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銀行股持有多長時間才能分到股息,一般每年有幾次股息分紅?

冬天的樹28


一般情況下,一年分一次。例如2020年分紅就是2019年度分紅。極少數情況下會分紅兩次,第二次分紅就是本年度上半年分紅,這種情況不常見大部分都是不分配不傳增!具體你可以按F10後點擊分紅融資查詢!圖片是工商銀行的歷年分紅,你可以查看下



在深圳的湖北人


說說我一個同事的投資理念,就是買銀行股,他買的銀行股大概是三塊多一股,每股每年分紅一毛八,仔細算一下,一年分紅比我存銀行要多賺太多。偏偏他還會賺差價做空的本領,每年下來,10萬塊錢投進去,在熊市的情況下總有10萬的進賬,因為持有10萬塊錢的股票還可以打新,他打新也賺了不少,他樂此不疲,每天都會關注股市,每月都會做一次差價,低買高賣,總是把成本控制的很低,收穫頗豐,並且他還能夠做到不急於操作,總是能穩住性子去等待自己的想買或者想賣的點。

買入銀行股,最好是長期持有。持有一年以上,再賣出是不扣股息稅的。如果是1年以內賣出的話,是要扣股息稅的。買入銀行股,現在的股價已經是比淨資產低不少了。而銀行股每年淨資產都會增加不少的。比如農行,每年利潤每股0.56元,分紅0.18元之後,其他0.38元就進入了淨資產裡面了。因此,銀行股每年淨資產增長不少的。銀行股每年利潤的增加和淨資產的增長,肯定會抬高銀行股的股價的。因此,每年銀行股都會隨著淨資產的增長和利潤的增長,股價也會有所增長的。每年股價增長幅度估計平均要達到10%左右。也就是7年左右,現在買入堅定持有的銀行股大概率翻翻。

我認為對於期望收益沒有那麼高的投資者來說這樣的投資思路是可行的,一方面是因為銀行股的波動不會很大長期持股心理上不會太大的壓力,另一方面如果能做高拋低吸把握好節奏的話投資銀行股的收益並不比我說的這些少。對於穩健的投資者來說長期持有銀行股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對於期望高收益的投資者來說一年4%左右的投資收益肯定是不行的。所以長期投資銀行股靠吃分紅獲取收益的方式,只適合部分投資者,但是並不適合大多數的投資者。原因也有兩方面,一是因為收益太低,而是週期太長。


財經鳩摩智


大家好!我長期在銀行工作,自己也投資銀行股,下面我分2點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銀行股持有短則1天,長則1年以上,能夠分到股息。

1、假如投資者在股權登記日買入銀行股,持有1天即可拿到股息。

以我長期持有的南京銀行為例,假如投資者在2017年7月17日(股權登記日)買入南京銀行的股票,持有1天后,在2017年7月18日就可以拿到股息。

2、假如投資者在現金紅利發放日當天買入銀行股,則有可能要持有1年以上才能分到股息

還是以南京銀行為例,假如投資者於2017年7月18日(現金紅利日)買入南京銀行,由於已經過了股權登記日,所以他沒有資格分到2016年度的股息。而要分到2017年度的股息,則要等到2018年8月8日,持有時間超過了1年。

之所以持有1年以上才能分到股息,有2方面的原因:一是投資者在現金紅利發放日當天買入了銀行股;二是買入的銀行股,次年的分紅時間晚於前一年。在這種情況下,銀行股持有1年以上,才能分到股息。

另外,如果碰到定增、配股等事項,銀行可能會在某個年度不進行分紅,若是遇到這種情況,投資者則需持有更長時間,才能分到股息。

二、境內銀行股一般每年有1次股息分紅,境外銀行股分紅更加頻繁。

不管是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等國有大行,還是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等全國性股份制銀行,或是寧波銀行、南京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杭州銀行等城商行,還是常熟銀行、張家港行、紫金銀行、江陰銀行等農商行,這些境內銀行股普遍都是每個年度進行1次股息分紅。

而匯豐控股、恆生銀行則是一年分紅4次,東亞銀行、創興銀行則是一年分紅2次,相比於境內銀行股,這些境外銀行股的分紅次數更加頻繁。

以上是我的回答,謝謝大家~

歡迎關注《小錢說金融》,獲取更多金融常識!

<strong>


小錢說金融


投資銀行股,拿分紅,是在股市投資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操作,我個人也極為推崇這個行為。

對於銀行股的分紅和股息率,不用過多贅述,整體來看是比較簡單的,我們用“幼兒園化”的語言和大家分析分析:

第一、什麼是銀行股的分紅?

大多數銀行在每年的5月份左右會公佈年報,在銀行的董事會決議通過之後會公佈出分紅的比例,在A股的銀行股一般會每年公佈年報的左右會進行分紅,那麼也就是說我們在除權登記日這個時間之前,買入的股票都可以參與分紅。

因此,總結下來就是具體什麼時間分紅,我們是知道的,如果想享受這次分紅,我們可以在分紅之前買入這個股票。

但是有人會問,那麼大家都知道這個時間點分紅,大家都去買入,不就可以空手套白狼嗎?

大家可能想象的太簡單了,對於銀行這些資本家來講,除權分紅之後,會把分紅的那部分,在股價中體現出來,也就是說,我們購買了股票之後,除權分紅後的股價是會降低的,如果這個時候我們去操作賣出,那麼我們在股價上損失的收益可能要比分紅的收益更高,因此這樣計算是不划算的。

第二、什麼是股息率

接下來說一說比較簡單的股息率,對於國內的大多數銀行來講,股息率普遍在4%左右,基本上和銀行的定期存款,有差不多的收益,但是好的一點是我們可以享受到一些比較優質的銀行,上漲了一些浮動收益。

綜上,銀行股的分紅時間相對來說比較固定,大家可以關注 ,每年公司財報季我會提前和大家分享;同時銀行股的股息率相當於就是投資銀行的定期理財,但是會比銀行理財多出那麼一份股價上漲的驚喜在其中。


資產增值本質是投資時間,也是在投資自己;我們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提升和進步,歡迎大家轉發給身邊的朋友一起學理財。

我是杜耶,如有投資理財的疑惑,可以關注 ,私信我,我會給你一些中肯的建議。


杜耶說理財


樓主 你好


1. 銀行股:

從2020年的角度看首先要支持你持有銀行股,銀行和保險,券商並稱為金融股三駕馬車,當前券商和保險均在歷史偏高位置,而銀行股確處在破發破淨的境地,因此如果持有銀行股持股待漲是不錯的選擇


2. 分紅:

上市公司一般分紅為半年報和年報兩個時段,分別為9月左右和5月左右,樓主需要了解的是分紅需要支付股息紅利稅:

持股超過1年的,稅負為5%;

持股1個月至1年的,稅負為10%;

持股1個月以內的,稅負為20%。


最後祝股民朋友們2020大豐收


數說財經社


截止2019年6月底,我國共有49家上市銀行,這49家上市銀行包括6家國有大行、9家股份行、24家城商行與10家農商行,其中A股單獨上市24家、港股單獨上市15家、A+H共有10家。銀行股應該是目前整個股票市場上表現最為穩妥,最為優質的行業股了,但不得不說的是銀行股的股價長期表現都較為低迷,這也是很多人所難以理解的,按照銀行股的業績,其實股價早就該上天了,但它沒有,這是為什麼呢?

目前整個A股市場市盈率低於六倍的股票中,主要為銀行股和鋼鐵股幾種類型股票。銀行股之所以股價低迷有兩個原因:(1)大多數買入銀行股的股民都是長期投資者,銀行股一直以來有優厚分紅的特點,可以為投資者帶來額外的現金收益(這比很多長年不分紅的企業,不知道好多少倍)。甚至可以說,一些穩健型的投資者更願意把銀行股當做打新的倉底長期持有,並不太在意銀行股的短期漲跌;(2)銀行股板塊體量大,一般的機構根本都吃不動,由於盤子太大,所以一般的遊資和機構都不會炒這類股票,短線利潤不大,能做的主要是中長線。上述兩方面的因素共同造成了現在的銀行股股價很難暴漲上來。

多長時間分配股息?一年幾次?

目前大部分的銀行股,都是一年派息一次,只要用戶在在分紅股權登記日為持有股票的股東,那麼就可以享受到股息分紅,如果在分紅股權登記日沒有持有,那麼就要等下一個年度了。一般而言,A股上市的企業,上一年度的報表發佈日截止時間為次年的4月30日之前,在年報中銀行會披露本年的股息分配情況,至於說具體的分配時間則不固定了,大部分在5-8月之間(看各家銀行自身的規定)。

分配的股息,會抵掉銀行股權的股價,也叫做除權,舉個例子:你持有A銀行的股價目前為10元每股,假設今年派股0.5元,那麼分配股息時,你的股價就下調為9.5元了,這也是銀行股長期股價上不來的一個原因,年年分紅。

總結

如果做投資的話,其實銀行股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每年的派息金額,可以抵得上銀行的存款利息,若後續股價還有一定的提升,轉賣之後就是額外的投資收益了。


鯉行者


銀行股一般都是一年分一次紅。個別的銀行可能有一年分二次紅的時候。

銀行股的股息率大多較高。很多銀行股的股息率都超過了4%,這在當前的市場降準並不可以繼續降息的環境下,顯得更加有投資價值。以中國工商銀行為例,工商銀行的股息率就在4%以上。由於其較高的股息率和穩定的分紅,其吸引了眾多的機構投資者。機構持有倉位居然達到了98%以上!

如果你買了銀行股,從今年的派發股息到來年的派發股息的這段中間時間,一般不會超過一年。所以只要持有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能分到股息了。但是隻分一二年股息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因為分紅後,股票價格會被除權。銀行股的股價在分紅後都會有一個除權缺口。很多股民反映分紅以後不但沒有賺到錢,反而因為分紅的稅收原因,自己的所有實際上變少了。

確實是這樣。在獲得股息的同時,股價也會相應的被除權操作。所以總體上的股票資產和派發股息前是沒有多大變化的。

但是隻要長期持有銀行股,肯定是可以獲利的。道理很簡單,不可能除權把股價除到0元。只要你堅持長期多年持有銀行股,股價一定會填權的。多年下來你的持倉成本就會由於不斷的分紅而變為零。價值投資的威力就可以顯現了。


孟可的思想空間


銀行股一般一年分紅一次,時間一般在5-9月左右,一般來說,企業公佈年度報告之後,就會召開股東大會確認分紅方案,然後實施分紅方案,分紅方案需要一點時間來制定、審批和落實,通過都在第三季度完成,第三季度也被叫做分紅季,只要在分紅除權前購買股票就可以獲得分紅權。

購買銀行股會比直接把錢存入銀行好一點,不過銀行存款可以隨時拿出來,而且旱澇全收,購買銀行股當處於損失的狀態賣出,等於虧損,銀行存款提前支取最多損失一點利息,銀行股存在虧損本金的可能。

不過持有銀行股一般長期持有的話是很小概率會虧損的,當然買入方式不要一次性買入,分開多次買入拉平成本價,而且每年銀行股都會派分紅利息,利息也可以用於繼續投資,這就是複利投資,一般購買五大國有行的股票每年等待分紅即可。

五大行股票不存在退市的可能性,每年都有穩定的分紅派息,而且股價穩定,是大盤的主要成分股,如果遇到熊市下滑過多,可以通過補倉或者分紅再投資的方法來拉平成本價來度過熊市,股價上漲後可以賣出,這樣除了獲得分紅之外,還可以享受股價上漲帶來的利潤。


財經樂少


一,a股銀行股一般一年派股息一次,只要在分紅股權登記日持有股票的股東,都可以享受當年度的股息,在分紅股權登記日後才買入的,要等下一年的派息。因為a股的銀行股一般在每年的4月30日前會公佈年度報告,並在年度報告中披露派息多少,經過股東大會等程序,會在6月或7月派息。如工商銀行的派息記錄見下圖1:.

二,a股派息後會除權,就是說你拿到股息,你持有的股票價格會自動減去股息,比如:工行2019年股息每股0.25元左右,除權日前工行每股5.7元,除權日工行股價會自動除權變為5.45元,當然除權後可能會再漲到5.7元,叫填權,也有可能不會漲到5.7元,叫不填權。其實股息是判斷股票價值的一個指標,但不是唯一指標,更重要的這家公司長期的盈利能力,從工行a股上市如果持有到現在,總收益每年年化12%左右,遠大於每年的股息。

三,工行的股息率2019年約為4.39%左右。(用股息0.25元除以股權登記日股價5.7元。)派息比例約為淨利潤都的30%,在a股是比較高的,建行,農行,中行跟工行差不多。股份制銀行略低一些。

四,銀行股不少在香港上市,如果持有h股,股息率會更一些,因為銀行的h股很多股價更低一些,但要注意h股的派息要扣除20%的個人所得稅。

五,股息分紅要注意所得稅,按國家規定,a股的股息個人所得稅稅率與持有時間有關,持有不滿一個月要扣20%的稅,滿一個月不滿一年扣10%的稅,滿一年不扣稅,如果你主要想收股息,要長期持有,比較合算。



yang的觀察


以招商銀行為例,基本都是每年年中時候進行一次分紅,在同花順中輸入招商銀行,簡況->分紅融資中可以看到:

稅前分紅率 2.62%

股息支付率 30.03%

分紅融資比 235.18%

及歷年分紅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