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七連陽之後,會怎麼走?

大盤連續反彈了好些天,各大主流指數,如深成指、創指、中證500等,基本上都已經超額、超預期地完成回補缺口的任務。

目前看,就基本只剩下滬指、上證50等一批權重代表的指數尚未完成補缺的任務,其實滬深300留了條縫,這裡我當成它補完了。

當下,已經不大能用黃金坑來形容了,因為這個坑已被強大的抄底資金迅速填平,性價比不如上週。

如果有還沒上車的,我覺得不妨可以等等看,個股和指數可能都有比現在好的點位,但不一定有比上週更低的點位。

說回行情,滬指縮量頂破2900,顯然有一種老驥伏櫪的感覺。雖然滬指最終收紅,但到個股層面看,跌多漲少的格局還是不太樂觀。

對後市的看法,我認為短線或許有調整,但幅度不會深,中長線依然看好,這個位置肯定不是頂。


特斯拉研發新型鋁合金,可用於壓鑄電動汽車零部件

解讀:特斯拉這條主線確定性極高,未來零部件國產化率到達100%的過程中,業績受益的覆蓋面只會越來越廣。

雖然當下炒作可能進入中場休息,但不妨礙未來可能出現的二次、三次炒作。

而看好的原因也正在於它業績落地的確定性極高,所有題材裡面有真業績的它算一個,5G及應用也算上,都是未來潛在炒作主線中我抱有較大信心的。

A股七連陽之後,會怎麼走?

另外,再聊幾句那件事,近期數據震盪回落,很多人已經在討論拐點的事情了,側面說明管控是有一定成效的。

但是不是就真的出現數據的拐點,我覺得2月18-20日這幾天是個合適的觀察窗口,因為根據多方預測,這個時間段前後,或許是可能的二次爆發的高峰。

所以,如果數據經過復工的考驗後,仍能保持增速下降的趨勢,或者出現高峰但比前高要低,那麼是可以說拐點被坐實了。

對於我們個人來說,還是不能掉以輕心,良好的衛生習慣也應該長期保留,畢竟身體才是最終的資本,它是1,後面的0都可以慢慢來。


今日覆盤:滬指全天震盪,創指被壓在水下掙扎,兩市成交額7859億,出現明顯縮量。而隨著黃金坑逐步被填平,市場交投氛圍逐步轉淡,觀望情緒出現。

板塊上,煤炭、鋼鐵漲幅居前,受事件衝擊較大機場航運、酒店餐飲等再度反彈,前期熱炒的概念(參考昨天文章)再度出現分化。

兩市A股漲跌幅中位數-0.54%,個股跌多漲少,指數強撐之下,普跌效應出現。

明日策略:倉位不變,本週暫時不作減倉的計劃。未來潛在的回落風險對於低位票來說相對較小,甚至有可能演變為二入黃金坑的抄底機會。

真正該焦慮的是那些經過連續反彈後又回到高位的股票,如果大盤出現下跌,這類股票由於持有者大多浮盈豐厚,出逃慾望顯然要比一般的股票大很多,所以持有這類票的人在接下來幾周是要保持警惕的。

另外,2020年1月末的陽光私募股票多頭倉位披露,1月底平均股票倉位77.03%,較上月末下降4.49%。

顯然,春節前的下殺讓不少機構有止損減倉的動作,但就我觀察來說,不管公募還是私募,目前倉位都還不算低。

這是存量博弈的邏輯,研究的是場內資金剩餘的子彈,子彈打光,行情自然也快到頭了。

但如果增量資金受到刺激大舉入市,顯然這個邏輯是不成立的,所以最終還得看增量端的舉措。

關注板塊:有色、券商、銀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以上出現股票均不構成投資建議,風險自擔,盈虧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