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我混進了《創造 101》小姐姐們的飯圈,裡邊是一支支打 call 部隊

大概在周杰倫愛上喝奶茶、把胸肌喝沒之後,我就沒有真情實感地追過星了。

我混進了《創造 101》小姐姐們的飯圈,裡邊是一支支打 call 部隊

但是江湖上關於「飯圈兇猛無腦」的傳說一直在呼喚我的好奇心。

先不提時不時發生的大型撕 X,光是一堆縮寫用語就足夠神秘吸睛。誰是 cxk?什麼是 lxs?「笑死我了」這句話有必要縮寫成 xswl 嗎?明眼人都能看出惡意的 nmsl 和 RIP 又是怎麼被帶節奏刷起來的?

我混進了《創造 101》小姐姐們的飯圈,裡邊是一支支打 call 部隊

(據說是黑粉所為,圖自微博 @Real 皮皮王)

我感覺,這個圈子真是太有意思了。

「臥底」的想法很快冒了出來。錯過了《偶像練習生》,我於是把注意力轉向正在熱播的《創造 101》。

《創造 101》是騰訊視頻在 4 月份推出的偶像女團養成綜藝節目。其實就是找來 101 個小姐姐,通過培訓、PK 和觀眾的投票,最終選出人氣最高的 11 位出道成團。

根據雲合數據的統計,截止 5 月 15 日,這檔節目的全網累計播放量已經超過 22 億。

我混進了《創造 101》小姐姐們的飯圈,裡邊是一支支打 call 部隊

我用兩天時間跟上前 3 期的進度,在裡頭選了幾個閤眼緣的小姐姐。然後「飯圈臥底之旅」就開始了。

「招黑」的飯圈暗語

2017 年 QuestMobile 的一份報告稱,QQ 是 00 後最常用的即時通訊 app。我自然而然地將「臥底」陣地定在這個平臺,然後把打入冷宮接近 3 年的 QQ 重新下載下來。

我看中的小姐姐都在最新順位排名的上位圈,各自有著比較鮮明的特色,粉絲也不少。

比如人氣第 1 位的吳宣儀走的是國民初戀路線,人氣第 3 位的「村花」楊超越憑藉蠢萌一面成為黑馬,而人氣第 6 位的孟美岐可性感可「大哥」。她們都是我的重點研究對象。

我混進了《創造 101》小姐姐們的飯圈,裡邊是一支支打 call 部隊

(圖片分別對應為吳宣儀、楊超越、孟美岐)

QQ 的群搜索功能相當友好,很快我就擠進了幾個成員上千的粉絲群。各色各樣的群公告馬上給了我非常直觀的感覺:飯圈並沒有我想象中那麼喜歡點炮引戰。

相反,他們顯得有些節制。

群公告反覆強調「不討論其他選手,關注自家」,管理員也會偶爾出現,解釋稱這是為了避免黑粉截圖引戰。飯圈用拼音縮寫代替人名的晦澀習慣也是來源於此。

吳宣儀變成了「wxy」,楊超越變成「ycy」,孟美岐則是「mmq」。被自家粉絲寵得如珠如寶的小姐姐們,在別家的討論裡就只是代號一般的存在。

我混進了《創造 101》小姐姐們的飯圈,裡邊是一支支打 call 部隊

老實說,在「臥底」飯圈之前我最期待也最恐懼的就是縮寫暗語。這種圈內術語就像是一層天然屏障,將所有想窺探、看戲或吃瓜的路人都擋在城牆之外。

QQ 的粉絲群沒有太用暗語刁難我。

除了有點燒腦的人名拼音縮寫,剩下的行話大多是 diss,battle,pick,C 位(center,即舞臺正中心的位置)和打 call 這種眼熟的用語——它們早就隨著《中國有嘻哈》和《偶像練習生》在互聯網上流行過,讓我這種一無所知的 90 後跟上進度並不難。

我混進了《創造 101》小姐姐們的飯圈,裡邊是一支支打 call 部隊

唯一一次讓我面露難色的是「zqsg」,真情實感。誰能想到 00 後飯圈喜歡用這樣看起來真摯又樸素的詞?另一個叫「肝票」的說法倒是有點親切感,爆肝投票,聽起來就跟果粉割腎買 iPhone 有異曲同工之妙。

後來瞄了一眼熱愛吃瓜的豆瓣小組和微博,我才知道我的經歷完全是入門級的小兒科。

他們把騰訊稱作「tx」,為吐槽節目組的賽制燈光妝容和服裝而把《創造 101》稱作「土創」,稱黑料挖不盡的小姐姐為「寶藏女孩」,就連王思聰也榮獲自己的專用縮寫「wsc」。儼然另一個魔幻世界。

我混進了《創造 101》小姐姐們的飯圈,裡邊是一支支打 call 部隊

我是不是該誇 00 後的拼音學得出神入化了?

雖然我只是潛水粉,不吵不鬧也不參與撕 X,但在「臥底」接近一週後,我發現吃瓜時能看懂飯圈暗語確實會快樂許多(那就像是一種高級玩家之間的默契)。我越來越習慣暗語的出現,甚至有時會覺得,好像在習得這門特殊的「語言」之後,我才真正被飯圈所接納。

粉絲群:小姐姐們的民間公關團

跟吃瓜看熱鬧的豆瓣小組相比,QQ 的粉絲群更像是幹實事的地方。

除了吹噓自家的小姐姐有多好看多可愛,我所潛伏的粉絲群其實每天都很忙碌——管理員會不厭其煩提醒大家去完成任務,主要是輿論引導和投票打榜。

我混進了《創造 101》小姐姐們的飯圈,裡邊是一支支打 call 部隊

散兵遊勇可做不好這件事。雖然還不算成熟,但這些才建立一兩個月的粉絲群,大部分都已經有一套分工明確的框架:

  • 控評組:正面輿論引導,轉發評論點贊保持微博熱度

  • 反黑組(或稱淨化組):舉報抹黑言論,降低負面影響

  • 數據組:實時監控粉絲增長和榜單的起落情況

  • 打投組:專注「肝票」,快速而大批量地貢獻點贊和投票數

發現了嗎?粉絲群乾的活差不多就是一家公關公司了。即使你是剛剛進群的小白新人,也能在不同組別的指導下迅速進入狀態。

我混進了《創造 101》小姐姐們的飯圈,裡邊是一支支打 call 部隊

(粉絲為小姐姐做的土味應援表情包)

公眾號「明星資本論」在《「臥底」偶像練習生飯圈:集資 2000 萬應援全記錄》一文中形容,各家粉絲之間的打投無異於戰爭。這話放到《創造 101》看也不假,而且還是一場接一場錯綜交雜的游擊戰。

騰訊視頻、微博、OPPO 和微視的點贊頁面被稱為「四大通道」,是最主要的投票平臺。這些票數會直接影響小姐姐在《創造 101》裡的順位排名,是決定去留與生死的關鍵,各家粉絲群都不會輕視。

我混進了《創造 101》小姐姐們的飯圈,裡邊是一支支打 call 部隊

(這是粉絲每天必做的「作業」)

但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眼花繚亂的人氣榜:小紅書、QQ 音樂、冰紅茶、中華牙膏、麥當勞……

把小姐姐推上榜首換來的「獎品」可能是一次拍攝廣告的機會,一場線下見面會,出現在 app 的開屏畫面,又或是在節目正片片尾有自己專屬的 101 秒鏡頭。

我混進了《創造 101》小姐姐們的飯圈,裡邊是一支支打 call 部隊

大大小小的戰役,每一場能讓粉絲精神緊張。我甚至親眼見識到「打遊戲不如打 call」這樣極高的思想覺悟,非常敬佩了。

我混進了《創造 101》小姐姐們的飯圈,裡邊是一支支打 call 部隊

打 call 初體驗

我的飯圈「臥底」生涯大概可以分成兩個時期:暗中觀察和加入「戰場」。

被 99+ 的未讀信息默默轟炸了好幾天,我決定投入前線支援。5 月 15 日中午,我恰好趕上吳宣儀的粉絲在微博「肝票」搶第 5 期節目片尾的 101 秒。拋頭顱灑熱血,我自覺已經準備就緒了。

我混進了《創造 101》小姐姐們的飯圈,裡邊是一支支打 call 部隊

「現在來我這裡領號吧,各位儀圓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繼續努力啊!」

「打 call 比較慢的朋友可以私戳我,我給你發錄屏教程,只需要 3 到 4 分鐘。」

「我這邊正在補號,大家也可以先自己買點號用。」

進群的時候,如臨大敵的打投組剛好在禁言,全場沒有一句寒暄,只有幾個核心活躍成員在發出指令。因為吳宣儀的排名跟前一位還有十幾萬票的差距,為了能在下午 6 點截止之前急起直追,打投組購買了一堆微博小號。

我迷迷糊糊領到了 12 個小號,跟著錄屏教程開始了打 call 初體驗:登陸投票,更換賬號,再登陸再投票,再更換賬號…… 我覺得自己像是生產力低下的機器人。

我混進了《創造 101》小姐姐們的飯圈,裡邊是一支支打 call 部隊

(這基本就是我的狀態了,圖自微博 @奶酪蘸布丁)

花了接近 30 分鐘,我領到的小號已經用完了,打投組的管理員還在風風火火地買號補號。我估摸著算了一下,不多,也就貢獻了 200 票的樣子。但是出於對工作的熱愛(主編你能看到這句話嗎),我只能暫時先離開緊張的打 call 前線。

4 個小時後,管理員宣佈這場仗打贏了,群裡激動的感嘆號多出天際。

我對比數據又默默算了一筆賬:最終結果比我入場「參戰」時多出 52 萬票。如果這個數據沒有水分,那按我的破手速算,每小時得有 325 個小姐姐頂著被老師或老闆揍一頓的風險,對著手機屏幕無意識狂戳才能達到。

混飯圈真的太拼了。

我混進了《創造 101》小姐姐們的飯圈,裡邊是一支支打 call 部隊

突然想起第一天進群,看到有位粉絲義憤填膺跟另一位爭論說:「點贊投票 20 分鐘就好?不可能。好多人每天都要用幾個小時的。」

偶爾來自真愛粉對白嫖粉的蔑視:「你們根本不知道熬夜打 call 是怎樣一種體驗。」

當群裡小姐姐提醒 00 後們以學業為重時,我還聽到了紅領巾飄揚的聲音:「沒關係,小升初不重要。」

有那麼一瞬間我產生了錯覺,這群人是把混飯圈、給偶像打 call 當成事業來做的。

我混進了《創造 101》小姐姐們的飯圈,裡邊是一支支打 call 部隊

但沒來得及把勝利的果實切開吃掉,當天晚上,打投組馬上又投入了小紅書的打榜。

買號、領號、登陸、驗證、點贊、投票…… 飯圈節奏緊湊的打 call 輪迴又再滾動起來,直至《創造 101》這檔節目的終結。

題圖來自《創造 1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