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安十二時辰》看中國古代人口登記和戶籍制度

刷劇也不忘學術,從專業出發,關注並驚歎於劇中多次提及的長安人口戶籍資料,以及靖安司對人口資料的全面掌握。

劇中第4集,姚汝能通過比對懷遠坊供奉名錄與長安人口戶籍資料,鎖定了週一圍飾演的龍波有充分嫌疑。劇中詳細描述了戶籍資料的比對情況,甚至能詳細追蹤到個人地址搬遷。龍波的破綻就在於並沒有在新造的戶籍冊中更新相貌信息。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中國古代人口登記和戶籍制度

唐朝難道也有戶口本?戶籍也能追蹤到人口搬遷?還要登記個人相貌?朝廷能隨時調用個人信息?有這麼先進嗎?今天嚴八就帶你回顧中國古代的人口登記與戶籍制度,讓你看劇也不忘長知識,輕鬆笑傲朋友圈。

一、人口登記與戶籍制度的意義

說起戶籍登記與戶口,所有人應該都不會陌生,那些年為辦理戶口相關事宜而跑過的路,是每個人刻骨銘心的記憶。且不論戶口在塑造中國現代社會中的地位,不可否認戶籍登記是國家進行社會和人口管理的最基礎和最重要的手段。然而,人口登記與戶籍制度並不是現代社會的發明,事實上中國自古就有一套複雜而成熟的人口登記和戶籍管理系統。

古代社會最重要的國家資源就是人口,人口的多少與國家的強盛水平息息相關。對外,人口數量決定了國家的軍事力量和對外擴張的能力。對內,人口數量直接影響國家賦稅徭役,決定了國家的基礎財富水平。搞清人口數量是統治者最基礎的需求,是土地分配、徵收賦稅、興辦勞役的依據,同時利用戶籍登記制度,統治者可以對人口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採取道德教化和經濟剝奪,並且限制不利於穩固統治的人口遷移和階層流動。簡而言之,古代戶籍制度的核心是對人口的佔有和支配。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中國古代人口登記和戶籍制度

二、中國戶籍制度古來有之

中國最早的人口普查和登記來自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會,根據《史記》的記載,大禹為了治水而進行人口調查,“禹平水土,定九州,計民數”。當時登記的人口為1355萬人,趕上如今的一個超大城市的人口規模。雖然不可能核實數據的準確性,但是這也體現了中國開展人口登記的實踐之早。

如果說大禹有傳說的性質,那麼到了商代,甲骨文就有關於人口清查統計的明確記載,“惟殷先人,有冊可典”,有了對人頭的統計,可以視為中國戶口登記制度的萌芽。

西周時期,朝廷正式設立了專門管理戶籍的官職——“司民”,其主要職責是掌理戶籍、計點民數,每三年進行一次人口調查,對人口進行登記。登記內容已包含居住地、性別和生死等情況。這說明西周時期已經有了制度性的、經常性的戶口調查登記。三年一次的調查頻率已經非常高,後世也基本延續了三年一審查的慣例。

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戰爭頻繁,各國越發重視人口。齊國宰相管仲倡導進行常態的人口統計,並且還非常注意查明人口素質,例如每個農民能夠提供多少口糧,有專門技能的男女人數,不務正業的人有多少,甚至鰥夫、寡婦、病人等有多少都要記錄。而秦國的商鞅變法第一次將人口登記和人口管理功能結合起來,將人口以五家為一“伍“,十家為一”什“地編制起來,並且把人口按壯男、壯女、官吏、商人、讀書人、殘疾人等十三類分別統計,使得人口數量和質量等關鍵國情信息牢牢掌握在國家手中,也助推了秦國的強盛。

秦國統一六國之後,延續了商鞅的戶籍制度並且更加完善。首先規範了登記戶口的程序,即戶主申報和地方典老審查核實相結合。同時要求生死變動都要及時更新。秦朝按照郡、縣、鄉、亭、裡來進行行政區劃劃分,其中鄉、亭、裡直接按照戶籍編制來管理民眾(劉亭長也是管人出身的)。戶籍登記內容也更加細化,包括姓名、性別、職業、住所、身高、身體狀況、婚姻狀況、財產狀況以及生死、遷徙、逃亡等情況。

兩漢時期戶籍制度基本也是對秦國的延續,並持續完善。第一次要把個人的相貌特徵登記在冊,便於進行身份核查。對比起來,咱們現在的戶口本信息還更加簡略一點。

插一段題外話,同時期的西方也已經有了人口普查和人口登記的實踐。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中國古代人口登記和戶籍制度

耶穌誕生在駐馬店,哦不,是伯利恆的馬槽,而不是他母親的常住地拿撒勒,是因為他母親被要求趕去戶籍所在地的伯利恆參加猶太人全國性人口普查。瑪麗亞剛到伯利恆就生了耶穌。換句話說,如今伯利恆成為基督教聖地也是託了人口普查的福。

隋唐時期的戶籍管理制度日臻完善。隋朝曾按照戶籍登記的相貌與本人進行核查,用以清理人口信息,史稱”大索貌閱”。可見《長安十二時辰》中所演的唐朝戶籍登記有外貌,並且外貌是管理人口的重要憑證一說是經過嚴格考證的。

唐代戶籍制度的新發展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第一次明確了城邑和鄉村的分野。延續了幾千年的城鄉戶籍區隔由此拉開序幕。唐朝還把戶籍重新分類,分為編戶和非編戶,後者又包括賤民、釋道人士和士兵。於是戶籍就有了嚴格的三六九等的區別,和社會階層相掛鉤了。戶籍還規定一次出三本,分別留縣,並送州和戶部各一本。可見中央的戶部理論上可以隨時獲得每一戶人口的信息,對應於《長安十二時辰》中,在靖安司中可隨意調取聞染的戶籍信息。另外劇中還有一個細節,聞染父親參軍所以他的名字在原籍被除名,這是因為原來的商籍和士兵不是一個戶籍類別,的確需要重新登記。電視劇中故事設定非常合理。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中國古代人口登記和戶籍制度

(調取戶籍劇照)

宋代的戶籍制度延續和加強了城鄉分別治理,強化了戶籍的等級差別,不同等級繳納的賦役不同。

明代戶籍制度的最大創新是把人口登記和土地登記分開,同時採取措施將民眾限制在土地上,不得擅自流動,增強了戶籍對人口流動的制約。明朝另外一個壯舉是,明太祖發動了一次全國人口的“點閘對比”,給每一戶編制戶貼,填寫戶籍全部的詳細信息,非常接近於現代意義上的人口普查。巧合的是,這次普查也發生在1370年11月(洪武三年),跟咱們如今逢10年11月進行全國人口普查剛好對上了。這場聲勢浩大而又體制完備、內容翔實的“摸家底”運動,比1790 年美國和1801 年英國舉辦的國情普查早400 餘年。當然英美資本家是不能明白小農出生的朱元璋對搞清自己家底的渴望是多麼強大,以及中國古代的行政動員能力。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中國古代人口登記和戶籍制度

三、人口普查的瞞報錯報

不可否認在任何歷史時期,要全面而準確的統計人口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由於技術和交通的落後以及觀念的問題,古代人口登記存在不少問題。例如為了少交賦稅就會有刻意的人口瞞報,同時因為主要重視男丁,而可能對婦幼人口形成漏報等。

古人也想了很多辦法來監測和核實戶籍,包括前面提到的“大索貌閱”。其中還有一個比較別緻的辦法就是將戶籍與科舉制結合起來,按照地域人口來分配考試名額。也就是說人口越多,越多機會中舉子和秀才,也間接提高了中狀元的可能性,由此鼓勵地方不瞞報人口。這與當今美國鼓勵居民參加人口普查從而提高社區福利的措施有異曲同工之妙,也與今天中國按戶籍地進行高考名額分配的爭議性制度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中國古代人口登記和戶籍制度

(各省歷代狀元數量,圖片來源見水印)

四、戶籍制度的延續與影響

縱觀中國的戶籍制度歷史,它不僅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也包含著傳承與延續。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不同時期的戶籍制度是與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並且也在相當程度上塑造了中國古代社會,提供了比較安定的政治環境,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如今與戶籍制度相關的一系列問題,城鄉分化、人口流動、戶籍與高考綁定等,都是相當長時間內的歷史性問題,它們既是我們燦爛農業文明的象徵,也是高度集中的行政權力的延續。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和新型人口管理思想的演進,相信這一切也將會慢慢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