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活得充實些,讀什麼書,思考啟迪類的?求推薦?

情到深處漸濃


題主,你好,很高興被邀請回答這個的問題。

以下是石頭個人的經歷與觀點,希望可以給你一些啟迪。

路遙【平凡的世界】

在我剛步入社會時,總感覺迷茫空虛,生活也不充實,一次在逛書店時發現了這本書,也是從這本書開始,我愛上了閱讀,閱讀也給我心靈帶來了巨大的安慰。

當初看到書名,內心在想平凡的世界是如何的平凡呢?

帶著這個問題我便開始閱讀了起來,全身心地投入到當中,因為書中的故事真的吸引著我,利用兩天的時間,我便看完了這本書,中間幾次落淚,書中的內容給我內心帶來了巨大的震撼,內心也充滿了力量,讓我懂得了平凡但不平庸的生活。生而為人,就是活當下,一步步認真的走下去。

從此便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隨書中找到安慰與力量。

之後,我又看了路遙的作品書籍,從書中思考著,汲取著力量。

張德芬【遇見未知的自己】

我也是在別人的推薦下讀的這本書,希望從中中尋找生活的真諦,書中以故事的形式將人生的真諦娓娓道來,讀起來讓人很容易產生代入感,從書中感受與自己生活相結合,書中的故事讓讀者很容易理解與接受。從而再次面對生活時,思考著怎樣去慢慢的品味,慢慢的去體會,去發現那自我內心想要的是什麼。

李尚龍的作品

當下很火的作者之一,我也很喜歡讀他的作品,讀他的文章能從中感受出巨大的鼓勵。即所謂的雞湯,但又不同於勵志雞湯給人一時的激情,從他的作品中能汲取力量,那種力量不是純熱血的,而是要帶著實際行動去實踐的,可以認知到自己的不足,該要如何去行動,因為所有的成功都是痛苦且自律的堅持,付出。

以上是石頭的經歷,希望題主可以靜下心來,認真的閱讀,可以啟迪你的人生,豐富你的思想。

慢慢人生路,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奮進,希望可以幫助你。

謝謝

石頭





石頭的夢


張愛玲:《傾城之戀》

2.馬格利特·杜拉斯《情人》

3.考林·麥卡洛《

4.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5.渡邊淳一:《失樂園》《男人這東西》

6.錢鍾書:婚姻的鏡子——《圍城》

7.勞倫斯:《虹》《愛戀中的女人》《查太萊夫人的情人》

8.泰戈爾:《飛鳥集》《草葉集》

9.塞林格:《麥田裡的守望者》

10.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緩慢》

11.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

12.雪兒·海蒂:《性學報告》

13.德克旭貝里:《小王子》

第一章 假如愛情

14.讓我來成全你的幸福——小仲馬《茶花女》

15.靈魂的哲學與博——司湯達《紅與黑》

16.越過愛情,看見備曖花開——簡·奧斯丁《傲慢與偏見》

17.我愛你,與你無關——茨威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18.這簡直像戲一樣——威廉·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

19.愛永遠不用說對不起——西格爾《愛情故事》

20.山在那裡,你在心碎中微關——巖井俊二《情書》

21.充滿暗礁的愛情海洋——加西亞·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

22.愛情終究成了一種傳說——阿蘭·德波頓《愛情筆記》

23.溫柔而堅強——夏洛蒂·勃朗特《簡·愛》

24.粉色的小愛情——堀川波《我就喜歡你這樣的地方》

25.有天堂,但是沒有道路——北村《瑪卓的愛情》

26.美與愛是獨立的——川端康成《雪國》

第二章 生命本真

27.難緇糊塗的愛情與婚姻——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28.戰火中成長的美麗與堅強——瑪格麗特·米切爾《飄》

29.用哲學來思考——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30.奧德修斯式的傳奇——雨果《悲慘世界》

31.二十四小時,路過愛,走過禁區——霍桑《紅字》

32.最殘酷的愛和最不忍的恨——曹禺《雷雨》

33.值得一生的等待——帕斯捷爾納克《日瓦戈醫生》

34.再翅生命的人——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35.只有渺小的人物,沒有渺小的愛情——西奧多·德萊塞《珍妮姑娘》

36.黃葉鋪滿地,我們已不再年輕——路遙《平凡的世界》

37.生佝寂寞,死的單調——蕭紅《呼蘭河傳》

38.愛上你的心——雨果《巴黎聖母院》

39.愛和欲的煎熬——福樓拜《包法利夫人》

40.我的成長與戰爭共呼吸——安妮·弗蘭克《安妮日記》

41.沉重的枷鎖——張愛玲《金鎖記》

42.在自我面前懺悔吧——列夫·托爾斯泰《復活》

43.片刻的浮華盛世——莫泊桑《項鍊》

44.戰爭,讓女人走開?——瓦西里耶夫《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45.包容的愛還是徹底的恨——艾米莉·勃朗特《呼嘯山莊》

第三章 詩意盎然

46.從“黑暗意識”中甦醒——翟永明《女人》

47.溶解心靈的秘密——舒婷《舒婷詩集》

48.愛,我們曾共同用有——葉芝《當你老了》

49.你最莢的氣質足自由——惠特曼《草葉集》

第四章 非常生活

50.此幸福,彼幸福——楊絳《我們仨》

51.成長是日的,愛足過程——張小嫻《麵包樹上的女人》

52.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婚嫻——老舍《離婚》

53.一個女人的城市傳奇——王安憶《長恨歌》

54.愛情與食物的辯證關係——徐坤《廚房》

55.勇敢地被啟蒙——高爾基《母親》

56.跳來跳去,你跳得出生活嗎——契訶夫《跳來跳去的女人》

57.棘心天天,母氏劬勞——蘇雪林《棘心》

58.有時候,錢也是安全感——亦舒《喜寶》

59.一切只是私人生活——陳染《私人生活》

60.讓它變成事實吧!——王小波《黃金時代

2. 第一本書強烈推薦《人類簡史》

接下來是《未來簡史》

亞特伍德,新銳歷史學者,現旅紐約,對於世界歷史和人類發展史有著濃厚的興趣,對於人類的起源和發展關鍵有著獨到而的見解。《人類簡史》根植於他多年的研究,風趣幽默,獨特通俗,是一部涵蓋歷史、人類學、生物學、宗教、心理學、物理學的奇作!甫一上市就熱銷不斷,引發眾多讀者的爭議和討論。

2、《解憂雜貨店》

東野圭吾:日本著名作家。2005年出版的《嫌疑人X的獻身》史無前例地同時獲得第134屆直木獎、第6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以及年度三大推理小說排行榜第1名;2012年,《解憂雜貨店》獲第7屆中央公論文藝獎。2014年,《祈りの幕が下りる時》(暫譯《祈禱落幕時》)獲第48屆吉川英治文學獎。

3、《三體》

劉慈欣,祖籍河南,長於山西,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高級工程師。

自1999年處女作《鯨歌》問世以來,劉慈欣已發表短篇科幻小說三十餘篇、出版長篇科幻小說六部,並創下連續八年榮獲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的紀錄。他的長篇作品《三體》開創《科幻世界》月刊連載原創作品的先例,成為2006年度最受關注、最暢銷的科幻小說。三體共有三本,但是絕對好看,而且會對你有細微的影響。

4、《納蘭容若詞集》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名為性德,一年後太子更名胤礽,於是納蘭又恢復本名納蘭成德。號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詞人。父親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學士、一代權臣納蘭明珠。母親愛新覺羅氏是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一品誥命夫人。其家族——納蘭氏,隸屬正黃旗,為清初滿族最顯的八大姓之一,即後世所稱的“葉赫那拉氏”。納蘭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葉赫部首領金石臺。金石臺的妹妹孟古,嫁努爾哈赤為妃,生皇子皇太極。

5、《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高銘,1974年生於北京,初二輟學,對於探索未知事物總是有無盡渴望。曾一度沉迷於宗教、哲學、量子物理、非線性動力學、心理學、生物學、天體物理等學科。 [3]

從2004年至2008年的4年間,高銘通過各種渠道,利用所有的閒暇時間,探訪精神病院、公安部等機構,對一百多名“非正常人群”進行近距離接觸,2010年2月出版國內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內容引起劍橋物理研究院等機構的關注。


農村劉小妮


我推薦兩本。

一本是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

一個穆斯林的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和伊斯蘭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心理結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展現了古老的民族風情和充滿矛盾的現實垂涎。作品清新流暢、質樸無華,以細膩的筆觸探測人的心靈,讀後蕩氣迴腸,留下深沉的思索。

另一本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間廣闊背景上,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劃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銅城除過河南人之外,從北方黃土高原和南方平原地區貧困縣漫流來的鄉民也是它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從有了煤炭業,這裡就成了中國西部的阿拉斯加,吸引來無數尋找生活出路的人。在這個口音五花八門的“聯合國”裡,由於河南人最多,因此公眾交際語言一般都用河南話。在銅城生活的各地人,都能操幾句河南腔,哼幾句嗯嗯啊啊的豫劇。 這城市四周全是山樑土峁。山上石多土薄,不宜耕作,農業人口遠比不上黃土高原腹地稠密,更不要說和擁擠不堪的中部平原相比了。因為事農者甚微,加之此地又不缺乏燃料,這些山山峁峁竟然長起了茂密的柴草,甚至還有一些樹木梢林,顯得比黃土高原其它地方更有風光。每當入秋之時,有些山上紅葉如火,花團錦簇般奪人眼目…… 山樑土峁間,由於地層深處挖掘過甚而形成空洞,地表時有下陷,令人觸目驚心的大裂縫往往撕破了幾架山樑,甚至大冒頂造成整座大山崩塌陷落,引起周圍里氏三級左右的地震。大山以北一二百華里處就是黃河,它帶著成千上萬噸泥沙沉重地喘息著淌向東方…… 城市在這條狹長的山溝裡只能擺下一條主街。那商店鋪面,樓房街舍,就沿著這條蜿蜒曲折的街道,沿著鐵路兩側,沿著那條平時流量不大的七水河,鱗次櫛比,層層疊疊,密集如蜂房蟻巢,由南到北鋪排了足有十華里長。 火車站位於城市中心。一幢長方形的候車室塗成黃色,在這座沾灰染黑的城市裡顯得富麗堂皇。除過南郊軍民兩用的飛機場,火車站不大的廣場也許是市內最為開闊的地方了。 火車從這裡向南,穿越綠色的中部平原,五六個小時就可以抵達省城。而向西,向東,向北,都有公路伸出,一直可以通往鄰近幾個省份。這個火車站每天上下午分別和省城對開兩趟快慢客車,其餘就全都是運煤車了。 從隴海鐵路岔出來的這條支線,它的最後一節鐵軌並沒有在這個車站終止。這鋼鐵階梯又在這裡岔出兩股,一路爬坡穿洞,沿途串起了東西兩面二十多個礦區。 外地人提起銅城,都知道這是個出煤的地方,因此想象這城市大概到處都堆滿了煤。其實,銅城邊上只有一兩個產量很小的煤礦,其餘的大礦都在東西兩面那些山溝裡。 當你沿著鐵路支線拐進這些山溝,便會知道那裡有著多麼龐大的世界。這些相距只有十來里路的煤礦,每個礦區都有上萬名工人,連同他們的家屬,幾乎都超過了一個山區縣城的規模。密集的人口,密集的房屋,高聳的井架,隆隆的機聲,喧囂的聲浪,簡直使人難以置信這些小小的山溝山灣,怎麼能承載瞭如此大的負荷?


秋北齋


首先推薦《王者速讀法》,作者齊藤英治,豆瓣評分7.6分。

《王者速讀法》所教的“王者的速讀法”可以讓人在30分鐘內吸取一本書中的精華,學會只閱讀重要的二成內容,但獲得八成效益。在閱讀時,利用《王者速讀法》所介紹的簡單知識和技術,無需特別訓練,就能獲得比常規快15倍的閱讀速度。《王者速讀法》還根據不同閱讀目的介紹了不同的速讀方法,比如“短時間閱讀專業書籍”、“備戰考試”、“閱讀英文書籍”“閱讀雜誌”等等。堅持“王者的速讀法”可以讓知識精華蓄積於腦中,使人在當今的信息化時代裡,成為一名王者。

第二本推薦《微習慣》,作者斯蒂芬.蓋斯,豆瓣評分7.6分。

人們總會習慣性地高估自己的自控力。每天完成一點兒事,積累起來就形成了一輩子的固定習慣。小決心比大決心的效果更好。一旦開始,內心的牴觸就會減輕。

第三本推薦《終身成長》,作者卡羅爾.德韋克/後浪,豆瓣評分7.7分

成功不在先天,不靠外在,關鍵在於思維模式:是滿足於現有成果、避免失敗可能的固定型,還是以努力為豪、尋求挑戰機會的成長型,決定了你能在成功路上走多遠。

從學習怎麼閱讀,再養成閱讀習慣,最後改變思維模式,開啟你的閱讀之旅吧。





金洪


可以先看看這5本書,希望對你有幫助!

1.《解憂雜貨店》東野圭吾

一間能夠解開人們煩惱的雜貨店,一個個扣人心絃的故事,跨越過去與未來,配合上極其巧妙地構思。不是東野圭吾拿手的懸疑推理小說題材。依舊能給你帶來驚喜,剛剛好的溫情,讀每一個故事都像是在喝一杯不加糖的牛奶,味道不算濃,但喝每一口都能在嘴裡留下淡淡的奶香。

2.《月亮和六便士》毛姆

一箇中產階級的男子,在四十多歲的時候突然拋棄家庭,拋棄財富,跑去巴黎學畫畫,在他人眼中這幾乎是瘋子的行為。幾十年的平庸生活,並沒有磨平他對於繪畫的熱枕,而是一直沉積在靈魂之中,終在某一天歇斯底里的爆發出來,如此不顧一切乃至冷漠無情,“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如果你也曾是一名文青,也曾對藝術懷著無比的崇敬與熱愛,只是在漫無邊際的瑣碎生活中,成為了你並不想要,卻不得不成為的人。那麼這本書會適合你,也許並不會給你帶來多大的改變,但相信它會帶給你勇氣。

3.《小王子》聖埃克蘇佩裡

這是本寫給大人的童話故事,不想跟一朵花相處的小王子離開了自己的家園,他在途中路過一個又一個的星球,看到了他所不能理解的大人世界,“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 越是長大我們越是找不到自己,藉著小王子的故事,讓我們重溫生命裡最存粹的美麗。

4.《圍城》錢鍾書

錢老爺子所寫的長篇小說,記述了留學歸國後方鴻漸在愛情,家庭,事業所經歷的種種。文字詼諧幽默,處處可見精妙的比喻。在這樣的文字下,我們看到方鴻漸受困於圍城之中無法脫身,也有一些讀者,藉由方鴻漸看到了自己。

5.《看見》柴靜

柴靜十年來的採訪歷程,也是她的成長告白書,在書中你能看到很多,她採訪過吸毒的女人,幫農民反抗徵地的大叔,渴望被人理解的同性戀,因為家庭暴力而殺死自己丈夫的女囚犯,她走訪過兩會,非典,汶川地震。柴靜帶著你不斷的去看見去思考。在這個浮躁的年代裡,我想我們最需要的不是一碗又一碗的心靈雞湯,不是大談特談的情懷,而僅僅是看見一個真實的世界。


番茄不害羞


你好,我是股律。從2010年接觸《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開始,就深深的被這部小說所折服,後來發現還有按原著改編後的電視劇《天道》,大飽眼福,前前後後看了有五六遍了,啟迪思考的讀物。這本書雖然很類近於西方高智力、高智商暢銷小說模式;但是其內涵卻是濃濃的中國式文化。在一段超脫凡俗的愛情中含著一個現代版既合乎國法又依託佛理的商戰神話。這本書的作者叫豆豆,作品主題的睿智和簡約,出色地表現出佛學光耀和不蓄意的使人震驚!最大的閃光處,在於給讀者打開了一扇窗;能讓你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最喜歡書裡的一句話:人原來可以這樣活著,靈魂原來可以這樣滋潤。希望你能喜歡!





股律板鷹


首先明白你需要補充的先是什麼,對症來,比如你是學廣告學的,那麼任何廣告理論和創意的書你都可以看看,

沒有必要限制在一個領域,學習都是廣泛的,如果現在你沒有頭緒,就在書櫃裡面看看有什麼書是你錯過的,反正我是強烈推薦《資本論》!!!

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還有其他領域推薦一下1、文學、美學方面的書籍 讀文學、美學方面的書,其作用在於:間接地體驗人生、瞭解生活,提升和培養審美能力和鑑賞品位,增強心靈的敏感性和精神的豐富性。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指文學和藝術作品對一個人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個我想如果你聽過前些日子文法學院舉辦的“文學之韻”系列講座就應該有所體會。這方面可讀的實在太多了,不妨現代的古代的國內的國外的都讀一點,尤其是文化經典。我個人覺得這些不妨一讀:文學類:唐詩宋詞、古文觀止、莊子、四大名著;《悲慘世界》、《簡愛》、《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飄》、》、《雙城記》、《老人與海》、《瓦爾登湖》、《傑克倫敦中短篇小說選》等;《傅雷家書》、《圍城》、《平凡的世界》、《浮躁》、《邊城》、《活著》;另外,魯迅、沈從文、羅素、培根的小說或散文,當代中國作家中的賈平凹、張承志、餘華、莫言、蘇童等的小說也值得一讀。美學類:《房龍文集》、《美的歷程》(李澤厚)、《美學散步》(宗白華)、《西方藝術史》等。順便羅嗦一下,其實,文學提高的不僅是一個人的口才和筆底功夫,有的文學書籍甚至會影響人的一生,它的魅力就在於春風化雨而不是強行灌輸,我個人就深受《平凡的世界》的激勵,這種激勵比今天太多的勵志書作用大多了。


小通侃娛樂


讀書不僅可以充實我們的生活,也能為我們取得更高的收入提供理論支撐!

書的種類有很多,讀書要根據自己的愛好有的放矢,這樣效果才會更加明顯。根據你的描述,你喜歡智慧啟迪類的。那麼其實我本身也是此類書籍的愛好者。

如果從雜誌來講,建議可以翻翻《讀者》、《意林》,因為此類雜誌編輯的水平還是比較受大眾認可的,我記著初中時候的語文老師也是極力推薦了這兩本課外讀物作為拓展我們眼界的工具。學生時期,兜裡本身也沒多少錢,購買此類雜誌不僅可以滿足我們的精神需求,也能夠在作文考試中應用平時閱覽的素材。所以我是該類書籍的受益者。

如果從成品書來講,一些知名作家的書您都可以翻翻,我個人是比較喜歡三毛的書,這個臺灣女作家的筆觸深深地打動了我,後來有機會也從書籍附帶的光盤裡聽到了三毛的聲音,感覺很棒,她豐富的人生經歷以及對生活細膩的感悟還有堅持寫日記的好習慣都為讀者展示了一個性格特點鮮明的三毛。您還可以看現在的勵志暢銷書,我推薦您可以看一看陳果老師的書籍,戴建業老師的書籍等等。

最後,祝您開卷有益!





陳志強頻道


在我們的生活中書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書的類型會給我們帶來的人生啟發也是不一樣的。(當然了,對於現在一直宅在家的我們,看書更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首先我給大家推薦讀著名作家雨果寫的《悲慘世界》。記述了一名叫做冉阿讓從出獄,到到人啟迪,再到當上市長,最後被揭穿是殺人犯,四處逃亡,悲傷死去的故事。這本書告訴我們,並不是之前什麼樣之後就是什麼樣。這世界需要正義,需要溫暖,需要關懷。書中沒有用特別華麗的詞藻,還是用更加樸實簡單的語言進行敘述和對話。用樸實無華的語言記錄了一個平凡人,不平凡的一生。

第二個我給大家推薦的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中記述了保爾柯察金的一生,從小到大參軍打仗受傷,然後離開人世。但是保爾柯察金的一句話讓我們肅然起敬,他說:“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也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保爾柯察金那種艱苦奮鬥,不畏卓絕,砥礪前行的勇氣值得我們學習,而且距離我們樹立遠大的目標十分重要。不得不讓我們佩服保爾柯察金的那種精神!

第三,我建議讀一些中國的書,比如老舍的《茶館》《駱駝祥子》,沈從文的《邊城》,魯迅的經典名作。 中國的經典實在太多,他讓我們引發思考,也可以看到當時到很多歷史背景。





音樂調料沙利


推薦大家一本《這麼慢,那麼美》

以慢博快,以簡博繁,有舍方得的生活。幸福永遠得來不易!

許多人將全球幸福指數歸結於北歐制度、福利、資源等因素,但真的僅僅是這樣嗎?

幸福是什麼?物質很重要,但僅僅是“夠用”就可以了。北歐人的幸福感,更多來源於簡約、自然、寧靜的心態,以及家庭的溫暖、個人努力,而這些是我們可以學會,可以身體力行的,也是我們自古傳統一直倡導的。

幸福是一種選擇,我們不必去遠方適應別人的生活,不必為了他人的價值觀而將自己累得喘不過氣,跟著羅敷,一個在北歐生活了10年的MM,體會那些真正能獲得幸福的自信心態、簡約的生活方式、生生不息的自強精神和溫馨治癒的家庭觀念。以慢博快,以簡博繁,有舍方得的生活。幸福永遠得來不易!

許多人將全球幸福指數歸結於北歐制度、福利、資源等因素,但真的僅僅是這樣嗎?

幸福是什麼?物質很重要,但僅僅是“夠用”就可以了。北歐人的幸福感,更多來源於簡約、自然、寧靜的心態,以及家庭的溫暖、個人努力,而這些是我們可以學會,可以身體力行的,也是我們自古傳統一直倡導的。

幸福是一種選擇,我們不必去遠方適應別人的生活,不必為了他人的價值觀而將自己累得喘不過氣,跟著羅敷,一個在北歐生活了10年的MM,體會那些真正能獲得幸福的自信心態、簡約的生活方式、生生不息的自強精神和溫馨治癒的家庭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