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駕崩當晚,雍正為何要立刻處死隨侍康熙60年的心腹?

李冉靜


清朝的盛世從康熙開始到乾隆結束,而康熙作為康乾盛世的開始者,無疑是偉大的,康熙皇帝在位六十年來,勵精圖治,才讓清朝走向輝煌。可是在康熙去世,雍正皇帝上位的短短的十三年便整頓吏治,實行新政,一改康熙晚年吏治腐敗,民生凋敝的衰敗景象,讓康乾盛世得以延續,使清朝興盛長達100多年。

可是儘管如此,雍正上位之後最備受爭議的一個話題便是帝位的由來名不正,言不順,多年以來雍正繼承皇位都有,什麼篡改遺詔、弒父奪位等傳言不絕於耳,而雍正上位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處死了康熙皇帝六十年的心腹太監是為何呢?

此太監便是趙昌,趙昌是康熙晚年養心殿的總管,可是說整個皇宮的太監頭目。趙昌專門負責康熙皇帝的飲食起居,一個皇帝最重要的便是起居飲食這一方面,可見趙昌是頗受康熙皇帝的信任。按道理說康熙皇帝如此信任的人想必也是忠心耿耿,雍正皇帝應該重用才是,但是在雍正的上位便匆匆將趙昌給處死。

趙昌此人罪責有三,第一就是在雍正皇帝的皇子身邊安插的耳目,從而盯舉皇子的一舉一動,第二就是給廢太子胤礽的兒子弘晰做了一把火鐮,當然讓趙昌致死的原因則是欠國庫5000兩的白銀,這其中的任何一條罪責都則以讓皇帝處死於他。


當然當時雍正昭告天下之時便是因為其欠國庫白銀,自古以來在強權社會之下都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放在現在而言,欠錢償命實屬無稽之談。


司徒歷史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因病去世,臨終前留下遺詔讓四阿哥繼承皇位,這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第二天,雍正皇帝剛剛即位,就下令將服侍了康熙多年的太監趙顯立刻處死,並且株連九族,那麼問題來了,康熙皇帝明明還屍骨未寒,雍正皇帝為什麼非要在這個特殊時期將趙昌處死,並且是滿門抄斬呢?其實只怪他知道得太多了。

有關太監趙顯的記錄,至今為止他的生平記載也十分模糊,我們只能從當初康熙的御用畫師——意大利傳教士馬國賢的記錄中尋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在康熙皇帝去世的時候,趙昌在宮內的職務大約是內務府總管,或者是養心殿的太監總管,不然他不可能知道清朝皇宮之中的這些秘史。而從外國人的記載上來看,趙昌所犯下的罪名更是十分詭異,因為在平時,這種罪名是根本要不了趙昌的命的,那麼雍正皇帝到底找了什麼樣的藉口?

根據這位洋人的記載,趙昌主要犯了三大死罪:首先,太監趙昌曾經秘密在雍正皇帝的身邊安插眼線,監視雍正皇帝的一舉一動,並且將消息洩露給一些圖謀不軌之人;第二,趙昌膽大包天,竟然私自進入廢太子胤礽的兒子做了一把火鐮,很顯然他有幫助廢太子重奪王位的野心;第三,他私自盜取國庫五千兩稅銀。最後,趙昌被雍正皇帝以“私盜庫銀”為理由滿門抄斬,並且昭告天下。

按照常規的法理來說,就算是趙昌私盜庫銀,那趙昌只需要將銀子還給皇帝就可以了,也算不上什麼殺頭的大罪,而前兩天罪名就更是無稽之談了,難道說給廢太子的兒子製作一把用來點火的火鐮也算是謀逆之罪呢?因此毫無疑問,趙昌很有可能是知道康熙皇帝臨終遺囑的一位重要人物,並且很有可能康熙皇帝所立的皇帝不是雍正皇帝,而是十四阿哥。

這樣看來,雍正皇帝殺趙昌的理由就相當充分了,由於之前趙昌負責處理康熙皇帝和十四阿哥之間的書信往來,因此他是最有可能知道康熙皇帝遺囑的人。雍正登上皇位之後,立刻下令收繳各地十四阿哥和康熙皇帝往來的書信,其最終目的就是毀滅任何康熙皇帝立十四阿哥為皇帝的證據,而由於趙昌正是這件事情的直接經辦人,為了殺人滅口起見,雍正皇帝用一個“私盜庫銀”的罪名,將趙昌一家老小全部趕盡殺絕,從此再也沒人能夠知道雍正皇帝即位的時候到底發生了什麼。


完顏翠花


被殺的這個隨侍康熙60年的心腹名叫趙昌,是康熙身邊的貼身大太監兼好幫手,專門負責康熙的日常生活起居,深得康熙皇帝的器重!

清朝皇室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皇帝會在皇子們年幼時,就會挑選一些年齡相仿的小太監,讓這些小太監成為皇子的隨侍男童,跟隨皇子一起成長,以培養他們對皇子的忠誠度。趙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挑選成為了康熙的隨侍男童。




趙昌其人!

趙昌比康熙小三歲,自幼就是康熙的隨侍男童,深知康熙的脾氣愛好,對康熙的日常起居方面也伺候的面面俱到。後來,趙昌被康熙升為了養心殿的總管大太監,專門負責傳達康熙的口諭和宣讀聖旨!


那麼,康熙皇帝駕崩當晚,雍正為什麼就要處死趙昌呢?

首先,趙昌並不是康熙駕崩當晚被殺的,康熙是於康熙六十一年農曆十一月十三日駕崩的,而趙昌是在在雍正元年正月初六鋃鐺入獄並被賜死的,當時雍正給趙昌定的罪名有三條:一是借欠內庫銀五千兩;二是利用職務安插親人;三是私給廢太子允礽之子弘皙製作火鐮。

當然也有傳聞,趙昌之所以被雍正賜死,原因就是趙昌作為康熙的心腹,知道康熙的很多秘密,自然也知道康熙所立遺詔的具體內容,而雍正作為傳說中的皇位非法繼承者,自然要殺掉這個“知情者”以絕後患了!


唐古看今


這或許又是一個陰謀論。首先真的不存在隨侍康熙60年的所謂心腹。康熙晚年最得寵的兩個太監主要為魏珠和梁九功,但這兩人的確沒有陪過康熙60年。


魏珠活到乾隆年間,本質上魏珠也是雍正的擁立功臣。但是魏珠比較貪心,跟雍正討賞,雍正問他要什麼?他說要一個城。結果雍正就“滿足了他的願望”,就讓他去北海團城當總管,那個地方的確叫城,但是實際上是個孤島。所以實際上就是把魏珠給軟禁了。魏珠有個絕活,那就是甩鳴鞭,但是雍正用不著他了。

真正在康熙死後,“追隨先帝”的就是梁九功了。梁九功晚年情況的確撲朔迷離,根據史料記載,他是死於雍正元年2月,在景山上自縊身亡,也就是所謂追隨先帝而去。但是梁九功在康熙活著的時候就已經失寵了,被拘於景山了。也就是說即便康熙駕崩的當夜發生了些什麼,梁九功也不在場。


當然會有人說趙昌。趙昌的身份一直都是撲朔迷離的,他究竟是不是太監,這都很難確定。

關於他的記錄大致見於康熙畫師意大利傳教士馬國賢。“雍正即位,發佈了一個使全國震驚的命令,趙昌被拘執,處死刑,財產抄沒,子女為奴。”

但是就馬國賢的表述,他也應該是內務府官員,但有些資料上顯示他是養心殿太監總管。外國人記錄的史料,很多時候會被我們對正史的一種補充,但有的時候也可能會是一個誤會。所以來看雍正給出殺這個趙昌的理由,在這個洋人的記錄之下,就顯得更匪夷所思。


趙昌分別由三個罪,第一個秘密安插人監視皇子舉動;第二個是給廢太子胤礽的兒子弘晰做了把火鐮;第三個是欠國庫5000兩銀子。最終被雍正以“欠銀欺君”的名義給下旨詔告全國殺了。

這三個罪名都匪夷所思,欠了錢還錢就是,有必要殺了嗎?給廢太子的兒子做個打火機就得判死刑?最重要的可能是第一個因素,那就是他曾經監視過皇子,知道很多秘密。但是趙昌如果只是個養心殿的太監總管,他就敢幹這事?除非他是受命於康熙。但這也不應該是殺他的理由。當然最最無解的是,為什麼殺一個小小的趙昌,理由又很勉強,還需要詔告天下?


這些邏輯無疑指向一個方向,那就是雍正繼位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而恰恰趙昌知道。但是西方人用他們的思維邏輯來描述東方的宮廷秘聞,鬧出的笑話會很多。

就像一個叫埃德蒙·拜克豪斯的英國混混當了軍官來到了清朝混了幾年,回去後出了一本書,說自己跟慈禧老佛爺也有一腿,而且說慈禧老佛爺觀念十分開放。這種事情,全是典型的西方豔遇邏輯。所以你們要是願意相信儘管相信好了。


炒米視角


雍正殺死的這名康熙隨侍名字叫趙昌,他是跟康熙從小一起長大的太監,所以康熙對這個太監也是當做自己人一樣看待。

在跟他長期接觸的過程中康熙遇到許多煩惱事情的時候,都會跟趙昌訴說來排解自己的煩惱,兩人已經算是真正的好朋友。

雍正在康熙一去世就立馬殺掉趙昌,依我看至少有三個原因。

  • 首先,私人秘密

來講康熙作為一個皇帝,他在位的時候為國家所做出的貢獻,是歷史不可抹殺的,在他治理下的清朝,當時被人稱為“康熙盛世”。

但即便再英明的皇帝,也會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而作為跟隨康熙多年的太監,必定會知道一些康熙不乾淨的事,這些事在康熙在世的時候他是不敢說出去的。

但康熙去世以後,身邊原來服侍上一任皇帝的這些宮女太監,按照制度會被遣返回家或者調到別處去,在這種情況下誰也不能保證太監們會不會把上一任皇帝的秘密說出去。

作為一國之君,他的言行舉止是備受世人關注的,特別是一些破壞國家穩定的的人,巴不得能找到一些關於康熙的緋聞,而如果趙昌把康熙的一些私人秘密傳出去的話,這會讓皇族丟臉,所以雍正必定要處理他。

  • 其次,國家安全

康熙生前在辦理國家大事的過程中,隨身的太監必定會耳濡目染,而國家邊防建設、兵力整頓,國內民生治理、官員調任以及民政設施、百姓福利等等,這一些關係到國家安全的大事,在太監長期跟隨的過程中必定會看到一二。

上面說過太監在上任皇帝去世後,會被安排到另外的地方工作或者直接遣返退休,但是作為長期跟著肯定身邊的太監,他肯定會知道一些國家大小事,如果他有心跟外族人勾結的話,那麼國家的兵力部署、邊境安防等等有可能會被趙昌洩漏到別的國家間諜手中。

但對他來說,這些情報能換金銀財寶,而對一個國家來講,這就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漏洞,因為別的國家首領拿到這份情報後對清朝軍務方面更加詳細的瞭解,以此對整個王朝造成一個潛在的威脅。所以雍正對這樣的人不可不防,而最好的防備方法就是讓他永遠的閉嘴。

  • 其三,遺詔內幕

我們知道雍正參加的九子奪嫡這一場宮廷事變,而政變最後的勝利者是他。但康熙真正的遺囑裡面寫的繼承人是誰,歷史上一直沒有確切的答案。而趙昌一直侍奉康熙直到去世,他或許會了解康熙遺囑的內幕,雍正殺了趙昌其實他可能是想掩蓋當時遺詔的內容。

如果趙昌真的知道康熙傳位給哪位皇子,那麼這本身對雍正以後的皇位會造成威脅,為了預防萬一,雍正先下手為強殺了趙昌以防他把康熙皇位的遺囑內幕說給別的王爺聽,到時候各位王爺一起逼宮,搞出大事情來。

所以綜合上面來分析雍正,殺死康熙身邊的隨侍對他來講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這也足夠說明雍正此人是個足智多謀且心狠手辣的人,為求達到目的不惜犧牲一切。

因為正常來講服侍了康熙一輩子的太監,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而他跟著康熙一起長大,即便他只是一個太監,但也已經有了親情的。雍正對這樣的人能下得了手,說明皇帝都是一批冷血之人。


大國布衣


雍正是清朝最勤勉的一個皇帝,他在位十三年,整頓吏治,實行新政,一改康熙晚年吏治腐敗,民生凋敝的衰敗景象,讓康乾盛世得以延續,使清朝興盛長達100多年。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有作為的帝王,他繼承皇位的合法性一直以來備受爭議,什麼篡改遺詔、弒父奪位等等傳言一直不絕於耳。今天我們就說說,康熙駕崩後,雍正為何賜死追隨康熙60年的心腹太監趙昌。

趙昌何許人也,史書並沒有明確記載。只知道他是包衣奴出身,從小跟著康熙一起長大。原來,清朝入關後一直有個習俗,每個皇子身邊,從小就有一個年齡相仿的包衣奴陪侍左右,他跟隨皇子一起成長,成為許多皇子最信任的人。

趙昌跟著康熙一起長大,倆人雖為主僕,但關係絕不一般。康熙晚年,趙昌被升為養心殿太監總管,負責康熙聖旨的傳達。按理說,這樣一個對康熙忠心耿耿的太監,雍正登基後,應該善待他,即使不重用,也該賜他金銀回家頤養天年。但是,出乎很多人意料,康熙剛剛在暢春園駕崩,雍正就迫不及待賜死趙昌,罪名是“欠銀欺君”。

眾所周知,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就是太監專權。因此,清朝建立後,吸取明朝滅亡的教訓,嚴禁太監干政,嚴禁太監私處京城一步。可以說,順治、康熙年間的太監是名副其實的奴才,一點權力都沒有。雍正賜死趙昌的罪名顯然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雍正為何會急於賜死一個無權無勢的太監趙昌呢?唯一能解釋通就是:趙昌知道了不該知道的東西太多了,讓雍正如鯁在喉,不除不足以安心。趙昌身為康熙的心腹,肯定知道九子奪嫡的內幕,對於康熙欲傳位哪個皇子也是一清二楚。只有讓趙昌永遠閉口,一切爭論才會風平浪靜,一切才會死無對證。至於趙昌是否真的知道傳位的實情,都被他帶進墳墓中,再也無人知曉了。

現在,雖然發現康熙的傳位遺詔,但不少學者認為那是雍正偽造的假遺詔,根本不可信。從雍正登基後,先後殺死趙昌、年羹堯、隆科多等人來看,雍正似乎故意在隱藏什麼,也許他的皇位真的是竊來的。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康熙60年的心腹名叫趙昌,雍正處死他讓人看不懂到底有什麼問題,而且給他的罪名彷彿是莫須有。

一 安插眼線觀察雍正

二 給廢太子胤礽的兒子弘晰做了把火鐮

三 欠國庫5000兩銀子

我認為雍正這樣做是對的,因為我認為趙昌跟康熙60年,擁有很高的知名度,並且能倚老賣老的支配一些人造反,擁有強大的號召力。並且話語權比雍正都管用,調配資源和人脈關係非常溜。比雍正都用人都容易。從種種跡象表明趙昌的造反能力非常強悍的。


雍正看到了趙昌的強悍能力和趙昌根本不是自己系列的人,如果要是讓他和平的退休當退休人員,趙昌一定會扶持傀儡皇帝造反的。所以要處死他。


英雄少年66265076


導語

隨侍趙昌是和康熙帝一起長大的太監,他和康熙帝的關係十分的親密,可以說康熙的很多事情他都是知道的。因為他不僅陪著康熙帝一起度過很多榮華顯貴的日子,也經歷了很多不太愉快的往事,知道康熙的很多秘密。當然康熙對他的信任度,想必無論是朝堂上還是後宮的人都不會不知道。甚至很多無法向大臣們,妻子和兒子傾訴的話,康熙都會和趙昌說,那麼既然如此,雍正在登基後的當晚為什麼會直接將他殺害呢?



按理說如果雍正那時候將他殺害,很大程度上會引起朝臣們的懷疑,認為康熙中意的繼承者可能不是他,所以雍正為了滅口只能將其殺害,這樣一來雍正繼位的風險就會加大,那他為什麼會做費力不討好的事呢?

據說當時雍正下令殺害趙昌,是因為他犯了三個罪

  • 一,曾經,秘密在各個皇子身邊安插線人來監視他們的舉動,身為一個奴才,居然想著監視皇子們的一舉一動,這確實很過分。

  • 二是因為他曾經給廢太子胤礽的兒子弘晰送了把火鐮,似乎準備意圖不軌,和廢太子商量著意圖再次造反,那把火鐮可能是某種信物,過,如果這件事真的發生的話,那康熙肯定會有所察覺,但康熙在世之時並沒有對趙昌進行懲罰,所以說這件事也可能是編造的。

  • 三,趙昌私自動用國庫5200銀子,綜合此上因素然後趙昌被雍正以“欠銀欺君”的名義並下旨詔告全國把他殺害。不過我認為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至於雍正所述的上述趙昌所犯的一些罪行,只不過是一種掩飾,而趙昌升為一個宦官,又不可能進行反抗,也就是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意思,根本就沒得選擇。

不過雍正在冒著那麼大的風險的情況下,還要處死趙昌,肯定也是有原因的。

  • 一,我認為可能是因為他從小和康熙一起長大的緣故,肯定也知道康熙的很多事情,也包括一些不好的事情,在康熙死後,如果這些事情被傳了出去,只會有損皇家威嚴,所以雍正皇帝便將他殺害了,不過單單只是因為這一個原因的話,實在不適合立刻處死。

  • 二是因為趙昌既然是康熙的親信,那麼他的話大臣們肯定也會聽取,甚至關於康熙臨終遺言的一些事,如此一來,雖然雍正被康熙親自傳授而登上了皇位,但是如果趙昌在這個時候,反咬一口,那情況會對雍正大大的不利也會引起朝堂動盪,實在不利於雍正登基。
  • 三是,趙昌很可能在康熙在世時就投靠了某位皇子,那個人很大一種可能不是雍正,既然如此留下它對於雍正來說也是一個禍患,雖然當時可能不會對他造成什麼影響,但是在登基以後,他萬一散佈一些謠言,也會形成很壞的結果。

綜合種種,顯然殺害趙昌比讓他繼續活下來好處更多一點,所以即便冒著很大的危險,雍正帝也選擇在康熙死後立即將其殺害。


小姐姐講史


這個題目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康熙皇帝在公曆1722年11月13日病逝當晚,是沒有人被殺的。雍正上臺之後,確實殺了不少康熙年間的舊臣,這也是事實。這些被殺的人裡面,養心殿總管趙昌比較符合題主所描述的人。

趙昌是康熙晚年養心殿的總管,專門負責康熙皇帝的起居,稱得上是太監中的頭了,這足以看出康熙皇帝對他的信任。按說康熙皇帝這麼信任的人,雍正上臺之後也應該善待他,比如康熙晚年比較信任的大臣張廷玉,在雍正年間就受到重用。可是趙昌在雍正元年正月初六,就被雍正急急的地下了大獄,其結果之慘、時間之快令人震驚。雍正為什麼會這麼著急,處死一個跟隨康熙六十餘年的心腹太監那?


首先,我們先了解以下趙昌其人。趙昌和康熙的年齡相仿,在康熙很小的時候,因為趙昌的表現比較好,就被選中隨仕康熙左右了。從此以後,趙昌就一直陪王伴駕,一直到康熙駕崩,可以說是陪伴康熙最久的人。

有人說他快速的被雍正滅口,是因為趙昌知道了雍正篡改聖旨的事。康熙駕崩前究竟選擇了誰繼承大統,有說法認為是雍正篡改了遺照,將聖旨中的“傳位十四子”改成了“傳位於四子”,於是皇四子雍正就繼承了皇位。可是這件事怎麼能瞞得過康熙的心腹太監趙昌呢,所以雍正繼位之後,迅速處決趙昌,是為了殺人滅口。 不過,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因為滿清冊封的詔書是用滿、蒙、漢三種文字書寫,在滿文中,“於”和“十”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根本沒辦法修改。



正史上記載,雍正給趙昌定的三個罪名分別是:欠內庫銀子五千兩、在宮中安插自己的親信、給廢太子的孩子作了一個火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三條罪名明顯是牽強附會,只是為了處死趙昌安插的罪名。 個人認為,真正害死趙昌的是因為他知道的太多了。趙昌雖然雖是個太監,但是卻陪伴了康熙六十餘年,可見康熙對他信任有佳。都說伴君如伴虎,趙昌能在康熙身邊安然渡過六十餘年,也說明趙昌對康熙的脾氣秉性是有多麼的熟悉。那麼康熙心中最中意的繼承人,想必趙昌也是一清二楚。為了讓趙昌永遠的保守秘密,雍正快速處決掉趙昌,也就能夠理解了。

雍正登基之後,面對康熙晚年國家陷於停滯發展的局面,雍正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改土歸流、廢除賤籍制度、實行攤丁入畝、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廉銀製度、改善秘密立儲制度。 這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在封建社會的歷程上都具有重大意義。雍正為了親自批改奏摺,經常辦公到凌晨三四點鐘,休息的時間極少。由此可見,雍正是多麼想當一位好皇帝。

不管,康熙內心最中意的繼承人是誰,雍正最後當了皇帝,都是一個不錯的結局。


歷史淘沙


康熙的身邊有一位隨侍60多年的心腹太監趙昌,從康熙還是皇子的時候就隨侍左右,康熙對他寵信有加,一刻也不離身,既然如此,在康熙皇帝駕崩當晚,雍正為何要立刻處死這位隨侍康熙60年的心腹呢?

雍正處死趙昌的罪名是“欠銀欺君”,但是這個罪名實在有點太輕,欠了錢有必要就殺了嗎?這並不是殺他的理由,仔細分析,在我看來,雍正之所以這樣做,有以下四點不願意說的原因:

守住康熙的秘密

隨侍康熙60年的這位太監名字叫趙昌,趙昌這個太監的身份和別的太監不一樣,清朝有個規矩,每個皇子從小身邊都會跟著一個隨侍的小太監,這個小太監和皇子的年齡相仿,一起長大,一起讀書,這樣相當於培植心腹,而趙昌就是這樣一個身份。

趙昌從小隨侍康熙左右,因此康熙對他信任有加,不僅在宮中隨時隨刻讓他陪伴左右,每次出巡都會帶著這位趙昌,更何況這位趙昌是從小隨著康熙一起成長的,肯定知道康熙的一些秘密,儘管可能是康熙成長中私生活的一些秘密,在康熙死後,雍正也不願意留著趙昌,因為怕他洩露出去,因此處死。

保護朝政機密

作為隨侍康熙60年的心腹太監,趙昌不僅對康熙的私生活一清二楚,對於朝政機密更是熟悉的很,康熙的每一道旨意都是經他之手,康熙有時候和大臣們商量朝政大事的時候趙昌也是在旁邊的。

很多朝政大事康熙並不避諱這位心腹,所以他知道的一些朝政機密遠遠比別的太監多很多,甚至很多康熙的皇子們不知道的事情這位趙昌都知道,如此一來,在雍正登基後,一朝天子一朝臣,趙昌的身份很尷尬,此時雍正認為如果留著趙昌就很危險了,為了讓他永遠閉上嘴,保護朝政機密不外露,那就只有處死了。

遺詔內幕

民間很多傳說雍正篡改了康熙的遺詔,他威逼康熙身邊的太監將遺詔拿出來,在詔書上做了手腳,這雖然是傳說,但是也是有可能的,可能雍正不願意太監知道遺詔的秘密,或者趙昌觸犯了他的隱私,為了讓知情的人永遠開不了口,因此滅口。

為康熙殉葬

雖然到了康熙時期,早已經沒有殉葬這個說法,但是作為一個隨侍康熙60多年的心腹太監,在雍正看來,這個太監一生都獻給了皇家和康熙,陪伴了康熙一輩子,雍正可能覺得如果康熙泉下有知,也需要隨侍60多年的心腹來繼續陪伴自己,因此雍正處死了這位太監。

結語:

綜上所述,雍正之所以飽受世人非議,也正因為雍正做了很多解釋不清的事情,比如這件事情,康熙剛死,他就將隨侍康熙60年的心腹太監立刻處死,這難免引起世人猜忌,而趙昌之死,肯定也是因為觸犯了雍正的禁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