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

就在64年前的今天

國務院發佈了

《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

今天我們所說的普通話

被正式確認了官方地位


正宮地位確立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其實在普通話成為標準以前

中國人也說了幾千年漢語了

這幾千年來都是用的什麼口音呢?


網上隨手搜索一下

評論就有國內幾大方言

搶著舉手“是我!是我!”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陝西人民覺得自己歷史悠久

還坐擁西安這個十三朝古都

“我們的口音就是大唐盛世的口音”


粵語地區的朋友覺得

自己的發音才是古漢語的延續

粵語是“古漢語的活化石”

閩南語瞥了一眼粵語:

“你說的,好像是我吧。”


北京朋友往城裡一指

紫禁城在這兒都600年了

還有什麼好爭的


_

_


圍觀群眾表示

聽著好像都很有道理啊……

那究竟是哪個啊……

別想了,過來抄現成答案吧


_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_

1.


普通話起源:陝西vs洛陽

_


中國最早的統一普通話出現在周朝

被稱為“雅言”


《論語》裡是這樣說的: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

皆雅言也。”

孔子門下弟子三千人

他上課用的是就“雅言”


_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那周朝雅言究竟是什麼口音呢?

懂歷史的朋友開始分析

周起源於陝西岐山

而且西周的都城是豐鎬(今西安西南)

那周天子說的也應該是

上古版本的“陝西方言”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但顯然

古代人的腦回路不是這樣的

其實,夏商時期都城都建在

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

講的是河洛語

周朝則延續了這個口音


周朝在東周時期遷都至洛邑(今洛陽)

河洛語也就是古洛陽話

才是周朝的標準“普通話”

並且一直延續到了漢朝


_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_

2.


隋唐宋:洛陽持續勝出

_


漢朝之後

經歷過一段十分混亂的時期

從三國到西晉

再到東晉和十六國南北分治

再到南北朝

近400年的時間裡三十多個政權更迭

大家都各說各的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直到下一個大一統王朝—隋朝

再次出現

雖然只存在了短短的38年

但是在改變“語言不通”的問題上

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_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隋朝時期的音韻學家陸法言

吸收了六朝韻書的長處

洛陽雅音金陵雅音為基礎正音

編寫了這本中古時期漢語韻書的

劃時代作品—《切韻》

確定了官方口音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而接下來的大唐

是現代幾大方言競爭“正宮地位”

最激烈的時代


“大唐普通話”有著各路民間傳說

粵語、閩南語和

剛剛在周朝“落選”的陝西方言

都有自己的擁護者


陝西方言:

大唐長安在哪兒知道麼?話題結束。

粵語、閩南語:

網上那麼多還原古代朗誦唐詩的視頻

沒聽過麼?跟我們簡直一模一樣!


_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其實,大唐距今已經1300多年了

唐朝的雅言並沒有流傳下來

就算類似

也絕不是直接等於

現代某一地區的方言這麼簡單

總歸一句話

大唐的口音是你聽不懂的口音


_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唐朝初年

《切韻》被定為官韻

唐朝時期編寫的《唐韻》

和宋朝的《廣韻》

也一直以《切韻》為準編撰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但漸漸地

很多學者開始反對以《切韻》為正音

雖然唐朝都城是長安

但是當時的精英階級

普遍認為“洛陽居天下之中”

中原地區才是漢語文化的發源地


他們覺得切韻是

根據金陵地區吳音編寫,不夠正宗

講中原地區洛陽音

才是“尊貴身份的象徵”


_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唐朝學者李涪

就在《切韻刊誤》中表示

別用《切韻》了,已經lllb了

“凡中華音切,莫過東都(洛陽),

蓋居天地之中,稟氣特正。

予嘗以其音證之,必大哂而異焉。”

並批評《切韻》:

“吳音乖舛,不亦甚乎!”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唐朝開始逐漸以洛陽讀書音為雅言

在上朝等等正式社交場合

必須使用洛陽讀書音

都城長安的方言都只能作為市井語言


武則天時期

某個官員在朝堂上說到“豬”時

唸的是長安音“jyu”

洛陽讀書音的“豬”

念做“dyo(音似雕)”

把朝堂上的大臣和武則天都逗笑了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宋朝也同樣如此

北宋名臣寇準和宰相丁謂在議事時

談論起哪兒的語音最正

身為陝西人的寇準說:

“西洛得天下之中,語音最正”

丁謂不以為然:

“四方皆有方言,

我說只有讀書人才謂之正。”


這下更清楚了

不僅首都長安的本地方言不行

連洛陽的方言都不能算是標準語音

只有洛陽的讀書人講話才最標準


_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經過了周秦漢隋唐宋

六個大一統王朝的傳承

雖然各朝代的雅言都各有出入

但是總歸還是一脈相承的


可當歷史的車輪滾向了

第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

大一統王朝—元朝

標準語音的發展出現了轉折性變化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_

3.


元明清:南京話vs北京話

_


元朝的官方語言是

統治階級蒙古族用的蒙古語

漢語繼承了前朝的音韻

做為“天下通語”在整個域內使用

但畢竟兩種語言並行

還是帶來了一些改變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比如,元朝初年的韻書

《中原音韻》中

已經沒有了“入”聲

北方人也漸漸開始

不會說古代漢語中的“入”聲


再比如

一些蒙古語詞彙被流傳到了今天

比如“衚衕”、“戈壁”、“敖包”

還有呼和浩特、包頭、柴達木等等

看著也不像是漢語能取出來的地名


你也會說的蒙古語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明朝時期

普通話的稱呼已經從

“雅言”變成“官話”

明太祖朱元璋為復興華夏

下令修撰《洪武正韻》

繼承了唐宋音韻體系


雖然這本韻書在中國沒什麼存在感

但卻對朝鮮有著深遠影響

朝鮮的世宗大王主導編寫並創造了

如今的朝鮮文字的《訓民正音》

就是參考了《洪武正韻》的框架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永樂年間

明朝首都從南京遷到了北京

有40萬南京人口跟著移民來了北京

這甚至比北京原有的人口還多


唐宋時期輸給洛陽音的金陵雅言

也就是南京官話,此時翻身做主人

成為了明朝的標準音

一直到清朝早期

都還是沿用著南京官話


_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直到雍正八年設立正音館

清朝開始推廣

以南京官話和北京話融合後

形成的“北京官話”


到了清朝中後期

北京官話已經取代南京官話

成為了清朝的官方標準語


_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這時期,很多滿語詞彙

也融入到了漢語裡並沿用到今天

尤其是東北話


東北人常說的“你長得可真磕磣”

“你怎麼這麼磨蹭”

還有“埋汰”“咋呼”等等等等

都是音譯過來的滿語詞彙


還有一個最常用的口頭語

“挺好”的“挺”


_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這個時期的官話

已經與我們現在說的普通話很類似了

但在接下來的時期

普通話才完成了最後的進化


_

4.


“南北大戰”民國就開始

_


1909年清朝設立“國語編審委員會”

“國語”這一稱呼誕生

1912年12月

民國成立讀音統一會籌備處

確定每一個字的標準讀音

這引發了各地代表之間的“撕逼大戰”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來自北方直隸省的

著名語言學家王照

對於會員構成非常不滿

“一共80個成員,

來自江浙的就有25個,

這個對我們北方不公平!”


江蘇的汪榮寶表示不服:

“若每省一表決權,

從此中國古書都廢了。”


王照一聽:

“你的意思是

江浙以外就沒有文化人了?”


_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在北方會員的堅決抗議

會議開了半年多主持人接連辭職之下

最終決定一省一票

6500多個有爭議的漢字讀音

進行投票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1918年,民國公佈了

第一套官方標準的國音“注音字母”

主要由北京官話和南京官話

混合提取創造


“注音字母”的使用和“國語”這個稱呼

現在都還在對岸的同胞那裡傳承著

雖然,語音腔調已經變成了

“你怎麼可以醬紫”“你很機車耶”

“我整個人被你打敗了”


_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但是,這仍然不是現在的普通話

直到1956年


_

5.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_


在網絡上有一個非常熱門的說法

說是當年確定普通話時

四川話以一票之差輸給了北京話

不然現在全國上下都是

“巴適”“安逸”“瓜娃子”了


四川朋友,醒醒

看看上面的歷史

洛陽人、南京人還沒先說話呢!


想什麼呢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其實,普通話的確定

並沒有經過什麼投票


1956年2月6日,國務院發佈的

《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中

正式確定普通話

“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

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

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


普通話的實際語音採集地

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

定義中所說的語法

則是以魯迅、老舍、郭沫若、

巴金、沈從文、朱自清等等大師

的著名現代白話作品為規範


這也就是為什麼

上學時候語文老師總是讓你


_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而現代年輕人天天引用

“魯迅先生(不管說沒說過,反正)曾說過”

現在看來也沒什麼毛病


_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那麼,你家的方言

有成功成為某個朝代的官方口音麼?

允許你來炫耀一下。


四川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


· THE END ·


撰文 | 蘇淼

策劃 | 蘇淼

運營 | 蘇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