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能够现代化吗?中医中药如何现代化?

红色土地640


不要再提什么中西医结合,中医要沿着自己的方向和道路发展。理论上要从模拟抽象走向真实抽象,也即把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关系转变为人体各系统相生相制约的循环系统,并从系统级到器官级到各功能细胞级再到分子级的能量运转过程的精细化分析,运用现代数理化仪器观测人体运行过程的科学机理,充实中医理论辨症施治的诊断与治疗的数据支持。对于中药的单味与配伍的药性进行全方位化学分析,对施药过程中人体器官与细胞变化进行随时跟踪检测记录,不同体质对药物反应的不同区别记录分辨并作生理生化分析,形成理论,提高中医理论水平与治疗水平。


海山


中医与现代化毫不相干!

现代化的"现代"两个字,就说明了技术是新的,可能十几年,也可能只有几年。

中医有两千多年,西医才几百年,谁是现代化,一目了然。

西医依靠数理化成果不断创新,技术不断发展。

中医却从古人发黄的古书中,从民间传说中挖掘"祖传秘方"。

谁是现代化还要争论吗?

中医也不可能现代化!

有些幼稚的中医粉说:

这些诊断设备是中性的,西医可以用,中医也可以用。

他们以为这些设备就像铁锤螺丝刀一样,文盲也可以用。

这些设备是按照西医理论研究制造的,显示的项目和数据是西医的,分析病情也是用西医理论的。

中医医生没有西医基础根本不能用。

1956年全国建立的中医医院,就是因为采用西医设备,整个中医医院被迫转向西医。

中医现代化,其实就是中医变西医。


红色土地640


你理解的“中医中药”现代化是啥样子呢?举个列子吧:

中医, 肺燥该嗽,主证:干咳无痰或痰少不易咯出。中医认为风燥伤肺,津液被灼,燥热伤肺,肺气不利故胸痛。治法:清肺润燥。

现代医学 看看咽部,化血常规,照光检查。可能感冒,抗感冒药休息即可;或为支气管炎,抗炎治疗,抗生素治疗。

中医也绑上,现代医疗术语,如“气管炎”,或也用现代医疗设备查查,对应解释,是不是就现代化了呢?这就很可笑了,其知识体系和思维就完全不一样。

如果仍然是“阴阳五行”“脏腑理论”和”经络”“气血精”理论,那给两千年前有何分别?如果突破了”阴阳五行”,又不同于现代的“细胞丶细菌”等生化理论。那中医的现代北理论又是什么呢?”量子中医”搞笑,别开玩笑了。开创中医现代理论的还没生出来。


资料完善度低


把草根打成粉再添加点西药,然后装在胶囊里或制成片就成了中成药,这就是中药现代化的一部分,中医院用现代医疗设备给患者检查后,在西药挂瓶输液治疗中,再给添加些中药汤剂或者中药泡脚,中西医结合,也属于中医现代化的一种,但是这些现代化,西医不认可,中医也有人认为已经不符合祖宗遗留的传统方法,不伦不类而加以反对。因此,中医中药现代化,目前来看不被看好。


祁连论剑


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医学,中医为什么不能现代化。从传统中医将症候称谓改用现代医学疾病名称的哪一天起,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已经消失,原因是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例心肌病患者需要休息治疗,如果按传统中医应开具“络症,休息一个月”各位想想,什么机构组织能认同,是时代的进步把中医逼上现代医学之路。古老落后的四诊法是中医判断症状的根本,可中医万万想不到的是一种症状会是几种十几种几十种种病的共同特征。所以中医在诊断方面的欠缺是导致盲目性的治疗主要原因。科学技术引领医学的发展,中医界倍感压力,在变则生不变则亡的生死关头,中医开始了根上的转变,中医药大学开设临床医学,解剖学,生化课弥补了中医的缺欠。现代化中医大夫胸前挂上听诊器,用的电子血压计,兜里揣着根体温计,先验血后验尿,查完B超再开核磁照,中药效果不明显创新往里添西药,无论什么病一律西药先期治疗。这就是中医中药走向现代化的最有力证明。


用户8077005654304


关于中药现代化的问题,让我想起我刚学中医的时候,从日本回来的中医博士介绍日本中医发展的情况,就是把中医的经方都做成片剂等成药剂型,确实很方便实用,但流逝了中药的灵活性。

另外一个故事就是京剧传承,徒弟要把师傅的唱腔、身法学到精髓,更要能学到师傅的思维。

现在很多人抱怨中医不好用,普通人不相信中医,甚至搞中医的人也不信中医,这是中医的悲哀。主要是不能领会中医的精髓,特别是现在很少有人能耐心研究中医的诊断方法,比较有名的医生没时间,没有名气的有时间没患者。中药的种植和制备缺少规范控制,炮制和熬制都缺少传统的精髓,所以疗效都不理想,也影响了患者对中医的信任度。

中药的现代化是受现代文化冲击的结果,其实这些丢掉了中医的精髓,方便实用,但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值得人们深思……











吕振爽


中医中药能够现代化吗?回答一定能,只是还没普及。如何现代代?回答是已经基本现代化了,只是还没为大众所熟知。

前年我因失眠去东莞一家三甲民营医院,康华医院看病。中医科林主任问我是吃传统中药煎剂还是吃中药提取物冲剂?我一脸盲然的问哪种好?他说比较起来冲剂更好,省去了煎药的时间,而且免去了煎药时因时间把握不当和火候把握不准所造成的药性浑发。

听取了林主任的建议,我拿着仍然按传统计量开的处方去中药冲剂药房取药。见药房里上千味经提取的中药贴上标签全摆在架上,药剂师只需按处方把大约一公斤装的药瓶倒放在一台计量换算机器上,底下是装药的小盒,七剂药十四小盒,一分钟左右药品全部密封包装好了,而且每只药盒上都印有医生开的处方及剂量。药房里全是电脑操作。患者回去只需用开水一冲即可服用,每小盒按传统计量开的十几味中药,经过提取后的药量大约一克左右,中药的性味功能仍完整的保存,而且没有煎剂中药的那种苦涩和难闻的气味,故老少皆宜。而且药效神速,当晚我喝了一盒,立即入睡,比安眠药效果还快。我惊异于现代科技的发达,终于见识了中医药现代化的雏形。此后我的家人若有病都是我开的处方在这家医院取药,尤其二个小孙女,无论中药煎剂或西药丸剂都难以下咽,唯独喝这种冲不需哄就能自己喝下。

中医生都知道,中药治病靠的是性味功能,只要保存了药材的性味功能,药效就不会降底。这就涉及了药材性能提取的问题,有的中药需要冷提取或热提取,如芬香性中药和不宜久煎的中药;有的需要沸点提取,如一般中草药;有的需要高温提取,如有毒中药,有的需要酒或醋提处,等等。这就需要药厂加工时严格尊古泡制,在不破坏药性的情况下触进现代手段。根据我的观察和实践经验,东莞康华医院的中药冲剂完全做到了这一点。

中医给人治病需严格遵循望丶问丶闻丶切四诊和阴丶阳丶表丶理丶寒丶热丶虚丶实八網,同样的病因患者的体质和兼证不同治疗各异。也有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的疗法,完全依靠医生的智慧和临床经验去灵活运用,很难和西医一样出现一种标准的药方去治某一类病,这就给中医的现代化带来一定的困惑,除非发明一种超智能机器人医生,它可洞悉一切,对一般的病都可治疗。但对疑难杂证总没有有经验的医生灵活。

目前已高度现代化的西医看病完全依靠机器和化验,但机器和化验也有误差呀,被误诊的病人比比皆是,具体看病开药还是需要医生去实行。我有一位侄子曾被三甲医院的西医试剂误诊为重症乙肝,但自我感觉无症状,后经别的医院反复验证一切正常,而且还有抗体。再如血糖仪的试纸化验每台机器的化验结果都会不一样,准确率极底。中医只能根据患者的消渴症状如多饮丶多食丶多尿丶和热红苔黄等现象来确诊是否糖尿病。所以现代化的讨论如果离开了人的因素和智慧只能是形而上学。


莫柏顺


把中医当产业和就业看就对了,当治病还是算了吧,解放前数千年在中医加持下,人均寿命从没有超过35岁,连生活水平很高的皇室贵族也是如此,人和动物的寿命没有区别,都是自生自灭,解放后大力引进西医,人均寿命才快速提高到目前的75岁,所以鲁迅当年说中医是有意和无意的骗子。其实现代西医只有三百年发展历史,以前世界欧洲印度中国三大医疗体系基本一样,都是吃草药以玄学巫医心理治疗,后来欧洲工业革命以后进入人类现代文明,抛弃了古老的医术发展起了现代西医,印度也抛弃了印度传统医学转向西医,只有中医在历史上延续了下来。但中医至目前研究的很不理想,中医找不到治病机理,没有准确的临床数据,副作用不明,一种药方治百种病,这在中成药上体现的最多,药丸神化,走上了广告欺骗之路,中医要发展要走向世界,必须用现代科技思维去精细研究,找出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不要再戴上博大精深的高帽子,走黄帝新装式的自欺欺人之路!


用户773611055739


人人讲中医中药现代化,传承都做不到,何谈现代化被某些人玩坏啦!民国张锡纯学巜伤寒杂病论》可以做到几付中药治癒好病,复杂疾病也不过个把月治癒,一个糖尿病被西医医治无效非常严重。被其14付中药治癒,现代有名的专家教授做得到。[打脸][打脸][打脸][打脸]继续大力现代化。中医中药必亡,那种圣手传奇人物,后辈只能在书中寻找。


用户543705708


每种真正有效的中药验方必然有种特殊有效的成分在其中,这在逻辑上成立。找出它们不是不可能的任务。现代医学很多药物就是在偶然发现的有着某种特殊治疗效果的物质中反复试验提取出来的,而中药方中很多有效方剂则是祖宗在漫长的几干年间不断地亲身试验总结留下的数据和线索宝库,只要利用当代分子生物学,放射学,免疫学等现代科技找出其中有效成分,必然有大批新药问世,这就是中医的现代化!如果我们作为后人(包括其中说中医博大精深,无法研究,固步自封的白痴)轻易地放弃研究探索其中的秘密,将这些宝贵财富丢弃,则罪无可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