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有多少考生願意報考醫學院,又有多少家長希望孩子立志學醫?

愛笑師兄的右手


我們夫婦都學醫,愛人的很多同學都選擇建議自己小孩別學醫,還是不少同學的小孩還是義無反顧地報考了醫學院。

醫學是當今科學的主要研究熱點,從我國大學排名可見,排在前面的綜合大學基本都因為合併了醫學院,而像南京大學、天津大學、華南理工等傳統強校則久不見身影了,這些大學也在積極謀求新建醫學院。

學醫並不等於必須當醫生,就如這次湖北新增的省委委員,還有海南省的省長,臺北市的市長都是學醫出生。醫學院的嚴謹思維、倫理薰陶以及對生命的敬畏,對小孩的一生都有價值。

我們自己的小孩還不到選擇時間,我們約定將看他們的興趣而定,但我們一定傳承醫療知識給他,無論是否讀醫、但必須懂醫。疫情讓我們更加堅信,管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是人生必修課!

相信疫情讓更多的人看到醫學院的價值,無論為自己還是為社會,醫學院都是小孩值得的選擇。無需因為醫務人員的風險而擔心小孩的未來,哪個行業又是無風險的呢?



現代國醫包醫生


許多人不願意學醫或不願意讓家裡人學醫的原因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首先醫學培養成本高,學制長,出人頭地晚,在同齡人已經有房有車有家人生得意的時侯醫學生還比較清貧;目前還未形成崇醫尚衛的醫療環境,醫務人員收入低,且社會將醫療服務簡單等同於服務業,而忽視了其專業性,缺乏對醫務人員及醫療成果的尊重;傷醫事件時有發生,醫務人員安全性受到威脅。即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天災人禍面前,一群柔弱的醫務人員因為使命必達,因為希克波拉底的誓言而義無反顧地衝在前線。所以很多家庭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去受這種委屈,從近兩年的高考分數中亦可看出民眾對現在醫療行業的牴觸。再橫比國外發達國家,醫務人員數量、醫生收入、衛生支出佔GDP比值等各方面均要比國內重視很多。但不可否認,國家已經意識到了這些方面,所以這麼多年正在逐步制定各種政策來,如三醫聯動,設立中國醫師節,提倡中醫藥發展,提出健康中國規劃等等。有理由相信國家會繼續重視醫療事業的發展,並會發展的更好。所以如果以後我的孩子選擇學醫,我不會干擾,不會因為危險而讓他放棄對夢想的追逐。“醫者仁心”,相信大多數善良的中國人,會和我一樣,依舊會選擇醫療這個行業。


aimmy1983


昨天與今年高二的小侄女聊天,原來她想高考報公安大學(其母就是警察),我曾經勸她學醫因為成績好可以嘗試考國外醫學院,她當時不喜歡說不願意像姐姐(我女兒)那樣苦,然而昨天觀念轉變主動找我微信聊天打聽國外醫學院情況,她說媽媽不願意她學醫太苦了,但她已經想好要學醫,雖然苦雖然30歲以前都掙不到錢但她願意覺得做醫生就能去救人,可見社會正能量對於孩子來說影響力巨大,父母家長說萬句哪裡能改變孩子想法然社會就行(不是覺得警察比醫生差只是分工不同,真喜歡警察職業也可以學法醫)。

我與女兒一起搞了三方聊天,兩個孩子直接溝通我只是邊上敲敲邊鼓,我家孩子鼓勵她報Ha(小心思就是能有伴了可是不也要當“保姆”?[耶])並且明天就去拿留學資料快遞回來給她看同時再託導師幫忙多找幾家醫學院看看,我也鼓勵她自己上網查查國內哪些不錯(經濟上壓力小點),不過我個人非常看好太太畢業的學校BU,當然還得侄女自己選。要想出國留學時間已經很緊了如果國內那就努力高考,寶貝加油!


內森詹姆斯


以後會不會讓孩子學醫?

說說我自己吧,我是護士專業畢業的,畢業第一年就拿到了護士資格證,但是在我們這邊,進縣醫院家裡沒關係,就要花錢找關係進,08年的時候,需要大概6-8萬,而入職後,工資第一年一個月600元,第二年一個月800加半獎金(300_500),第三年才能拿全獎金,一個月收入能達到1600-1800左右,我自己算了一下,我父母供我上學花了幾萬,再花大幾萬幫我辦就業,我進醫院後需要三四年時間才能把找關係的八萬掙回來…相當於三四年白乾,後來果斷放棄進醫院…改行了…同班同學畢業後改行的佔到了一半…有個同學在北京的三家醫院幹了五年,工資從兩千多漲到五千左右,因為結婚醫院不再續簽合同…現在也改行了…她說後悔改行晚了…再說孩子她爸,本科畢業,進修一年,因為家裡條件一般,去不了縣醫院,進了鎮醫院,11年結婚時快三十了,工資從600剛熬到一千多……近兩三年才漲了一點工資,現在平均工資4000元左右,但是這兩年需要補繳的醫療,養老保險都交了五六萬了…而他身邊的同學,同學歷,同年齡的,都比他掙得多的多…這些年家裡經濟一直都是我在撐著,而現在我也病了…他卻在“前線”,從初一到現在,只回來拿過一次換洗衣服…所以,我們倆是不會讓孩子去學醫的…別說什麼風險精神,當你苦學多年還沒有人家初中畢業的同齡人掙得多的時候,當你連柴米油鹽都快保障不了的時候,你還會把奉獻精神,不計報酬,不記生死掛在嘴邊道德綁架嗎?


佛系80末


相信疫情過後,本屆高三會有更多的學生報考醫學院,也會有更多的家長會讓自己的孩子立志學醫。

一、本屆考生家長和孩子可以說是體會最深刻的,這些2002和2003年出生的孩子和家長經歷了孩子出生時的SARS、孩子高考時的新冠,家長和孩子更能充分體會的國家對於醫學的重視和對醫學的需要,家長和學生也更能體會到個人和家庭身心健康對於醫學的需要。

二、相信經歷SARS特別是今年的新冠病毒之後,國家會更加重視衛生和健康事業的發展,會加大對衛生和健康事業的投入來彌補我們在這次疫情中暴露出來的一些不足,像科研水平急需提高、高水平專業人才不足、醫院和醫護人員不足等等,因此將來的從事醫學事業不論從個人事業發展和個人就業來看都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三、現在的新冠疫情防控中,從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到我們的普通醫生、醫務工作者表現出來的敬業精神、奉獻精神深深的打動和感染了全國人民,贏得了人民對於廣大醫學專業人才、醫護工作者的尊重,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會加入會投身到這個令人尊敬的職業中。


方圓悅讀


我想很多人不會願意去學醫,畢竟這次醫護人員的犧牲讓很多人心有餘悸,當然呢,我作為醫生還是希望更多的戰友加入到醫生護士這個序列中,國家應該重視起來,我記得上次整個國家輿論贊揚醫護人員還是非典時期,後邊的都是對看病難,看病貴的抨擊,醫護人員的問題經常佔據新聞頭條,醫鬧盛行,很多優秀的醫護人員受到傷害。再者大部分醫護人員的收入並沒有完全的體現價值。這些也會嚴重影響考生報考醫學院的積極性。



我咋覺得正是因為這次疫情,會讓更多的人不選擇當醫生?本來醫患關係就很緊張,常有醫生被砍的新聞曝出,這次一看當醫生竟然是如此危險的事,投入的精力跟收入完全不成正比,更不能去當醫生了。


花生


從始至終我都希望自己的兒子學醫,無關疫情,無關醫患關係。我是老師,是靈魂的醫生,我希望我兒子能學醫,做生命的醫生!


一想到你呀232066635


我家老大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想學醫,連國內國外學校都挨個打聽過了,自己也制定了詳細的學習目標和計劃。

這次疫情發生,我問他醫者父母心,不僅僅要博愛,而且還要有大無畏的精神,如果你有可能被感染甚至失去生命,但是你可以救治很多人,你會不會勇敢的逆行?孩子顯然更珍惜自己的生命說要考慮考慮。

每個時期每個年齡都有不一樣的想法和感觀,只能讓孩子順其自然。


自律的摩羯寶媽


辛辛苦苦讀到博士還是不能保護自己。真讓人寒心。我是不會讓自己家裡孩子去學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