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婦幼人群居家膳食

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發佈的《近期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方案》部署,為了切斷傳染源,阻斷病毒傳播途徑,要求最大程度減少人員流動,鼓勵居家休養,減少出行,對兒童和孕婦、乳母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實施最大保護。為了幫助與疫情做鬥爭的廣大群眾,特別是婦幼人群做好居家健康生活,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組織專家研究並提出婦幼人群(孕婦、乳母和0-6歲兒童)居家膳食/餵養指導建議。

合理膳食和良好餵養對婦幼人群營養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爆發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疫情,致病原是2019新型冠狀病毒,世界衛生組織將該病毒命名為2019-nCoV。對於這種剛剛出現的新型病毒毒株,目前尚未研發和生產出有效的疫苗防護,而且對病毒感染也缺少特效藥物,因此阻斷病毒傳播和增強身體抵抗力是兩個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婦幼人群是特定人群更是脆弱群體,嬰幼兒免疫系統處於相對不成熟狀態,但也是處於快速發展完善過程中。孕、產婦由於特殊生理狀況,免疫系統承受自身和外在雙重壓力。這也是兒童和孕婦、乳母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易感人群的原因。營養是身體免疫功能的物質基礎,良好營養能有效保障機體免疫功能發揮作用,增強抵抗病毒感染能力,尤其是對於生長髮育狀態的免疫系統尤為重要。因此,在當前特殊時期,更需要科學合理地安排居家飲食生活,從容面對孕婦、乳母營養和嬰幼兒餵養中的各種問題。

孕婦、乳母居家膳食總體建議

對於成年人群,無論是懷孕婦女,還是產後乳母,如果食物供應和生活條件許可,建議遵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和《中國婦幼人群膳食指南(2016)》安排日常膳食。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相關材料,請訪問http://dg.cnsoc.org/

《中國婦幼人群膳食指南(2016)》請參考http://www.mcnutri.cn/dietary/

鑑於防控疫情所採取的各種應急措施,如果食物採購、供應受限,在膳食安排時應考慮最大程度滿足身體營養需求,請參考以下建議:

1.儘量做到每日食物多樣化

食物多樣對於實現平衡膳食、獲得比較理想的營養攝入非常有效。食物多樣包括食物大類別的覆蓋和保持一定量食物品種。按照膳食指南的要求,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週25種以上,孕婦、乳母膳食中食物種類應該比普通人更多。在食材供應的時效性相對受限的情況下,應首先保證每日膳食能覆蓋各種大類別的食物。受食物供應時效性影響最突出的首先是新鮮綠葉蔬菜、水果,其次是新鮮魚蝦肉類、新鮮乳品,可以通過相應的措施加以彌補。

2. 食材採購與儲備

在住居區域受到管制、外出受限的的情況下,可以利用有限的外出採購時機,優先購買和儲存以下類食材。

(1) 魚蝦和肉類:優先考慮冷凍的瘦豬肉、牛肉或羊肉等紅肉,以及冷凍的蝦仁、海魚等。不建議過多煙燻、臘制類魚、肉製品。必要時、可適量選用高溫滅菌包裝(軟、硬罐頭)的滷煮肉製品、魚製品,或少量選用肉鬆、魚鬆等。少用油炸的魚、肉製品。

(2) 蛋類:蛋類營養豐富、使用便利,也適宜較長期儲存。宜儲存一些鮮蛋供兩週內使用。

(3) 蔬菜: 優先選擇耐儲存的根莖類蔬菜如洋蔥、綠色蘿蔔、胡蘿蔔、萵筍,保存期長的大白菜、包心菜、青椒、南瓜、冬瓜等,以及可以長期保存的乾的菌藻類如木耳、香菇、紫菜、海帶、裙帶菜。馬鈴薯、紅薯、山藥等含澱粉多的根莖類食物,雖然既可作為蔬菜,也可作為主食,可用來豐富食物種類,但不建議長期、大量作為蔬菜食用。不建議大量使用曬乾或天然風乾的葉菜類,以及醃製或罐頭包裝的蔬菜。冷凍乾燥的蔬菜相對較好,但目前缺少日常採購渠道。

(4) 乳類: 一般情況下,滅菌包裝液體牛奶可以較長期保存,在營養上與普通鮮牛奶也沒有明顯差別,可以適當採購和儲存。酸奶需要冷藏保存,保質期一般也能在兩週以上。在不能獲得液態奶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全脂奶粉。對於孕產婦和較大兒童來講,孕產婦奶粉和嬰幼兒配方奶粉都是營養素強化食品,在營養上比鮮奶更有優勢,如果不討厭配方奶粉的口味,建議優先選擇合適的配方奶粉。奶酪也是重要的乳製品,是乳類中酪蛋白的製成品,水分含量低、蛋白質含量高,便於運輸,適宜長期保存,也可作為乳類食物的選擇。但奶酪沒有配方奶(粉)營養全面。

(5) 豆類: 優先選購和儲備大豆(黃豆)和綠豆。豆類及其製品是平衡膳食中的重要類別,而且幹豆類食材特別適合儲備和後續的加工。大豆富含優質蛋白質、必需脂肪酸和磷脂,既可以加工豆漿,也可以泡發成黃豆芽彌補蔬菜不足,還可以高壓蒸熟後直接食用。綠豆食用性狀好,便於烹煮,廣受歡迎。蔬菜不足時,可將綠豆發芽用作蔬菜。豆類食物還富含葉酸,這對於缺少蔬菜等食物單調情況下獲得葉酸營養特別有意義。各種豆製品也有一定的儲備性能如凍豆腐、豆乾等,可以適量儲備,但在特殊時期往往採購渠道受限。大部分市售的預包裝豆漿(豆奶)含糖量較高,不推薦大量採購和儲備。

(6) 堅果類食物: 富含蛋白質和部分微量營養素,營養價值較高,耐儲存,是廣受歡迎的食物,可適量儲備,如葵花籽、花生、核桃、松子、開心果等。值得注意的是,因其含脂肪高,是高能量食物,作為平衡膳食的構成,是推薦每日適量(每天15克)食用的食物。

(7) 水果: 在足量蔬菜的情況下,水果的食物價值更多在於調節飲食口味、增加飲食的愉悅度,對膳食的營養貢獻次於蔬菜。可根據個人飲食喜好、耐儲存性和可獲得情況,酌情采購、儲存。優先推薦蘋果、梨、香蕉等富含果膠等膳食纖維的品種。

(8) 烹調油和鹽: 油脂除了營養價值外,也是膳食美味的重要元素。推薦優先儲備常見植物油品種,如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和玉米油等。無須刻意追求橄欖油、亞麻籽油等網紅油脂。油脂是高能量食物,注意避免油脂過量食用。烹調鹽是居家必需品,除了提醒清淡口味少用鹽以外,婦幼人群是加碘食鹽的最主要目標人群,一定要選擇加碘食鹽。

3. 食材品質和安全

在特殊時期食材供應受限的情況下,食品安全不能放鬆。採購各種食物、食材時,一定要查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接近保質期的食物要謹慎採購,超過保質期的食物一定不要再食用。對於一些容易腐爛變質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在不能完全丟棄的情況下,要認真仔細分揀、剔除或切除。水分含量高的食材,要做好冷藏或冷凍保存。水發的乾製品,泡水後也不能長時間放置,可以通過沸煮方式,延長保質時間。

4. 日常生活和飲食衛生

防控疫情期間的居家生活,除了加強個人衛生,每日洗澡、勤洗手外,加強食物加工烹製過程衛生意識很重要,餐具、容器、砧板、刀具、用具一定生熟用途分開,處理生熟食物之間要洗手,減少涼拌、生拌食物,餐具要徹底清洗和消毒。

5. 營養補充劑

在不能獲得多樣化膳食達到平衡膳食狀態時,可以選擇營養補充劑加以彌補。食材獲得時效受限時,需要特別注意可能缺乏的營養素,如新鮮蔬菜缺乏,其對應缺乏的營養素可能是維生素C,維生素A原及礦物質,如新鮮瘦肉缺乏,可能對應的缺乏是蛋白質或B族維生素以及鐵、鋅等微量元素;為維持機體健康狀況和對病毒一定的抵抗能力。可以選擇單一或複合營養素補充劑或配方奶粉給予補充。

育齡婦女居家膳食建議

育齡期婦女在防控疫情居家生活期間,其身心可能受到疫情信息、活動空間受限、生活狀態異常的影響,其心理壓力增大和精神緊張或情緒不佳、營養攝入不均衡等,再加上各種環境因素的不利因素,如居家環境消毒劑過度使用等,無法做到到位的備孕。此外,由於疫情對衛生保健資源造成的壓力,後續一段時間孕期保健服務也會面臨各種挑戰。儘管居家生活期間的婦女可能有更多的夫妻生活時間,但仍強烈建議有孕育計劃的婦女注意採取適宜的避孕措施,推遲懷孕。

為了避免意外懷孕帶來的不確定性,建議育齡婦女居家生活期間,每天進行半小時以上室內運動,如瑜伽類、仰臥起坐、原地立蹲,達到微微出汗狀態,使身體保持在積極活躍狀態。超重和肥胖者可儘量通過增加室內活動時間增加能量消耗,不建議通過控制進食量來減輕體重。蔬菜、水果等相對受限的情況下,須特別注意每日服用葉酸製劑或其它營養素補充劑,達到每日補充葉酸400微克。豆類食物富含葉酸,依據《中國食物成表》數據,每日100克綠豆可含有葉酸600微克葉酸當量。

孕期婦女的居家膳食建議

對於已經處於孕期的婦女,需要強調以下關鍵點:

1.把握好食物總量與身體活動量的平衡,做好體重管理

居家生活期間,儘管食物品種選擇範圍可能受限,但要注重安排好食物合理搭配、合理美味烹調,確保合理攝入各種食物,保障孕期營養攝入,並實現合理的孕期增重(不要餓瘦了)。同時也不要過度飲食,尤其是要控制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的攝入量,如過多烹調用油、甜食等,以及過量堅果類食物。同時配合儘可能多的身體活動(如家務、室內健身等),避免體重過快增加(不要吃太胖了)。孕期合理增重的具體數據,請遵循孕期保健機構給予的相關指導。

2. 確保重點營養食物的獲取

每日獲得100克瘦的紅肉,食用碘鹽,每日1-2個雞蛋,孕早期每日300毫升液體奶,孕中晚期每日400-500ml液體奶(牛奶、羊奶,鮮奶或配方奶,優先推薦配方奶)。最好能每週1-2次進食海產品(海魚、海帶、紫菜)。最好每日能有500克新鮮蔬菜,而且一半以上為深綠色蔬菜,每日水果200-400克。

此種特殊情況下,推薦每日服用合適的含有葉酸、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C、維生素B1、B2、B6、鐵、鋅、硒以及DHA的複合營養素補充劑。益生菌製劑可能有助於提高身體抵抗力,可以合理選用。補鈣在短期內可能與防禦病毒感染無關,此處不做重點推薦,尤其是如能每日攝入推薦量的乳製品,則無需補鈣。

3. 愉悅心情、輕鬆生活,避免焦慮

在疫情嚴重的情況下,居家避免外出是最為有效的預防措施,在遵循各種防護建議的前提下,無需過度擔憂病毒疫情威脅,在相對封閉的居家生活中,仍然可以輕鬆享受當下的生活。對平衡膳食的追求也是相對的,儘管膳食指南要求每日膳食都要覆蓋各種類食物,且最好達到一定的品種,但如果短期內無法完全做到,也無需對此焦慮。任何焦慮,包括對膳食不當的焦慮都是徒勞無益,而且對身體健康的不利影響甚至大於某些膳食細節。因此建議在愉悅生活的前提下,盡力安排平衡膳食即可。

哺乳期婦女(乳母)居家膳食及哺乳建議

哺乳期婦女處於身體恢復、心理適應和母乳哺餵嬰兒的多重狀態中,其中心理、睡眠、生活狀態、飲食生活、營養攝入、乳汁分泌與照護嬰兒各因素之間相互影響。居家生活本是產後婦女常規經歷狀態(月子生活),但與遇到防禦病毒感染疫情而處的居家生活狀態並不完全一樣,後者將面臨食物來源、照護人工作受限、病毒感染預防措施等諸多制約和影響,產婦(乳母)遭受更多、更重壓力。對於疫情壓力下居家生活或處於月子期的乳母,需要強調以下關鍵點:

1.輕鬆生活、克服焦慮,有利於乳汁分泌

心理與情緒狀態是影響哺乳期婦女乳汁分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雖然存在病毒疫情,但需要深信沒有外出的居家生活狀態,應該是防禦病毒的有效的預防措施。在封閉的家庭生活中,無須為病毒疫情威脅而過分焦慮。

對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母親是否可以進行母乳餵養尚缺乏足夠證據支持,但母乳親授存在密切接觸,對於疫情防控中得到不宜母乳餵養建議的母親,也不要為此而焦慮。此種情況下母乳餵養的利弊不明,不需要為此糾結。可以安心給予嬰兒人工餵養,並按照要求定期擠出乳汁,促進持續泌乳,保證後續母乳餵養。

2. 按自己的習慣愉悅飲食

與照護人充分溝通,或自己動手,在食材相對有限的條件下,按照自己的飲食喜好,同時兼顧膳食指南對平衡膳食的要求,選擇合適的烹調方式,製備自己的飲食,無須與家人絕對分餐。

3. 確保重要食物的獲取

應確保每日膳食中獲得220克左右的魚、禽、蛋、肉類(含動物內臟),每日牛奶400~500 毫升,如口味可接受推薦選用營養強化的孕產婦奶粉,平均每日能有相當於25 g幹大豆的豆製品,炒制或烤制的堅果10-15克。每日蔬菜類500 g,其中綠葉蔬菜和紅黃色等有色蔬菜佔2/3以上,水果類200~400克。如新鮮蔬菜供應受限,可以多選耐儲存的綠黃色根莖、茄果類蔬菜(如綠蘿蔔、胡蘿蔔、萵筍、番茄、茄子)以及乾的菌菇類蔬菜。為適應不同地域的月子文化,蔬菜、水果可以蒸、煮、燙後溫熱食用。需要選用碘鹽。

建議選用含有葉酸、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C、維生素B1、B2、B6、鐵、鋅、硒以及DHA的複合營養素補充劑。益生菌製劑可能有助於提高身體抵抗力,可以合理選用。在防禦疫情的應急狀態下,對補鈣不做重點推薦,尤其是如能每日攝入推薦量的乳製品,則無需補鈣。

6月齡內嬰兒母乳餵養建議

無感染、或無疑似感染及沒有醫學觀察要求的家庭中,請遵循已有的母乳餵養建議。由於疫情管制而缺少外出、不能獲得室外陽光暴露的嬰兒,需要注意及時、足量(每天400~800國際單位)補充維生素D(母乳餵養兒不需補鈣)。因食物受限,乳母不能獲得足夠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時,建議給嬰兒補充維生素A,以確保其腸道和呼吸道的免疫能力。

由於疫情管制而需要暫時母嬰分離的嬰兒,需要改為人工餵養,請選擇適合的嬰兒配方奶粉餵養。

較大嬰幼兒餵養建議和學齡前兒童居家膳食建議

為了減少兒童感染風險,除了加強對兒童的隔離防護、兒童個人衛生等措施外,合理餵養、加強營養,配合適度運動和充足睡眠,也是居家兒童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為此,對於此年齡段兒童餵養和膳食營養提出建議,強調以下關鍵點:

1.兩週歲以前嬰幼兒繼續給予母乳餵養

母乳富含免疫調節物質,對提高兒童抵禦病毒能力有很大幫助。如果此前尚沒有停止乳母餵養,對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是非常有利的。6月齡後母乳量不足或未能繼續母乳餵養時,需按推薦量給與配方粉餵養。

2. 克服飲食習慣干擾,確保每日攝入適量的肉魚蛋類食物

肉魚蛋類是最為突出的高營養素密度食物,是兒童攝入足量蛋白質和微量營養素的保障,有助於兒童免疫系統發育成熟和發揮功能。

對不同年齡段兒童的推薦食物量,請參考《嬰幼兒餵養指南關鍵推薦示意圖/平衡膳食寶塔》中建議量(資料:http://www.mcnutri.cn/dietary/)。 兒童奶類食物,建議優先選擇營養強化的嬰幼兒配方奶或強化維生素A等營養素的兒童牛奶。普通液體牛奶、普通全脂奶粉也是不錯的選擇。

3. 確保兒童適量奶類食物攝入

奶類是兒童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優先選擇營養強化的嬰幼兒配方奶或強化維生素A、D等營養素的兒童牛奶。普通液體牛奶、普通全脂奶粉也可選擇。

4. 必要時使用營養素補充劑

對於不能很好飲食的兒童,建議選擇單一或複合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C、維生素B1、B2、B6、鐵、鋅、硒以及DHA的營養素補充劑。益生菌製劑、乳鐵蛋白製劑、牛初乳食品等可能有助於提高身體抵抗力,有條件的可以合理選用。

由於本次疫情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所致,該病毒株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包括致病機制、傳染性、嚴重性和致命性還缺少充分的認識,更缺少其在婦幼人群的流行病學資料,本指導建議只是基於營養學原理、人體營養需要和食物營養數據、已有防止病毒感染文獻以及專業人員的研判而提出。當前全國人民上下同心、眾志成城,中國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