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您放心,我一个人也会照顾好妹妹的”——万安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长肖红英的抗“疫”小记

罗愉、本报记者刘丽萍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明明你在我对面,却不能相拥。

这是一场特殊的会面。近日,在万安县人民医院的门口,一根长长的警戒线隔开了一对母子,隔不开的是爱与牵挂。

“妈妈,您放心,我一个人也会照顾好妹妹的。”警戒线外,稚气未脱的少年话语间多了几分成熟与担当。警戒线内,万安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长肖红英早已泪流满面。看着十几天没有见面,近在眼前日思夜想的儿子,她很想过去抱一抱他。然而,她不能,此时此刻,她身上还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

这么近,她与儿子之间的间隔只有一线之隔;那么远,明明尽在眼前,却咫尺天涯。

事情还得从年前说起,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农历新年的平静和安宁。从除夕开始,肖红英一家人就没有好好团聚。

肖红英的丈夫是万安县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年前,他跟肖红英商量,之前连续两年除夕夜值班的他,由于防治疫情的需要,今年除夕还得继续值班。肖红英也无奈地说,科里人手不够,自己除夕、初一、初二连续几天都要值班。这个除夕,夫妻俩谁也顾不上家里,他们只好把两个年幼的孩子送到乡下老人家里。就这样,万家灯火团聚的除夕夜,夫妻俩只是一起在医院食堂简单吃了个盒饭,然后继续坚守在防疫一线。

严峻的防疫形势让每一个人都绷紧了神经。随着发热病人增多,肖红英忙得像个陀螺:准备物资、开各种紧急会议、护士培训、接诊发热病人……作为感染科护士长,她的肩上扛着太多的责任。

肖红英最担心的,还是护士们的安全。她把各种注意事项写在卡片上、发在工作群里,嘴上也不时提醒,一遍一遍不厌其烦。“我的工作,要做得更细更好一点,我的病人、我的护士才会安全。”

感染科收到疑似病人后,肖红英第一时间进驻隔离区,吃住在医院。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在隔离病房工作,鼻梁和脸颊都被勒破了皮。每当肖红英和同事们走出隔离病房,脱下被汗水湿透的隔离衣,累得腿都打颤了,大家却毫无怨言。重压和劳累之下,肖红英也掉过眼泪。哭完之后就烟消云散了。等着她的,是下一场战斗。

肩上是责任,身后是家人。面对疫情,她义无反顾,面对家人,她却满是愧疚。

肖红英有一个14岁的儿子,一个两岁半的女儿。女儿哭问最多的是:“我想妈妈抱抱,妈妈为什么不回家?”由于同为医护人员的丈夫也要坚守岗位,女儿只能由年仅14岁的儿子耐心照看、安慰。

一家人难得团聚,只有在晚上10时左右,肖红英才偶尔有空,和家人微信视频。看着儿子湿润的眼睛,她心酸不已,只有含泪告诉儿子要坚强,照顾好妹妹。看着瘦弱的她,丈夫满是心疼,只有不断地提醒她注意安全。她说,自己是医护人员,疫区就是战场,责无旁贷。这两天发热门诊病人明显有所减少,确诊病人情况稳定,让人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心里也宽慰了点。

短暂别离,只为寒冬后的暖春。“愿疫情早日结束,没有新发病例,医护人员零感染。愿春暖花开,家人早日相拥。”这是肖红英的新年心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