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蒙古的問題上,如何看待″明修長城清修廟"?

臨猗果農


由於漢民族開化的比較早,周人自稱"華夏"。對四周落後的民族則稱"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加以區別。北狄就是北方民族。戰國後,北狄被改稱"匈奴",後來匈奴自稱"胡人"。這胡人也包括了後來的蒙古人。

胡人在整個中國歷史發展中都在與漢族人一同長成。漢族從戰國時代就以城為界各自為國,當然還可互相防禦,有些北方國家還因此築牆防範胡人。後來秦統一了七國便把城牆連成一體,修築了萬里長城,這時內已統一隻御外敵,這外敵就是不斷騷擾的胡人。隨著漢朝興起,國家日益強盛但北邊的胡人也日益強大,漢朝不斷受侵犯不得以漢武帝下決心痛擊匈奴,三次反擊後匈奴被去西伯利亞遙。從此邊境無事,烽火暫停。但是胡人久居草原天性好戰。歷史進入了五胡十六國,這是漢人大災難時期,儘管胡人是短時間建國,漢人是深受其害,苦不堪言。事有轉機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了政權成立了北宋,這時候北面遼國,金國都很強大。宋金聯合滅了遼國,然而,金國要比宋國強大,很快地金人攻入宋都卞梁發生了靖康之恥滅了北宋。至此北方已是胡人天下,金兵一路無阻鐵騎南下,南宋在金陵稱帝偏安一偶。保國忠君的岳飛為抗擊金兵還修了一段長城。兩國相持一段時間後蒙古人鐵騎橫掃一切,接連滅了金國又滅了南宋,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胡人國家一一元朝。漢人成了三六九等最未等的元帝國臣民。中國從戰國就建長城防止胡人入侵如今卻成了亡國奴。這個巨大的失敗仍在繼續。異族統治九十餘年,漢人朱元璋興起,他在長期鬥爭中滅了他的勁敵最後推翻元帝國,把胡趕回草原去。他是繼劉邦以來第二個中國歷史上的平民皇帝,他的明帝國立國以來主要還是要防止胡人捲土重來,明朝曾經出兵討伐蒙古,但皇帝成了瓦刺的俘虜,可見蒙古軍事力量仍很強大,土木之變後,明朝便再也沒有出擊,一心一意修起長城。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全長600公里,用了盡200年時間陸續修成。漢人自視比少數民族先進總是不能主動與對方和平相處,友好往來。儘管史上有昭君和番,文成公主出藏等都是權宜之計,始終都未得到諒解和支持,數幹年來邊關總有戰事,少數民族總不臣服漢人政權甚至覬覦有朝一日取而代之,入主中原,滿清就是這樣一個虎視眈眈的民族,它最後趁吳三桂與農民軍打得二敗俱傷出擊至勝。清兵入關功地征服了中國成了第二個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胡人)

滿清是關外滿人,長期的堅苦生活使他們同其它少數民族結成同心,他們不像漢族人對待少數民族深懷戒心且常常瞧不起,他們很自然地聯合一起對付強大的漢政權的壓迫。漢修長城,他們從不修長城自我拼殺。所以清朝建立後所有皇帝都不主張修長城,他們是長城外邊進來的,修了長城豈不自斷歸路,還有眾多友人都在城外總不能拒之門外。他們雖然入主中原外邊的那些還是他們的好兄弟,好朋友。用什麼辦法把他們連糸起來,這倒是留給決策者一一皇帝去考慮。滿清久居關外看到青海,蒙古,新疆都是藏傳佛教散佈區,於是奉藏傳佛教為國教,大修喇嘛廟,這樣就有了共同的信仰,相互之間增加信任了。滿蒙達成軍事聯盟,達賴、班禪成了合作伙伴。從此邊關再無戰事,關內關外日夜平安。難怪康熙說:最堅固的長城存在於民心中。

可見:修廟是崇拜信仰,聚集人氣,修城是戰爭防禦,阻隔人民。


第N次接觸


導語:明清兩朝對蒙古的政策實際上是一脈相承的,如果沒有明朝兩百多年對蒙古各部的封鎖和分而治之,清朝怎麼可能那麼輕易通過聯姻和宗教征服蒙古。

明朝對蒙古的政策不僅僅只有修長城 ,正是由於明朝的長期封鎖政策和不斷的軍事打擊,早在明初蒙古就分成韃靼本部、瓦剌部和兀良哈部。

晚明時期蒙古各部宗主察哈爾部已經極度虛弱,皇太極擊敗察哈爾部後成為蒙古各部共主,被尊稱為博格達汗。

(一)明初北元政權的分裂

元政權丟失中原漢地的供養後,單憑蒙古高原脆弱的遊牧經濟,已經不能維持漢式的中央政權 ,在明朝的軍事打壓下很快分裂為韃靼本部、瓦剌部和兀良哈部。

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北元太尉那哈出(木華黎後裔)統率二十萬大軍投降明朝。遼東和東蒙古地區兀良哈人也一起投降 ,明朝設立了以兀良哈部為主的朵顏衛,以往流部為主的泰寧衛和以烏者部為主的福餘衛,三衛統稱為朵顏三衛或兀良哈三衛。

明成祖時親自北伐蒙古,先後在斡難河畔和捕魚兒海東追擊、擊潰了韃靼可汗本雅失裡和太師阿魯臺兩部。永樂十一年(1413年)韃靼首領阿魯臺受封和寧王,嚮明朝稱臣。

明成祖之後又與瓦剌部戰於忽蘭忽失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東),瓦剌戰敗嚮明朝內附稱臣。其首領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分受明封為順寧王、賢義王、安樂王。

(二)達延汗的分封導致蒙古各部碎片化

瓦剌部短暫的統一蒙古高原後再次崩潰,蒙古各部又陷入了分裂中,黃金家族的達延汗在妻子滿都海的輔佐下又一次統一了蒙古各部。

但是由於遊牧經濟的脆弱性,達延汗未能建立起像元朝一樣的中央集權制度。只能按照草原傳統,將蒙古各部分封給自己的幾個兒子各自為政,達延汗死後他的幾個兒子互相攻擊繼任的大汗只能管轄察哈爾部。

達延汗親廢除了元朝遺留下來的太師、太尉、太傅、太保、少師、平章、知院等官職。代替以成吉思汗時代的濟農、諾顏,威脅黃金家族近兩百年的"太師"一職徹底消失。

延汗將蒙古劃分為察哈爾、哈喇哈、兀良哈、鄂爾多斯、土默特和永謝布六個萬戶。鑑於蒙古幾任異姓權臣“太師”的影響,兀良哈萬戶之外的五個萬戶的領主都是自己的兒子。其中察哈爾萬戶歸汗庭直轄,鄂爾多斯萬戶是濟農(副汗)的領地。

就像漢高祖劉邦分封同姓諸侯國一樣,達延汗確實解決了像阿魯臺、也先這樣的權臣架空黃金家族的威脅,但達延汗死後蒙古各部更加分裂。最後被皇太極逐個擊破,元朝的傳國玉璽也到了皇太極手裡。

(三)聯姻、戰爭和喇嘛教使清朝徹底征服蒙古

(1)滿蒙聯姻可頂千軍萬馬

早在明朝萬曆年間,努爾哈赤就已經開始同科爾沁部聯姻,娶了科爾沁貝勒明安的。

努爾哈赤二子代善、五子莽古爾泰、四子皇太極、十子德格類全都娶的是蒙古黃金家族的女子。

清朝兩百多年,愛新覺羅家族一共娶蒙古王公之女156名,出嫁蒙古的公主和格格430名,聯姻次數之多居歷朝之冠。滿蒙聯姻實際上是清朝皇室愛新覺羅氏和蒙古黃金家族孛兒只斤氏之間相互婚嫁的"世婚",通過聯姻蒙古各部牢牢的被綁在清朝的戰車上,為清朝征服明朝和準格爾汗國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2)清朝前期八旗軍強悍的戰鬥力是攝服蒙古各部的主要原因

清太宗皇太極時率領八旗軍征討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林丹汗不敵八旗軍出逃歸化城(今呼和浩特)。林丹汗病死後皇太極俘虜了林丹汗的兒子額哲,漠南蒙古各部見識到八旗軍的戰鬥力之後紛紛臣服清朝。

康雍乾祖孫三代皇帝同準噶爾汗國開戰,最後準噶爾汗國被徹底消滅,準噶爾部幾乎被乾隆皇帝滅族。

(3)喇嘛教是清朝控制蒙古各部的最後一條鎖鏈

通過聯姻和戰爭清朝對蒙古各部的統治,已經遠遠超過其它封建王朝。為了保證清朝皇室世世代代統治蒙古,清朝在蒙古各部大力扶持喇嘛教,通過宗教勢力進一步分割蒙古王公的權力。

清朝在蒙古地區分別冊封了章嘉呼圖克圖和哲布尊丹巴兩大活佛,分別控制內外蒙古所有的喇嘛教寺廟。蒙古各部的王公大臣都是兩位活佛的弟子,有時候他們的一封書信就能消初一場叛亂。

到了清末,蒙古地區一共有一千九百多座喇嘛教寺院,幾乎每個蒙古牧民家裡都有一個兒子當喇嘛。

清高宗乾隆帝曾言:"駕馭外藩之道,示之以謙則愈驕,怵之以威則自畏,此二言若子孫世世能守,實大清國億萬年無疆之庥也。"

結語:單獨割裂的看待明清兩朝的政策是不全面的,也不能看到政策發展的底層邏輯。一代人做一代事,步子邁的太大會扯到那啥,不要以為自己比古人聰明,實際上明清兩朝都做符合那個時代的最不壞的選擇。


來自邊境之光


凌煙閣來回答。

明朝在群雄混戰中取得了天下,這是朱元璋說的。在朱元璋稱帝前,明軍與元軍幾乎沒有什麼硬仗,硬仗都是稱帝后。元順帝被趕出大都之後,明主動出擊,與北元之間又有兩次大仗:一次是沐英領兵的和林之戰,另一次是藍玉領兵的捕魚兒海之戰。經過這兩戰之後,蒙古人被打的一蹶不振,內部就分裂了,開始他們的內部紛爭。

此時,大明在北方長城之外有衛所,以防備和監視蒙古。

到了朱棣時期,因為供應糧食實在太困難,長城以外的衛所基本陸續放棄了。除了遼東、關西等地羈縻衛所還在發揮功效之外,長城以北的地方基本都放棄了。

其後明朝防備蒙古人人的做法主要就是修長城。

至此,我們可以初步得出結論:明朝對蒙古從主動防禦(出長城進攻)變成被動防禦(依靠長城)。此後直到明亡,明朝都是被動防禦為主。

而清朝則與明朝不同。

在後金(清)崛起後,陸續通過戰爭,把漠南蒙古整合進了清。在入關後,外蒙古不願受準噶爾汗國的統治,就主動投靠清朝,後來又陸續統一了西藏、西域(消滅準噶爾之後)。在從北到西到西南的廣大疆域上,都是蒙古人。

因此,清朝考慮鞏固統治的方法,就選擇了藏傳佛教。在蒙古人的地方要求蒙古人都得信教。

對於清朝而言,蒙古人信教大有好處:

首先,藏傳佛教要求信眾定期要到廟裡參加活動。這就導致蒙古人不能遊牧得太遠,他們被廟給固定住了,至少是半固定住了。遊牧民族最大的特點是遊動,有事騎馬就上,現在他們被固定了,喪失了機動性。

其次,宗教宣傳人要向善從善,這從內心減少了蒙古人的殺氣,降低了他們的戰鬥力。冷兵器時代戰鬥意志和士氣是保障戰鬥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人沒了殺氣、沒了鬥志,戰鬥力也就大打折扣。

因此,康熙曾經得意滴說:一座廟頂十萬兵。

除此之外,清朝還用通婚、特別封賞等方式籠絡蒙古人,維持龐大疆域的穩固。

小結一下:清朝因為出身也有遊牧成分,他們知道統治遊牧地區的邏輯,因此採取了主動經營的方式,喇嘛廟成了這個經營的一個象徵。

結論:

對待蒙古人,明朝從最初的主動進攻,之後變為被動防禦,表現出的方式就是修長城。而清朝則深諳遊牧的邏輯,用喇嘛廟這種方式,化解了蒙古人的力量。

(完)

以上是凌煙閣論史的回答,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你留言交流。謝謝!


凌煙閣論史


兩個時代的兩種不同治理方法。

明朝政權來自元朝,而明朝又沒有徹底打敗元朝,只是把蒙古人逐出了中原。返回草原的蒙古人頗具實力,不時騷擾明邊,兩家又從未以媾和為條件坐下來認真談談,明朝只能以築牆而拒之。

清朝是以強悍的小數對散弱的多數,從努爾哈赤開始就特別重視結成統一戰線,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滿蒙聯姻和行軍作戰都帶著朝鮮王子(人質),最後蒙古族的女人基本主持了滿族人的後宮,直到順治、康熙兩朝都有蒙古女人在後面支撐的影子。這極大地安慰和鼓勵了蒙古族及其它少數民族,與滿族同心同德共戰中原。為了羈靡蒙古族,滿族放棄了自己的原始宗教“薩滿”改信佛教,採取懷柔政策優待藏傳佛教,在蒙界、承德等地大動土木興建寺廟,以達到全面控制蒙古族的目的。

滿族是一個非常聰慧的民族,對歷史看的很透徹,把歷史上處理民族關係的經驗運用於實踐是非常成功的。它的修廟,效果強過明朝的築牆。



塵垚4


“明修長城清修廟”,是坊間輿論對明清兩朝關於蒙古戰略的籠統看法,也是兩朝對蒙關係的直觀體現!這是一個很有深度的史實話題,客觀上講,清朝對蒙策略是歷代王朝懷柔政策的巔峰!

長城是我國古代中原王朝為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所興建的軍事設施;始建於秦朝,經歷代王朝的興建與修繕,形成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的萬里防線。明朝時期北元敗退漠北,明洪武與永樂兩朝雖多次北伐,但始終沒有徹底消滅蒙古政權,隨即重修多處長城和增建重要關隘要塞:英宗時期親征瓦刺,爆發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大明王朝更加註重長城軍事工事,至此明修長城達到歷史高峰,我國現存的萬里長城多數是明英宗之後歷代明朝皇帝修建的!然而耗時耗力的萬里長城最終也沒有抵擋住滿清破關的腳步!明自建立伊始,蒙古諸部對中原的軍事高壓和邊境騷擾貫穿整個大明朝。在長達二百七十多年的歲月裡,明朝始終無法剷除或征服蒙古諸部;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沉重的經濟包袱和軍事負擔,北方邊患加速了帝國的瓦解!

明末崛起於東北的女真部落,在入關前通過戰爭與安撫,分解科爾沁部和殲滅蒙古末代可汗林丹汗所屬的察哈爾部,得到了蒙古部分部落的擁戴,皇太極成為蒙古汗國名義上的新君主即蒙古大汗,從此歷代大清皇帝兼任蒙古大汗;確立了滿蒙一體和滿蒙聯姻的政治構想以及蒙古八旗與內外蒙古的權利構架,同時設立理藩院與六部同級處理蒙古時宜,分而治之;並頒佈蒙古律法,清朝入關後,康熙皇帝剿滅葛爾丹準葛爾部,於1691年與蒙古諸部在多倫會盟,由此滿蒙關係由朝貢關係轉為隸屬關係,正式確立了清朝對蒙古諸部的行政管轄權。

清朝統治蒙古奉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的理論思想,在深化聯姻與會盟的同時嚴控關卡和廣修廟宇;保護蒙古社會習俗、宗教信仰、權貴利益。特別是維護蒙古宗教信仰上做到了極致,在外藩蒙古、京師、盛京、五臺山等地修建了大量的喇嘛教寺廟,尊崇漠北與漠南活佛,弘揚藏傳佛教為國教,乾隆時期大修雍親王府使其改造成與皇宮規格一致的喇嘛寺—雍和宮,派駐總理大臣統轄清藏、新疆、蒙古的藏傳佛教,被視為全國宗教中樞。

通過大興寺廟,滿蒙一體從精神信仰上真正站在了一起;使蒙古在思想上臣服於大清;清朝皇帝多次得意感慨:”一座廟,勝過十萬兵”的言論!

不能不說清朝對蒙古的統治是高明的有效的,它不僅使蒙古成為了清朝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也為我國現代版圖的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歷史發展角度而言,功不可沒!

當然,清朝嚴厲的聯姻、設卡、盟旗、民族政策使蒙古社會淪為落後、愚昧、寡民、分化、原始的現實歷史窘境!在清朝~民國近300年的歷史中,蒙古作為一個被隔離的社會單元,長期處於人類發展的低級階段!是福是禍留給蒙古人民來評說吧!






前程HAN


古代中國的農耕文明時常受到遊牧文明的衝擊,從春秋戰國開始,就有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秦時蒙恬北擊匈奴、漢朝十位公主與匈奴和親、“冠軍侯”霍去病封狼居胥等等。可見,不同的朝代,對於不同的蒙古形勢,不同的統治者施行的政策非剛即柔。明清時期亦是如此。

在問答題主“在對蒙古的問題上,如何看待‘明修長城清修廟’?之前,我們必須要了解明清兩朝對於蒙古問題的政策與背景。

一、明朝:御蒙古於長城外

從明洪武五年至萬曆二十六年,明朝統治者對於長城的修繕從未停止過。其主要採取分片、分區、分段的修築方式。與此同時,為了有效的防務,明朝將長城全線分為九個邊鎮進行管轄。據相關學者推算,在明朝每修1公里長城就要至少耗費白銀7700兩,明朝共計修建長城約6300多里,所以至少耗費了4850多萬兩白銀。


雖然明朝統治者耗費巨資修長城,但是明逐蒙古於大漠而立,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主要旗號就是“驅逐胡虜,恢復中華”。試想,如果明朝不以血肉之軀繼續抵禦蒙古,而去和蒙古和親妥協豈不打了朱元璋的臉?

二、清朝:三道“隱蔽長城”

乾隆皇帝曾說:“一座喇嘛廟,勝抵十萬兵”。在滿清入關前就早已控制了蒙古各部,所以清朝其實實行的是滿蒙聯合統治。雖然清朝沒有繼續修築實體長城,但實際上它一直在修築三道“隱蔽長城”。


第一道是血緣長城,有清一朝滿蒙貴族之間的通婚達500餘次。第二道是隔離長城,在蒙漢邊界劃出上千裡無人區,並實行蒙漢分治。第三道是思想長城,清朝統治者重視佛教,他們在蒙區大力推行喇嘛教,企圖用思想的教化把兇悍的鐵騎變成溫順的喇嘛。

三、明清對比:剛與柔的優劣

修長城的剛與修寺廟的柔,從本質上來說其實都是對待少數民族政策的方法,至於孰優孰劣我們必須要結合時代背景來具體分析。


有人認為明朝花了那麼大的力氣修築長城,但還是無法抵禦滿洲鐵騎的入關,真是吃力不討好。而清朝則巧妙的利用“隱蔽的長城”籠絡住蒙古人。雖然單從歷史的結果來看,清朝的政策確實更加有效。但是我們無法否認明修長城帶給大明的近三百年的穩定,所謂“不和親,不割地”,漢人的民族氣節更是留給我們現代人的寶貴遺產。


予知君


二者對待蒙古的措施,從效果上來看,大清修廟更甚一籌,有效的拉攏了蒙古人,反倒是明朝,後來拼命修長城,只能被動防禦。

明朝對蒙古,奉行強硬政策,國力強盛的前中期,一個字“揍”,後來國力不行了,就拼命修長城,守。其實,造成這種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源於我們根深蒂固的華夷觀念,以及對北方遊牧勢力的戒備,這也反映了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矛盾的不可調和性。明朝依舊是選擇過去諸多中原王朝的做法,以一道長城,阻隔南北,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安享太平。效果我們也看到了,明朝始終邊患為靖,還耗費著寶貴的國力。

而清朝呢,對於蒙古,選擇了懷柔政策,表現之一就是跟人家做了“教友”,以喇嘛教作為跟蒙古各部套近乎的工具,告訴蒙古人,滿蒙是有相近文化、共同習俗的群體,馬背上的一家人。給人家修廟,人家高興都還來不及,以為你是給足了面子。但是,哪裡知道,修廟背後清朝的小算盤:修廟算什麼,我巴不得你們都信教,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清朝必然是知道喇嘛教的副作用的,知道它對一個民族尚武習性的消磨,所以蔫壞蔫壞的大力在蒙古扶植喇叭教,還用法律形式確定下來,讓人心甘情願自廢武功,用宗教來做控制工具。

這麼一比較,可不就是清朝比明朝政策更靈活,更高明?這也難怪康熙曾評論道:“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形勝固難憑,在德不在險”。乾隆也沾沾自喜道:“一座喇嘛廟,勝抵十萬兵。”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之所以蒙古和後金能有得這麼近,恰恰是因為大明是共同的敵人。大清之所以能把蒙古人收拾得服服帖帖,有一個大背景,就是沙俄東擴,壓縮了蒙古人的戰略縱深,蒙古人再也不能隨心所欲像以前一樣打不過就跑的把戲了,只能在一畝三分地裡識趣過日子。


吐蕃國護法國師鳩摩智


當然,萬里長城擋不住鐵蹄心例子很多,破城首先是守城者數十或數百年前開始就巳先開始破心,不論攻城者是誰,城破只是時間問題。同樣,修廟想在精神上征服人,統一思想,拉近關係,也要這“精神"有魅力才行,至今還沒聽說泥塑木雕曾在實戰中能敵百萬雄兵,或在和平年代能統一思想,統一信仰。信民最實際,保不了肚子不痛的菩薩是不肯拜二回的!

因此,明代防禦最有效的辦法是富國強兵一一有關無防肯定不如兵強馬壯,即使平原無險敵人也不敢來犯;而清朝修廟正該供的全國的百姓一一保江山活神絕對比死神強!


野喬342


您好!我是春燕,您的問題我來答。

在對待蒙古問題上,如何看待“明修長城清修廟”?這個問題要從多方面考慮。

一、這要看長城在明朝和清朝統治者眼裡的作用是什麼?

1、對於明朝來說長城是在北部地區修築的軍事防禦工程。

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內邊”長城以北齊所築為基礎,起自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後向東北,經來源、房山、昌平諸縣,直達居庸關,然後又由北向東,至懷柔的四海關、與“外邊”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內三關”長城在很多地方和“內邊”長城並行,有些地方兩城相隔僅數十里。除此以外,還修築了大量的“重城”,雁門關一帶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明朝建立以後,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韃靼、瓦剌諸部仍然不斷南下騷擾搶掠;明中葉以後,女真族又興起於東北地區,也不斷威脅邊境的安全。為了鞏固北方的邊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統治中幾乎沒有停止過對長城的修築工程。

①明前期(1368年—1447年)對長城的修繕。明朝開國之初,國勢強盛,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出兵15萬分二路進擊漠北,西路打通了河西走廊,設置甘州、莊浪諸衛。洪武二十年(1387年),大將軍馮勝、藍玉經略東北,將邊界推進到大興安嶺以西。明成祖朱棣即位後,在永樂八至二十二年(1410年—1424年)的15年間,先後5次發兵,深入漠北,迫使瓦剌和韃靼分別接受了明王朝的冊封。明王朝的北部邊防線推進到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以西以北一帶。

②明中葉(1448年—1566年)長期的大規模興築。“土木之變”以後,瓦剌、韃靼不斷興兵犯邊擄掠,迫使明王朝把修築北方長城,增建墩堡做為當務之急,百餘年間建成眾多長城重鎮。

③明後期(1567年—1620年)隆慶、萬曆之際,蒙古俺答部與明王朝議和互市,北方邊境稍安,邊患主要來自東北的女真族。萬曆初年,遼東鎮總兵李成梁拓邊建寬奠、孤山六堡,繼而重修遼東邊牆,“自綿州迤東抵三岔河,又自三岔直抵舊遼陽。”三岔河指遼寧海城市西北60裡,當時的遼河、渾河合流於此,遼河套長城南端。工程主要是建空心牆臺,用磚石為牆。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熊廷弼再次主持了修繕建堡的工役。山海關至嘉峪關之間的邊牆重建工程主要是在長城上騎牆建大量的空心敵樓,易以磚石,加強防禦工程,局部地段改線重建。

2、對於清朝來說修長城的目的是要保護龍興之地,實行種族隔離,因沿壕植柳,稱柳條邊。

雖然清代有過康熙的“不修邊牆”令,但只是形式大於意義,實際上清代長城的規模相當大,且地域跨度之大空前,其修築範圍基本包括了淮河以北所有省份,黃河以北尤為密集。

清朝統治者以“祖宗肇跡興王之所”、“龍興重地”,防止其“龍脈”受損為由禁止漢人進入內蒙古和東北,實行種族隔絕,在遼寧和內蒙古修建壕溝,沿壕植柳,稱柳條邊。柳條邊是民族融合的倒退,是清朝統治者極大的敗筆,在一個國家內,漢人居然不能自由出入。尤其遼東自戰國時代的燕國起就納入中華版圖,明末的時候,遼東地區仍然生活著數百萬漢人,然而後來遼東漢人或被後金軍隊屠殺,或被強行遷出關外,禁止漢人進出東北。這一野蠻政策使得東北人口銳減,導致沙俄輕而易舉殖民東北北部,割走中國14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直到民國時期,張作霖和張學良父子用火車將大量人口運輸進東北,才避免了東北再次遭帝國主義國家瓜分的厄運。

二、要看看明朝和清朝的統治者和蒙古的關係如何?

1、明朝和蒙古是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的仇敵

元朝末期統治者揮霍無度,到處蒐羅民間財寶美女,天天供佛煉丹。政府財政入不敷出,濫發貨幣,禍國殃民。加上黃河連年失修,多次決口,真是民不聊生,出現了流民“死者已滿路,生者與鬼鄰”(見元·張養浩《歸田類稿·哀流民操》的悲慘局面。反抗的烈火在人民心中燃起。社會上流傳著“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的歌謠。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不甘壓迫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反抗元朝,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為號召,舉兵北伐,推翻元朝統治。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

朱元璋

2、清朝和蒙古是世代交好血脈相連的親友

努爾哈赤興起後,對蒙古採取了既不同於中原漢族皇帝、也不同於金代女真皇帝的做法。他用編旗、聯姻、會盟、封賞、圍獵、賑濟、朝覲、重教等政策,加強對蒙古上層人物及部民的聯繫與轄治。後漠南蒙古編入八旗,成為其軍政的重要支柱;喀爾喀蒙古實行旗盟制;厄魯特蒙古實行外扎薩克制。後康熙帝說:“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喀爾喀就是如今獨立出去的蒙古國)清朝對蒙古的撫民固邊政策,其經始者就是努爾哈赤。滿蒙聯姻一直是清朝的國策,不僅鞏固了雙方的政治聯盟而且蒙古各部也是清朝統治者最穩定最可依賴的力量。

滿蒙聯姻

三、我們再說說蒙古的統治者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以後,以汗權天授,加強汗權,利用長生天的思想,實現其統一,順應社會發展潮流。至忽必烈建立元朝,進一步鞏固和完善封建的君主制度,國師西藏高僧八思巴曾向忽必烈及其王后、王子等多人灌頂,佛教取代了薩滿教在宮廷裡的地位。在等級制度和佛教思想方面,充分說明當時人們認識世界的能力,在《蒙古秘史》一書中反映出了時代的意識,他們把蒙古的汗和天之子合為一體,認為天就是佛,佛主天從,蒙古汗不是天的子,而是佛的化身,成了佛汗合一,佛是永恆而至高無上的,佛教思想逐漸融合了蒙古原來的社會思想,瓦解了蒙古傳統的崇天思想。

忽必烈與西藏高僧八思巴

元朝末年,蒙古統治者殘暴無道。元朝後期,以蒙古族貴族為主的統治階級,對各族特別是漢族人民的掠奪和奴役十分殘酷。

總結:

我的看法是明朝和蒙古因為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為了嚴防死守所以大修長城;

而清朝時政府對內蒙古地區實行特殊管理。一方面以聯姻來籠絡蒙古各部首領,以宗室女外嫁各部首領及其子、侄。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實行分而治之的“扎薩克制”。(扎薩克,官名,“執政官”的意思,是一種清朝主要對蒙古族和滿人授予的軍事、政治官職爵位。清代將蒙古族住區分設為若干旗,每旗旗長稱為札薩克,由蒙古的王、貝勒、貝子、公、等貴族充任,管理一旗的軍事、行政和司法,受理藩院和將軍、都統監督。)

一是必須建立社會秩序,建立行政區劃和各級行政管理組織;

二是蒙古地方組織只能屬於中央,而不能產生與中央相抗衡的新的政治核心的基礎,因而在制度設計上要採取必要的分割和羈縻措施。於是就有了盟旗制度在蒙古的實施。

其三是制度的建設必須與蒙古社會傳統保持一定的延續性,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清朝就因勢利導的支持和提倡了藏傳佛教。在清政府的倡導下,整個蒙古地區大造寺院,雕刻佛像,繪製壁畫,鑄造神像,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興盛起來。

綜上所述清朝修廟是把佛教思想當成了麻痺蒙古人民的工具。

以上是飛翔的春燕的回答,歡迎您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您留言交流。謝謝!


飛翔的春燕


“明修長城,清修廟”,想必大家都知道在明朝修築長城歷史最長,最為堅固。而到了清朝統治者不休長城,大量修築廟宇,承德避暑山莊外圍的12座廟最具代表性。

那麼,為什麼明清兩朝在對蒙古問題上採取的策略有所不同呢?

在對蒙古各族問題上,清朝的統治者是聰明的。清朝修建廟宇,喇嘛廟、清真寺等等,對待各族問題上採用懷柔政策,安撫結盟。

用文化籠絡蒙、藏、維族、回各族密切與各族聯繫,這樣的政策更有利於多民族的統一和發展。拉進關係,和平共處。

而明朝對待遊牧民族的態度是打壓和防禦,大量修築長城,防禦入侵。可是長城最終還是沒能堵住蒙古的鐵騎和滿洲的入關。

所以說,清朝統治者的見解想法是比較高明的,不用戰爭的心態去征服人心。搞好關係,你來我往,讓他們不和大清作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