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这个寒冬里,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而在雷乡海阳,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给予我们温暖,守护我们平安,源源不断为我们传递共克时艰的前行力量。

有一种考验,叫做逆行而上

早晨五点,当许多人还熟睡在梦乡时,海阳市人民医院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早已忙碌起来,这里是抗击新冠肺炎的最前线,工作高强度、高风险、超负荷,医护人员不仅要克服身心压力,还要直面生死考验。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隔离病区的十二时辰紧张而忙碌,医务人员每天承担着发热预检CT检查、采集咽拭子标本、检测和筛查病毒、血实验室检查、发热患者筛查诊断等复杂而充满危险的工作。由于严格限制人员出入,护士除了要做好护理工作、为病人提供生活护理和心理疏导外,还要承担清扫卫生、物表消毒、病人生活垃圾及排泄物消毒处理工作。

他们的每一次隔离区换岗,帽子、医用防护口罩、外科口罩、分体隔离衣、连体防护服、护目镜、橡胶手套、鞋套……必须经过一套严格而又繁琐的穿戴,才能全副武装进入“阵地”。他们每个班次至少要四个小时,期间不能喝水、吃饭、上厕所和擦汗。一天下来,她们的脸上,留下了被口罩和防护服勒出来的深深印记;她们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湿;而他们的目光,永远那么坚定。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2月5日,海阳市人民医院派出第二支医疗队进驻隔离病区,由他们接替已经在战“疫”一线昼夜无眠、连续奋战半个月的首批医疗队员。首批医疗队员撤离后,将集中进行两个周的医学观察。撤离前,医护人员再次递交请战书,希望返回抗击疫情的最前沿,直到胜利的最后一刻。

有一种责任,叫做放心不下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您好,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请您以及同乘人员测量体温并进行登记。”这样的询问和检查,海阳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盖煜丰几乎每天都要重复上百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工作全面展开以来,盖煜丰和其他同事一起“白+黑”24小时轮班作战,“起床就上岗,躺下马上睡”成为常态,他也因疲劳过度被单位强制安排休息。但是休息期间,盖煜丰用“睡不着、坐不住、等不及”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他总说哪能安心休息啊,放心不下岗位的同事们,自己也想出把力。在多次强烈要求后,盖煜丰仅休息了不足1天,就又重新返回一线战斗岗位。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小萱了解到,在疫情防控中,海阳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组织全体党员在出入海阳的5个交通卡口一线值守、巡查,累计出动600余人次,出动车辆260余辆次,以24小时的坚守、24小时的担当、24小时的执着,绷紧神经、一丝不苟,为打赢防控攻坚战筑起一道坚实的公路屏障!

有一种执着,叫做坚持战斗

“车往前上,排好队,不着急!”

“逐车检查,请提前摇下车窗。”

示意停车、敬礼、信息登记、体温监测……

尽管气温已低至零下,但是海阳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政工科科长李海波仍然在高速路口一丝不苟地逐车进行检查。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今年春节前,李海波的父亲因患脑梗紧急住进了医院,为不耽误工作,他与妻子在医院单位两边奔波,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妻子也因为劳累导致胆囊炎复发,全家的担子压在他的肩上。他本打算在春节假期去医院接父亲回家过年,但当接到全体回岗防控疫情的指令,李海波没有丝毫犹豫,满怀愧疚地将尚在住院、生活不能自理的老父亲托付给了妻子:“这个节骨眼,我这个老党员不上能行吗?咱爸只能你来费心照顾了,我要到一线去!”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李海波所在的执勤点,是青威高速公路海阳出入口检查点,该检查点直通海阳城区,是防止疫情蔓延入城的第一道防线,更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核心卡口。高速公路出入口没有建筑物遮挡,在外面站几分钟就被寒风冻透了,但是李海波和他的战友们在寒风中一站就是8个小时,脸被吹麻了,腿也酸痛不已,但他没有片刻松懈。晚上7点,下一班执勤民警前来换岗,李海波在详细交待了当班执勤情况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往医院探望。他总说:“防控疫情,这是一场战斗,我们责任重大,一定要把好门、守好关!”

有一种榜样,叫做言传身教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海阳市留格庄镇蒲莱河村,有这样一个家庭,一家三代齐上阵,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成为这场防控疫情战役中的亮丽风景。

赵长玲,今年53岁,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就主动请缨,加入值守队伍,同时通过微信群发动妇联执委委员等妇女力量,共同开展防控疫情工作。“我必须起带头作用,这是作为党员和两委干部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赵长玲说。在赵长玲的影响下,她80岁的父亲赵元洲和22岁的儿子宋昱也主动参与到执勤检查点的值守工作当中。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老父亲赵元洲每天晚上坚持值班,他说自己晚上值会班,就能让年轻人多休息休息,好有精力去干更多的工作。在母亲和姥爷的感染下,儿子宋昱每天都会到村口执勤检查点为工作人员提供热水,有时还会替换站岗,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这个春节假期,对他们一家来说少了一份团聚的温馨,多了一份同心协力的温暖。

有一种信念,叫做不忘初心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海阳市小纪镇司马官庄村71岁老党员宋平一,听闻村口设路卡检查站,便主动要求在检查站值班。村党支部书记考虑到近日天气寒冷,她的年纪大,劝她安心在家里休息,但是宋平一坚持要去,“我在这里坐着,心里踏实,一点儿都不感觉冷,你们年轻人应该去更需要你们的地方,值班这种小事交给我这个老婆子肯定没问题”。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同样想为年轻人替班的还有海阳市方圆街道阳光社区的老党员杨旭辉,杨旭辉是城北小区的一名楼长,是一名有42年党龄的老党员,每天午饭、晚饭时间,在小区路口都能看见他笔直地在那站岗。疫情防治工作开展以后,他主动跟社区党支部书记提出:“看你们社区干部一整天在这太累了,中午、晚上我有时间,我来出勤,你们先回家吃口热饭、休息一下吧!”

有一种勇敢,叫做不惧风险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对于病毒检测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早一秒出检测结果,就意味着早确诊、早隔离,就会少一分传播的风险,对疫情的控制越有利。为了尽快确诊和排除病例,海阳市疾控中心的检验科工作人员时刻待命,不论是深夜还是黎明,接到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的采样通知后,立刻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手套、鞋套……全副武装走进属于她们的“战场”,没有谁比她们更近距离地接触新冠病毒。采样、分离、送检,这看似简单的6个字,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却要耗费近一天的时间,样本处理过程稍有不慎,就会被感染,但这并不能击退她们,因为她们都深知不论是确诊一个病例还是排除一个病例,对疫情防控来说都意义重大。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同样战斗在一线的还有年轻的况宝莹,她2020年刚入职妇幼保健服务中心,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熟悉新的工作环境,正月初四就承担起轮流值守预检分诊的重担,负责每个入院人员的体温测量和接触史的询问、发热人员的分诊工作。正月初十,她又奔赴辛安镇留观站,负责配备消毒液,定时处理留观人员的生活垃圾、大小便,为他们测量体温。有的留观人员心情浮躁不配合工作,还要耐心做好心理疏导。经常上午10点多才能吃上早饭,中午和晚上吃凉饭更是常有的事。虽然条件艰苦,还要24小时值守,但是她和同事都没有怨言,因为大家坚信,寒冬总会过去,春天定会来到!

有一种支持,叫做家的温暖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从接到抗击疫情通知,海阳市纪委常委刘雪妍就与同事们一起,立即着手制定监督检查方案、下发相关通知、组织一线监督检查。她说,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各监督监察组发现问题线索会立即督促相关单位整改,对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并将问题及整改情况上传至工作群。党风政风监督室的同事再从中搜集整理发现共性问题,形成专报,通过监督实效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高效顺畅开展。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年夜饭没吃完就出来了,孩子一直在姥姥家。一开始他也不理解,不过现在他很支持我。”谈到家里人,刘雪妍难掩愧疚。由于丈夫也身处防控疫情一线,俩人天天早出晚归,陪孩子的时间很少。“但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现在我们已经习惯通过留言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刘雪妍翻出手机里的照片,家里冰箱上贴满了小纸条。家是温暖的港湾,更是她前进的动力。

有一种担当,叫做挺身而出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海阳市盘石店镇机关干部张恩斋,已经扎根盘石十九年,是个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式的乡镇干部。在本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主动请战,第一时间踏上了赶往武汉返乡人员居所的路途,工作中他发挥自己对盘石熟悉的优势,在摸排过程中反复询问,多方打听,生怕漏掉任何武汉返乡信息。此外,他每天还要陪同卫生院工作人员两次入户测量体温、询问状况。物资不充足,他就主动把防护服、隔离衣让给其他的干部,留给自己的只有一个口罩。自腊月二十九主动返岗投入工作以来,张恩斋已经十几天没有回过家,他和妻子都是基层干部,但是他却说:“现在正是老百姓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必须冲上去,这是我们的工作,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

有一种守护,叫做为民排忧

“孙书记,今天物流发不了草莓了!”

正月初二,烟台市工信局派驻徐家店镇上马山村第一书记孙晓梅就接到了村民焦急的电话。原来,孙晓梅到上马山村挂职后,积极协调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帮助村里新建了13个有机水果大棚。并且跟北京和青岛的电商公司达成协议,村庄所有产出的草莓,全部由公司到村收购,村庄完全不会因为草莓的销售问题犯愁。但是疫情导致物流外运受到冲击,大面积熟透的草莓无法外运,老百姓万分焦急。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10个暖心故事带你感受雷乡战“疫”的“硬核”力量!

“大家别着急,我来想办法。”

时间就是金钱,多耽搁一天,村庄就会损失不少收入。孙晓梅第一时间向单位领导汇报了相关情况。为减少村民的损失,烟台市工信局有关领导通过多方联系,决定和振华集团协商销售事宜,并陪同到上马山村实地考察。最终经过协商,振华集团决定全部收购村庄产出的草莓,村民的收入得到了保证。

有一种关爱,叫做苦口婆心

海阳市朱吴镇有个村的防疫广播火了,如果你在家宅得无聊,想要出门,就点开看看吧!

在1909平方公里的海阳大地上,在67万英雄的雷乡儿女中,这样的暖心画面每天都在持续上演。看着他们无惧无畏、逆行而上的身影,除了感动,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有积极配合、不出家门,静待春暖花开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