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廣州”——明天起全廣州餐飲業正式啟動“無接觸”模式

從明天開始

從番禺到南沙

從荔灣到海珠

從越秀到天河

從黃埔到增城

從白雲到花都再到從化

你可能不會找到一桌酒席

“食在廣州”——明天起全廣州餐飲業正式啟動“無接觸”模式


因為在今天下午14點50分,天河區正式宣佈區內各餐飲單位暫停大廳、堂食服務,可提供到店取、網絡或電話等外賣訂餐服務。禁止一切聚集性用餐活動(單位食堂除外),禁止餐飲單位或個人承接或聚集性用餐提供服務。至此,廣州市11區已全部暫停餐飲單位堂食服務。

這標誌著廣州的酒樓食肆將集體進入“零接觸”模式——“零堂食”將使所有飯局“清零”!

“食在廣州”——明天起全廣州餐飲業正式啟動“無接觸”模式


想吃“廣州酒家”?外賣!

想吃“漁民新村”?外賣!

想吃“炳勝”?外賣!

想吃“鵝仔飯店”?外賣!

想吃“惠食佳”?外賣!

廣州餐飲行業,在疫情面前,聽從政府的號令,體現出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在此,我們必須為廣州餐飲人點贊!

而在“無接觸”模式正式啟動的前夜,本報記者組織專題採訪組,深入一線,成為廣州餐飲業“零堂食”倒計時的見證者。

酒樓開啟大賣場模式

記者在漁民新村(興盛店)發現,這家以海鮮為主打的粵菜酒樓變成了生鮮大賣場,在酒樓門口擺起貨架,擺著各種蔬菜、水果、凍肉、半成品菜式、點心、主食、調味料,甚至是洗潔精、消毒水、洗衣液等日用品,魚池內的海鮮還進行特價銷售:明蝦28元500克、原價700多元的東星斑只需299元一條、原價29元的大連鮑只需15元一隻、原價29元一隻的大帶子只需9元一隻……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光顧。市民丘小姐表示,這些生鮮海鮮不僅新鮮還很便宜,她買了龍蝦、鮑魚、蔬菜水果等食物才200多元。

“食在廣州”——明天起全廣州餐飲業正式啟動“無接觸”模式


市民正在選購食材

廣州漁民新村餐飲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黎永星表示,因為疫情的原因,旗下25家餐廳酒樓和上游供應商仍然積壓不少食材,加上外賣訂單也逐漸減少,於是他便想到了直接開賣生鮮的想法,將酒樓一樓變成了生鮮超市,一來幫助餐廳以及上游供應商渡過難關,二來是回饋社會、回饋客人,讓他們足不出戶都能享受美食。接下來,他還會繼續擴大超市的經營面積和增加售賣品類。目前,每天旗下各店賣生鮮食材都能有幾十萬的收入。

不少海鮮都是降價出售

另外一位負責人黎總則表示,漁民新村作為擁有30年曆史的粵菜品牌,在平日裡就是以海鮮大賣場的形式來經營,所以轉型為生鮮超市,有品牌影響力、有足夠的硬件來支撐,目前轉型的效果來不錯。

而在耀華飲食集團旗下的鵝仔飯店(廣視店),記者看到餐廳在門口出售賣新鮮盒裝食品。滋味鵝、狗仔鵝、芋頭燜鵝、碌鵝等特色、新鮮現做、易加熱、易保存的菜式打包盒裝出售,一旁還有新鮮蔬菜、點心等食物供市民們挑選。

“食在廣州”——明天起全廣州餐飲業正式啟動“無接觸”模式


市民正在選購食物

不僅如此,記者發現鵝仔飯店還在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開通了“無接觸配送”服務,同樣將特色菜式進行外賣配送。據負責人鍾小姐表示,繼續開店是為了能讓沒有回家過年的員工仍有寄託,在按照要求做好防疫培訓、餐廳衛生消毒的情況下,會繼續營業。

迅速調整外賣產品結構

記者在廣州酒家(文昌店)瞭解到,文昌店自明天起暫停營業。據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停止堂食”禁令發佈之前,廣州酒家就迅速調整了產品結構,針對當前居家消費的特點,將以往的大型全家套餐轉變為小型套餐和散點菜式,還針對線上推出了各種現金優惠券、滿減,鼓勵消費者多點外賣。記者在美團外賣平臺上發現,廣州酒家(文昌店)的元宵外賣套餐(2—4人)售價為268元,菜式包含著麻皮碳燒肉、神牛燒花膠筒、生財就手、菜心燒肉、陳皮紅豆湯圓等菜式,其單點菜式、點心也超過60種,加上採取外賣平臺的“無接觸配送”,不少市民表示,能夠滿足用餐的需求。

“食在廣州”——明天起全廣州餐飲業正式啟動“無接觸”模式


而在陶陶居、黃埔華苑酒家、大同酒家、惠食佳、點都德、吳系茶餐廳、龍窩小鎮、至尊比薩等城內知名的餐飲品牌中,記者看到他們也紛紛推出“無接觸外賣”套餐,並推出“外賣放心卡”,讓食客能追本溯源。

除了社會餐飲,不少星級酒店針對現狀作出調整,推出一系列外賣套餐。在廣州花園酒店,記者發現桃園館、荔灣亭,在外賣平臺以及官方微信公眾號上推出傳統點心、小吃、主食套餐等外賣,既可選擇“無接觸配送”,也可以到店自取。

“食在廣州”——明天起全廣州餐飲業正式啟動“無接觸”模式


嶺南五號酒店,則是開通微信及電話點單服務,將招牌白胡椒雞、古廣菠蘿咕嚕肉、五號招牌功夫湯等招牌菜式做成外賣,從早上十一點至凌晨,客人都可以下單併到店自取。

在廣州文華東方酒店的悅鉑尼西餐廳,記者看到他們正在做日常消毒清潔,已經對員工進行體溫測量。據瞭解,悅鉑尼西餐廳為應對疫情,推出了電話點餐的外賣模式,客人下單後可到店自提。

與其他平臺共享員工

有意思的是,有些暫停營業的餐飲企業,甚至與科技公司、電商平臺等企業共享員工。廣東湘菜協會秘書長肖遙告訴記者,日前廣州萬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廣東湘菜協會的牽線搭橋下,讓部分暫停營業的餐飲企業的員工在做好嚴格的防護培訓、生產培訓下支援生產。他表示,在目前不少餐飲企業暫停營業的情況下,這種跨行業的支援,既能解決部分復工企業人員不足的問題,也能解決目前餐飲行業待崗人員的收入問題,緩解了餐飲企業的人員成本壓力,是一種互惠共贏的方式。

不僅如此,盒馬鮮生此前也宣佈聯合雲海餚、青年餐廳共享員工,緩解零售消費行業人力不足的問題。據瞭解,,目前已有超過30多家餐企待崗員工或將加入盒馬鮮生,所有員工需進行防護措施規範培訓,並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後允許上崗。

“無接觸”模式,更顯“食在廣州”的魅力

對於廣州各區餐飲企業全面“停止堂食”,進入“無接觸”模式,餐飲行家馬先生認為,這更顯“食在廣州”的魅力。目前,在疫情肆虐的情況下,對餐飲業而言是危機與機會並存,不少餐飲品牌藉助自身的品牌效應、足夠的硬件等,迅速轉變經營策略,或轉變為生鮮賣場,解決食材積壓問題;或調整外賣套餐,加入“無接觸配送”,讓市民更加放心;或與其他企業分享員工,緩解成本壓力。在這艱難的時刻,廣州餐飲人們用智慧,突出自身企業特色,發揮品牌與硬件優勢,擔起社會責任,這種拼搏的精神,讓“食在廣州”更加發亮。


圖文 | 美食導報龔智南

部分圖片來源 | 綜合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