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史話:歷朝21位“太宗”皇帝,他是風評最差的?

皇帝史話:歷朝21位“太宗”皇帝,他是風評最差的?

​小編按:自皇帝史話系列開張,陸續更新幾篇文章,雖知“帝王史”早被寫爛了,卻也知最有嚼頭,畢竟帝制時代,一個國家,乃至民族的生死存亡大都繫於此身,所以還是想寫出點新意。

幾篇文章下來,想法不斷完善,也得到不少小夥伴提議,才知不少人史學知識“僅限於歷史課本”,所以除了在寫的“帝王比較史”系列外,也給諸位科普、“漲姿勢”,遂挑選一些有嚼頭的帝王,寫寫他們的故事。

只是,校尉是個業餘史學愛好者,限於水平有限,且研史重點在“魏晉南北朝”,所以還是那句話: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接上文:皇帝史話:歷朝歷代21位“太宗”,最“寡德鮮恥”的竟是他)

志大才疏:軍事愛好者的“統一夢”

對於趙匡義的志大才疏,後人曾有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

從後周到趙宋,如果說周世宗柴榮是個傑出的軍事家,那殿前都點檢出身的宋太祖趙匡胤也可謂是個合格的軍事家,而暗中策劃“黃袍加身”、擁戴兄長做皇帝的宋太宗趙匡義,就只能算是一個

軍事愛好者


皇帝史話:歷朝21位“太宗”皇帝,他是風評最差的?

仨皇帝,都是一個篡位另一個

當然了,一個人天資有限,皇上自然不是萬能的,不可能軍事、政治、經濟、天文、地理、文學樣樣精通,行行有成。趙匡義當一個軍事愛好者也沒啥,只要有自知之明,又知人善任,像漢高祖劉邦一樣,成就一番宏圖霸業,也不是不可能。

可惜的是這個軍事愛好者,並未有自知之明,心心念唸的以為自己鐵定能超出兄長,做一個不世之明君。為此,這位軍事愛好者在位期間,“統一夢”越來越重。

也許是其繼位後,割據福建漳泉兩府的陳洪進,割據吳越的錢氏相機歸降助長了“統一夢”,又也許是其後北伐北漢,擊退遼國援兵,終滅亡北漢的“大勝利”使其飄飄然起來。

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五月,趙匡義不顧眾臣反對,趁伐取北漢之勢(伐北漢之勝,多有仰仗其兄積攢財力、留有武將之功勞),從太原出發展開北伐遼國,意圖一舉收復被兒皇帝石敬瑭割讓出去的中原之屏藩——燕雲十六州。

接連的勝利,讓這位軍事愛好者志得意滿,下令圍攻燕京,宋軍與遼人在高粱河畔(今北京西直門外)展開了主力之戰。然而歷史狠狠的甩了這位御駕親征的帝王一個響亮的巴掌,他受傷中箭,最後乘驢車倉惶撤離。

高粱河的大敗,並未讓這位志大才疏的帝王清醒,竟於次年(公元980年)趁交趾(越南)丁朝內亂之機南下討伐,意圖恢復漢唐故疆,統一交趾。

歷史再一次給出了警醒,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大宋帝國的大軍在白藤江之戰中先勝後敗,統一交趾的美夢也終成為泡影。

接連的軍事失利,似乎讓這位受了箭傷後脾氣就暴躁許多的軍事愛好者愈發得急於求得一戰之功,來洗刷前恥、證明自己。

五年後,雍熙三年(公元986年),趙匡義遣潘美、楊業、田重、曹彬、崔彥五位大將分東中西三路,以東路為主再行北伐遼國,史稱“雍熙北伐”。

這次北伐,對大宋帝國來說可謂意義重大且影響深遠,然最終的岐溝關大敗(此戰中西路主將楊業因掩護軍民南撤被遼軍俘虜,在獄中絕食三日而死,楊家將傳說從此興盛)沉重的打擊了大宋帝國,奠定了此後百餘年北強南弱的國家關係之局面,更徹底瓦解了趙匡義的北伐之志。

皇帝史話:歷朝21位“太宗”皇帝,他是風評最差的?

宋太宗北伐示意圖

至於,此後與西夏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戰役中的屢次失敗,乃至四川爆發的王小波、李順農民起義,可以說完全的釘死了北宋進一步開闢疆土的步伐(趙匡義的一系列戰敗與其崇文抑武,顛倒權柄有莫大關係),而軍事愛好者趙匡義也就此一蹶不振,治國重心不得不轉為重內虛外。

說穿了一句話,於國事上做點修修補補的“裱糊匠”工作(裱糊匠崇文抑武太厲害,又大肆顛倒權柄,宋之積貧積弱由此始),於己身上好吃好喝、附庸風雅,以求有點“文治”,然後等死就是。


德薄量小:逼弟害侄、焚城辱人

其實,對於一個人來說,無論是做大事,還是做小事,只要你不能認清自己,沒有自知之明,終歸是要惹禍的,唯一區別在於惹的禍大小不同罷了。

對於趙匡義來說,他這一生最大的缺點是沒有做到“自知”。

當他想幹大事時,因不自知導致一系列的軍事行動失敗,而到了做小事上,同樣因為不自知,而積累了一個又一個矛盾,留下了一個又一個罵名。

特別是當一個不自知的人大事無成時,其在小事上因不自知而惹出的禍就會被無限放大,具體到趙匡義來說,這一現象就更加明顯。

當初因“得位不正常”,為確保政權交接的合法性,他拋出其母杜太后遺命之說,即“金匱之盟”。

金匱之盟起源於杜太后臨終時召趙普入宮記錄遺命,稱要趙匡胤死後先傳其弟光義,再傳光美(後改名為廷美),再傳德昭(趙匡胤長子)。這份遺書藏於金匱中,因此名為金匱之盟。

然而,趙匡義繼位後,不按慣例次年改元,在開寶九年,距歲末僅有8天的情況下,就迫不及待的改元為太平興國元年。對此,毛澤東在讀到這段史時辛辣評判:不擇手段,急於登臺,並最終給出宋太宗一個“小人”的批語。

繼位之後,趙匡義又先後逼死宋太祖之子德昭、德芳,又貶黜其弟趙廷美到房州,兩年後廷美死於謫所,此外他的長子元佐因同情廷美被廢,另一子元僖暴死。

這一連串的變故,難免會讓世人除了懷疑“金匱之盟”的虛構之外,也倍加懷疑“燭影斧聲”的真實。

之於後世,之於民間,愈發如此。

從至今中國很多地方傳統戲劇中仍保留著一出叫《賀后罵殿》的曲目(曲目是演繹趙匡義弒兄篡位,逼死侄子,逼走幼弟,宋太祖之妻賀皇后殿前罵君的故事,有一定演義成分,因為宋太祖原配賀皇后早逝,繼後宋皇后因皇位問題曾與趙匡義爭執,因此被宋太宗懷恨在心,到宋皇后病逝,竟然不按皇后之禮下葬,由此可見其氣量之狹窄),就可看出這等罵名,趙匡義背得一點都不冤枉。

難怪就連對宋太宗頗為欣賞的明末思想家王夫之也在《宋論》裡說:德昭之死,廷美之竄,大亂之道,太宗之巨慝(te,罪惡的意思)也。

皇帝史話:歷朝21位“太宗”皇帝,他是風評最差的?

傳統戲劇故事

除此之外,讓校尉最耿耿於懷,深覺趙匡義德薄量小者在於他曾親自下令焚燒歷史上兩座赫赫有名的都城,即北漢之都城——晉陽(太原城),西夏古城——統萬城。

歷史來看,毀城滅池當屬文明演化中最為野蠻之行為。

在戰亂割據時代,北方少數民族來說,因以遊牧為生,他們攻下中原城池後,也會屠戮或者俘虜百姓,隨後毀掉城池。然對中原王朝來說,只要稍微有點頭腦的君王,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譭棄到手城池。

然而趙匡義,就做了兩次背歷史潮流、人心所向之事。

太平興國四年,北漢既滅,趙匡義有感於晉陽城龍氣太盛,怕誕生李淵、李世民那樣的真命天子,也擔心朱溫、李存勖、劉知遠、石敬瑭、郭威梟雄在世。於是發出了《禁燬晉陽城詔》的明令,遷走城中百姓,一把火將晉陽焚燒乾淨。次年,又決開汾水,倒灌晉陽廢墟,並下令永遠不準百姓居住。

從此以後,這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氣象萬千的都城,唐帝國的龍興之地,又稱“北都”的晉陽城消失於歷史塵埃之中。

這還不算,帝王們為了“國祚永延”,任何沒有底線、人性的事都做得出來。

在五胡十六國時期,由匈奴人赫連勃勃命令叱幹阿利所建的統萬城(遺址在今陝西靖邊西北58公里處)也因其與在西夏的爭奪戰中,礙於龍氣之說,遭到毀城之災。

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宋軍終於攻下統萬城,趙匡義再次令遷走百姓,毀掉城池。於是,這座在西部繁華一時,人聲鼎沸的城市,永遠湮滅在歷史長河之中。

皇帝史話:歷朝21位“太宗”皇帝,他是風評最差的?

統萬城遺蹟

試觀歷史,有毀城之舉者,又有幾個吃了好果子。然如宋太宗趙匡義者,再加之歷史曾惟妙惟肖的傳說其“公幸小周後”(就是在公開場合逼jian南唐後主李煜的妃子,有傳世名畫《熙陵強幸小周後》),如此集弒兄、逼嫂、害侄、毒子、焚城、辱人於一身者,他能得善終,也許真是祖宗積福積德的緣故吧。

然民間的蠶婦村氓們歷來都相信:

神目如電,報應不爽;

非是不報,其時未到;

其時若至,一切皆報。

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農曆三月,宋太宗趙匡義崩逝於東京開封城的萬歲殿,終年59歲。

百三十年後,他與兄長建立的都城也終被焚,王朝覆滅,他的子子孫孫或被擄掠,或被奸辱,宗廟毀於一旦,社稷為顛覆。

當此時,不知躺在東京東南鞏縣永熙陵中的趙匡義作何感想?

忘記了,他這時候定是九泉之下魂魄難安,畢竟就連他與子孫們的長眠之地,也都未能逃開這場潑天大禍,或地宮被髮而開棺木,或暴骸骨荒野而狗分食,甚至,整個宋陵被犁為田。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皇帝史話:歷朝21位“太宗”皇帝,他是風評最差的?

野史雜記 | 評奇聞怪事

獨立觀點 | 傳自由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