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一线,贵池这名残疾退伍军人选择这么做

疫情防控一线,贵池这名残疾退伍军人选择这么做


说起陈炜,池阳街道秋江社区的群众并不陌生,他加入社区彩虹志愿者队伍以来,只要社区有事,便有他的身影。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陈炜更是主动要求去防控一线为社区居民做些事。

“陈炜,小区楼道口张贴的告示,要换一张,你去一下吧。”“陈炜,今天小区出入口防控点的车辆登记工作还是你负责。”“陈炜,小区的巡逻小喇叭,今天还要多播放几遍。”……退伍军人陈炜的微信里,每天都会收到很多条这样的工作任务,而他依然是乐此不彼地忙碌着。“做人不能光想着自己,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一名退伍军人,当群众有需要时,挺身而出做点事,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性格憨实的陈炜不论遇到任何困难总是爱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疫情防控一线,贵池这名残疾退伍军人选择这么做

疫情防控一线,贵池这名残疾退伍军人选择这么做

“陈大哥,今天又是您在这值守呢。”家住附近的张先生一看到陈炜,便和他热情的打起了招呼。“在这一带跑的多了,小区的居民很多都认识我,所以宣传相关防控知识,居民们也更容易接受。”陈炜说道。虽然只是一名志愿者,但春节期间陈炜每天都会准时赶到社区安排的防控点帮忙。到楼道口张贴宣传告示、小喇叭义务巡逻、在出入口登记外来车辆和人员信息…这些既琐碎又重要的工作是陈炜每天的工作日常。“由于小区较多,有时候白天实在抽不出时间,就晚上去张贴,直到全部完成任务。社区既然把这份任务交给我,就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能辜负了。”陈炜说。

疫情防控一线,贵池这名残疾退伍军人选择这么做

疫情防控一线,贵池这名残疾退伍军人选择这么做

在大家眼里,陈炜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关键时刻理应冲锋在前。但是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陈炜其实还是一名因公负伤的残疾人。上世纪80年代在河南某部队服役的陈炜,因一次外出公务途中,不幸出了车祸,留下了脑外伤的后遗症,并被鉴定为三等乙级残疾。到现在依然有头痛、头晕的毛病。由于身体原因,年纪渐大的陈炜,一直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加上妻子身体不好,平时仅靠做一些临时工养家糊口。可即便这样,他也从来不抱怨,而是拼尽全力为社区居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社会上比我不幸的人还有很多,我有胳膊有腿,也能打打工,所以在别人需要我的时候去做点事情,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天性乐观的陈炜告诉笔者。“我们社区自组建彩虹志愿者队伍以来,到目前为止一共有300多名党员、群众加入进来,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这支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陈炜,平常就如同我们自己的工作人员一般,社区大大小小的事只要人手不够,都会喊他过来帮忙。由于春节期间他没有出去打工,所以默默承担了大量疫情宣传方面的工作。其实我们也知道他家庭困难,可他却从来不开口,而是默默工作。”池阳街道秋江社区副主任巩慧卉说起这些时,眼眶都有点湿润。

疫情防控一线,贵池这名残疾退伍军人选择这么做

在贵池,和陈炜一样的社区志愿者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有的是为生计奔波的打工者,有的是家庭困难的普通党员……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志愿者。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的感召下,他们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身影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只为守护这片共同的蓝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