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荊楚抗疫,遼寧人還帶來骨子裡的幽默

“大姨兒,咋樣啊”,“還發燒不啊”……,在新冠肺炎阻擊戰的主戰場武漢,錦州醫科大學附屬三院首批馳援護士劉珊珊不經意間的一句錦州話,讓愁眉苦臉的病號們笑聲四起,無論處於何種境地,我們都應微笑以對。

錦州話在遼寧口音中,尾音上翹最為離譜,說什麼話都像問句,被譽為一直在質疑世界的典範。

支援荊楚抗疫,遼寧人還帶來骨子裡的幽默

看來是初次聽到這種翹翹的問句,銀鈴般音調一直上揚,真讓人稀罕啊。說到此處,我們不是說湖北人見識少,只因錦州人不外跑。

遼寧人似乎自帶幽默天賦,哪怕是同樣內容,經東北人的口一說出來,再帶上配套方言口音和表情,就會完美地詮釋出一種喜劇效果,令人忍俊不禁。這裡哪怕是嚴肅的批評,外人看來可能都要笑場,但銀家遼寧人是在認真的反思自己。

為什麼遼寧人如此幽默?首先還得從其地理位置以及氣候說起。

遼寧冬季氣溫普遍在零下10幾度到20幾度,唯一能做的就是減少戶外活動,屯好柴火燒熱土炕,然後坐在熱炕頭上嘮磕,反正閒著也是閒著,菸袋鍋子一端,盤腿一坐,天南地北海闊天空開始“扯犢子”。於是,在漫長的,無所事事的冬天,人們聊了上家聊下家,語言得以洗練凝華,逐漸成為東北人張口就來的日常用語,這大抵是遼寧人幽默的起源。

炕頭是很多東北人的年輕記憶,炕頭上令人輕鬆的民主氣氛,使人愈發地放鬆且無所禁忌,沒有任何思想包袱,言語中也往往充滿了想象力,什麼都敢說。遼寧人說話,無論什麼場合都可能說起玩笑,外地人可能不適應,但遼寧都習慣了,這就是風俗。

說起來,這種單純通過語言所獲得的樂趣以及心理滿足感,與現代人整日泡微信朋友圈頗有些異曲同工。遼寧地廣人稀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語言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喜歡攀親戚。這就導致但凡見到人就分外親,養成了熱情好客,喜歡用血緣關係來稱呼彼此的習慣,沒幾句話就是“大兄弟”“大姐”“大哥”“大妹子”“老姑父”,頓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拉近了不少。

支援荊楚抗疫,遼寧人還帶來骨子裡的幽默

武漢病房的小劉,一句親切的“大姨兒”,讓病號得到了久違的親情。遼寧人一身喜劇細胞,直接表現就是演員明星燦若星河。

於魁智,京劇老生演員的代表,遼寧人據此說他們唱京劇才是最正宗的。單田芳的評書成就,後人同樣難以超越。

趙本山讓鐵嶺成為了大城市,憨憨的範偉總是一臉懵懂, 王千源就是遼老大時代的產物,天生自帶的時代感。很多人都說鞏漢林和小瀋陽長得像,你發現沒?

楊洪基、孫楠、那英、龐龍的嗓音,外地人很難模仿。陳曉旭、董潔、秦嵐、秦海璐、金巧巧們都是標緻的遼寧姑娘,那為哈她們的愛情和婚姻都那麼坎坷,當然有的後來也順過來了。

佟大為、胡海泉可以作為遼寧小夥的長相概括,招人稀罕的還有井柏然,不知道陳思成現在的粉絲是怎麼評價他的。

朗朗的鋼琴世界級水平,金星也是一種遼寧人的代表,膽子大而且叛逆。

這就是遼寧表演和說唱藝術的部分代表,其他還有很多很多,東三省藝術體育界人才,遼寧最多,這裡的足球、籃球、排球都曾在國內叱吒風雲,孤獨求敗,柔道、舉重、田徑也是榜首,馬家軍曾經橫掃國際跑道。

同樣是家在東北,只有遼寧獨稱老大。這裡的底氣,不要說東三省,放眼南北,一枝獨秀,大氣磅礴。建國初期的12個直轄市,遼寧5個,佔了近一半。

瀋陽、大連都曾是直轄市,還有鞍山,當時鞍山是東北地區最大的鋼鐵基地,至今仍是全國四大鋼鐵產地之一,考慮下情緒,所以現在我們稱這裡為“較大的市”。

再就是撫順,這個不僅因為煤炭,而且當時的經濟佈局十分全面,畢竟是直轄市啊,現在煤炭沒了,其他也不那麼全面了。

還有呢,就是本溪,可能外地人都沒聽說過這個小城,不是縣城,是地級市。

支援荊楚抗疫,遼寧人還帶來骨子裡的幽默

改革開放初期,遼寧有兩座城市的GDP排名位居全國前十,而全省GDP總量,甚至達到廣東省的兩倍。那時候的“遼老大”,可以說風光無限。

這就是遼寧的強悍,一口氣吞了5個直轄市。如果要問現在最失落的省是哪一個,答案,一定是遼寧。

現在的遼寧GDP總量,不到廣東一半。更加讓人吃驚的是,遼寧GDP增速全國墊底。還有更吃驚的,遼寧人口嚴重失衡,老齡化嚴重,出生率很低,還沒有富起來就面臨著老下去了。

樂觀的遼寧人仍在努力,這個努力是方方面面的,這一塊那一塊,那個哈。具體點,這麼說,錦州在奮起,定位是“城市與海和諧未來”,營口提出要做“渤海明珠鮁魚圈,中國北方亞龍灣”, 還有“關外第一市,魅力葫蘆島”,就這麼大氣,第一指的是距離山海關的距離,咋滴,有錯不。

就這麼幽默,樂遊遼寧,不虛此行,想去看看走走,先等會。我們現在做的是先把疫情防控住,遼寧人這麼表達,“我宅家,我驕傲,我為國家省口罩,我為自己省鈔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