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借兵”到“招兵”盒马筹划开店潮

共享员工解决当下人力短缺的燃眉之急时,盒马正借力谋划着为新店开业筹备“常驻”人员。2月12日,盒马发布向全社会开放3万个岗位的信息,既有短期内急需的配送小哥,也有新店采购、运营等岗位。北京盒马更是要因新店消化5000个岗位。如此看来,盒马新一轮的开店潮即将拉开大幕,新岗位虚席以待。然而招聘之余,如何留住人才,是盒马乃至商超经营者们需要深思熟虑的话题,应适当对一线员工进行培训或职业规划,对人才发展进行长远规划。

从“借兵”到“招兵”盒马筹划开店潮

填补配送人手

人力短缺的口子似乎短时间内还难以被封上,盒马招聘计划再度升级。2月12日,盒马宣布开启新一轮招聘,开放3万个岗位,包括总部采购、技术、运营等。

春节期间,盒马人员压力和缺口明显。盒马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春节受疫情影响,线上订单激增,尽管盒马紧急调配人力,取消休假、“共享员工”,但依然无法满足居高不下的线上需求。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外援”们也将陆续返回原来的岗位,大量空缺岗位又将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人力缺口中,配送员的短缺尤为棘手。盒马在招聘公告中强调,向社会发出招聘,是为了加紧填补人员空缺,尤其是补强线上的履约能力。3万个虚位以待的岗位,“填空”配送员这一岗位颇为紧急。此前,北京商报记者调查时,多位消费者反映:比抢购菜品更激动人心的是抢配送员,往往凌晨就要预约配送员,等到上午在预约是多数会显示预约已满。

盒马全国经营管理总经理胡秋根此前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由于快递运力不足,盒马开始尝试集中配送的方式,提高每一次带出去的单量。”配送人力短缺的困局,同样出现在京东7FRESH,各个时间段的配送小哥均需要“抢注”。 店内需求较大、配送人员较为有限且十分繁忙等情况,还促使京东7FRESH临时成立了集单配送群,以小区为单位进行集中配送。

基于配送人力短缺的情况,盒马已经尝试与更多能提供配送人手的企业牵手。据了解,2月8日,上海大众出行已经在上海部分门店测试汽车配送,与电瓶车配送相比,汽车一次配送可以带出2-3倍的订单。2月9日,1919已有近200名配送人员加入盒马,8日首批员工于西安试点,目前已在北京、广州、上海、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昆明等20个城市开启。

新店积蓄人力

盒马新一轮招聘,除了为应对短期内人力短缺的突发情况外,也是在为新一轮开店筹备可长期在岗的员工。从盒马公开的信息可见,盒马预估当前全国盒马工作岗位缺口约为1万人。加上今年新增开店规划,全年人才需求预计在3万左右。这些职位将面向社会,包括2020届应届生。可见,盒马之所向社会招聘,新店开业便是一部分原因。

对于奔跑着开店的盒马来讲,新店开业一直是章程内的事情。北京盒马副总经母盛阳曾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2020年盒马在北京还将继续探索新业态,既有面积约4万平方米的盒马购物中心“盒马里”,也有800平方米左右的盒马mini。

新店落地,人手自然需要迅速匹配。“新一年,盒马北京门店的人力需求量在5000人左右,包括具有零售经验的前场营运小二、拣货、打包内仓小二以及配送员;同时还会招聘门店核心管理层,包括营运管理、餐饮管理及物流管理。”

北京5000人的需求量以及全国范围内3万人的用工量,透露着盒马2020年新店数量或许颇为客观。一位不愿具名的超市负责人计算到,盒马门店目前人数在200-300人之间,算上人员流动性,新增门店数量约为10家左右。“2017年盒马在京落地首个门店至今,其开店速度确实不慢。接下来,盒马需要做的是让门店覆盖更多范围,逐渐放大单店效应,形成多个门店联动效应,做到各个门店服务范围有效衔接。”

实际上,作为阿里集团内试水商超领域的急行军,盒马从集团获取的资源一直在激增。先是向大润发输出体系,随后从易果生鲜手中接管天猫超市的运营权,再到如今与阿里村淘、智慧农业等业务打通,盒马背后的资源体系日渐丰沛,门店扩张也因此有了更强的底气。

人员流动高频

提上日程的复工计划,已经让众多企业未雨绸缪。互联网时评人张书乐表示,随着疫情缓解、隔离问题解决后,多数外地人将返回北京,届时北京的零售服务业的用工难题将逐渐恢复到日常情况。北京的服务行业从业者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在返城受限制的情形下,难免出现用工短缺的情况。

在张书乐看来,商超、外卖配送等行业服务岗位的招聘门槛并不高,日常招聘难度不大。餐企与超市之间共享员工,看似是行业的创新,却透露着企业的经营与盈利的无奈。

与此同时,众多商超的开店计划正如期进行,自然需要人手匹配。永辉超市总裁李国表示,2020年,永辉超市仍将保持全国拓张的态势,开店目标大约在150家左右。711北京公司副总经理朱赤兵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预计2020年将在北京市场新开50-70家新店。同样作为日系便利店的罗森也表示,2020年,在北京和天津预计开出60-100家门店。当超市、便利店的主角们继续开疆拓土时,对人力的渴求也越发强烈。

值得注意的是,商超并不是一个能让员工“站住脚”的行业。一位有着20年商超从业经营的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一直以来超市的用工方面一直面临着用工缺口、人员流动大的难题。“与餐厅的工作相比,超市不能为理货员、销售员提供食宿,留不住人手。目前店里能坚持多年的员工多为本地人”。

另外,有业内专家分析指出,超市的一线员工一般缺乏职业规划,长期从事一份工作很难得到晋升或者发展空间。相关的企业管理者可以适当对一线员工进行培训或职业规划,降低员工辞职率。

北京商报记者 赵述评 王维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