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把明明是粟特人的石敬瑭说成是第一大汉奸?

用户6146569760865


石敬瑭并不是粟特人,而是西突厥旁支沙陀突厥人。粟特人是古代生活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一带操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的古老民族 ,汉朝时期位于中亚的康居国就是粟特人所建。东汉时期北匈奴被击败西迁,他们的第一个中转站就是康居国。

石敬瑭

西突厥灭亡后,其残部归顺唐朝,被安置于盐州(今陕西定边)。唐宪宗李纯元和三年(公元808年),沙陀首领朱赤心被赐李姓,改名为李昌国。其子李克用因在剿灭黄巢起义的过程中功勋卓著,因此被封为晋王,五代十国初期建立后唐政权。后来建立后晋的石敬瑭,及建立后汉的刘知远都是李克用手下大将,而且他们都属于沙陀突厥人。

李克用、李从勖父子,石敬瑭、刘知远都是唐末五代十国书写历史的风云人物,可以称为是左右时代发展“三驾马车”。公元936年,石敬瑭脱离后唐自立门户,建立后晋,后唐末帝李从珂遂率军征讨。石敬瑭不能抵抗,于是向契丹(大辽国)耶律德光求助,并献上燕云十六州作为报酬。

于是后晋与契丹联军一举击败后唐李从珂军团,并将太原占领。入城仪式上,时年33岁的石敬瑭跪迎44岁的耶律德光,并尊称耶律德光为父亲。因此,石敬瑭“儿皇帝”的名号一直流传下来。随后,石敬瑭步步紧逼,攻入洛阳,李从珂将从秦朝一直传下来、刻有“受命于天,既受永昌”的传国玉玺放在摘星楼,然后带上妻女登楼自焚。

石敬瑭统一中原之后,按约定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从此中原王朝门户被迫向游牧民族敞开。宋朝建立后曾两次对辽用兵,意图取回燕云十六州,结果损兵折将,大败而归。因此后人(部分近代人)痛斥石敬瑭的厚颜无耻、卖国割地求荣的行为,将其称为“汉奸”。

所谓汉奸就是出现在汉族人中的奸佞,沙陀人石敬瑭之所以被以“汗奸”冠名,一是因为多数人不了解其真实身份;二是一些人已经抛弃了民族意识界线,将生活在中国的各民族都纳入汉民族系统;三是沙陀突厥与汉族经长期融合,已经完全汉化,石敬瑭已经与汉人没有区别。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导语:

石敬瑭是带着耻辱登基称帝的,他被称之为儿皇帝,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人,以至于北宋建国以后,依旧没能从辽国手里拿回这块地盘,所以大家称石敬瑭为汉奸。

不过很无奈的是,石敬瑭压根就不是汉族,而是粟特族人。这就有点雷人了,人家不是汉族人,为什么还要叫他汉奸呢?其实汉奸里的汉是一个大范围的称呼,但凡是我中华领土之内土生土长的所有民族的反叛者,都可以称之为汉奸。

01石敬瑭背叛了后唐王朝,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大辽。

后唐建立在了唐王朝灭亡后不久,当时朱温灭亡唐朝,建立了后梁政权。晋王李克用和朱温大战多年,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继承了父亲之志,对后梁发动灭国之战。

敬瑭为人沈厚寡言,明宗爱之,妻以女,是为永宁公主,由是常隶明宗帐下,号左射军。庄宗已得魏,梁将刘掞急攻清平,庄宗驰救之。兵未及阵,为掞所掩,敬瑭以十余骑横槊驰击,取之以旋。庄宗拊其背而壮之,手啗以酥,啗酥,夷狄所重,由是名动军中。十五年,庄宗战于胡柳,前锋周德威战死,敬瑭以左射军从明宗复击败梁兵。明宗战胡卢套、杨村,为梁兵所败,敬瑭常脱明宗于危。---《新五代史·晋本纪第八》

与此同时李存勖建立了后唐政权,本来李存勖是打算继承唐王朝遗风,建立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奈何李存勖本人前期给力,后期就烂尾了。

所以后唐的规模完全比不上唐王朝那么大,不过在唐明宗李嗣源的努力下,后唐完全灭亡了后梁宗室,勉强做到了大一统的规模。

  1. 这期间石敬瑭和李从珂的功劳都是很大的。
    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李从珂是李嗣源的养子。其实相比较而言,石敬瑭跟李嗣源更加亲近一些。
  2. 而且石敬瑭常常在关键时刻,为李嗣源提出宝贵的建议。所以说李嗣源能够登基称帝,少不了石敬瑭的帮助。
  3. 可惜按照宗室要求,李嗣源是不可能把皇位传给女婿石敬瑭的,他只能传位给养子李从珂。李从珂本来跟石敬瑭就不对付,他为了争抢军功,时常诋毁石敬瑭。而石敬瑭本人又比较低调,久而久之两个人的矛盾越来越多。

等到李从珂成为皇帝以后,石敬瑭压根就是吃不了兜着走了。在这种情况下石敬瑭为求自保,只好选择在太原起兵。

不过石敬瑭手里那点人马根本就是不够的,眼看着兵临城下了,石敬瑭是在万般无奈之下,才想到寻求大辽皇帝耶律德光的帮助。

人家总不能白白帮助你,所以石敬瑭许诺,如果大辽帮助他击败后唐军队,助他登基。那石敬瑭不仅会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大辽,而且还要跟耶律德光结拜为父子俩。这话听着怪怪的,不过就是这么个意思。

02石敬瑭不敢得罪大辽,也不敢得罪权臣,是个窝囊皇帝。

正如石敬瑭所希望的那样,他的请求,得到了大辽人的响应。大军南下后,帮助石敬瑭击败了李从珂,灭亡了后唐王朝。

石敬瑭顺理成章地建立了后晋王朝,不过这个皇帝实在是太窝囊了。在应对大辽的时候,石敬瑭一直以儿子的身份对待耶律德光。

桑维翰、刘知远等共以为然。乃上表论废帝不当立,请立许王从益为明宗嗣。废帝下诏削夺敬瑭官爵,命张敬达等讨之,敬瑭求援于契丹。九月,契丹耶律德光入自雁门,与唐兵战,敬达大败。敬瑭夜出北门见耶律德光,约为父子。十一月丁酉,皇帝即位,国号晋。以幽、涿、蓟、檀、顺、瀛、莫、蔚、朔、云、应、新、妫、儒、武、寰州入于契丹。---《新五代史·晋本纪第八》

每一封信都自称臣,俨然就是个儿皇帝。但是要知道石敬瑭比耶律德光足足大了10岁,完全可以做耶律德光的叔叔了。

所以说他的这种行为,被很多大臣所不齿。于是乎一系列的叛乱也就爆发了,石敬瑭一共才做了7年皇帝,几乎每个月都要应付手下人叛乱的局面,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

而且他绝对不敢得罪大辽皇帝,因为那是他的父国。为此连石敬瑭最信任的手下刘知远,都觉得有些过分了。

  1. 刘知远认为,向契丹人称臣也就算了,毕竟人家帮助石敬瑭夺取了天下。可是以儿子的身份侍奉父亲,这么做就有些过分了,毕竟好歹是中原王朝的皇帝,怎么能向契丹人称儿子呢?
  2. 为此石敬瑭也比较苦恼,想要他不做儿子是不可能的,大辽他是得罪不起的。可是不听刘知远的建议,石敬瑭也比较为难。
  3. 为什么呢?因为刘知远手握重兵,是石敬瑭最为器重的大将。一旦刘知远叛乱的话,那石敬瑭可真的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所以这个问题到死石敬瑭都没能解决,后来他儿子果然被刘知远取代,可见石敬瑭这个儿皇帝,其实当的真没什么意思。

03五代十国更新换代太快,不过石敬瑭这一笔造就宋朝数百年遗恨。

五代十国的历史,简直就跟翻书一样,每隔几年就会换一个朝代。王朝更迭的速度真的太快了,所以在历史上这段历史并不怎么为人们重视。

十一月,永静军节度使梁汉璋及契丹战于瀛州,败绩。契丹寇镇、定。十二月己未,杜威军于中渡。壬戌,奉国都指挥使王清及契丹战于滹沱,败绩,死之。杜威、李守贞、张彦泽以其军叛降于契丹。庚午,射兔于沙台。壬申,张彦泽犯京师,杀开封尹桑维翰。契丹灭晋。---《新五代史·晋本纪第九》

不过很可惜的是,石敬瑭的大名却比五代十国中任何一个皇帝的名气都要响亮,为什么?因为他出让了燕云十六州给契丹。

  • 到嘴的肉人家是不可能吐出来的,所以从后晋开始,到后汉后周,没有哪个皇帝是真正将燕云十六州给收回来的。
  • 甚至到了宋朝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建国以后,依旧没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宋太宗赵光义曾经尝试过北伐,可惜经过了这么多代人,人家大辽已经将燕云十六州当成了自己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所以宋太祖赵光义北伐也失败了,此后整个宋朝三百多年历史,都没能再将燕云十六州给收回来。实实在在是一大遗憾。

而这件事的罪魁祸首,当然就是石敬瑭了。若不是他为了个人的利益,牺牲了中原王朝的利益,燕云十六州也不会落入契丹人手里。

所以说五代十国最著名的皇帝,其实就是石敬瑭,他不是因为建立了什么功勋而出名。他是因为葬送了领土而闻名天下。

总结:石敬瑭断送了李唐,也祸乱了赵宋。

对李唐王朝来说,李克用的出现,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他没有完成保住李唐江山的任务,可是他的儿子李存勖却建立了后唐,延续了李唐江山。

我们现在称之为后唐,是为了跟大唐王朝区分开,在那个年代李存勖所建立的就是大唐王朝,而他们家又全都姓李,所以完全就是李唐王朝的延续。

可惜石敬瑭为了一己私利,断送了这个刚刚建立起来的政权。如果后唐能够坚持个一百多年,或许历史上对唐王朝会再次做一个新的划分了。

而石敬瑭对赵宋王朝的影响,那就更可怜了。宋朝从开国到灭亡,一直都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所以说这里逐渐壮大的大辽以及后来的大金,一直以来都是宋朝巨大的威胁。

尤其是女真人建立的大金,甚至将北宋亡国。所以说石敬瑭的这匆匆一笔,绝对是影响了两个朝代的重要劣迹。

《新五代史·晋本纪第八》

《新五代史·晋本纪第九》


江湖小晓生


公元936年,中国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幽云十六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包括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共十六州。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的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

燕云十六州为险要之地,易守难攻。失去燕云十六州这个北部屏障,直接导致中原赤裸裸地暴露在北方少数民族的铁蹄下,对宋朝的衰变乃至灭亡有着重大影响。并入辽朝的燕云十六州,不只是辽朝的经济最发达地区,而且也是辽朝“汉人”问题最为突出的地方。自古以来这些地方便是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原王朝北部边境天然的防御阵地。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二百年。

因此,说石敬瑭是历史上第一大汉奸。当然就现在而论,这只是中华民族相互融合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以各种方式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和相互碰撞的民族大融合的历史,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




常信的蘭舍


首先,我们来介绍下石敬瑭的父亲石绍雍:石绍雍原名叫臬捩鸡,没有姓氏,是沙陀的低贱部民,沙陀部本就是印欧人种,它跟粟特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沙陀部隶属于西突厥,后来沙陀部归唐,在阴山一带生活!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臬捩鸡改名为石绍雍,娶了汉族何氏为妻,生下了石敬儒和石敬瑭!

再后来,石绍雍因为能骑善射,并有一定的政治才能,受到后唐太祖李克用和庄宗李存勖的赏识,经常为后唐建立军功,曾经做过洺州刺史,最后死在任上。

从血统上来说,石敬瑭属于是混血,石敬瑭生于汉地,长于汉地,至少算是半个汉族人!

石敬瑭从小就沉默寡言,喜欢读兵法书,而且非常崇拜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和汉朝名将周亚夫。时任代州刺史李嗣源对他很器重,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李嗣源让他统领自己的亲军精锐骑兵“左射军”,视之为心腹。

然后石敬瑭一步步壮大,在战乱频繁之际,他借契丹人的援助问鼎中原,建立了后晋王朝。为了当皇帝,石敬瑭拜比他小十岁的契丹人耶律德光为义父,并于公元913年,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并且每年给契丹贡送布帛三十万,甘当百依百顺的“儿皇帝”,以换取契丹人对自己皇位的支持,从而将北方的百姓拱手送到契丹人残酷的铁蹄统治之下。从此,中国有了“儿皇帝”这一可耻的称呼。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的做法,对后世带来的影响也极为深远,直接导致以后黄河以北、以东地区的北方土地几乎无险可守,袒露于外族的威胁之下,为后来四百余年间契丹、女真、蒙古族南下入侵中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可以说,石敬瑭是中国历史上的罪人!所以,虽然石敬瑭是粟特人,但在血统上有一半也是汉人,并且生于汉地,长于汉地,所以有人把石敬瑭说成是第一大汉奸!


大江侃历史


石敬瑭的名垂青史,缘于割燕云十六州给辽国,更由于宋朝无法收复燕云十六州。

为了给“弱宋”找台阶下,为了证明宋朝并非“弱宋”,许多人便认为宋朝之弱是因为石敬瑭割让了燕云十六州,于是石敬瑭便成了“汉奸”,便成了导致宋弱的罪魁祸首。

然而,石敬瑭并非汉人,其出自西域石国,是李克用沙陀集团内的粟特人,与安禄山一样属于东伊朗语系。

“汉奸”之说自然就是无稽之谈。

1,唐末三李――契丹、沙陀、党项

事实上,五代时期不仅石敬瑭不是汉人,后唐的李克用、李存勖、后汉的刘知远都不是汉人,他们都是沙陀人,也就是突厥人的一支。

此外,郭威、柴荣的后周,赵匡胤的宋朝同样出自李克用的沙陀集团,这也正是宋朝为何要将梁~唐~晋~汉~周作为正统的一大原因。

唐朝灭亡的同一年,耶律阿保机称可汗,公元916年正式称帝。要知道,契丹人早在李世民之时便被赐姓“李”,以松漠都护府辖之。

之后,党项人李元昊在西北建立了“西夏”政权,而这个“李”也是大唐所赐,表彰的是党项人在唐末平定黄巢之乱中的赫赫战功,并授予“定难军节度使”之职,而这便是西夏的由来。

因此,五代(朱温的后梁除外)以及宋朝、辽国、西夏皆源自大唐,且契丹、沙陀、党项均曾被赐予“李”姓,那么“汉奸”之说又如何说起呢?

2,站在不同的层面看到的历史是不同的,这取决于是站在长城以内看历史,还是站在整个中国的立场上看历史。

如果我们只站在中原王朝的立场,那么便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石敬瑭的割让燕云十六州确实是宋朝弱势原因之一,但终究还是宋朝自身的无能。

宋朝的开国其实远比汉唐要好,然汉朝虽有“白登之围”、唐朝虽有“渭水之盟”,但汉唐终能积蓄国力,扫荡大漠。而宋朝却只能寄希望于“岁币”来解决问题,后人还为宋朝找了一个“石敬瑭”作替罪羊。


心向青山


要回答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要搞清楚石敬瑭做了什么事被人如此诟病,天怒人怨。《旧五代史》的本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是日,帝言于契丹主,愿以雁门已北及幽州之地为寿,仍约岁输帛三十万,契丹主许之。

这是石敬瑭之所以被后人诟病的根本原因,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割让幽云十六州。虽然说石敬瑭本人选择对契丹人称父亲,那只是个人的品行问题,只是没有操守,没有人格。他这么做虽被人所不齿,但对国土没有损害,人们也不会说他是汉奸。

咱们回到问题上来,石敬瑭从民族上来看不是汉人,为什么还有人说他是汉奸呢?在《旧五代史》中有这么一段话: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姓石氏,讳敬瑭,太原人也。本卫大夫碏、汉丞相奋之后,汉衰,关辅乱,子孙流泛西裔,故有居甘州者焉。

这个话是在追溯石敬瑭的先祖,他是石碏、石奋的后人,之所以他成长在甘州这一代是后来迁居过去的。只不过迁居过去之后他融合了少数民族的血统而已,如果这么看的,从根上看起,石敬瑭就是一个汉人。

即便石敬瑭真的就是少数民族的人,那他也是一个被汉化了的少数民族。如果不是,他也不会把以石碏、石奋这些优秀的汉人为自己的祖先。大家都知道,古代的人当皇帝之后总要找一个先祖特别厉害,来证自己的出身。石碏、石奋就是石敬瑭用来证自己出身的。他之所以这么做,其根本原因在于他默认自己是汉人。

我们也应该清楚汉族这一词什么时候形成的。“民族”这个词不是自古就有的,是近代才引入到中国的。在古代的时候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各民族之间划分的这么清晰。划分民族凭借的是你的生活区域。在古代只要生活在汉人居住的地方,长时间的被汉化以后,我们就会默认他们的汉人,这是一种文化思想的包容与传统。而石敬瑭长期在汉人生活的地方生活,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其他人,早把当做汉人来看待。

从地缘位置上说,燕云十六州主要包含现在的山西、河北一代。而这一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汉人的领土。历经千年,他们一直是中原王朝的战略要地。所以,燕云十六州就是汉人固有的领土。可石敬瑭所做的也的确是出卖汉人利益的事情。

石敬瑭作为五代十国中,后晋的开国之君。他所代表的其实就是中原政权的利益,而他自己又默认自己是汉人,可他做的却是出卖汉人利益的事情。所以他被称为汉奸那是必然的。至于他具体是哪个民族的,都无法改变这个定性的事实。


再言春秋


夷狄入华夏则为华夏。五代时期的沙陀人是完全汉化。不仅说汉文,姓汉姓而且还追认汉族祖先。所以再屈身事胡就让人难以理解。有人夷狄入华夏用在蒙元满清上。显然扯淡。两朝都甘于用夷姓,夷文。还强迫汉族从夷俗。完全是华夏入夷狄。比五胡夷狄更过分。


超哥侃古今


题目中说的“有人”,一定是现代人,因为古人没有“汉奸”这个说法。对于石敬瑭的卖国行径,古时不屑的说法叫“儿皇帝”石敬瑭。汉奸这个词,出现较晚,可能在近代,当时是为了反清需要,为有效组织占国家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孤立清朝统治者,把为清朝统治服务的汉族人称为汉奸。但是,所谓的汉奸也不是指百分之百的汉族人背叛本族,如回族人为清朝服务,就没有听说过“回奸”,而仍然是以汉奸称之。但到了现代,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把甘心为日本军国主义服务的中国人叫做汉奸。显然,这时的汉奸并是只指汉族中为日本人服务的人,而是整个中国人中为日本人服务的人。也就是通常说的中华民族中为日本人服务的人。时间一长,现代有人便以此类推,在讲到石敬瑭主动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辽主的卖国行径时,

以第一大汉奸称之,这只不过是用今词来说明五代时石敬瑭的卖国行径而已,至于说石敬瑭是那个民族并不重要。

况且,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本来就是李唐王朝的固有领土,并不能因为石敬瑭不是汉族人而有所性质改变。


二曲人


他是沙陀族人。石敬瑭与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均是沙陀族人。沙陀族可以说是具有中国史籍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