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離了鹽不能活,那麼野生動物怎麼獲取鹽分?難道動物可以不吃鹽?

老邢談情感


前面我們講到人之所以被稱為人,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人類善於藉助工具來更好的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火的出現,改變了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是否會使用火,是成為人類與地球上其他生物區分的重要標誌。

由於火的出現,人類的飲食習慣逐漸發生了重大改變,吃熟食、喝熱水的習慣也極大的提高了人類的壽命,不過開始使用火的時候還沒有石鍋等器皿,因此就只能就地取材,使用樹枝等韭菜、烤茄子、烤魚等。由於那時候的生存環境比較惡劣,生產力水平及其低下,古人類吃的絕大多數“燒烤”都是原味的,要是能像現在一樣撒上鹽、辣椒和孜然,那該有多享受啊。

與現代曬鹽技術不同,古代由於對鹽的提煉技術還是很落後的,一般都是傳統的熬鹽,就是把比較鹹的水盛到石鍋等器皿裡然後點火將水分蒸發掉,或者把含鹽較高的泥土加入水攪拌,沉澱後降水倒入器皿裡蒸乾來獲得食鹽。由於古代鹽的產量極低,因此歷朝歷代受官府限制,靜止私自販鹽。

上圖紅色圈起來的是山羊爬上大壩舔食著壩壁上結晶的鹽分

人們經常說如果菜裡不放點鹽,即使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蠟。鹽不僅是重要的調味品,也是維持人體正常發育不可缺少的物質,如果人不吃鹽或吃鹽過少且長此以往,輕則出現食慾不振、四肢無力等症狀,重則打破了人體內部的平衡,使臟器等系統功能紊亂,然而吃多了鹽也是問題多多,因此要要適量,每天6克左右。

動物也離不開鹽,鹽同樣是維持動物正常發育不可缺少的物質,只不過是動物獲取鹽的方式比較粗暴,除了正常的吃喝之外,經常看到的羊舔石頭,牛舔尿液等等,都是獲取鹽份的重要途徑,就連養鴿子的人,也要定期在黃土裡參鹽喂鴿子。

以上內容,歡迎點評!


地理那些事


一般所說的鹽是食鹽,就是一些鈉、鉀、鎂等物質的鹵素化合物,而生物需要的鹽其實就是各類礦物質,而這又是生物體的重要組成成分,只要野生動物喝水吃飯,就在攝入鹽分。

大型生物需要的營養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礦物質(鹽)、維生素、水等,而生物體自身也是由著幾類物質構成,碳水化合物、脂肪供給能量,蛋白質行駛很多生命功能,而礦物質成分由於可解離為金屬離子和酸鹼根離子,金屬離子可以和蛋白質中的一些化學基團形成特殊的化學鍵,使得蛋白質空間構象發生改變,而蛋白質的空間構象和功能相關,於是礦物質成分也是生物不可缺少的,同時組織液中的礦物質濃度,也是生物組織吸收和利用水分的重要基礎,生物要想正常活著就離不開礦物質成分,就得吃鹽。

生物體的組成成分有礦物質,自然界的水體也都含有礦物質,因此不管是食草動物還是食肉動物吃飯喝水的時候就在不斷地攝入礦物質,食肉動物由於吃肉食本身就會吃入一些生物血液等組織液,攝入的礦物質成分比較充足,不需要特別攝入;食草動物由於吃植物,由於植物細胞物質成分和動物差別比較大,有時候會使食草動物攝入的礦物質不是很充足,而它們也掌握了一些特殊的技能,可以靠發達的嗅覺找到一些有鹽分析出的岩石、土壤,養、牛等對著牆上發白的地方舔,就是這樣的行為,可以補充食物中礦物質的不足。

人類是認識到了食鹽對人體的重要性,由於食物習慣的不同,攝入食鹽量差別比較大,一些礦物質不足的人會罹患多種疾病,於是就人工提取食鹽補足食物缺失的部分,食鹽的存在也使食物的味道更好更利於下嚥,才被人類大量使用 。


來看世界呀


鹽 到處都是,只是含量多少而已。


不需要理由3644374



左手豐碑右手刀


這個問題我不專業,沒有發言權,但從動物世界可以看到鳥兒、大象等動物吃含礦物質的泥土來補充身體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