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谈:疫情冲击下房企的拿地与投资“突围”之道


大咖谈:疫情冲击下房企的拿地与投资“突围”之道

大咖谈:疫情冲击下房企的拿地与投资“突围”之道

疫情之下,房企在行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1日,共计102家房地产企业向疫情一线捐款捐物,金额总计14.62亿元,20家房企设立了抗击疫情专项基金,资金总计达2.82亿元。

危难之际,方可凸显企业社会责任,其中,碧桂园,万科,融创及中国恒大四家头部房企分别捐赠1亿元、1亿元、1.1亿元和2亿元,此外,龙湖集团、阳光城集团、龙光集团及万达集团等核心房企分别捐款3500万元、2000万元、5000万元及1000万元现金及物资不等,成为了捐赠的中坚力量。

商业地产方面,亿翰智库统计显示,先后有69家房企旗下商业宣布减免商户租金,6家长租公寓推出租金减免优惠。每天的疫情数字变化牵动人心,抗击疫情,仍是国家的当务之急,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自一月下旬开始,房企纷纷关闭线下售楼处转战线上,新房、二手房销售停滞,楼盘降价在部分三四线城市率先出现。

疫情下的房地产市场:对三四线影响大 企业决胜还看下半年

然而,房地产企业在践行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不乏对疫情冲击下楼市成交走低的忧虑,且大多中小房企还面临着自身资金链的考验。

在亿翰智库首席分析师张化东看来,疫情之下,2019年年底时,房企在非常努力去化的情况下都没有去化的项目,在2020年也会非常难卖,企业的营销团队将背负非常大的包袱,未来难去化的项目目前还看不到能够逆势反弹的催化剂,因此,2020年的有效货值供给将是不足的。

其次,今年一年,楼市仍呈现需求乏力。“房住不炒”政策之下的2019年房地产市场,所有的购房者几乎都是“刚需”一个类型的群体,几乎没有投资性需求参与,即便没有年初疫情的影响,2020年楼市的需求也是有一定挑战的。

张化东提及,2019年的房地产企业受到金融政策的超强管控,开始被动去杠杆,此前,很多房企的自我去化周期大概是3.5年到4年,这个周期在过去看是合理的,未来,房企的去化周期或朝向2.5年的方向前进。

具体到本次疫情而言,张华东称,本次疫情对于市场供需、政策以及企业端都会产生影响,在供给方面,会呈现先冰封后供应提速的态势。即,短期之内,政府土地供应与企业供应冰封均将处于冰封状态,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抗击疫情。

分城市层级来看,一线城市受疫情影响不大,预计3月底4月初的土地供应可以恢复到相对正常的状态;而二线城市受到本次疫情冲击的影响,预计将提高全年的供地质量,政府还是会希望借助土地财政增加一定的财政收入,并一定程度上提升经济水平。而在三四线城市土地供应则会相对平稳,去年下半年在三四线城市拿地较多的房企,或会面临经营上的压力。企业决胜还看下半年。两难境地下,倒逼企业去拿地,预计地价下降幅度会低于市场预期,下降空间不会太大。

从购房需求来看,封闭型的三四线城市受疫情冲击最大。张华东认为,一线城市的需求整体上是稳定的,可以实现季节性的转移;而二线城市由于调控政策较为严格,需求相对疲弱,疫情会加速市场调整;而对三四线城市来讲,每年春节都是封闭型三四线城市返乡置业的高峰,占比通常在全年需求的1/4左右,发生在春节期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这部分城市的需求冲击较大。

从政策方面来看,调控放松是大概率事件,全年的销售金额可能会呈现出负增长的态势,但是下降的幅度不会太大,一线城市预计企稳,而二线城市在二三四季度可能会受到政策放松的影响,出现较大的弹性;反观三四线城市或会下降5-6%。整体而言,今年一季度将是房企较为艰难的时刻,而政策的放松是一个比较确定的事件,张华东称。

对于房企而言,销售将短期冰封。目前正在推行的线上售楼处模式,与时下的购房需求尚存在差异,此前很多购房者都是投资性需求,可以不去看房,但是现在自住居多,购房者还是要去实地看过样板间之后才会购房,因此,短期来看,线上售楼处的模式很难替代传统的售楼处。

疫情下的房企投资:上半年是很好的拿地时机 关注并购机会

在亿翰智库分析师何璐看来,房企在投资方面可以实现供需错配,提前做好融资储备,上半年是很好的拿地时机,政府财政压力大,希望积极卖地补充财政收入,但是销售端没有完全复苏的情况下,房企会缺乏买地的信心,因此,政府必然会在融资端给与更多支持,建议企业尽快做好融资储备。

本次疫情或会影响房企此前制定的年度投资计划,因此,房企需要重新审视各个城市的投资策略。因疫情导致的返乡置业需求延后,也会促使部分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周期延长,可以关注一些基本面不错,未来返乡置业需求持续性强的城市,何璐表示。

在何璐看来,值得房企关注的三四线城市具有以下的特征:县域及以下人口较多,且占比较大的城市,城市内部自下而上的人口持续流动将带动城镇化率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升城镇化率的过程会带来稳定的住房需求;其次是户籍人口减少速度慢于常住人口减少速度的城市,她表示,人口净流入并非是房价上涨的必要条件,反而部分人口流出的城市返乡置业的购买力增强,会带动市场行情上行。

在投资方式方面,何璐建议房企提前锁定优质合作伙伴,积极通过并购来缓解上半年投资缺失带来的供货和业绩压力,疫情会让很多中小企业面临极大的生存压力,可以关注优质资源的并购整合机会。此外,一些企业在错失一季度甚至上半年的投资机会之后,也会更加迫切希望通过并购补充货量,并在年内贡献销售业绩。

而在投资结构上,何璐建议,房企应利用市场复苏的时机积极清理存货,优化土储结构。她认为,在今年年中市场复苏的阶段,由于市场供需的错配,供给是跟不上的,而房企应该积极把2019年留下的存货尽可能的去化掉,以确保在投资端轻装上阵,2020年拿一些好地。

在何璐看来,以刚需为主导的购房需求会使市场深度分化,因为,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下,刚需需求占据主导,那么地段不好或没有产品力的项目将很难去化,这在2019年已经有很明显的体现,同一个城市、区域和地段,不同企业和项目对市场有差距很大的冷热感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