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創造“漫威”


漫威創造“漫威”

08年《鋼鐵俠》的成功被視為漫威的發軔。

與之相比,同年上映的《蝙蝠俠:黑暗騎士》標誌著DC達到頂峰,票房和口碑雙豐收後,蝙蝠俠3部曲雖然成為影史經典,但人們對DC始終提不起印象,諾蘭個人的再次封神,也沒有將DC創造成一個成功的“流行符號”。

(*值得一提的是,鋼鐵俠的全球票房是5.8億,而蝙蝠俠是10億。)

至於,往後的故事,《美國隊長》、《雷神》的陸續推出,為《復聯1》鋪平了道路,DC華納則從領頭羊變為亦步亦趨的追隨者。

凱文·費奇的商業天才因此得以展現。漫威創造了不僅是漫威影業,最重要的是,它將作為與日漫相同的美漫,這一小圈文化,徹底流行化。漫威與DC最大的不同也在於此——“漫威”成為了“人民的漫威”,“DC”卻始終是“華納的DC”。

更進一步。

在復聯成功後,漫威早就擺脫了作為電影產品的唯一標籤,它通過鋼鐵俠、美隊、雷神、銀護的人物塑造,將漫威這一品牌符號完全激活,並融入大眾傳播之中,看漫威電影已不再是小眾的追粉,而是全民圍繞“哪個角色告別”、“首映”、“劇透”的社交狂歡。

角色的構建(內容)是漫威成為漫威的原動力,而話題性(流行)則是催動漫威成為大眾文化的助燃劑。

角色即傳播

幾乎每年1部,漫威充分利用了人們的記憶邊界,在核心角色快要被淡忘的關鍵節點,新的電影很快到來,受眾不得不再回顧一遍前作,繼而在新的體驗中找回記憶碰撞,從而實現完整的情感輪迴。

復聯角色傳播力量的來源,就在於受眾主動的重複。

與被動記憶的心理機制不同,主動重複是一種全情投入,在沒有外部性條件脅迫下,主動認可被視為一種長效的記憶接入。我們始終記不起為了應試而默背的希臘三大悲劇作家是誰,但在看復聯4時,肯定會記得貫穿近10年的每個角色是如何走到這裡。

同樣是長時間的區隔,且前者受到更深的壓力引導,奇怪的是,後者卻讓人印象深刻。漫威作為影史上史無前例的長線敘事代表,其實在做整體佈局時,潛移默化地讓基於個人角色的超英電影,不再是觀眾單純的一次性消費行為。

對於受眾來說,影院的觀影也不會再是僅此一次的記憶體驗,包含對後續作品的期待,單集的電影,成為了角色與受眾情感連接的紐帶,而更廣更深的傳播,將發生在新電影上映前,無數影迷的個人內容終端中。

角色的傳播力,遠超影院上映時的2小時體驗本身。在復聯4上映前,復聯3及漫威所有的前序電影,其實在不被人知的層面,已經又重複播放了數字難以統計的次數。

這一大規模的主動重複,奠定了漫威成為一種“流行符號”的基礎。此外,角色本身的人格魅力和傳遞的普世價值,讓這一“流行”更為放大。

而角色的人格魅力則由角色的形象、語言、行為、完成的使命構成,不同於DC的黑暗風格,漫威的角色更為普世,在蝙蝠俠沉湎於個人痛苦時,鋼鐵俠早就開始拯救世人。

08年在雪災、地震、動車追尾中承受無盡傷痛的中國,民眾的情感訴求在轉移到娛樂的同時,一定渴望有普世的英雄能夠挽救破碎的生活。這也是為什麼,《鋼鐵俠》在08年相比同年的《無敵浩克》對於國人而言,更為印象深刻。

雖然託尼的形象和語言略顯乖張,但對於“鐵人”這一使命的完成,是受傷中的人們在現世所希冀和渴求的。

普世價值的傳遞,其實為漫威席捲中國市場鋪平了道路,哪怕之後《美隊1》、《雷神1》多麼不好看,但我們一定會在《復聯1》中為鋼鐵俠買單。

同樣,不再追求純粹的藝術性本身,雷神、美隊等男性角色務必身材完美,寡姐、緋紅等女性角色力求性感,對於受眾笑點和癢點的百般滿足,讓漫威的作品成為目前最成功的爆米花電影,與大眾的審美接駁,它也成為一種自恰的流行文化。

當看復聯成為流行

流行的外在表現是群體一致性,而本質是社交。

群體的一致性,體現在因流行倒逼的社交壓力下,以及在流行氾濫後個人所追求的獨立、原生體驗中。

社交壓力迫使你去主動或被動了解當下的話題,而話題永遠是社交的必然延展,處在人際網絡下的個人無法脫離話題而獨立生存。當漫威所營造的電影宇宙從小眾話題,逐漸發展為群體話題的時候,便會倒逼流行的發生。

馬爾科姆將引爆點的流行歸因到,內行、聯絡員、銷售員三種角色之中。其實,對於漫威這一品牌符號,以美漫小眾群體為代表的內行並不是傳播的關鍵點,要他們對復聯進行較真的話,怕復聯4就是一部漏洞百出的作品。

反而,起到重要作用是聯絡員和銷售員的混合,他們並不是原生的美漫粉絲,鋼鐵俠模型、卷福、寡姐的顏值讓他們深深著迷,大部分漫威的影迷或多或少是從某個片段開始入坑,進而完整上文中提到的“主動重複”。

在內容爆炸和阿卡姆剃刀的選擇下,我們不再會去花長時間,看完一個完整的內容再下判別,而更相信瞬間即為永恆。

這樣一種背景下,漫威的流行更像是一種雜糅,其中混雜了飯圈、模型狗、健身愛好者、sneaker等多元文化,對某個“漫威瞬間”的著迷,又把這種對整體漫威的熱愛重新散播到大眾文化中。

相比,受眾熱愛漫威所帶來的潮流文化和為自身打上潮流標籤,更超過電影本身。

以至於,復聯4上映後,你不能跟身邊的朋友嘮上兩句,不說生活上可能會被人視為落伍,工作中都可能想不出一個讓領導滿意的蹭熱點話題。

這就產生了足夠的社交壓力,只要你還需要符合群體一致性,你決然要去看類似“漫威電影宇宙觀看順序”之類的科普,受到壓力,選擇能緩解壓力的內容,流行也就在這種循環中發生。

當然,社交壓力下催生的是流行發起,而在流行氾濫後,個人對獨特人生體驗的追求加劇了流行的進一步擴大。

首映曬票、劇透,就是漫威流行文化下的兩大法寶,在大家都對復聯是個流行文化達成共識後,有追求的個人必然不滿當下無法凸顯個人獨特價值的社交貨幣,轉而傾向於內容的反面——我不再標榜自己多愛漫威,我在0點看首映,3點給你劇透就是我的硬核追求。

對於個人獨特體驗的彰顯,又引發了社交的攀比。曬票和劇透,不僅僅是單純的到點打卡,而是個人對社交這件事,在人生體驗上的優越性展現。

每一個流行的背後,都是優越性的類比。

流行也正植根於這種自發的優越性進一步擴大,在不斷建構新的內容過程,不停地激發這種優越的人生體驗中,漫威創造的“符號”,反過來獲得了主控,並在這種互動關係中,將符號賦予流行的含義。

自此,有了角色和流行的雙重限定後,漫威終於成為了“漫威”(一種普世的大眾文化)。

寫在最後

一個事物被創造的過程,說到底也是創造者與被創造者,以及創造物的觀察者,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

漫威雖然帶給了我們一種全新的人生體驗,但其流行背後,實際上並不神秘。漫威與漫威內容的互動,漫威內容與受眾的互動,鑄就了漫威本身。

與其說,漫威創造了“漫威”,不如更確切地說是漫威的角色和流行的規律創造了“漫威”吧。

無劇透,就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