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上市公司有序復工 機構:對A股維持積極看法

中國財富網綜合(吳芃)2月10日是全國大多數地區企業復工的日子。調研情況顯示,復工企業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生產,各產業生產漸次步入正軌;而上下游產業鏈、物流運輸、零售終端等行業逐步恢復,將推動龍頭企業逐步提升負荷和生產效率。

多家上市公司有序復工

作為中國經濟的脊樑,A股上市公司有序復工、科學生產,為經濟平穩運行作出了表率和貢獻。

孚日股份位於山東高密,員工人數超過1.5萬人,是全球最大的毛巾生產企業,公司產品大部分出口美國、日本和歐洲等全球主要市場。“儘管國內市場受疫情影響,但海外市場訂單仍舊飽滿。正常年份,我們都是初六復工生產。”孚日股份副總經理、董秘張萌介紹,2月3日,公司便向當地政府提出復工申請,同時提交疫情防控方案。獲得有關部門批准後,公司於2月5日陸續分批次組織員工返崗,至2月10日,生產已逐步達到正常狀態。

華燦光電錶示,目前各子公司已復工,材料庫存能滿足當前生產需要。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物資短期延遲,公司正積極協調,推進材料按需入場。天味食品介紹,復工首日主要是公司銷售行管以及行政管理人員等上崗,“由於供應商暫未開工,我們生產線恢復估計在2月12日左右。”

移為通信表示,公司目前基本實現全面復工。漢威科技表示:“第一批員工已入廠到崗,其他人員實行遠程辦公管理,目前生產和業務一切正常。”

防疫擺首位

疫情防控措施能否落地是復工生產的關鍵。比如當前炙手可熱的必備防護品口罩,有些公司採取以員工自備為主的原則;有些公司則通過公司自備與向當地政府求援相結合;有些公司通過各種渠道甚至是全球購為員工準備口罩,如海信集團就利用全球渠道進行採購,為國內7萬多名員工提供防護用品。

“異地返回的員工均按規定實施14天居室隔離,對在崗人員數量產生一定影響。為此,公司一方面對現有在崗員工安排更為合理的生產作業,一方面協商延緩交貨時間,以應對當前情況。”振華重工副總裁劉建波表示。

“我們從2月1日就開始分期分批地復工了。”2月10日是四川中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監申猛復工的第8天,他表示,從2月1日開始,公司就已經分期分批實現了部分生產人員的到崗復工,其中小龍蝦養殖基地,優先安排當地員工復工;總部管理部門從2月3日開始安排幹部值班,從2月10日開始,有序安排部分員工到崗上班。

“我們在復工前通過各種渠道購買了口罩、酒精、消毒液、耳溫槍等,要求返工員工必須戴口罩,要求各部門、各養殖基地進行工作和生活場地的消殺,做好員工每日健康檔案登記。”申猛表示,目前公司已根據疫情的發展調整了公司的經營策略。

機構:對A股市場依然維持積極看法

展望經濟走向,“有信心”成為企業家們共同的心聲,不少機構對A股市場中長期也抱有積極看法。

中金公司估計,疫情的影響是局部和短暫的,等疫情逐步退潮,增長復甦仍將持續。指出下週仍需密切關注疫情的進展、復工的節奏及潛在的政策應對措施。市場在初步反彈之後可能仍有反覆,但當前市場估值不高,疫情可能並未對中國基本面趨勢造成持續影響。中金公司對市場中期依然維持積極看法,看好消費升級與產業升級的大趨勢。

國海證券指出,隨著疫情影響逐漸衰退,復工和中期經濟的復甦是必然的,不確定的是復甦的程度和政策調控的力度。考慮到疫情對財政收支的巨大影響,地產有望成為託底經濟的重要手段。考慮到疫情和經濟之間的平衡,全面復工預期會在2月底之前形成,而短期復工的程度也大概率是弱復工。

招商證券表示,2月10日開始的返工潮增大疫情的不確定性,預計短期市場博弈加劇。如果病例數據反彈,受疫情影響不大或正面影響的醫藥、計算機、傳媒將繼續佔優。如果疫情緩和,穩增長預期下,受政策影響較大的金融、地產、建築、汽車等板塊關注度提升,受疫情衝擊較大的航空、酒店等板塊也有望迎來資金佈局。從中長期來看,堅信A股正處於2019年開啟的兩年半上行週期,5G技術加持和信息化需求的增加將帶領科技板塊成為未來幾個季度持續景氣向上的方向。

華泰證券認為,在2月10日起的復工潮之下,防疫戰將再次迎來大考。從A股盈利預測、外圍市場對比、歷史經驗覆盤來看,上證綜指在鼠年首個交易日超跌後已修復至合理水平,但後續持續回暖或仍需等待復工潮考驗過關。向下推演,疫情的好轉只會遲到不會缺席,順週期板塊在復工潮考驗過關後,大概率將取得一段相對收益。(綜合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