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东西该打吗?情商高的父母避免3点做好6点,比打更有效

本文由 今日头条原创首发,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全文3476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好像是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这么一个阶段,偷偷的去父母口袋里拿一点钱买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文具 ,或者把别的同学的小东西偷偷拿回家玩,父母不要惊慌,这也不代表 孩子学坏了,应该好好的进行教育。

孩子偷东西的例子

前段时间孩子由于偷了几个西红柿遭致菜农一顿打,还被绑在木棍上示众的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

网友纷纷发表意见,有的指责菜 农“谁家孩子不淘气,你那几个柿子值几个钱,这给孩子造成多大的 心理伤害啊!”

“你有什么资格绑孩子?他这么小,以后还怎么面对 周围人?”也有人说“熊孩子,现在不教育,以后早晚进监狱”。

孩子偷东西该打吗?情商高的父母避免3点做好6点,比打更有效

田福利,男,8 岁。父母离婚后,他和姐姐跟着父亲生活。父亲每天忙着下地干活,根本没有时间管教他们姐弟俩。他在班上少言寡语,学习习惯差,成绩不好,家庭作业经常不做。

有一次,其父找到学校说他偷了家里的钱还不承认,让我帮忙问问。经我再三开导,他终于说出了实情。原来,比他高两个年级的姐姐学习不好,经常逃学。 校外一伙坏同学盯上了她,经常逼着她要钱。

她被迫无奈便教唆其弟偷了父亲卖粮的几百元钱。拿到钱后,她只分给弟弟十几元钱并吓唬他不许告诉别人。其余的钱陆续交给了勒索她的人。

田福星在给我的检讨书中还承认:花掉这些钱后,他又偷了家里的几十元钱,还把他爷爷捡的废品偷拿去卖了,将钱全部花掉。

孩子为什么会偷东西 ?

二三岁的孩子有时候看到喜欢的东西,常常会拿回来自己玩,不过这并不属于真正的偷窃行为。

真正的偷窃行为一般会发生在孩子 6 岁至青春发育期之间。有的 5 岁至 6 岁或者 10 岁至 12 岁的孩子偷别人的东西,其价值数小。

有时拿回来的东西自己家里也有,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拿回来。要想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首先就得搞清楚孩子偷东西的动机。

孩子偷东西该打吗?情商高的父母避免3点做好6点,比打更有效

1.没有所有权的概念

孩子往往都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突出,身边的东西只要是他所喜欢的,就对别人喊:“这是我的,你别动!”而当他看到别人有他喜欢的东西时,也希望能据为已有。

他们往往分不清“所有权”的概念,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有的而自己喜欢的东西,都理所当然地视为已有,有时候孩子可能还有这样的想法,就算是别人的东西,“我只是想拿来玩玩”,像拿自己的玩具一样,不需要告诉别人,结果就成了“偷”。

2.希望得到自己没有的东西

有的孩子知道随意拿别人东西不对,但见到别人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总希望自己也能有,但父母又不给买,于是就只好来个既满足愿望又不被人发现的“偷窃”行为。

3.侥幸心理作怪

有时孩子明知道偷窃别人的东西不对,但还想起人不注意时占点便宜。会认为只是偷偷拿一个,不会被发现。

比如东东就是,在去朋友家玩的时候发现很多积木,特别喜欢,觉得那么多自己“拿”一两个也不会被朋友发现,于是就理所当然地“拿”了一些回家。

孩子偷东西该打吗?情商高的父母避免3点做好6点,比打更有效

4.显示自己勇敢

一些孩子总是愿意在同龄的孩子中表现出自己的勇敢,于是便尝试这种偷窃的冒险行为,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胆子很大,很勇敢。只是,他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这种“勇敢”行为是错误的。

5.对同龄人的模仿

可能身边的孩子偷窃,让孩子开始模仿,所以才会产生偷窃行为。这些需要和孩子沟通,或者多多观察孩子和孩子的朋友们,因为年幼的孩子没有自己的判断力,所以会一贯的模仿别人。

孩子偷东西,情商高的父母要做好这6点,比打更有效

1.帮孩子建立所有权观念

虽说“自我中心期”是成长轨迹,但身为父母,我们不能对孩子的“贪得无厌”视而不见,要开动脑筋尽早帮孩子建立起“所有权”的观念,即让孩子知道尊重别人的所有权。

父母可以“以身作则”,在收好自己的物品同时,嘱咐孩子及时归还好自己的物品,父母可以向孩子借用玩具或是纸币,并告诉孩子要使用多长时间,征得孩子的同意,方可把物品带走,在归还时要向孩子说“谢谢”。

例如:在家里,和宝宝一起认一认,哪些是他的东西,比如,衣服是宝宝的、芭比是宝宝的;手机是妈妈的、笔记本电脑是爸爸的。告诉宝宝,家里每个人都有私人物品,这些东西,如果没经过本人允许,是不能动的。

当然,宝宝的东西也一样,没经过宝宝允许,妈妈和爸爸也是不能把玩具随便给别人的。

2.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控制冲动的能力。例如,买回孩子想要的东西,父母可以不马上给孩子,而是告诉孩子,当他有好的表现时才能得到。

如果孩子没有乱碰商场里的东西,家长一定要表扬孩子的自制力。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做好表率,成为孩子的好榜样,不要为占到一些小便宜而沾沾自喜,自己有过失时要及时弥补或道歉,这对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很重要。

孩子偷东西该打吗?情商高的父母避免3点做好6点,比打更有效

3.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如果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手偶游戏、编故事等方式,例如:给孩子讲“拾金不昧”的故事等,让宝宝辨别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

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要他体会丢了东西会是多么着急,并鼓励他及时归还物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看到孩子与他人分享玩具或是食品,我们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强化他的分享行为,这样很快就能建立起所有权的观念,并学会尊重他人所有权的行为习惯。

4.让孩子承认错误

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要让他还回去,并且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别人道歉,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担当,并且会有效的杜绝孩子以后犯类似的错误。

5.和孩子沟通教育

发现孩子将别人的东西带回家了,不要用“偷”这样的字眼,这些会给孩子心灵造成阴影的,要问清楚孩子为什么将别人的或者公共的东西带回家,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孩子需要什么,应该告诉爸爸妈妈,只要是合理的要求,爸爸妈妈都会满足他的,这样孩子以后肯定就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孩子偷东西该打吗?情商高的父母避免3点做好6点,比打更有效

6.适当满足孩子需求

有些父母,平时对孩子要求太苛刻了,孩子想要的东西总是不买给他们,其实很多玩具都具有益智性能,可以锻炼孩子的智力,也是孩子快乐成长必须的,父母不必对孩子要求那么苛刻,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只好拿别人的。

这3点很重要,家长一定要避免

1.不问缘由打骂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偷窃行为都十分气愤,一旦发现,往往不问任何原因就采用斥骂、责打、处罚等严厉的惩罚措施来矫治孩子的问题,结果常常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不能真正理解家长的教育动机,也不可能将家长的教育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幼儿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对孩子偷窃行为的教育应着重于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为什么是不对的。

家长的正面教育应首先从询问孩子“为什么要偷拿别人的东西”入手,如果是因为“那个东西好玩而自己没有”,家长可以教导孩子应该怎样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是因为“别人也偷拿过我的东西”,家长可以引导他分析;如果大家都相互报复地偷别人的东西,那么社会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孩子“并没有觉得不好”,家长可以促使他站在被偷者的位置上去考虑他自己的行为,进而认识自己的行为为什么是不好的和应当受到谴责的。

在这个基础上,家长可以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给孩子提出一些具体的道德要求,并促使他照着去做。这样的教育,孩子通常都能乐意接受。

孩子偷东西该打吗?情商高的父母避免3点做好6点,比打更有效

2.乱给孩子贴标签

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偷东西之后,会责骂、训斥,“小偷”、“贼”等字眼不断,这无异于给孩子贴标签,贴标签最大的作用就是强化或者及其逆反之心。

因此,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养方式,冷静、谨慎地想一想应对孩子不当行为的措施,才不至于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的影响。

3.不顾及孩子自尊心

一些家长发现孩子偷东西之后,会当着很多人的面教育,甚至在他的朋友和同学中提及,导致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抬不起头来,对心理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家长们发现孩子偷东西,事过之后,一般不要在别人面前提及,争取把事件的影响范围缩减到最小。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周围存在着讥讽孩子的人,他们的嘲笑今孩子拾不起头来,家长要想办法帮助解决解决,以便使孩子重新找回自尊。


孩子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或者偷偷的去父母口袋里拿一点钱买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把别人玩具文具据为己有,甚至偷别人的东西,遇到这种情况,父母怎么做才是高情商呢?

直接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孩子偷东西该怎么办,就能知道教育专家是怎么说的,什么方式最有效,不信你也搜搜?

孩子偷东西该打吗?情商高的父母避免3点做好6点,比打更有效

今日头条搜索真的很强大,很方便,内容丰富,更快更全,什么都可以搜索,不信你也试试?


阿三教育,超强专注家庭教育和课外教育,助力孩子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阅读相关文章:“孩子总受欺负怎么办?家长做到这5点才是高情商,授之以渔最有效”,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