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祖訓》:窺探了朱元璋內心深處的僥倖

“凡帝王居宮,要早起睡遲,酒要少飲,飯要依時進,午後不許太飽。”

“夜當警醒,常聽城中動靜。或出殿庭,仰觀風雲景象何如;不出則候市聲如何。”

“如遇迴避左右,與親信人密謀國事,其常隨內官及帶刀人員止可離十丈地,不可太遠。”

“更選良馬數匹,調教能行速走者,常於宮門餵養。及四城門,令內史帶鞍轡各置一匹。”

《皇明祖訓》:窺探了朱元璋內心深處的僥倖

朱元璋劇照

初讀這些文字,便覺一股濃濃的警覺之意撲面而來,透露出了作者對現在所處環境的安全狀況十分的憂慮。如果不明就裡,還以為是某個亡國之君如臨大敵,在給子孫安排逃亡身後事呢,因為這些文字無一不是表露出了警覺一切危險,做好逃跑準備這個主旨之意,如“午後不許太飽”就是怕吃多了不方便逃跑。

“更選良馬數匹,調教能行速走者,常於宮門餵養。”也是為了能在危險發生的第一時間,能迅速擇選良馬,“能行速走者”。另外,從這些文字中也可看出:作者是何等的用心良苦,其考慮問題之細已超乎尋常,就連放置的人員、位置和數量,也都逐一定義清楚(“其常隨內官及帶刀人員止可離十丈地,不可太遠。”、“及四城門,令內史帶鞍轡各置一匹。”)。

《皇明祖訓》:窺探了朱元璋內心深處的僥倖

朱元璋劇照

那寫此文字警醒後人的作者又是哪一位亡國之君呢?公佈答案定然會令人大吃一驚,此悚然危言不僅不是出自亡國之君之手,反而出自一位可堪明君的開國君主之手,他便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他寫的這些警覺文字最後由中書省編撰,六年成書,並歷經幾輪修訂,形成了《皇明祖訓》,全書分為十三章,全為朱元璋原創,作為編撰工作的中書省,也“僅繕錄排纂而已,其文詞悉太祖御撰而也”。

作為明朝開國皇帝,其自身能力素質自然毋庸置疑。雖然他不是最先起義的,但成長速度著實驚人,投身軍旅生涯四年後便聲名鵲起,並很快用事實證明了他的領袖才能高過他的領導郭子興,惹得李善長、劉伯溫、徐達等一批能人武將爭相投奔,使得原本擁有問鼎天下之能的朱元璋如虎添翼,最終應天府稱帝建國、君臨天下便也無爭議了。

《皇明祖訓》:窺探了朱元璋內心深處的僥倖

朱元璋劇照

擁有如此曠世之才的朱元璋為何會如此不自信呢?大體上分析,有兩點原因:

1,少年時的朱元璋可謂標準的苦孩子,從小給地主劉德家放牛,捱了不少打,好不容易活到了17歲,他的家鄉又遭遇了滅頂之災,先是百年不遇的旱災,接著是蝗災,然後又是瘟疫。他的嫂子、姐姐、父親、大哥和老孃都在災害中去世,唯一的二哥後來還入贅進了有錢人家裡。

孤苦伶仃的朱元璋先後進了於皇寺(後來改名皇覺寺)當了和尚,在寺廟無一供養之時,他又外出流浪乞討了一年,生存可謂極其不易,也可謂極其僥倖。如果說此時的朱元璋最大的心願是什麼?定然不是什麼逐鹿中原、建功立業、留名青史等宏偉之志,而是最低級的願望——填飽肚子。只是在投身軍旅之後,他的領袖才能得到充分展示之後,他才逐步意識到:自己還可以志向更高遠一點,比如做個皇帝。

《皇明祖訓》:窺探了朱元璋內心深處的僥倖

陳友諒劇照

2,當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一決雌雄之時,其間過程也並非如後世所言那般一帆風順,輕鬆“大敗陳友諒”,而是也與死神擦肩而過了一把,險些一命嗚呼。當陳友諒親率60萬大軍猛攻洪都城(南昌)之時,朱元璋親率20萬大軍來增援,但就在這節骨眼上,朱元璋的船隻擱淺,陳軍見狀立馬將朱元璋團團包圍,陳友諒的手下陳英傑逼朱元璋自刎。

此時的朱元璋確實心灰意冷,準備回船艙安排後事,身邊的韓成站了出來代替朱元璋奔赴黃泉。之後朱元璋重新部署,採用火攻之法,終於獲得了以少勝多戰爭的勝利,而原本優勢的陳友諒不僅敗北,而且還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皇明祖訓》:窺探了朱元璋內心深處的僥倖

《皇明祖訓》

回望這些兒時以及戰鬥中與死神擦肩而過的場景,朱元璋必定感慨萬千,深深感受到造化弄人。不僅感到得天下不易,甚至是生存,也充滿了僥倖意味。於是在給他子孫後代的家規條例中,保命成了第一目標,警覺成了第一要務,未雨綢繆成了第一心理準備,也才有了嘔心瀝血六年成書、卻逃跑意味濃厚的《皇明祖訓》。這部窺探了朱元璋內心深處的僥倖的祖訓,也深深道出了朱元璋的心聲:得天下不易,生存也僥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