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不停

婷,不停

“一进教学竞赛现场就先看到了评委席上的严世强老师,神经一下子就更紧张了”,在李婷的印象中,严老师是一名特别严格的老师,“我有些怕她”。

但在教学竞赛结束后,李婷暗想:“好好向严老师学习,将来也要成为像她一样的老师”。

集中敷了一次面膜

回想起参赛时的情景,李婷到现在都心有余悸。

努力抑制着紧张情绪,刚刚讲了几分钟后就出现了小意外,PPT开始不受控制,“自己乱跳”,这使得李婷的紧张似乎又放大了好几倍,但她很快迫使自己平复下来,一边微笑着继续讲课,一边快速调整激光笔,多次调整后仍没有制止跳动,“我猜测应该不是我的失误,就没那么紧张了。”

李婷将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的成绩归因于“一半是学院的帮助,一半是自己的幸运”。

生命科学学院十分重视青年教师讲课能力的培养,李婷在2017就参加了生命科学学院和口腔医学院联合组织的讲课比赛。面对此次全校比赛,学院准备得更加积极,不仅派出了在学院讲课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张文雅、马妙君和李婷参赛,还专门请了冯虎元、袁建立、高欢欢、王勇、丛培昊、赵伟等教学能手给参赛选手培训,线上讨论、线下交流、报告讲座、集中排练,繁忙的期末季丝毫没有阻挡老师们的培训热情,“就像给我们集中敷了一次面膜”。

“我幸运在刚好抽到了自己准备得最好的一节”。比赛要求选手准备10个题目,每个题目20分钟,抽签决定展示内容。李婷从《神经生物学》中挑了10个章节,“挑课就挑了整整一个礼拜”。

挑完课程就开始修改PPT,图片、字体、色彩搭配、整体布局等,“直到比赛前一天还在打磨,讲课的语调、语速和表情也跟着变了很多”。

为了达到理想的讲课效果,李婷只要一有时间就看PPT,监考的时候还一边看学生一边在脑子里演练,连走路的时间也不放过,“10个20分钟来回过,最后基本上达到了每一分钟要说什么话心里都有数”。

不仅如此,李婷还与同时参赛的张文雅老师和马妙君老师相约一起排练,互相提出意见建议,毫不留情地“批评与自我批评”。

此次讲课比赛使李婷对教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其实17年学院讲课比赛就要求交教案,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就交了两页纸,被严老师说不合格,但遗憾的是之后自己都没有太重视。”

而这一次,通过学习模范教案、聆听严老师关于教案的专业报告,李婷深刻地认识到了写教案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教学内容从哪里引出?抛出什么例子?知识点之间怎么过渡?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在写完教案之后就都清楚了。”

“教案就是课堂的脚本,说的每一句话都呈现在上面”,借着此次比赛,李婷第一次系统地写了10个章节的教案,“计划近期把其余章节的教案也补上”。

用学生喜欢的话讲课

2017年9月,当了两年助教的李婷开始讲授她的第一门课——生命科学学院大三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神经生物学》,“我在念书的时候就觉得这门课很难学”。

婷,不停

《神经生物学》因课程内容不够直观,又未开设专门的实验课,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这给李婷的授课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她不仅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讲解,而且利用自己实验课题组的优势给学生寻找相关样本、照片和视频,“尽可能在课堂上演示给学生看,因为科研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神经生物学》这类课程”。

同时,李婷在课件中添加了很多图片和实验,例如“非陈述性记忆”一节,5个平行的知识点之间基本没有逻辑联系,理解起来更加费劲,她就为每一部分内容都增加了一个最切合的实验,“每一个实验都来来回回挑,每一年上课都在想有没有更适合的案例”。李婷认为,做课件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时代的变化不断修改完善,近几年讲“情绪”的时候她用了电影《头脑特工队》里五个情绪小人物的例子,“过几年的学生可能就没有看过这个电影,肯定要换成更新的例子,要始终做到用孩子们喜欢的话讲课”。

包括年轻人常说的网络流行语,李婷也是信手拈来,不仅用“怼怼”形容愤怒与攻击情绪,还在讲人类视网膜“装反了”的时候,模仿搞笑视频中的语调直问学生“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这进一步拉近了她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不仅课堂上全神贯注跟着她的节奏走,课后还有不少人追着提问。

2019年秋季学期,李婷开始给自己担任班主任的2017级学生讲授《神经生物学》,因为“和这些孩子们平常关系就很好,所以有不少学生会主动找我反馈对课程课堂的意见建议。他们还说我很‘萌’,我一直在纠结是不是应该严肃些”,李婷爽朗地笑言。

不仅如此,李婷还联系由另一位老师讲授《神经生物学》的班级的学生,不时询问他们的上课进度、学习情况等,“我的想法是综合的意见越多,反馈的效果就越好,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效果由学生来评价”。

每学期最后一节课让学生写教学反馈是李婷一直以来的习惯,“学生们写的反馈我都留着,时不时就会拿出来琢磨琢磨”。最初,学生反映她语速过快,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她开始刻意控制语速,尤其是遇到教学难点时,她会把知识点“掰开了揉碎了慢慢讲”,时不时穿插一些生动的案例辅助学生理解。

通过对学生试卷的分析,李婷发现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课堂知识,课堂上虽然认真听讲了,但课后没有消化吸收。她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归因为自己在上课过程中没能照顾到大多数人,“所以我现在就在努力摸索如何分配知识点的难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真正理解神经生物学的内在机制和生成逻辑”。

自学“异种共生”方法

高中时便怀有探索生命科学奥秘的理想,因而李婷在报考大学填志愿时毫不犹豫地报了兰州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保送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导师为王子仁教授。硕士阶段的学习结束时,王子仁老师退休,李婷转为张胜祥老师的博士生,“我从王老师的关门弟子变为张老师的开山弟子,而张老师也是王老师的弟子,一脉师承”。

博士期间,李婷撰写的《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的增生及其主要来源》一文在一流国际期刊BRAIN上发表并获得2015年“张香桐神经科学优秀研究生论文奖”一等奖,这既离不开师门的帮助,也离不她四年多的努力,“实验做了三年多,论文写了一年多”。

还未正式就读博士前,李婷便主动联系尚在国外的张胜祥老师,交流后确定小胶质细胞为研究方向。

婷,不停

2009年张胜祥老师回国,李婷的博士生涯正式开始,“第一年是最艰难的,技术、人员、设备都很缺乏”。课题组刚成立的时候,除了张胜祥老师和王磊研究员,只有李婷和另外一名博士生,“我们一点一点把实验室凑了起来”。

老师们负责完善仪器设备,李婷则一门心思学习张胜祥老师传授的新技术。在之前硕士阶段的学习中,李婷开展的实验都是以蟾蜍为研究对象,而现在却改用小鼠。在科学实验中更换实验对象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光是学小鼠的繁育和手术建模就用了大半年时间”。

在学习技术的同时,李婷也没有落下对小胶质细胞的理论积累。针对这一学界当时并不普遍关注的神经生物学领域,她阅读了大量文献,发现了已有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在和张胜祥老师交流后,张老师提供了一个名为“异种共生”的方法,即把两只不同种类的小鼠缝合在一起,让它们逐渐长成一对连体鼠,但张老师也只是在文献中见过这种方法,并未亲自做过。

为了摸索出这项技术,开始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大量地阅读文献、问遍了所有能问的人,身边的老师医生、国外的学者专家,甚至连七十多年前的文献都没放过。

“异种共生是核心方法,如果不破解这个难题,后面的实验根本无法推进,所以必须要做出来。”

李婷尝试着按照文献中所描述的实验步骤建立“异种共生”的小鼠模型,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最致命的就是建模后的小鼠成长问题,“两只小鼠要么打架撕扯伤口,要么长势不一致”。李婷把能想到的改进方法都用上了,不仅选取性格相对温和的雌鼠作为实验小鼠,还不断调整手术材料、护理方法,连小鼠的“生活条件”都反复斟酌。她将小鼠垫料由锯木刨花换做纱布、卫生纸和消毒棉,鼠粮换成花生、牛奶,“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那段时间李婷常常从梦中惊醒,醒时还在直呼“我的鼠是不是长好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200多对小鼠的失败后,李婷最终摸索出了“异种共生”的技术,并手把手教会了课题组其他人,“异种共生”建模的成功率达到了70%。

李婷依然不满足。通过不断改进实验技术,她将实验技术从最初的两个小时提高到20分钟。

2017年,慕尼黑大学的一名博士生看到李婷发表在BRAIN的论文,被“异种共生”技术吸引了,分别在5月和10月两次来到兰大和李婷所在实验室展开合作,这名博士生的导师也于2018年来到兰大和实验室展开交流。2019年,慕尼黑大学中风与痴呆研究所向李婷和张胜祥老师发出了访问邀请,双方都希望未来能长期合作。

当前,李婷主要研究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及其调控,“异种共生”技术在区分血源单核细胞与脑源小胶质细胞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未来我们的研究将集中在功能上,从表象深入背后机制”。

内容来源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文字 | 蒋云鑫 任妍

主编 | 肖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