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辦公室防疫,怎麼做?

勤 洗 手

戴 口 罩

常 通 風

不 亂 跑

科學防範新型冠狀病毒

目前,人們陸續開始返崗上班。那麼,在辦公室如何做好疫情自身防護?對此,中國環境報記者陳妍凌專訪了清華大學附屬垂楊柳醫院主任醫師薛兵和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陳雨燕,小編將其內容摘錄如下,一起來看看吧。

01 目前已有人陸續返回到工作崗位,請問辦公室如何開窗通風?

答:一般來說,可以每天早中晚開窗通風3次,每次15~30分鐘。有條件的可以多開。

但要注意的是,開窗要綜合考慮室外溫度、空氣汙染程度、室內人員體質等因素。比如,室外過於寒冷、室外空氣質量不佳或室內有老人等免疫力低下者,應適當縮短開窗時間。

02 我們看到,很多單位在電梯裡放置紙抽,供乘梯人抽取按鍵用,這樣是否有助於減少交叉感染?

答:要想減少交叉感染,電梯的日常消毒是基礎。隔著紙巾按按鍵,固然有助於減少接觸傳播,但也要考慮用過的紙巾丟在哪裡、人流量大的電梯紙巾用量多需及時補充等問題。

有的寫字樓在電梯內放置了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方便按鍵後迅速洗手消毒。我們也可以考慮用手中的筆尖戳按鈕等多種方式,縮小與電梯內物品接觸面積。

此外,電梯空間小、通風不好,乘梯時,應戴好口罩,避免交談,同乘者之間儘量保持距離。

03 走樓梯是否比乘電梯更安全?

答:空間越密閉,感染可能性就越大。相比於電梯,樓梯的空間更開放,通風更好,人群密度更低。如果辦公室所在樓層不高,建議走樓梯,還能鍛鍊身體。

04 近期在辦公室內上班,佩戴什麼樣的口罩更合適?

答:暴露風險不同,戴的口罩種類不同。辦公室屬於較低風險區域,推薦戴一次性使用的醫用口罩。但這類口罩一旦潮溼,防護效果就大打折扣,需要及時更換。非疫區的單人辦公室,若通風良好,可以不戴口罩。

05 使用防護級別越高的口罩就越好,對嗎?

答:一般不建議普通公眾上班戴N95口罩。一方面是因為眼下N95口罩緊缺,儘量留給一線醫護人員為好,另一方面密閉性越好的口罩,戴得久了,就越容易引起缺氧,尤其不適合心肺系統不佳的人。當然,如果近期身體不適或者需要前往醫院,則要戴醫用外科口罩。

需要注意的是,N95口罩無論有無呼吸閥,對佩戴者本人的保護都是一樣的。區別在於,帶呼吸閥的N95口罩無法過濾佩戴者呼出的氣體。所以,如果您符合以下3種情況之一,一是確診或疑似病例,二是有流行病學接觸史但還沒有呼吸系統症狀,三是有呼吸系統症狀,建議戴無呼吸閥的N95口罩。

06 不少人家中口罩緊缺,可否重複使用?

答: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在保障公眾健康的前提下,可適當延長口罩使用(使用時間、使用次數)。非高風險人員佩戴的口罩,可反覆多次使用;較高風險人員在接診高度疑似患者後需更換;口罩髒汙、變形、損壞、有異味時,需及時更換。

可以將需要再次使用的口罩清潔面朝內摺疊,懸掛在潔淨、乾燥通風處,或放在清潔、透氣的紙袋裡,注意單獨存放,避免彼此接觸。醫用標準防護口罩不能清洗,也不能使用消毒劑、加熱等方法進行消毒;自吸過濾式呼吸器(全面型或半面型)和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的清洗參照說明書進行。

07 現在很多辦公樓採用中央空調,一旦有人被感染,是否會造成疫情擴散?

答:中央空調在使用前首先要對空調類別、供風範圍、新風的取風口、冷卻水池和衛生指標心中有數,結合建築的特點進行綜合評估,決定是否啟用中央空調。


國內絕大部分的公共場所所用的中央空調基本是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的,眼下需要增加新風量來減少室內空氣的無序外溢。但萬一有疫情出現,我們應該停止使用中央空調系統,還要對整個環境進行消毒處理,經過評價合格以後,再酌情開啟。


同時建議在進到辦公樓之前,能夠有一個測體溫的地方,便於儘早發現發熱病人,及時採取相關的措施。

08 不少上班族近期捨棄公共交通,改為自駕或騎共享單車上下班,他們應注意哪些防護細節?

答:自駕也要注意開窗通風。共享單車因為使用的人多,要避免接觸傳播,可以隨身帶消毒溼巾擦拭自行車手把等關鍵處,或用車後勤洗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