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在临终绝笔中写了什么,竟让慈禧嚎啕大哭?

用户61403323


李鸿章在弥留之际,写了两样东西。一个是呈给远在西安的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奏章,另一个是一首诗。

奏折不长,也就四百多字。但这份奏折中李鸿章所表达出来的深情,却引起了共同经历晚清动荡的慈禧的共鸣,让慈禧这位心狠手辣的老太太也为之动容。

李鸿章的遗奏,大意是说:

我知道自己重病难以治愈,大概快到了生命的尽头,现在口述这份奏折,希望圣上可以明鉴此事。

我为官四十多年以来,吃苦耐劳,从未请过病假。之前我在马关受伤,大量失血,才导致了眩晕。去年夏天,在北上途中又再次患上了腹泻,身体元气大伤。在回到都城以后,我又因为诸事不顺而日夜操劳,长期焦虑。这使得我胃口越来越差,身上的老毛病也反反复复地发作。后来承蒙太后您的关心,拥有了特别假期。对您的关心和慰问,我非常感激。

和八国联军的合约差不多处理完了,但和俄国的协定还遥遥无期。这些让圣上忧心的事,也是我没有处理完的心事。我每次一想到这些,便觉得五脏六腑都像是有烈火在焚烧。这个月十九日的晚上,我突然咳出大半碗血。几天之内,我都陷入昏迷,医生们束手无策,我知道我的生命难以再延续。

我想到我早早就受到朝廷的赏识,承蒙的恩惠最深。所以每每想到时局艰危,我就不敢透露自己的病情。我只希望自己能多活几天,亲眼看到国家的复兴。正是因为心中怀着这样的志向,所以我要是如此死去,那我大概会死不瞑目。

现在朝廷还在复兴的起点,圣上也没有回到都城。和八国联军的的协议才达成,东边的争端却还没有平息。我们整个国家的根本都受到动摇,处处都潜伏着危机。我想,多难兴邦,殷忧启圣。我看了近来颁布的多道政令,觉得我们应举行新政,以此来达到自强的目的。庆亲王等人和我共事很久,这次他们更是和我一同面对困境。所以他们一定是可以为国家真正效力的人。有他们继续努力,我就算这么走了,也死而无憾了。而我的子孙,他们也受到朝廷恩惠,所以他们也会为朝廷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单单从内容来说,一位七十九岁高龄的病重老臣,在生命垂危之际仍然惦记着国家大事,这该是怎样一位为了家国抛头颅洒热血的人。而李鸿章在重病时还能记得清政务,也看得出他平日里是个多么投入的人。

而李鸿章又不是一个普通大臣。他的这份遗奏,是呈给慈禧的。

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之一,领导了洋务运动,掌握着北洋水师。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评价李鸿章说,他是“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在局势混乱,各种势力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激烈角逐的时候,李鸿章在清朝廷起到了定心丸一般的作用。

无论慈禧惦记李鸿章是因为什么原因,当看到并肩作战的老臣如此感激和道别,慈禧不可能不感到痛心。

正如慈禧所说,李鸿章是“再造玄黄”之晚清重臣。对慈禧而言,李鸿章的离去,是“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邓海春


公元1901年11月,79岁的李鸿章因病在北京去世,在弥留之际,他除了给慈禧上了一道临终奏表之外,还特意写下一首绝笔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这前两句的意思是说,我这辈子车马劳顿从来没好好休息过,等到国家需要我时,才知道想要轻松一死也是很难的。潜台词就是说,其实我早已疲惫不堪,甚至曾想要一死了之,但因为国家还需要我,我又如何能丢下这个烂摊子呢?

李鸿章说的这两句,是暗指在《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签订时,已到古稀之年的李鸿章曾很想一死了之,这样至少可以保全他的名声,但国家和慈禧都还需要他,他最终还是只能去背这个黑锅,忍受天下人的骂名,所以他不由感慨原来想轻松的死,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则是说大清朝三百年来发展缓慢,因而遭到西方列强的入侵,不仅国家民族遭难,百姓也流离失所。在此,我只能默默在远方为这些亡灵们祷告。至于最后四句则是说我李鸿章已然是壮志未酬身先死,但海外列强虎视耽耽,想瓜分我中华的想法从未平息。所以希望大同志们继续努力。

据说,慈禧太后在看到这首绝笔诗后,也忍不住潸然泪下。虽然说这首诗是李鸿章述说自己这半辈子的不容易,但这又何曾不是慈禧这半辈子走过的路呢?所以慈禧一边读着这首诗,一边回想这一路走过来五十年风雨飘摇,仿佛这些事都在昨天发生似的。如今斯人已逝,此情此景,怎么能不让人悲伤流泪呢?

随后,慈禧下令给李鸿章风光大葬,诏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并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处,京师祠由地方官员定期祭祀。要知道,清朝立国三百年,李鸿章是唯一一个在京师建祠的汉族官员,可见朝廷对他的高度认可。在李鸿章的葬礼上,慈禧太后甚至直接公开称赞他为“再造玄黄”之人。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李鸿章的一生,也算是无悔的一生!


我是赵帅锅


关于提问者所说的慈禧嚎啕大哭一事,正史上并无记录,倒是影视剧中时常演绎。

正史中记载的内容大致如下:

光绪二十七年也就是1901年九月二十六日,此时慈禧与光绪正在“回銮”返京途中,这天由河南巩县抵达汜水县驻跸,接到北京奏电:“病势危笃,请速派大臣接替,以资镇摄。”慈禧和光绪阅后都很担心,因为当时另一议和大臣奕劻己出京赶来迎驾途中。慈禧对局势极为担扰的对随驾吴永说:“大局末定,李相倘有不测,如此重荷,更有何人可分担?”

九月二十八曰由汜冰往荥阳,傍晚接到京电.李鸿章于当日午刻逝世,慈禧,光绪无心晚膳。随即召见荣禄商议对策,事后决定三个人事任命:

一,王文韶着署理全权大臣

二,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着袁世凯署理

三,山东巡抚着张人骏调补

十月初二在开封慈禧收到李鸿章最后奉疏:

同日发布一道上谕表彰李鸿章之功绩:

通过正史未见慈禧有失态大哭记录,以其性格也不会在臣下面前失态大哭至多掉几滴眼泪而已!

(上图为李鸿章七十四岁出访欧洲时留影)


申报七十七载


绝笔,谁都可以,但绝唱只属于伟人。

在中国,绝笔被视为临终所作,即去世前最后所写的文字、作品等。绝笔最早出现于《春秋·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其中就有关于绝笔的记载。古语有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们在行将就木、终于可以摆脱人世间的一切喜怒哀乐之际,绝笔就是人们对这个世界最后想说的话。

李白《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他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所以他的诗既有豪迈奔放,又有清新飘逸,而且具有丰富的想象,在盛唐所有的诗人中,王维、孟浩然善长五绝,王昌龄等人精于七绝,而兼长五绝与七绝者,唯有李白一人。

李白虽然才华横溢,深受唐玄宗的赏识,但也因此而招致了他人的嫉恨而不得志,这从他“谪仙人”的称号在即可得知。

上元二年(761年),已是六十出头、贫困潦倒的李白因病返回镇江,此时他的生活已经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上元三年 (762年),李白在病榻上赋诗《临终歌》,在他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之后,一代“诗仙”便与世长辞,而《临终歌》也就成为了李白悲愤之绝笔。

唐婉《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 (1128~1156),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才华横溢,后与表兄陆游成婚。婚后的夫妻伉俪情深引起了陆母的不满,遂命陆游休了唐婉,陆游另筑别院安置了唐琬,但被其母察觉,最终唐婉只得掩面而去,陆游也只能洒泪而别。

十年后,陆游在游览沈园时恰遇已经改嫁的唐婉,于是唐婉便宴请了陆游,并亲手为他敬了一杯酒,宴后唐婉夫妇离去,而陆游则悲愤的在沈园墙壁上题写了《红酥手》。

第二年春天,唐婉再游沈园,或许她是带有几分期许,但当她看到沈园墙壁上那首《红酥手》后,凭直觉断定必是陆游所作。于是,唐婉在肝肠寸断之下,为陆游合了那首著名的《世情薄》,不久,一代才女唐婉就在幽怨中去世,而这首哀婉幽怨的《世情薄》,也最终成为唐婉留给世人的绝笔。

文天祥《自赞》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宋朝在中国历史是可谓是多灾多难,而且对手是一个比一个强大。西夏虽是阴魂不散也只是偶尔犯边,辽国强大也仅仅是对北方边防形成威胁。金人凶悍灭了北宋,更是几次挥军南下,而南宋尚能保存半壁江山。但当遇到了“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蒙古铁骑时,南宋终于逃不了灭亡的命运,而当时的中流砥柱文天祥,最终也被元军俘获。

文天祥从押解大都至最终遇害,一共被蒙古人囚禁了三年两个月。

在这段期间中,元朝千方百计地对文天祥进行劝降、逼降、诱降,而参与劝降的人物之多、威逼利诱的手段之毒、许诺的条件之优厚、等待的时间之长久,都是闻所未闻。文天祥所经受的考验之严峻、意志之坚定,更是世所罕见,他的绝笔《自赞》,就是他临刑时所作,也是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最终诠释。

唐伯虎《绝笔》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

历史上真实唐伯虎的命运非常悲惨,远没有《唐伯虎点秋香》中9527那么潇洒。

他一生娶了两个妻子,第一个妻子因为难产而死,第二个妻子在他仕途失意时,卷了家产弃他而走。唐伯虎的亲人相继去世却无钱安葬,就连他自己去世后,还是他的好友祝枝山将他埋葬在桃花庵附近,就像他的《绝笔》一样,此时唐伯虎早已是生无可恋、洒脱释然。

李鸿章《绝笔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了,请君莫作等闲看。”

李鸿章这位晚清重臣,一直被视为卖国贼,民间戏称他是“善后专家”,而他也自嘲为“裱糊匠”。或许梁启超《李鸿章传》中的评价最为中肯:“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

李鸿章作为晚清的“中兴四臣”之一,“庸众中的杰士”,他学习西方,毕生追求富国强兵,但却又无能改变腐朽的封建体制,所以他的一切的所做所为都只是“沙上建塔”。正如他自己所说,终其一生,他“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能修葺却不能改造。”而他的这首绝命诗,应该就是他自嘲一生的真实写照。

应该说,在这五位名人的绝笔之中,李白之悲愤、唐婉之幽怨、文天祥之决绝、唐伯虎之洒脱,李鸿章之自嘲,无疑代表了他们每个人离世前的最终遗愿。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无解之局,或许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才适合所有的人。


王铭苇


这个曾经签订了那么多丧权辱国条约的晚清老人,写了一封什么样的绝笔诗,让铁石心肠的慈禧太后放声大哭?

我是三少,我来回答。

李鸿长章写绝命诗的社会背景

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李鸿章签署了太多的卖国条约,其中《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最让国人痛恨。

《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出任日本议和,不幸遇刺。在强大国际舆论压迫下的日本,赔偿款从3亿两降到2亿两。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一时间国内群情汹汹,“卖国贼”的标签毫无争议地贴到了李鸿章的身上!

李鸿章签后发誓:终生不再履日地。最后,李鸿章被解除了位居25年之久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

《辛丑条约》:

光绪二十七年七月,李鸿章,一个抱病的垂暮老人,在北京一张冰冷的长条桌上,一个人面对11国的洋鬼子。

他用颤斗的手代表清朝廷与英、美、法、德、俄、日、意、奥、西、荷、比11国公使,签订了《辛丑条约》,共12款,19个附件。

签完后的李鸿章彻底倒下了,回家后大口大口地吐血 ,“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

在他逝世前的一个小时,俄公使还在他的病床逼迫他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

李鸿章艰难地对家人说:“俄国人说了,中堂走了以后,绝不与中国为难! 还有,两宫不久就能抵京了!”

良久,李鸿章两目炯炯不瞑,张着口似乎想说什么。这个晚清肱骨之臣,一生为晚清尽心竭力,多次力挽狂澜,救晚清与水火之中的老人,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享年78岁。

临死前的李鸿章,给慈禧太后上了最后一道奏折,并留下一首诗。

泣血的绝命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熄,诸君莫作等闲看。

死不瞑目的李鸿章,离开这个不堪回首的人世,留下这首泣血诗。这个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晚清一大重臣,面对摇摇欲坠的国家,极度的悲哀,心酸,无奈。

"临事方知一死难",李鸿章不怕死,国难当头,他不甘心死去。只可惜帝国黄昏,孤臣一哭,大树飘零,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难怪慈禧太后看到之后,痛哭流涕!

断臂之痛,慈喜失声痛哭

当天,慈禧在读了李鸿章的绝命诗之后,向来冷血无情的老佛爷,情难自已,当场落泪,悲戚地说:

“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其实,无论后人对李鸿章怎么诟病,老佛爷自己是最明白,李鸿章对于清朝,对于自己的意义的。

地大物博的中国,乌烟瘴气的晚清,哪个朝臣不是欺上瞒下,一心在为自己打小算盘?有谁如李鸿章对朝廷,对老佛爷本人安前马后,忠心耿耿?

李鸿章是晚清之重臣,他组建淮军,创办洋务运动,七十年代起,他提出“海防论”,积极倡议建立近代化的海军。

他建设的北洋水师,拥有舰艇25艘,官兵4千余人,在当时是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这个千夫所指的卖国贼李鸿章,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那个濒临崩溃的王朝!

李鸿章这一生,为清朝、为慈禧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论是打仗,谈判,对于积重难返的清朝,李鸿章都能独自扛起晚清的半边天,每次承担的都是帝国最不堪之事。

那些签订的、卖国的、耻辱的、一个个条约,正因为李鸿章的存在,才使得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在割地赔款上,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李鸿章的去世,于大清王朝等于折了根粗大的支柱,于慈禧等于断了条手臂!

危危可及的大清王朝,内忧外患。慈禧,这个清朝后期的统治者,虽然她有很多不耻的一面,但是,她的内心深处是不愿意清朝在自己手中灭亡的。

此后,摇摇欲坠的皇朝,偌大的一个乱摊子,大清又少了一个能够替慈禧太后分担压力的人,她怎么不能哭?

她哭李鸿章。

她哭满清政府。

她哭自己。

年少不知李鸿章,如今方知真中堂

晚年的李鸿章曾说:“我的后人,永世不得为官!”这句话里有多少深刻的为官的无奈!

落后,就要挨打!

大清国力赢弱,清政府腐无能,在弱肉强食的侵略者面前,谁愿意一次又一次签下遭世人痛骂的字?

年少不知李鸿章,如今方知真中堂。

这句话有没有同感呢?欢迎留下你的感悟。


三少yun


李鸿章去世前,给慈禧上了一道奏折。这道奏折在李鸿章去世后,送到慈禧的手里。慈禧看到这道奏折后,一时老泪纵横,痛苦不已。

那么,李鸿章在奏折里写了什么?慈禧为什么为这样失态呢?

(悲伤的慈禧)

李鸿章死前,正遇“庚子之乱”。

当时,几十万“刀枪不入”的义和团入京,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围攻各国领事馆。之所以义和团敢这么做,就是因为慈禧暗中支持,想利用他们的力量,把西方列强赶出中国。

慈禧之所以如此痛恨洋人,是因为戊戌变法后,她一心想废掉光绪,但遭到西方列强的反对。这无疑是对她权力的挑衅,因此她不管不顾,向列强发起了宣战。

这样一来,洋人立刻组建了八国联军,一路势如破竹,攻进了北京城。

慈禧眼见北京城守不住了,只得丢下紫禁城,带着光绪一路西逃。

捅了这么大个窟窿,得找人来补啊。

有家不能回的慈禧,很自然地就想到了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

于是急命他为清政府全权大臣,入京和列强谈判,看怎么赔偿合适,只要把这事给摆平了就成。

其实,这事谁都知道是个吃亏不讨好的事,李鸿章更是吃过一次亏。

当年签《马关条约》时,李鸿章身负使命,在谈判中尽力维护清政府权益,据理力争。但无奈国家羸弱,面对日本列强的傲慢羞辱,最终还是少不了割地赔款。条约签定后,国人纷纷痛斥李鸿章是卖国贼。

(李鸿章旧照)

所以,当慈禧的任命下达后,李鸿章的家人一万个反对。再加上李鸿章身体不好,有咳血的毛病,因此家人百般劝阻,让他推辞掉这个职务。

但李鸿章没有听家人的劝告,还是风尘仆仆地赶到北京,分别拜会了各国使馆。

一路舟车劳顿,再加上与洋人斡旋时的心理负担太大,李鸿章病倒了。

李鸿章这一病,本想漫天要价的洋人们沉不住气了。

毕竟他们想要的,无非是吃上清政府一大块肉,而不是取代清政府。所以他们迫不及待地开出了10亿两白银的赔偿。

李鸿章拖着病躯,强打精神,和洋人据理力争。尽管途中吐血数次,但他依然坚持把清政府的损失降到最低。洋人最终将10亿白银,降到了4亿5千万两,并称中国当时有4亿5000人,一人赔一两,表示羞辱。

李鸿章想,只要能降低赔款,也不管羞不羞辱了,于是经得慈禧同意后,最终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入京处理北京事务的李鸿章)

条约签定后,八国联军退出了北京城。

慈禧打点行头,准备起驾回宫。

李鸿章却咳血数升,病倒在了贤良寺。

李鸿章自知命不久矣,于是提笔给慈禧写了最后一份奏折,然后才穿上寿衣静静地等着那一刻。

然而想着国难当头,还有许多事情未办,终究心不能安,忍不住默默流下两行清泪来。不久卒,卒年78岁。

很快,庆亲王奕劻,便将李鸿章的遗折呈给了还在回京途中的慈禧,并将李鸿章病逝的消息一并传达。

慈禧听闻后,眼睛湿润,待看完遗折,更是泣不成声。

原来,李鸿章在遗折中依然担忧清朝国力凋敝,时局艰难,苦劝慈禧和光绪能“举行新政,力图自强”。

要知道在清末,官员腐败已经是很严重的问题了。八国联军进京的时候,尽管慈禧多次向封疆大吏拍电报,希望他们能进京勤王,但有动静的几乎没有。所以,此时李鸿章的鞠躬尽瘁,让慈禧感动不已。她当时一边哭,一边说了一句:“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没有人分担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像李鸿章这样好用的大臣,再也没有了……

(参考资料:《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张生全精彩历史


清代重臣在临终前给君主所上的遗书似的文件,称为遗疏,李鸿章临终前也有遗疏,但谈不上什么临终绝笔,因为李鸿章在生命的最后,早就无法书写,甚至也无法说话。李鸿章的遗疏,实际是在他生前尚能言语时,以口授的形式,由儿子李经述记录誊写,而后封印,待到李鸿章去世后而上奏朝廷的。

至于说慈禧太后看到之后嚎啕痛哭,这个过于夸张和戏剧化,目前所见史料中的说法,只是说皇帝、太后听闻之后十分悲痛。

李鸿章遗疏的具体内容如下:

奏为臣病垂危,自知不起,口占遗疏,仰求圣鉴事。

窃,臣体气素健,向能耐劳,服官四十余年未尝因病请假。前在马关受伤,流血过久,遂成眩晕。去夏冒暑北上,复患泄泻,元气大伤。入都后又以事机不顺,朝夕焦思,往往彻夜不眠,胃纳日减,触发旧疾时作时止,迭蒙圣慈垂询,特赏假期,慰谕周详,感激涕零。和约幸得竣事,俄约仍无定期,上贻宵旰之忧,是臣未终心事。每一念及,忧灼五中。本月十九夜,忽喀血碗余,数日之间,遂至沉笃,群医束手,知难久延。谨口占遗疏,烦臣子经述恭校写成,固封以俟:


伏念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衰病,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瞑。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庆亲王等皆臣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更患难,定能一心效力,翼赞讦谟。臣在九泉,庶无遗憾。至臣子孙,皆受国厚恩,唯有勖其守身读书,勉图报效。属纩在即,瞻望无时,长辞圣明,无任依恋之至。谨叩谢天恩,乞皇太后、皇上圣鉴。 谨奏


海研会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这是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李鸿章临终前所作的一首遗诗。


当慈禧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想起这位为大清奋斗了一辈子的老臣,不禁悲从中来,痛哭流涕。

这首诗前两句是在感慨自己虽然为大清呕心沥血,四处奔走,但大业未成,就算是想死也死不了,更不敢死。

李中堂为大清四面漏风的危局可谓是操透了心,与洋人签订那些条约,遭国人唾骂,但他没有办法。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这是一位老人家临死时的痛苦与无奈。 大清立国以来发展缓慢,世界列强却突飞猛进。

使得中华民族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那么多大清的子民死在屠刀之下。


秋风吹过,我手持着宝剑,落日的余辉照在我身上,插着旌旗的点将坛空无一人,是我中华无人了吗?

如今列强对我大清虎视耽耽,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啊!

这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在弥留之际,唯一能为大清做的事了。

1901年11月,两宫太后与光绪回銮途中,接到李鸿章病危的电报,慈禧太后大惊:

“大局未定,倘有不测,这如此重荷 ,更有何人分担” ?

1901年11月7日,北京急电又至,电文曰:

“合肥相国,已于今日午刻逝世”。

两宫太后惊闻噩耗,哀痛不已。光绪连发3道上谕:由王文韶署理全权大臣;袁世凯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张人骏调补山东巡抚。

紧接着又发布了为李鸿章治丧的上谕。 在开封,慈禧召见庆亲王奕劻,问李鸿章去世的详细经过。

奕劻答:

“据说李相临终时,两目炯炯不暝,后目暝时犹流泪”。

说完把李中堂的遗疏呈上,里面除了一封奏折,还有遗诗一首。 慈禧看到遗诗,痛哭流涕:

“大局未定,若李中堂有不测,再也无人替我分担了。而其中的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其实是暗喻慈禧,朝廷上下,无可用之人,大清危矣。”

这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眼中的“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心中的“再造玄黄之人”之死,对清政府的打击是致命的。

遗折中说道:

“惟翼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暝;伏读迭次谕旨,推行新政,力图自强”。

意思是我还想多活几天,能看到国家的中兴。要是现在死去,我死不瞑目。

我看了近来颁布的上谕,我们要推行新政,发愤自强。要是真的能这样,我死而无憾。

看到这份奏折,两宫太后涕泪横流,唏嘘不已。合肥李相临死前还在担忧积贫积弱的大清,希望帝、后能举行新政,富民强国,再度中兴,也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世人都认为李鸿章是个卖国贼,晚清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是他签订的。

可是有几人知道在与洋人交涉中,李鸿章都是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他搞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

对于不平等条约的,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不平等签约:


他也有外交也尽力维护大清,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战争处于不利情况时曾主动用最小代价来达成和解等,都是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他也曾作出过错误决策,但他对大清的忠心是不用怀疑的。

在晚清四大名臣中,他才是真正的中流砥柱。正如日本人对他的评价: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吾人点评:李虽出入为华夏子民,苟且于列强帝国,却奈何生不逢时,忠无明主。(可怜愚忠于慈禧和满清皇室)。徒留被后人非议的人生。

参考资料: 《李鸿章》(尹福庭著) 《李鸿章回忆录》(【美】威廉·弗朗西斯·曼尼克思)


刚日读史


李鸿章一生勤劳王事,是满清末世之栋梁。我时常想,以他之能力如果生逢盛世明主,肯定能建不朽之功业,可惜的是现实中,他只能做满清这间破房子的裱糊匠,成了无奈的背锅侠。



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也继承了曾的事业,成为晚清之际的重臣。很多人知道李鸿章,是因为他代表满清签订了诸多的不平等条约,人们痛心于这些条约的丧权辱国,难免将怨气发泄到李鸿章身上,于是他也就成了晚清最大的背锅侠。其实我们从传统的角度看,李鸿章却是难得的人臣楷模,只是生不逢时而已。

任你王侯将相也终有风烛残年之时,毁誉不一的李鸿章也在1901年11月病逝,并按照惯例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上了遗折,仍念念不忘国事,其情可悯其心可鉴,慈禧见后也洒下了几滴伤心泪,为失去臂膀而痛心。

奏折中除了说明自己患病的外,有一段肺腑之言至为感人。李鸿章说: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瞑。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属纩在即,瞻望无时,长辞圣明,无任依恋之至。

大概意思是:我只希望自己能稍微延缓生命,看到国家再次兴盛。带着期望死去,真是死不瞑目啊!现在京城刚刚光复,太后和皇帝还没有回来,合议刚刚达成,关于日本的事却很棘手,正是危机四伏的时候。不过我私下想,多难可以兴邦,忧虑可以让人图强。我看太后和皇帝的历次旨意,都有奋发图强之意,我也就放心了……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再也不能面见太后和皇帝,想到这心里说不出的依恋啊!

一片赤诚之心跃然纸面。

和奏折一起送给慈禧太后的,还有李鸿章的绝命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这首诗未收录在李鸿章的文集之中,有人质疑其是伪做,不过其文风以及所表达的含义,的确也是晚年李鸿章心境的写照,可见其的确是满清的忠臣,临死仍心忧国事,令人叹息!

李鸿章一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倡导洋务运动、历经甲午战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极力挽救晚清的危局,对满清可谓忠臣,这一点毋庸置疑。至于他的功过是非,就只能是“自有千秋青史在”了!


不过作为那个年代的读书人,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一生功业,最后被追封为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完成了少年时“三千里外觅封侯”的夙愿,也算圆满了!


李飞叨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李鸿章的绝笔诗,读起来有一股悲怆之感。


李鸿章是慈禧最为倚重的大臣,也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背锅侠。

甲午年朝鲜内乱,日本趁机侵入朝鲜,当时朝鲜是大清的附属国,小弟被人欺负了,当大哥的岂能坐视不管。

此时,国内一片喊打之声,爱国情绪空前高涨,咱们被西方列强欺负够惨了,这口恶气正没处发泄,恰好小日本来找茬,咱在它身上撒撒气,找回丢失已久的尊严。


打不过西方列强,还打不过小日本吗?想当年,戚继光收拾小日本,打的小日本屁滚尿流的,这次照样打的它满地找牙。

别以为大清这是在自我吹嘘,其实当时大清是有这个实力的,北洋舰队号称亚洲最强,实力碾压小日本,西方国家一致认为大清必胜,小日本这次栽了。

当时主张打日本最积极的是光绪皇帝,其次是慈禧,满朝文武也全力支持,当然只是口头上的,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强我大清”,似乎打倒小日本指日可待。


然而有一个人默默无语,而且还多次苦劝光绪放弃与日作战的打算,因为日本早非吴下阿蒙,而北洋水师还很稚嫩,尚未做好战争准备。

这个人就是李鸿章。

然而,一个人的声音是微弱的,这个时候主和,会被人骂作胆小鬼,大汉奸,况且北洋水师是李鸿章的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家当,有人暗讽李鸿章留着本钱,不思报国,居心值得怀疑。

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动不动就拿爱国压人,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打就打吧,李鸿章很无奈!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然而,大清对于小日本根本一点不了解,而小日本早在十多年前,就做好了与大清一战的准备,大批日本间谍潜入大清国内,四处测量地形,调查军事部署,他们对于大清军事状况了如指掌,甚至比光绪还了解。

战争结局一开始就注定了,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的全部家当付之一炬,没人比李鸿章更沮丧,没人比他更痛心。


打不过人家,就要跪地求饶,谁去求和呢?慈禧望了望下面的众位大臣,他们一个个耷拉着头,之前高呼“打倒小日本”的大臣头低的更低,生怕被慈禧选到。

签卖国条约这事,绝对是个苦差事,谁签的字谁就会成为任人唾骂的历史罪人,会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个谁都知道。

然而,签约总是要有人去的,慈禧望了望大臣这些“怂样”,大骂一群废物,叹了口气。

“李中堂,还是你去吧!”


李鸿章坐上了前往日本马关的轮船,到了日本之后,展开了艰难的谈判,双方唇枪舌战,李鸿章据理力争,然而,毕竟大清是战败国,话语权永远掌握在胜利者手里。

日本狮子大开口,张口就要三亿两白银,要知道三亿两是日本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李鸿章愤愤地返回处所,途中,突然遭到了日本浪人的枪击,李鸿章不幸中弹,随从们吓得惊慌失措,哪曾想李鸿章十分淡定,说了一句:“谈判的筹码有了。”

第二天,李鸿章以被枪击为由,要求日本减少已亿两,此时国际社会一片声讨之声,日本被迫同意了。

李鸿章以一颗子弹,换来了一亿两银子,这颗子弹值了。


李鸿章回到国内之后,国内一片沸腾,大骂李鸿章是卖国贼,是大汉奸,是日本的杂种,李鸿章被迫前往西方国家躲避风头。

1901年,李鸿章死了,慈禧闻之,嚎啕大哭,边哭边说:

“大局未定,倘有不测,这如此重荷 ,更有何人分担” ?

背锅侠死了,以后可咋整啊!

慈禧想的太多了,她死后不久大清就亡了,根本无需再找背锅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