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腹胀、腹痛、便秘、呕吐 宝宝肠胃5大症状,如何缓解?

宝宝为什么会腹胀、腹痛、腹泻、便秘、呕吐?分别可以如何缓解?如何做好肠胃保健?宝宝肠胃状况多,爸妈别担心,听听医师怎么说。

腹泻、腹胀、腹痛、便秘、呕吐 宝宝肠胃5大症状,如何缓解?

宝宝常见肠胃不适症状

腹胀

宝宝腹胀的可能原因如下:

在喝奶的过程中,吸入较多空气(亲喂与瓶喂皆有可能吸入空气),导致腹胀。

配方奶或母乳皆有可能会发酵、产气,有可能使宝宝的肚子胀气。

在辅食中,吃下较多容易产气的食物,例如:地瓜、豆类等,也有可能会胀气。

如何知道宝宝腹胀不适?

许多爸妈误以为如果宝宝的肚子鼓鼓、圆圆的,吃完肚子比较大,这就是腹胀,但即使宝宝的肚子圆圆鼓鼓的,却吃得好、睡得好,没有特殊不适症状、成长状况也正常,其实不是真正的腹胀;真正有问题的腹胀,是拒食、体重成长状况不佳(偏离生长应有曲线)、或是吃完后因腹胀而感到不舒服(宝宝可能会哭闹),或是有呕吐症状。

腹泻、腹胀、腹痛、便秘、呕吐 宝宝肠胃5大症状,如何缓解?

缓解方式

改善喂食方式,比方:亲喂时确定含乳姿势正确、瓶喂时选择孔洞大小合适的奶瓶(喝奶的过程不会呛到、喝奶顺利)。

不要等宝宝太饿时才喂奶,如果太饿可能会喝太急而吸入过多空气。

瓶喂喝完奶要拍嗝。1岁内如果胀气比较严重,一餐可分成3次喂奶,喂一些就先暂停来拍嗝(1岁以后大多不需要再拍嗝)。

可观察食物对宝宝的影响并做纪录,如果宝宝吃了特定食物会腹胀不适,可尝试三次(每次间隔大约3~7天),如果试了三次都一样会腹胀不适,建议以后少吃此类食物。

不建议在宝宝的肚子上涂抹胀气膏来舒缓胀气,因为市售胀气膏大多含有薄荷成分,而2岁以下的宝宝不能使用薄荷(宝宝使用薄荷可能会抽筋或呼吸困难);如果想要使用含有薄荷的胀气膏,建议至少等2岁以后。

腹痛

腹痛可分为病态性腹痛与非病态性腹痛:

病态性腹痛:例如:肠套叠;或是细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肠胃炎等,肠胃炎的症状如腹痛、呕吐、腹泻或什至解血便。病态性腹痛应尽早就医。

非病态性腹痛:如果医师检查排除了病态性腹痛,就会怀疑可能是非病态性腹痛,例如:肠绞痛。肠绞痛常发生于大约出生3个月内,目前成因不明,推测可能与对食物过敏或肠胃功能不成熟有关,多数宝宝3个月以后会逐渐缓解肠绞痛所引起的腹痛症状,少数宝宝可能要6个月左右才会缓解,极少数要到大约9个月才缓解。肠绞痛表现症状为严重哭闹,1星期有3天以上哭闹超过3小时,哭闹时间超过3星期(但也可能因人而异),哭闹时难以安抚,大多不会合并呕吐或腹泻,饮食与成长状况皆正常。

缓解方式

如果是例如婴儿肠绞痛等非病态性腹痛,大多比较没有有效的缓解方式,不过随着年龄增长会自行改善。

喂母乳的宝宝较少肠绞痛现象,但如果仍有肠绞痛现象,喂母乳的妈咪可以尝试少吃易致敏食物试试看,例如:带壳海鲜、奇异果、草莓、芒果等,试试看少吃以后,宝宝是否较少不适哭闹,再来决定是否继续少吃;另外有人说可以用吹风机等白噪音来安抚哭闹的宝宝,虽然可以尝试但不一定有效,而且要注意不要太靠近宝宝的耳边,以免音量太大可能会影响听力;如果是病态性腹痛(因疾病而引起的腹痛),则必须就医请医师鉴别诊断找原因与给予适切治疗,例如:肠套叠可能要在肠道中灌空气、水或钡剂进行复位。

腹泻

喝母乳的宝宝如果大便稀稀的、但没有其他不适症状,饮食与生长状况正常,即使大便稀稀的也不算是腹泻(母乳宝宝很少乳糖不耐,即使生病也可继续喂母乳);如果宝宝喝配方奶,大便理论上会比母乳成形。如果大便仍不成形、水水的、臭臭的,甚至带血丝,大多就是腹泻。

腹泻的定义是指如果比平常突然增加很多次解便(自己跟自己比),或是粪便性状与平常不同,比方像是蛋花汤洒在尿布上般。喝母乳的宝宝有可能一天解多次便或几天才解一次便,都不一定算腹泻,还是要与自己平常相较比较准。

腹泻、腹胀、腹痛、便秘、呕吐 宝宝肠胃5大症状,如何缓解?

缓解方式

腹泻有分为急性与慢性(2周以下为急性腹泻;2周以上为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大多是因为食物不洁或病毒感染等所引起。当宝宝腹泻时,医师会鉴别诊断宝宝腹泻的原因,如果是急性腹泻通常会先给予支持性治疗。洗手是预防腹泻最好的方式、环境保持清洁,并可考虑让宝宝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此外,益生菌于急性腹泻时使用可暂时减缓症状,建议与医生讨论是否给予。

慢性腹泻:可能是对牛奶蛋白过敏或乳糖不耐所引起。有些人对牛奶蛋白过敏,喝牛奶后可能会造成红疹与腹泻;至于乳糖不耐则比对牛奶蛋白过敏少发生,是指有些人对配方奶或母乳中的乳糖不易代谢,造成腹泻的现象,但大多不会起疹子。如果腹泻超过2周、也没其他生病症状,医师可能会建议先让宝宝喝母乳,或改喝部分水解蛋白配方或低乳糖配方试试看。但是腹泻时不建议把配方奶泡淡,以免营养不够。另外,宝宝腹泻时,建议补充电解质液以防脱水,而且最新的研究建议是不用特别禁食,也不用吃特别清淡(比方只吃白粥),以免营养不够。如果仍想禁食,最多不宜超过4~6小时,但如果可以尽早吃就尽早吃,不用刻意禁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