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父出孝子?這是我聽過最差的育兒理論!看看心理專家怎麼說

案例分享

已經早上七點半了,喬喬才剛剛醒來,這個時候父母早已經出門上班了,喬喬看了一眼鬧鐘瞬間跳了起來,昨天晚上睡得晚了一會,沒想到早上不小心睡過頭了,八點就要上課這可怎麼辦呢!

喬喬來不及多想,只能趕緊穿上衣服,簡單洗漱了一下拿上書包就往外衝,喬喬一路奔跑到公交站牌前,可是今天的公交車卻故意跟喬喬做對一樣,喬喬左等右等內心非常的焦慮,可是車就是不來。

就在這個時候喬喬看到來了一輛出租車,喬喬想也沒想直接打了這輛車去學校,只可惜無奈遇上早高峰,出租車也堵車了,最終喬喬趕到學校之後還是遲到了,老師已經點完名,同學們都早已經坐在座位上了,最終喬喬紅著臉打了報告,走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嚴父出孝子?這是我聽過最差的育兒理論!看看心理專家怎麼說

下午放學回家之後,喬喬擔心父母責怪自己,於是也沒有告訴父母遲到的這件事,只可惜父親還是意外知道了這件事,父親陰沉著臉問喬喬:“有沒有什麼事情想要交代?”喬喬一臉無辜的表示:“沒有啊?最近我也沒犯錯。”

父親瞬間就被氣笑了,然後咬著牙問喬喬:“那怎麼你的班主任早上跟我打電話說你遲到了”?喬喬沒想到事情敗露的這麼快,於是就對父親說:“對不起,早上不小心起晚了”!

父親說道:“偶爾遲到不要緊,最讓我憤怒的是,你居然學會撒謊了,這個月除了吃飯的錢之外,我跟你媽不會再給你一分零花錢,而且不許你再看電視,玩遊戲”!

喬喬憤怒地表示:“憑什麼啊,我就遲到了這一次,我又不是故意的”。眼看劍拔弩張,父女倆矛盾就要徹底爆發,喬喬的媽媽站出來打圓場對丈夫說道:“誰小時候還不犯點錯誤,遲到一次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再說了她已經承認錯誤了,你如果這麼懲罰她,下一次她還敢承認錯誤嗎?”

喬喬的爸爸也是被憤怒衝昏了頭,冷靜下來想了一下認為妻子說得有道理,喬喬的爸爸不好意思地對妻子表示道:“都怪我的脾氣太差了,差一點就鑄成了大錯。”

嚴父出孝子?這是我聽過最差的育兒理論!看看心理專家怎麼說

案例分析

喬喬因為擔心父母責罵,於是就對父親隱瞞了遲到的事實,在父親逼問的時候,喬喬也選擇了撒謊。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也認為孩子撒謊不是一件好事,在發現孩子撒謊的時候大部分家長也跟喬喬的爸爸一樣,通過嚴厲懲罰這種方式來迫使孩子改正撒謊,但是家長們有沒有考慮過,嚴厲的懲罰真的會帶來好的教育效果嗎?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正如喬喬的媽媽所說:“她已經承認了錯誤,如果你還要嚴厲懲罰她,下一次她還敢承認錯誤嗎”?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承認錯誤就會被懲罰,倘若不承認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你認為孩子會如何選擇呢?大多數孩子也跟喬喬一樣,犯了錯之後擔心父母的懲罰,所以才選擇撒謊這種方式保護自己,家長要思索的是孩子為什麼會做出這種選擇呢?

嚴父出孝子?這是我聽過最差的育兒理論!看看心理專家怎麼說

有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心理學家找到了一群年幼的孩子做實驗,然後讓這些孩子一個一個地進入一間房子,這間房子裡有糖果,有玩具,還有一隻兔子,孩子的任務就是盯著兔子,由於孩子的注意力有限,孩子們沒過幾分鐘就被糖果和玩具所吸引,把兔子忘到了九霄雲外,這個時候心理學家按動機關,把兔子轉移到其他地方去。

這個時候心理學家進入房間後詢問孩子,兔子到底去哪裡了?孩子們的反應都差不多,即使心理學家用逼問的語氣,孩子們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疏忽。

心理專家由此得知:如果存在足夠大的威脅,大部分孩子都會撒謊。對孩子教育過於嚴格,可能會適得其反。

有一句古話講“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很多家長都把這句話奉為教育聖經,認為只有嚴格教育孩子才可以把孩子培養成才,這種思想其實挺害孩子。嚴格教育孩子並沒有錯,但是家長要把握好方式方法,否則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嚴父出孝子?這是我聽過最差的育兒理論!看看心理專家怎麼說

孩子犯錯家長到底該怎麼做?

1.控制情緒,合理引導

現代心理學研究證明:一個人能否接納別人的觀點,首先取決於情緒,其次取決於對方的行為,最後才是對方的語言。

家長控制情緒是跟孩子溝通的第一要素,你要清楚地明白,你教育孩子的目的是希望孩子改正錯誤,不是想要對孩子發火。發火除了影響溝通之外沒有任何作用。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之後,鼓勵孩子承認錯誤,讓孩子自己分析他究竟哪裡錯了。

比如在開頭講述的事例中,喬喬因為睡過頭不小心遲到了,家長可以讓喬喬反思一下這個錯誤,然後再引導喬喬如何才能規避這類錯誤,比如說不要再熬夜,或者早上提前多定幾個鬧鈴,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避免睡過頭。

嚴父出孝子?這是我聽過最差的育兒理論!看看心理專家怎麼說

2.給孩子保留尊嚴

給孩子保留尊嚴簡單來說就是尊重孩子,尊重的含義是以平等相待的姿態以及言行。也就是說家長不可以肆意侮辱,斥責,也不可以採用暴力方式對待孩子。

舉個例子:孩子因為擔心父母的懲罰選擇撒謊,父母辱罵孩子是撒謊精,或者責罵孩子是一個壞孩子,不停的貶低孩子。這些行為就是沒有尊重孩子。

嚴父出孝子?這是我聽過最差的育兒理論!看看心理專家怎麼說

總結:尹建莉老師說:童年需要“試誤”,不允許孩子犯錯誤,猶如不允許學走路的孩子摔跤一樣,是以暫時的、表面的完美取代長久的、內在的完善。

人就是在一次次跌跌撞撞中成長起來的,誰小時候沒有犯過錯誤呢,犯了錯不要緊,只要改正了依舊是一個好孩子。

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最好不要只注重懲罰方式,而是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耐心,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倘若孩子無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家長的無休止說教只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而已,對孩子教育沒有任何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