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王恭厂大爆炸谜案3


明末王恭厂大爆炸谜案3

前2集中说到,明末天启年间的这次大爆炸,很像当代的大当量云爆弹,或者说是温压弹爆炸。明显没有纵火效应,而且也没有核爆后的各种经典现象。爆炸中心半径大约750米之内,也是人物房屋树木都炸的粉碎,这都是正常比较大的爆炸该有的现象,并没有非常特殊的地方。而当时人提到的最特殊之处,就是有的人被炸飞了衣服,而人基本没事。并且后来发现大量的衣物和日用品出现在二三十公里外的昌平等地。先说人的衣服被炸飞了人却没太大事情的现象。这种现象看似奇怪,但在日常的较大爆炸中仍然是很常见的。在战争中,凡是被炮击过的地方,经常有人员被炸飞了衣服。不过那种衣服被炸飞,而人基本没事的情况,需要人在距离爆炸中心非常巧合的一个特定范围内。在这个范围里,爆炸超压可以把人的衣服瞬间“吹飞”,却未必可以把人炸伤。

恐怕很多人还记得所谓“结束越战的女孩”,这张照片,其实这名越南女孩原本在爆炸前是穿着破烂的衣服的,不过爆炸的冲击波瞬间掀飞了她的衣服,并且烧伤了这个女孩的部分皮肤。因为她遇到的是美军投掷的凝固汽油弹,高温纵火效应比较强。因此不但吹飞了衣服还烧伤了背后皮肤。如果这个女孩当年在同样的位置,遇到的是一枚等当量的温压弹,那么她可能只被吹飞了衣服,受到了惊吓;而很可能不会被部分烧伤。因为温压弹和凝固汽油弹不一样。不论是普通炸药,凝固汽油弹还是温压弹爆炸,都会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会有吹飞衣服,而人不会受伤的现象。假设一枚大当量温压弹爆炸,半径500米之内的人和物都炸的粉碎;半径500米到600米之内,站着并无遮挡物的人,会被冲击波瞬间弹飞而不见踪影。而在650到750米之内,会出现奇特的人没事,而衣服飞掉的现象。


明末王恭厂大爆炸谜案3

再往外,也就是750米之外,除非人站在房顶上或者脚手架上,会被冲击波掀下来,其余在地面上的人只会感受到一阵冲击旋风吹过,然后树木会折断而房顶会掉瓦片。也就是说,比较大当量的爆炸超压和冲击波会快速递减。飞掉衣服而人没事,只会在一个非常特殊的距离范围内。并不是半径1.5公里之内的所有人,都会飞了衣服而人没事。爆炸中心的人和物都被炸碎了。而距离爆炸中心比较远的地方,比如皇城之内,并无飞衣服的现象。因此这次爆炸并不能因为少数人飞了衣服人没事而显得特别奇异。即使当时真有氢弹爆炸,爆心也不会出现人没事而飞衣服。因为氢弹爆心附近大部分物体都会因为超高温而瞬间气化消失了。另外由于这次爆炸中心的王恭厂,是京师的闹市区。因此飞衣服的范围,也未必都严格按照650米到750米这个半径展开,因为房屋树木等,也会对爆炸超压和冲击波有所遮挡,而如果爆炸时,有人群站在直接朝向爆心的大街上,那么冲击距离可能会超过800米。


明末王恭厂大爆炸谜案3

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有的人距离爆心相对近而存活了下来。而有的人距离较远却被冲击波吹的荡然无存,区别就在于有没有遮蔽物。明末毕竟还是一个封建社会,爆炸后有大街上的男女出现衣服被炸飞的奇异现象,可能比爆炸本身对人的感官冲击还大,因此爆炸后少数恰好在爆炸奇异带上的,衣服不见的人的数量,明显被当时的记录刻意夸大了。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还是那句话,飞衣服是非常窄小的范围内的超压和冲击波造成的偶然现象,并不代表这次大爆炸的普遍意义。那么大量的衣服和生活物品,被抛到昌平又怎么解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