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往往都是與危機並行,那些在災難中浴火的企業都成為了強者

Hello,大家好,我是碎月,一位專注金融與創業領域的學者。

2020年這個春節,值得每一位中國人銘記,疫情的肆虐牽動著所有人的心,在危機中我們沒有後退,反而是迎難而上,歷史告訴我們,最終勝利的一定是我們。

在此次疫情中,家庭、企業、國家受到了不同程度傷害,但是你要相信,在災難中浴火的最終都能成為強者,一起來看看歷史吧,看看那些在災難中越挫越勇的企業。


機遇往往都是與危機並行,那些在災難中浴火的企業都成為了強者

新東方:“非典”之後成了行業裡“現金儲備”最多的公司

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北京市教委要求培訓機構全面停課,新東方面臨著所有學生要求退款的問題,卻沒有足夠的資金退款給學生,因為當時學費已經花在了夏天的書本費、教室租金和市場宣傳上,根本就無法退款給學生,面對這種問題,俞洪敏與銀行協商貸款、跟朋友多次借款,最終度過了危機。

此次之後,俞洪敏開始意識到,在任何時候,都需要有足夠的現金儲備,來應對隨時隨地都能全額退給學生費用的問題,新東方之後就成了行業裡“現金儲備”最多的公司。

京東:被“非典”逼出的電商生意

2003年時,京東只是一家賣CD光盤和刻錄機的公司,當“非典”來襲時,京東的線下代理生意全部暫停,在21天裡就虧損了800多萬,如果非典6個月內不過去,京東就會面臨破產。


機遇往往都是與危機並行,那些在災難中浴火的企業都成為了強者

面對這種情況,京東開始轉戰線上,因為早期的口碑良好,所以線上的發展非常順利,這樣發展讓劉強東看到了線上交易的市場潛力,於是,京東開始全力發展線上零售業務。

據瞭解,在2003年,京東的銷售額達到了8000-9000萬,這一業績不僅讓京東順利的度過了“非典”時期,還成就了為了的京東電商。

阿里:在家辦公,業務不降反增

2003年,阿里的一名員工被診斷為“非典疑似病例”之後,整個阿里都被隔離了起來,包括馬雲也被強制隔離了兩週時間,面對這種情況,馬雲通知全體員工在家辦公。

然而面對疫情的影響,很多商家都選擇了網上交易,這也讓阿里的業績直接以50%的速度增長,在疫情延續的4個月裡,阿里一戰成名。


機遇往往都是與危機並行,那些在災難中浴火的企業都成為了強者

順豐:租飛機雲快遞,業務量激增五成

2003年受疫情影響,國內的交通運輸受到了重創,然而王衛卻抓住了時機開始發展快遞行業,趁著航空公司業務蕭條大舉降價的時候,王衛與多家航空公司簽訂協議,利用國內230多條航線的專用腹艙,在全國各個城市運送快遞。

之後,順豐迎來了迅速的發展,每年都在以50%的速度增長,增長的規模抵消包機增長的成本,這種良性的循環讓順豐發展的更加順利。

好了,我們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如果你想學習更多金融知識,請點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