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激勵的後果!才是讓你真正迷茫的原因!

重點提醒:認真讀完,一篇值得讀十遍的文章,千萬不要錯過!


揭秘真相

有很多人都喜歡讀一些勵志書,或者聽一些勵志的演講,還有一些人喜歡看心靈雞湯來提升自己的鬥志。

特別是在人生低谷的時候,聽一聽這些激勵的演講,來提醒自己,“只有堅持下去,還是有希望的。”

當然,我並不完全否認這一點,但是我還是要帶大家去看看這種做法另一面的真相。



經常激勵的後果!才是讓你真正迷茫的原因!


我曾經去聽過一個課程,屬於激勵類型的,去之前並不知道是這個類型的課,去之後才知道。

在課程上,一個助教老師問我,他說,你在事業上,如果遇到了挫折,你怎麼激勵自己。

我的回答是,我從來不激勵自己,現場所有人都懵逼了,因為他們都認為只有激勵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老師問我為什麼不激勵自己,我說我遇到挫折和問題的時候,我就會馬上想,我有多少個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實在是沒有時間去激勵自己



經常激勵的後果!才是讓你真正迷茫的原因!


感受和解決問題哪個更重要?

如果認為感受比較重要的話,那你可以選擇去激勵自己,讓自己的感受好一點,再去幹活。

因為很多小孩也是這麼幹的,小孩不想去上學,父母就想盡一切辦法哄他,讓他的感受好一點,心情好了,小孩就願意上學了。

可能各位會覺得我在指桑罵槐,沒錯,我確實是在說,那些只需要激勵才去採取行動的人,他們就像小孩子.

如果你認為解決問題比感受重要,那你應該花所有的時間去想辦法。

想不出辦法就去問別人或者學習,看看是不是有新的辦法,

如果新的辦法還是失敗,那麼就請你再去想一個更新的辦法,以此類推

人性商戰心法,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尋找解決辦法比宣洩情緒來得更重要。



經常激勵的後果!才是讓你真正迷茫的原因!


當然在你想辦法的時候,如果有多餘的時間,你可以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情,但是如果你時間不夠的話,你還要去調整心情,那就浪費時間了。


舉個例子

比如你在大冷天去游泳,你下水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叫做膽小如鼠法,你可以用你的腳趾頭慢慢的浸在水中,如果你覺得冷,就縮回來。

然後又慢慢地用腳趾頭去試探,一點一點習慣水的溫度,再用一點點水潑到自己的身上,搞到最後,你需要十幾二十分鐘才能慢慢習慣水溫。

第二種做法,你知道水特別冷,但是你不管,直接跳下去,剛開始的半分鐘!你肯定會冷得發抖。

但一分鐘之後,你就可以在水裡面自由自在的游泳了,這才是成年人的作風,他不會太過注重感受。他直接要的是結果。



經常激勵的後果!才是讓你真正迷茫的原因!


經常要參加激勵課程才有動力的人,我會用一個詞來形容他們,叫癮君子,也就是說,他們上課上到成癮。

就像我們吃辣椒,談戀愛,或者吸一些那個什麼的時候,我們的情緒很容易達到一種高潮。

當恢復正常的時候,就會出現一種撤退的症狀,這就是所謂的上癮

比如說你在裡家舉行了一個很大的party,到了晚上,所有的客人全部走完了,當人去樓空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一種莫名的空虛。

假如這種空虛感強到你需要每一個星期都要參加類似的Party,如果不參加的話,你就會容易憂傷,甚至還會影響到你的工作,這就是上癮了。

經常激勵的後果!才是讓你真正迷茫的原因!


太依賴勵志書或者激勵課程的人會有4種結果


一,維持的時間短。

高漲的情緒不可能長時間維持下去,不是講師或者作家的功力不夠,也不是你不肯改變,而是我們的大腦不可能一直分泌這種興奮的化學物質。

當剛剛走出一場激勵課程的時候。你會感覺可以征服太陽系,但是課程過一段時間,你就會打回原形。


二,次數重複多。

一般人會覺得上激勵課程就等於充電,充完電回來就衝刺,有點像我們抽菸提神一樣,當犯困的時候就需要來一根。

要上激勵課才會有動力,會讓我們需要充電的次數越來越多,


3,分量越來越大。

上完課之後的力量,確實可以讓一個人短時間之內無所不能。

但是情緒這個東西特別容易上癮,上癮之後,你需要的分量會越來越大。

當你接受了大師的激勵之後,你就會衝出去奮鬥,可是藥力一旦減退,你又得要大師激勵才會有感覺。

等到第三次第四次,你就需要更大的激勵才能有感覺,當同一位大師給你激勵了很多次之後,你已經很難感覺到第一次的那種震撼了。

這個時候,你就需要要去尋找另外一位不同的大師給你激勵了。

看勵志書也是一樣,特別是看殘疾人的故事,看完以後,就覺得自己可以拯救家族了。

但問題是,也許第一個激勵到你的是一個沒有雙手的人,等到第二次,你可能需要一個沒有雙手和雙腳的人才能夠激勵得動你。


四,靠心情幹活。

長期激勵會養成一種習慣,就是你心情好的時候才會好好幹活,心情不好,就做的亂七八糟,或者乾脆不做。

就好像很多人行夫妻之禮,一定要心情好,有氛圍才有感覺,要心情好才願意採取行動。

我們說的難聽和粗俗一點,古代的青樓小姐是不是要等到有氣氛才接客呢?

如果你要成功,是不是要等到你的心情和感受都達到巔峰,你才去做你該做的事情呢?

如果你真的想達到人生的目標,你就應該向青樓的小姐學習,就算是心情不好,我也得做。

人性商戰心法,高手做事,從來不看自己心情好不好,感受好不好。

經常激勵的後果!才是讓你真正迷茫的原因!


成功學和人性商戰的區別

我們教的人性商戰是比較現實的一派,成功學主要是激勵,而我們更注重手段和方法

成功學會教你勇敢,會毫無根據把你的夢想放大10倍,它會告訴你,只要你敢想,敢做,下定決心一定要,你就能成功。

可是你要明白,你敢想是一回事情,你能不能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西楚霸王項羽難道不比任何一位成功學講師厲害嗎?可是最後他也沒有成功。

勵志派認為一切要從心態上面改,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些騙子能騙到人,難道是因為心態好嗎?

而我們人性商戰會認為,任何的成功都是來自於方法上的改變,不斷的改變方法,直到達到你想要的結果,這才是成功。

就像愛迪生也是用了1000多種不同的方法才發明了燈泡,很多科學家的成功也是不斷的改變方法才成功的。

我在前面就已經講到了,我並不反對成功學,沒有誰對誰錯,只有使用的程度不同,兩派的理論各有千秋,都很精彩。

這篇文章帶你看到的是激勵過度的真相,當然,我們在做企業的時候,適當的調整心情也是有必要的。

人性商戰心法,萬千法門,一切盡在妙用

關注我,我一定努力寫出更多幹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