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的媳妇活成"驴",不是婆媳魔咒,是种豆得豆

当前有些农村女孩找对象,要彩礼,条件是一要买,二要少。

要买,就是在县城以上的城市买住房;

要少,是在婚后要当少奶奶。

庚子年春节前,在网上也看到,有贴子说,大批在外务工的少奶奶们要返乡过年了。

所谓少奶奶者,就是不但吃穿要讲究,而且不干家务,不做饭。

那么日常家务由谁担当呢?自然是当婆婆的操劳。

如今我国总人口中男女比例失调,男多女少,女孩稀者为贵,彩礼大涨,娶个媳妇,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要两代人多少年的血汗难以凑积。

三十年的媳妇活成

因娶妻不易,生怕生变,得而复失,自然要捧着敬着,怎敢不以少奶奶相待?

所以就苦了当婆婆的,任劳任怨的婆婆就有了一个专属名词:"私有驴"。

听了私有驴这名词,甚是耳熟。遥想三十年前,一位医生讲过,有个农村汉子找他治病时说:"医生,你是不知道,我这病全是叫人给气的。"

医生说:"为啥事能气成这样?"汉子说:"我在田里锄地,快锄到地头时,见两个过路的年轻女子,坐在我地头休息。我听见一个女孩说::'有人给介绍个对象,人长的漂亮,各方面条件都算不错,就是那人他妈太年轻,我要是到他家,那婆子得多少年也死不了,所以我心里犯难,没有答应他。'另一女子说:'你傻呀?为什么不答应,婆子年轻好呀,等你过了门,就当私有驴使她!'我听那两个女子这么说,就气病了。"

医生说:"人家过路的说话,你生什么气呢?"

汉子说:"医生,你是不知道,我媳妇对我妈,就是像她们说的那样使唤的!"

事情过去了三十年。民谚说:千年的古路走成河,三十年媳妇熬成婆。想来,当年那使私有驴的,如今己经变成了被人使的私有驴了。

三四十年间,使驴者变成了驴,若这样演变下去,今日使驴者不是也终究要变成驴吗?这一循环往复的现象,不值得今人深思吗?

其实,民间对这种社会现象,早有自省。

民谚说:"房檐滴水点点照。","老猫卧屋檐,辈辈往下传。"意思是说,在一个家庭里,一辈人的作为、品德、伦理道德,都会传给下一代,以至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笔者曾见过一件真事。有一个家庭,当公爹的鳏居多年,含辛茹苦把独子养大,娶了个恶媳妇却虐待公爹。

有一年除夕吃饺子,当公爹吃了一碗又去剩饺子时,媳妇把勺子夺了。

公爹在除夕晚上,一根麻绳拴在自家门口的枣树上,吊死了。全村人为之扼腕叹息。

若干年后,恶媳妇熬成了婆,儿子娶了个比婆婆更恶的媳妇,不但虐待她,还时常拿她曾逼得公爹上吊的事数落她,说:"看见了吗?门口的枣树还在,有本事,你也吊一个去!"


三十年的媳妇活成

那当年的恶媳妇,如今的受气婆婆,果然在一个晚上,吊在了那棵枣树上。对此,全村人都说:"该!"

三四十年间,使驴者变成了驴,所不同的是,当年那个就医的汉子,会因为自已的妻子虐待母亲而气病,如今使驴者变成了驴,她们养大的儿子,就不会再生气,因为耳濡目染,习惯成自然了。

难道这使驴者变驴的循环往复现象,就没有办法终止吗?有的,唯一的办法是树立良好的家风。

尊老爱幼,是中国人的传统道德,"孝"字便是"老"头"子"尾,标志着"我养你小,你养我老"这是孝道的核心,也是伦理道德的核心。

在一个家庭里,长辈们劳苦一生,即使是老了,他们也有个"一长一短"的愿望,那便是,年岁大了,无力从事家中的主要劳动了,也要从事尽可能多的辅助劳动,帮助正在为生计打拼的子女,这个帮助子女的时间越长越好;实在要靠子女赡养照料,这个时间压缩得越短越好。

这"一长一短"的愿望,有利于家庭的发达。这不仅有物力上的,也有精神上的因素,因为人老了都会明白"床前百天无孝子"的道理。

至于晚辈,既要有亲情,也应存养育之恩。猫狗识恩,何况是人?

三十年的媳妇活成

其实,老年人对于晚辈,在物质上并无过多要求,有一哲理说:"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好人;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

所谓孝,也就是知道尊重老人,尽心而已。媳妇虽不在夫家长大,既为人妇,理应与丈夫担当起共同的责任。

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子女,耳濡目染,也会形成良好的品德,形成良好家风,世代传承。

建立良好的、高尚的家风,是改变日前使驴者终变为驴的恶性循环的唯一途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