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開啟“坐月子”模式,老農坦言有4大“後遺症”,日子不好過

疫情之下,誰也沒有想到,安安心心,待在家裡,哪裡也不去,也是一種貢獻!

新年過後,由於疫情的蔓延,農村多地開啟了“坐月子”模式,親戚不走了,孃家不回了,鄰居家裡也不去了,親朋好友也不在一塊坐坐了,喝酒打牌的場合也沒有了。

農村開啟“坐月子”模式,老農坦言有4大“後遺症”,日子不好過

所有的人都規規矩矩地呆在家,每天活動的場所就是自己屋內和屋外,最多的動作就是上床和下床,經典的旅遊路線成了“臥室-廚房-客廳”這3點一線。偌大的農村,和年後大部分人都走了一樣的寂靜。

誰也不知道當前這種局面還要持續多久,很多年底回來的人,仍然在家,不安的心再怎麼躁動也無濟於事。

農村開啟“坐月子”模式,老農坦言有4大“後遺症”,日子不好過

面對當前這種形勢,老農坦言或將有4大“後遺症”,然而卻也沒有辦法。

第一大“後遺症”:錢少賺了!

在農村,有固定職業、固定工作的人仍然佔少數,除了他們不用操心假期的延長帶來的收入問題外,對於廣大的農民工來說,卻不得不為今後的去向發愁。放在以往,大年初三,部分人就開啟了“返程”模式,最晚的也不過初六,然而今年都已經到了正月十幾號,依然不得不呆在家。

農村開啟“坐月子”模式,老農坦言有4大“後遺症”,日子不好過

對他們來說,幹一天的活拿一天的工資,沒幹活沒工作就沒有錢。

從當前情況來看,疫情的拐點仍然沒有到來,誰也不知道這種形勢會持續多久,半個月有可能,一個月也有可能,如果真的延遲了一個月,那麼今年的有效工作時間必將減少,隨之而來影響的就是大家的“錢袋子”。

第二大“後遺症”:農耕受到影響

農村開啟“坐月子”模式,老農坦言有4大“後遺症”,日子不好過

外出一部分,留守的仍然有一部分。對於留守的人來說,其中相當一部分仍然會選擇從事傳統的種養殖業,然而不少地方為了防止疫情擴散,採取了封村堵路這種形式,農耕生產的一些種子和化肥的採購必將受到影響。

第三大“後遺症”:花費突然增加了不少

農村開啟“坐月子”模式,老農坦言有4大“後遺症”,日子不好過

現在的農村,能真正做到自給自足的並不是很多,再加之冬季,很多蔬菜水果都需要採購,這個時候,全家基本上都在,日常的柴米油鹽等硬性開支少不了,然而,最近這些天,各種蔬菜水果價格快速上漲,不少常見的蔬菜和水果價格上漲了一倍左右,日常生活的開支必然要增加很多。

第四大“後遺症”:親戚間的關係淡了

第一次過了一個沒有走親戚的春節,很多人多多少少還是有點不太適應,以往提著大包小包走親戚的場景暫時怕是見不著了,雖然大家都能理解,但對於個別老一輩人來說,心裡也不是個滋味,在他們心中,過年有著不同的地位和不同的分量。

農村開啟“坐月子”模式,老農坦言有4大“後遺症”,日子不好過

除此之外,沒有走親戚,個別親戚之間過年連一個電話,一個祝福的短信都沒有,這的確有點過意不去。

上面這4大影響是實實在在的,尤其是第一個,很多人都無法避免。各位親愛的朋友,你們的生活也受到了上面這幾點影響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