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情,深圳中小企業的“急救包”有用嗎?

當下這場疫情,除了每日激增的病例數量、嚴峻的防控形勢,大家開始重視起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特別是同樣處在“生死一線”的中小企業。


全面防控之下,擊退此次疫情,畢竟只是時間問題。但疫情對整體經濟的衝擊怎麼辦?對中小企業的影響誰來擔?


近日,深圳出臺惠企“十六條”措施,給企業帶來了金融抗疫“急救包”,為企業“輸血”、“造血”,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融資效率,助力戰“疫”攻堅。


特事特辦、見貸即擔


提倡特事特辦、構建綠色通道、暢通融資渠道,是深圳惠企“十六條”中體現的關鍵詞。


此次措施中特別提出,對疫情防控相關企業和重要生活物資骨幹企業的票據貼現,開通再貼現綠色通道,將業務辦理流程縮短至2個工作日內,並

鼓勵擔保機構對符合條件的合作銀行推薦的貸款項目實行“見貸即擔”


最近,深圳龍崗區的一家醫療器械公司為生產一批紅外線體溫計急需融資,該公司負責人告訴深圳衛視&壹深圳客戶端記者,這次向銀行提交貸款申請後,全流程都加急處理,原本可能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縮短至僅用1天就完成業務審批,兩天左右就收到了200萬的貸款資金。


戰疫情,深圳中小企業的“急救包”有用嗎?

( 愛奧樂醫療器械(深圳)有限公司負責人肖士誠 接受記者採訪)


個體工商戶也納入補償範圍


深圳的中小企業數量在全國處於前列,國家級高新企業中8成多是中小民企,員工更是來自全國各地。筆者認為,隨著返工潮來臨,對於受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扶持上更需要精準到位。


此次針對企業的金融措施,不僅僅包括了中小企業,還包括個體工商戶。例如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的受益範圍擴大至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貼息政策也基本覆蓋全部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和大部分中型企業。


戰疫情,深圳中小企業的“急救包”有用嗎?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餘凌曲認為,深圳金融方面的支持措施,它的覆蓋範圍更大,力度也更強。具體來看,從中小微企業覆蓋到個體工商戶,更體現了深圳這座城市創新創業的特徵:很多創新創業的業態,並不是以註冊企業的形式存在,而是以個體工商的形式存在。


34億產業專項資金用於貸款貼息


為了讓中小微企業在特殊時期輕裝上陣,保持深圳的經濟活力,深圳市級財政還將拿出10%的產業專項資金,約34億元,重點用於中小微企業貸款貼息,貼息後中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將降至3%左右。


戰疫情,深圳中小企業的“急救包”有用嗎?


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局上市和融資促進處副部長趙健告訴記者,疫情防控期內所有新增小微企業貸款和大部分中型企業新增貸款按實際支付利息的50%予以貼息,預計將惠及近20萬戶中小微企業(包括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撬動新增(展期視同新增)優惠貸款總規模達2000億元左右。


專家認為,此次惠企“十六條”措施在金融財政層面,給予了企業廣覆蓋、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資支持,為企業紓困,同時也提振了企業復工復產的士氣與信心。


餘凌曲對記者分析,這“十六條”措施一方面是打了一套“金融組合拳”。政府從財政貼息到政策性擔保,再到支持中小企業的融資等方面,千方百計擴大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降低融資成本,起到維護中小企業信心的作用,也為未來全面開工復產做好資金準備。


另一方面,也提供了積極的政策信號,從國家到地方,政策調控的空間非常大。雖然當下由於面臨疫情導致經濟暫時下滑,但只要中小企業堅定信心、不退出,未來疫情解除之後,經濟復甦帶來各項需求提升,定能獲得一個更大的增長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