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停课不停学,网络授课你学到了吗?


疫情的阴霾笼罩在人的心头还未散去,有一件事情就迫切地逼到了眼前。大人们可以延期复工,孩子的学习经不起半点延迟。自疫情爆发以来,各省市依次出台"停课不停学,空中课堂"的教育文件,力图尽力减小疫情对孩子学习的影响。

"网课"一词在疫情还未开始前,就有许多人运用这一通道争分夺秒地汲取知识。以公务员、考编、各种考证以及课外辅导最为常见。但迫于现实,中小学都紧跟数字化网络时代的步伐,这也许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也因此虎牙、钉钉各式各样的直播软件开始走近老师和学生们的手中。作为新鲜的授课手段,对于新时代的网络住民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

疫情停课不停学,网络授课你学到了吗?

至少对于年轻老师来说,这是新的尝试。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可以弥补传统授课的缺点,减少限制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学生们可以通过数据找到最优质的教育。隔着网线,也消减了他们直面老师的紧张感,有助于他们开口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考编、公务员之类的网课中可以更清晰地看见这一点。

然而,网络授课的优势并不是能完全覆盖到所有年龄层次的学生身上。特别是面对心智不够完善,意志力缺乏的未成年人来说。

活在中心城市的居民,拥有网络这件事情不足称奇。而被边缘化的农村居民和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着的,一个家里有好几个学生的贫困家庭,他们的网上冲浪,大概只能限于手机上的几个热门游戏和月租适当的无限流量包。在空中课堂正式开课之前,一张完整的调查问卷是必不可少的。

疫情停课不停学,网络授课你学到了吗?

这大概是啼笑皆非又倍感心酸的现实了。初三、高三的学生等不得,经济水平导致的认识差异绕不过。学生至少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期间接触的基本上都是班级授课的传统教学。猝不及防的改变,可能是欣欣向荣的变革,也可能种下厌学的契端。至少,在网络上已经有学生开始在抱怨着,寒假作业没结束,新的作业又来临。

当网络学习变成比课堂教学还要深重的压力,之后可能引起的反弹和消极怠工是显而易见的。在今日头条里我就见过一个家长深重的担心:家长要复工,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学习,把他留在家里,再给他一个手机或者一台电脑?简直不敢想象孩子会做什么。

疫情停课不停学,网络授课你学到了吗?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在哪里都行得通。网络教学的弊端近在眼前,无法忽视。也许有的读者会认为好学生在哪里都不会差,不好的学生再怎么学习也改变不了贪玩厌学的本质。

现实生活本就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在文明社会依旧适用。但作为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他们需要做出的改变,就是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让他们能够从改掉不良陋习到接触到更大的天地。

作为网课的媒介之一——钉钉。它的评论区下面已经是血雨腥风,各种冷嘲热讽层出不穷。学生们更是毫不手软地打低分,目前软件评分已至1.2。

网络教学不是坏事,但他变成了学生们可以更容易想方设法偷懒的一种方式。需要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更多的教育与权衡。

翻过众多评论,除却这些诛心之语,还有另一番情况值得我们去深思。

疫情停课不停学,网络授课你学到了吗?

这是无法回避又令人难堪的事实。年纪大的老师无法顺畅地使用直播软件,在这过程中总是会面临学生的质问。一边道歉一边手忙脚乱地调试直播软件,只是想象也很让人心酸了。

尽管有学生在网络授课中受益,依然也有忽视不了的老师群体在痛苦。他们没有接受过相应的培训,对各项器械不熟练,强撑着做电子备课与授课,最后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荀子对于教学曾提出:"禁于未发之谓预。"疫情终将会改变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也希望硝烟过后,在之后的日子里,都能真正的懂得防患于未然。切莫再因为大意疏忽使人难受。教育誓在必行,教育的缺憾也要尽力完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