曹操大搞军事屯田,减轻民众赋税压力,收集流民,恢复生产。西蜀刘备遇诸葛亮后“如鱼得水”,设立“五虎将”,军事实力大增;东吴孙权后生可畏,外战能力不足,自保足以应付,文臣武将如雨后春笋,文有张昭、鲁肃、诸葛瑾之流,武有周普、周瑜、吕蒙、陆逊、丁奉之众,军事上统一三国也不现实。

若此时曹操称帝,必然祸及自身。曹操何其明智及远见,深知关羽是刘备的结拜兄弟兼首席大将,荆州又是兵家必争之地,故将孙权关羽厚葬,成功将战争祸水引向吞并荆州的孙权。

公元220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曹操还是败给了“命”。他做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铺垫,却无福生前享受“皇帝”这一殊荣。曹操去世了,两年后刘备去世了,再之后孙权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昏庸无比,三国这个光彩夺目的时代开始谢幕。

果然,公元221年(曹操去逝的次年),刘备举全国之力,号称“五十万”大军进攻东吴,发起夷陵之战。陆逊临危受命,火攻取胜。但孙刘两败俱伤,失去单独对抗曹魏的实力。

这一次称帝的机会,也是最后一次曹操称帝的机会,还是败给了“命”。


南渡唐后人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被封为魏王,权力极大,是实际上的一把手,无论是代汉自立还是篡夺帝位,对曹操来说都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但曹操终其一生都没有当上皇帝。



曹操自己给出的解释是“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即为:如果天命在我曹家,那我就做个周文王吧。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后来推翻了殷王朝,曹操的言外之意很明显了。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为魏王、丞相、冀州牧。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让位,曹丕登基为帝,国号大魏,改元黄初,这是曹魏政权的第一个年号。曹丕改雒阳为“洛阳”,定都于此。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使用天子礼仪,又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至此,延续196年的东汉王朝彻底消亡了。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称帝,改元黄初;次年,刘备也称帝,改元章武。公元222年正月,孙权称王建国(称王不是称帝),建元黄武。

公元226年五月,曹丕病逝,传位于平原王曹叡。孙权最怕曹操,也恨忌惮曹丕,但却不怎么把曹叡放在眼里。而蜀汉那边,掌权的人换上了诸葛亮,并且恢复了吴蜀联盟。这下孙权终于放心了。于公元229年在武昌称帝,改元黄龙。


公元263年魏灭蜀,265年晋代魏,280年晋灭吴,三国就此降下帷幕,天下重新归于一统。


峰回路转说历史


导语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者。曹操一生功绩卓著,平黄巾,定河北,征乌桓,统一北方。三足鼎立局面之中自己最为强大,带甲百万,上将千员,谋臣如云,大有汉朝盛年之相。而且最后官居魏王,在此种实力之下为什么没有选择更进一步呢,一步登天,我认为原因也是有很多的,分析如下:

曹操的志向到底什么?

曹操当年举孝廉入仕,入仕之后政绩较为显著,整肃民风,惩戒贪官污吏更是不在话下,要是不是这乱世,可能就是一代青年才俊,治世能臣,说道这,曹操经常拿着名士许劭评价的言论到处去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如果身处和平的汉朝,他的志向可能也就是成为一代名相,治理国家,流芳青史。

然后历史的洪流偏偏把曹操推向了另一个方向,乱世的枭雄。他抓住了这个世道的机遇,挟天子令诸侯,掌天下之柄。那他现在的志向是什么呢,我认为他的志向在于能够自己亲手结束这个乱世,成就自己的一代事业。他只是想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是在乎这个名声,从来也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所以我觉得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曹操根本没有想过通过称帝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被别人认可,他的志向不在此。

既是汉臣,怎能篡汉。

其实这个点和上面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呢,这个更多是从曹操一生所处的位置来说的,曹操这一生以汉臣的名义入仕,包括自己的父亲,之前也是汉臣。

从将军到三公再到丞相,都是汉臣之名,虽然最后打破了“非刘氏不能称王”的高祖遗训,但是他自始至终也是汉朝的魏王。而且自挟天子令诸侯之日开始,他便是替代天子去执行征伐和封赏之权,最起码对外是这样的,所以他曹操始终代表的是汉室。

虽然曹操不惧世人对他的看法,但是内心依然坚守着这一步之遥,他曾自诩周文王,即使天命所归,这个事情也要留给后世去完成。

当下局势的判断,篡汉名不正言不顺。

虽然三足鼎立,虽然自己的地盘最大,但是南方依旧有孙刘联军虎视眈眈,赤壁兵败已经说明其实自己并不是无敌于天下的,而且刘备一直被外界以天子皇叔认可的一个身份,他这一生都是与曹操这个汉贼相对立的。孙权更是几次上书请曹操称帝,但是这个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曹操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若是曹操选择称帝,三足鼎立的局面不会很稳固的,孙刘必当再次联合,面对此种局势,魏国就算兵力尚可也必将会耗费国力和财力,征战这么多年了,就是该以修养生息为己任,如果继续征战,于兵于民都不是好事,可能曹操累计的民心也会逐渐失去。、

曹操是一名务实家

曹操已经是天下最强的霸主了,而且手握朝廷,虽然是这么说,但是依旧是自己有自己议事的地方,不想被汉帝掣肘,自己也不会觉得不自在。

他不像是司马懿,一点点累积的自己的政治资源,然后一举成名。他是从始至终都是强势的一方,从接到汉帝开始,他用汉帝之名,实行自己的征伐之路,名正言顺的收揽江山。而且最后官拜魏王,已经位极人臣,他的权利远远的超过了傀儡献帝,曹操虽无汉帝之名,但是已有汉帝之实,他更在乎的是权利,而不是一些虚假的名分,甚至会让自己去背负骂名。自己称王,其实就是对汉室权威的一种挑战,挑战成功了,这就足够证明自己的影响力了。

总结

综上,其实无论是从曹操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志愿,还是从当时的时势来说,其实不称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个人简介。欢迎大家来讨论哦~


历史书写于平凡人


东汉末年自桓灵二帝之后,先有黄巾起义使全国烽烟四起,而后有十常侍董卓乱政祸乱朝纲,在一系列折腾之后随即便出现了中央对地方失控而群雄割据的局面。正是在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下,曹操自兖州起兵平擒吕布、克袁术、破袁绍……最终平定了中国北方,同时又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已经可谓是位极人臣,实力上诸侯难望其项背,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为什么不篡汉称帝呢?

一、国家内部的“拥汉派”仍然实力强劲

这里我们首先要说的是,曹操虽然结束了中国北方军阀割据的状态,但是这仅仅只是体制上的统一,其内部仍然存在着意识形态不同的各个派别。在这些派别当中,“拥汉派”实际上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所谓的“拥汉派”也就是心中依旧渴望恢复汉朝旧制,延续汉朝统治的大臣。这些人的存在实际上是曹操称帝的最大障碍。那么怎么证明“拥汉派”实力强呢?这里举几个事例:

“衣带诏”事件中,伏完、王子服、董承、刘备等人密谋铲除曹操,这是其一。

其二,曹操后期先后安排人上表汉献帝,给他“加九锡”,进位“魏王”,这实际上就是在试探“拥汉派”的实力,不曾想最先跳出来反对的竟然是他最为倚重的谋士荀彧。不但如此,荀彧的意见还直接代表了“颍川荀氏”这个千年门阀的集体意见。

这两件事情让曹操算是彻底死了当皇帝的心,因为一旦自己称帝则极有可能导致整个曹魏集团的内部分裂,从而使自己辛苦建立的统一基础毁于一旦!

二、不想丧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

曹操之所以能够从群雄逐鹿的态势中快速的脱颖而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挟天子以令诸侯,从而占据了政治上的制高点!

在古代,皇帝是具有绝对号召力的。皇帝在谁手中,谁就是正统!其必然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取基层百姓的民心,而世家门阀阶层的知识分子精英自然也更愿意为代表正统的政治势力所效力。这就是为什么曹魏集团的人才储备要远远多于蜀汉和东吴。

那么曹操如果一旦篡位当了皇帝,那么这种政治优势就会丧失!为什么这么讲?

很简单,大家都记得曹操的儿子曹丕在篡汉之后发生了什么吧?对,没错,紧接着便是刘备在汉中称帝,不久之后孙权又在建业称帝。

也就是说,既然你曹丕了篡汉,等于是直接撕下了自己维护汉室的面具!那么好,大家就都彼此彼此,你僭越在先,汉室既然已经都不存在了,接下来我们称帝便不算僭越了,甚至刘备还可以说自己是在延续汉朝的国祚。所以说,曹操没有篡汉,刘备、孙权则都不敢有丝毫僭越之行。

现在曹丕这样一干,好了,原本天下只有一个皇帝,现在成了三个,一个中心变成了三个中心,其政治优势其实是削弱了。

三、身为汉臣,篡汉,既要过了自己心理这一关,又要顾及到自己身后的名声

曹操再厉害,能力再强,功劳再大,但是你终究是汉朝的臣子,你当的是汉朝的丞相,自然应当要忠于汉朝的君王。这样的思想在古代可是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的!如果说曹操篡汉,那么其行为则是公然违背了当时“忠君”的道德准则。那么好,接下来曹操必然就会面临两个层面的考量:

一是自身的价值认知层面。做为一个接受汉朝封建礼教正统教育的人,曹操自己违背了自己一直以来所树立的价值准则,自己的心理能不能过得了这个“坎儿”?这是一种内心的矛盾,也是一种欲望与信仰之间的交锋,很明显曹操做为一个意志力极强的人,他的理智和信仰始终压抑着自己的欲望。

二是身后之名的压力。到了曹操这样的层面,对于物质上已经没有了过多的欲望,权力上实际上已经等同于一个“皇帝”,那么他更多的在乎的便是自己能否留下一个千古之名,更在乎自己究竟能够得到历史何种评价和认可!这是“马斯洛需求原理”所论证了的!那么“篡汉”这种行为毫无疑问会降低其自身在历史上的地位,会对其形象有所抹黑,所以曹操究竟应该怎么选实际上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

最后综上所述,曹操之所以不篡汉主要基于三个层面:避免曹魏集团内部分裂,追求政治上的绝对优势,以及自身道德信仰和身后之名的价值追求!正是这三方面的原因,最终使曹操没有登上皇帝之位!


华夏问长安


曹操从当上丞相开始,到封魏公,再到魏王,其实距离称帝只有一步之遥。但是曹操最终没有走出那一步,主要是有三方面的原因:

1、 丢失汉中,称帝功绩不足

爵位的晋升需要有实实在在的功绩作为基础,曹操在消灭了张鲁,拿下了汉中之后,进位为魏王。但是后来在与刘备的争斗中,曹操大败,丢失了汉中,而刘备集团进入鼎盛时期,声势逼人。曹操如果在遭遇败绩的情况下称帝,功绩不够,难以服人。

2、 得罪士族,内部反对较多

曹操对于士族的态度一直是且用且防范。政治上,曹操发布《求贤令》,任用了一大批庶族寒门,用来制衡士族势力。经济上,曹操长年坚持屯田,损害了大批世家大族的利益,所以士族对于曹操称帝的支持一直很少。这一点,也在曹丕上位后得到证明,曹丕全面倒向了士族,推行《九品中正制》,获得士族鼎力支持,很快便代汉称帝成功。

3、 年事已高,自知时日无多

曹操当了魏王之后,已经六十多岁了,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大的年纪,加上困扰了曹操多年的头风病,曹操知道身体快不行了,即便强行称帝,也没有精力去治理这个天下,只能寄希望于后人,故而发出“若天命在孤,孤愿为周文王”的感叹。

总结起来,曹操最终没有称帝,既有吴蜀尚未平定的遗憾,也有内部士族掣肘的无奈,还有自己英雄迟暮的悲凉。


历史步行街


题主的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前几年某些企业的“借壳上市”,把曹魏资产注入市值较低的东汉集团,取得了该公司的控股权,利用东汉的上市公司地位,使曹魏资产得以上市。 至于要不要更改公司名称?要不要把法人代表换掉?作为董事长的曹操还是要认真权衡、仔细考虑的。

一、东汉的这个“壳”是曹操创业的基础

曹操早年也是在东汉集团打工,先后任洛阳北部尉,顿丘令,骑都尉等职。当时的东汉朝廷已经病入膏肓,天下纷乱,黄巾起义、豪强反叛。公元189年,董卓专权,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就跑到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各路诸侯讨伐董卓,虽然都暗含鬼胎,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然而在 “兴复汉室”这一大旗的指引下,仍然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作为以皇权为依托的宦官的后裔,此时的曹操无疑知道:东汉天子在政治斗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公元192年,作为兖州牧的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俘获兵士30多万,男女100多万口,他将其中的精锐组成“青州兵”。至此,曹操可以说完成了原始积累,实力大增。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曹操的贵人毛玠出现了,他向曹操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的战略规划。曹操大为认同,当即派使者到长安,以示忠于东汉朝廷。同时在许县开展屯田,积极生产,招贤纳士,扩充势力。

公元196年,汉献帝东逃洛阳,但当时洛阳残破不堪,无房无粮。荀彧趁机向曹操建议:“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虽有逆节,必不能为累。”曹操于是上书朝廷,表示自己粮食充足,可以接济。不久,曹操以求粮为名,将汉献帝及朝廷百官迁到自己的根据地许昌,以为都城,自任大将军。至此,曹操将汉献帝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曹操从开始创业,打的是“东汉集团”的旗号,使用的是“东汉集团”的资源,也借助这面大旗、这些资源,完成了自己曹魏公司的团队组建、资产积累及品牌建设。这个时候的曹操从心底里是感谢东汉这个“壳”的,没有这个“壳”,也就没有他曹操的今天。

二、统一之路受阻,形势不允许

当时的天下各路诸侯纷纷据地为王,称霸一方,谁也不服谁。曹操有了自己的团队、根据地和旗帜,就开始了扩张之路。他先后打败了张绣、袁术、袁绍父子,远征乌桓,逐步统一了北方。公元204年,曹操把自己的据点北迁到了冀州邺城。从此以后,政令军队皆从此出,汉献帝所在的许昌则只留有限的几个官吏,也实实在在地成了壳。

公元208年,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爆发了,孙权、刘备两家结成了同盟,共同对付曹操。结果此战曹军大败,伤亡过半。前线失利,曹操又担心后院起火,留下曹仁、徐晃等将领守卫南方,自己带领人马立即返回了北方根据地。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奠定了后来三国鼎立的基础。

既然没能统一天下,贸然称帝,不但其他诸侯不服,成为众矢之的,就连曹魏内部的那些个士族、大夫都未必答应。在此现实形势下,曹操就想着把北方经营好,为后代一统天下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三、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

公元216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位在诸侯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出行、座驾、礼仪皆是皇帝的礼制,王子皆为列侯。这时候的曹操名义上还是汉朝的大臣,实际上手握的是皇帝的权力,享受的是皇帝的待遇。

孙权在擒杀关羽,取得荆州后,遣使向曹操称臣,并劝曹操取代汉献帝自称皇帝。曹操把孙权的书信拿出来给大臣们看,并说:“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炉上烤呀。”

手下群臣也劝他更进一步,登基称帝,曹操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曹操这时候想的不是登基称帝,他明白自己已入暮年,时日无多,重点工作是要为后代统一天下打下更好的基础。

曹操作为雄才大略的一代枭雄,他看重的绝不是加官进爵、荣耀九族等虚名浮利,他要的是基于实力的利益,要的是名副其实的本分,从这点上看,他的不称帝是明智的。

综上,可以看出,曹操终其一生未称帝,既有着现实的政治考量,更有着智者的深谋远虑。也正是他的这一正确选择,才使得曹魏得以不断地发展壮大。在曹操死后不久,其子曹丕受禅登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