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芣苢》:做一个有梦的快乐劳动的人

《诗经》中有《芣苢》一首,我以为写出了人在劳动中的美丽。


原诗如下:

采采芣苢(fú yǐ,即车前子),薄言(发语词)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duō,拾取)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luō)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jié,提衣襟兜东西)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xié,把衣襟别在腰间兜东西)之。

《诗经.芣苢》:做一个有梦的快乐劳动的人

诗歌写了一个妇女采摘车前子的情景,节奏轻快,充满劳动的快乐和浓浓的生活气息。

《毛诗序》认为说后妃“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即盛世的妇人乐于生子。车前子比喻子女。郑玄《笺》解释:“天下和,政教平也。”赞美太平盛世人们安居乐业。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是描写田家女的劳动和对歌情景。后说更近诗旨。

芣苢,即车前子,一种野菜,可食可用药。传说古代“三皇”之一的炎帝,因发现五谷被尊为“神农”,传说他还尝百草发现了中草药,所以中医界称他为“药王神”。先民们吃的粮食蔬菜,以及治病的药物,都是从尝百草开始的。

在《诗经》中,常有采摘野菜的句子,说明这是先人的日常生活。车前子生长普遍,古人多食之。每到春天,女人们成群结队到野外采摘车前子,她们边采摘边对歌,欢声笑语,充满田园之乐趣。真是如诗如歌的生活呀!

《诗经.芣苢》:做一个有梦的快乐劳动的人

直到清代,民间还有人在采食车前子,清代学者郝懿行《尔雅义疏》有句:“野人亦煮啖之。”现在,国人已很少人吃它了,但朝鲜人还在吃,他们采其嫩叶,热水焯一下,然后煮汤,据说味道鲜美。

自从很多蔬菜被搬上餐桌后,吃野菜就少了。但近年来,吃腻了大棚里的蔬菜,人们对野菜又来了兴趣,致使野菜价格不断升高。时代不同了,但老东西不断翻新为新时尚,吃野菜就是一个反映。比如人们现在吃荠菜和苦菜,我用这两种野菜包过饺子,味道的确鲜美。现代人吃野菜,也是对原生态的一种怀念。

再说这诗里的劳动,充满田园乐趣。因为他们边劳动边唱歌。其实《诗经》就是这么产生的呀!这比我们现在在KTV唱歌其实快乐得多。今天一些少数民族中还留对歌的风俗,当是此遗风。

在这里,生活是慢节奏的,人们是快乐阳光的,没有劳动的苦累,充满快乐和对生活的热爱。这让我想到劳动的意义。

《诗经.芣苢》:做一个有梦的快乐劳动的人

劳动既是谋生手段,也是一种乐趣。古今一样。热爱生活的人,都热爱劳动。他劳动他快乐。否则,他会觉得虚度光阴,浪费生命。劳动着最有尊严感,一个人在劳动时散发的光芒最美。

现在很多人的劳动是被动的压抑的,没有快乐而言。为了生存,很多人做着不喜欢的工作,压力大,麻木而机械地劳动着,没有激情。想摆脱这不快乐,只有努力,尽量做自己喜欢的事。

而那些追梦人,他们的劳动是积极主动的,是有乐趣的。他乐于体验劳动,并在劳动中自得其乐,乐在其中。于是,他的劳动也是有创造性的高效的,容易出成绩。因为有梦想,他的劳动有源头活水,所以他的劳动少了一份累,多了一份快乐。你是这样的人吗?如果你的劳动不需要提醒,那么你的劳动就是快乐的,劳动中的你也是最美的。

《诗经.芣苢》:做一个有梦的快乐劳动的人

劳动是最有尊严的。每个人的劳动都应得到尊重,每个人都该有劳有所得的理念,社会也应该给每个人勤劳致富的机会。当劳动成了自觉行动,就会带来丰硕成果;当勤劳致富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这个社会才是光明的。

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古今同理。只有劳动着,不断创造着,才能感觉到自我价值,才活得更踏实,更快乐。


——重读《诗经.国风》感悟之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