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戰下 廣漢市與京東數科用AI幫養殖業渡難關

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10日訊 當前,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階段,為避免人群聚集,全國已經暫停活禽交易,禽苗市場現場交易受到嚴重影響,場內交易陷於停滯狀態,這給孵抱育雛戶和養殖戶等養殖業造成了不小影響。如果不能及時解決禽苗交易問題,將會導致畜禽生產鏈條中的禽苗無法正常供應,繼而帶來下一步家禽及其產品的市場正常供應問題。

2月5日,由四川省德陽市廣漢市農業農村局聯合京東數字科技集團旗下京東城市開發的“西南禽苗交易信息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基於京東城市獨有的時空數據引擎、模塊化時空AI算法等數字科技能力,幫助中小企業動態、實時匹配禽苗供需信息,用線上的方式實現禽苗賣得出、買得到、養殖不斷檔,助力廣漢市政府打贏這場疫情下的養殖業突圍戰。

位於廣漢市的西南禽苗交易市場,作為西南片區最大的禽苗交易專業市場,承擔著德陽市乃至西南地區雞、鴨、鵝苗的大宗交易。據2019年數據顯示,該市場每逢雙日交易,2019年禽苗交易量約4000萬羽,其中省內交易量1600萬餘羽,省外交易量2400萬餘羽,平時來此參加交易的孵化場、育雛戶約500餘戶,相關從業人員2000餘人。

抗“疫”战下 广汉市与京东数科用AI帮养殖业渡难关

對於廣漢市政府來說,如何在疫情防控期間儘量減少育雛戶和養殖戶等養殖業的損失,保障禽苗正常交易,確保疫情過後養殖業能迅速恢復正常,這是一場抗“疫”戰下的養殖業突圍戰。

1月31日,在繼續深入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廣漢市政府、廣漢市農業農村局緊急策劃新思路,尋找新渠道。藉助廣漢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與京東城市合作的契機,委託京東城市開發了“西南禽苗交易信息平臺”。

為實現禽苗線上交易,京東城市在接到求助後,春節大假期間,緊急調度資源,在廣漢農業農村局的指導和幫助下,利用互聯網和數字科技優勢,基於需求進行產品策劃,進行禽苗交易的適配。召集數據科學家形成快速響應小組,為廣漢2020禽苗交易開通線上交易匹配系統,並配置專業的客服人員。

從初步設想到完成平臺搭建用時4天。“西南禽苗交易信息平臺”屬於禽苗交易信息發佈、信息推送系統,具體產品交易方式和地點由買賣雙方協商後點對點進行。平臺通過鏈接的方式進入使用,鏈接在禽苗相關行業微信群發佈,並通過媒體廣泛宣傳。

同時考慮到禽苗交易的部分人員可能不熟悉網絡,為幫助他們順利完成交易,廣漢市農業農村局還專門與京東城市共同製作了《操作手冊》,並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對外發布。

據廣漢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劉剛介紹,“與京東數科建立的西南禽苗交易信息平臺,信息實時更新,使用更加便捷,而且還能充分保障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可為禽苗交易雙方提供各類最新的禽苗信息,確保禽苗賣得出,買得到,養殖不斷檔。” 在全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危難時刻,交易平臺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線下人群聚集及禽類感染的可能性。

目前,西南禽苗線上交易信息平臺運營狀況良好,已有500餘戶育雛戶、孵化場、經銷商加入到平臺交易中來。 據三星堆鎮紅星村7社養殖戶劉先生介紹,前期買不到雞苗,後來通過廣漢農業農村局加入了西南禽苗交易微信群,後續又登錄上了西南禽苗交易信息平臺,及時瞭解了更多禽苗來源,解決了信息缺乏無購進渠道的實際困難。據統計,2月8日,廣漢市禽苗交易達到105274只,禽苗滯銷現象得到了有效緩解。

同時為了確保疫情過後農業生產生活的快速恢復和正常開展,近期京東數字科技集團已開始在廣漢市部署全國首個“現代農業操作系統”,幫助廣漢市構建起現代化智能農業的數字底座。依託“現代農業操作系統”獨有的時空數據引擎、基於聯邦學習的數字網關技術、模塊化時空AI算法以及莫奈可視化平臺等諸多前沿科技,廣漢市的農業數據將得到高效運用,在農產品生產、貿易流通、廣告營銷、價格定位等各產業環節,都可以提供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輔助和現代化農業服務,並可利用大數據手段對單一企業、產業鏈條企業、區域聚集企業等多層次開展疫情衝擊影響評估,為政府經濟提振及相關產業扶持政策出臺提供數據支撐,提升廣漢市農業綜合效益和產業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