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的出現對單反相機造成了哪些影響(審題!只限單反)?

柳侍墨



手機嚴重影響了卡片相機的市場

嗯,還好題主強調了是“只限單反”,我就理解成為可更換鏡頭的相機吧。畢竟我們目前所說的數碼相機,包含了我們過去所說的數碼卡片相機、數碼單反相機、數碼微單相機三個類型,現在還出現了運動相機、360全景相機,以及固定翼航拍無人機也算是相機的一種吧。

實際上從歷年的出貨量的數據來看,數碼相機這個大的品類(採用傳感器而並非膠片記錄影相),從21世紀初開始成熟以來,從2000年一直到2010年,一直處在增長階段,在這期間,老牌膠片相機柯達破產,佳能、尼康強勢崛起,可笑的是數碼相機其實本來就是柯達發明的......

2007年,智能手機真正開始出現,一直到2010年,iPhone 4誕生,拍照像素提升到500W,並且支持HDR功能,也就標誌著後期處理照片的時代開始到來。從2010年數碼相機市場達到頂峰之後,到現在的2020年,數碼相機的出貨量從每年1.2億臺,跌到了現在2500萬臺(數據來自CIPA)。但是有意思的現象是,下跌的份額基本上是不可更換鏡頭相機的市場份額,而可更換鏡頭的單反相機和微單相機,市場份額和出貨量卻有增無減。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大概的結論:智能手機出現,對不可更換鏡頭的卡片相機造成了嚴重的衝擊,對於可更換鏡頭的單反相機,並沒有造成衝擊。這個數據結果,其實就狠狠打了那些鼓吹“單反無用論”的有人群。因為從使用角度來說,單反的用戶是絕對不會拿手機來代替的,管你是萊卡聯合設計還是一億像素。

物理層面決定手機無法取代單反

為什麼我們總是說單反是無法被手機拍照所替代的?主要是因為傳感器面積大小的物理因素來決定的。

傳感器的核心,是記錄下從鏡頭中透過的光線,那麼很簡單的一個因素就是,傳感器的尺寸越大,在相同像素下,單個像素點的面積就越大,單位時間內接收到的光線就越多,從而得到的照片就可以有更多的細節。我們經常舉的例子就是:一面牆和一扇門,在上面同時均分開100扇窗戶,誰透過的光線更多?毫無疑問是牆。

因此單反相機的傳感器尺寸,按照過去35mm膠片大小作為基準的全畫幅機器,是目前最常見的中高端相機配備的傳感器;那麼還有尺寸稍小的C畫幅也就是殘副相機,通常配備在低中端機器;當然還有比全畫幅更大的中副和大畫幅機器,絕對的旗艦畫質。但是手機相機的傳感器大小,即便是目前最大的華為Mate 30 Pro那顆索尼定製RYYB傳感器,面積也只有全畫幅機器的十分之一不到;小米CC9 Pro上面搭載的那顆三星1億像素傳感器,被同是1億像素相機的富士發微博嘲諷了一下,因為同樣是1億像素,小米 CC9 Pro搭載的傳感器,只有富士1億像素傳感器的十分之一不到。

除了傳感器尺寸這種物理因素無法改變之外,單反相機特定的機械性能也是手機無法取代的。比如說光學變焦這個東西,傳統手機使用的數碼變焦,包括現在採用多枚不同焦端組合而成的混合變焦,其本身都會對畫質有損耗,但是光學變焦不會。同時相機還可以手動改變光圈、快門、白平衡、感光度等參數,得到想要的圖像效果。因此,作為攝影愛好者和攝影方面的從業人員,是不會使用手機來取代相機使用的。

手機拍照的未來是算法

當然,我們也不能夠因為手機比不上相機,就否認手機對於人類影像記錄做出的共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手機拍照這幾年的飛速發展,讓更多的用戶可以更方面的拍照,記錄了很多美好的瞬間,同時也刺激了直播、短視頻等行業的興起。

不過,手機拍照的未來,並不在於硬件,而在於更加智能的算法本身,也就是我們如今常說的語義渲染。其實有一個很奇怪的現實就是,三星作為全球拍照數一數二的企業,至少每年旗艦機器可以穩居DXO排行榜前三名,但是三星使用的傳感器,卻是從Galaxy S7時代就開始在用的......也就是所,不學華為提高傳感器硬件參數,光靠算法上的優化,還是可以得到出色的圖像......

這就是算法的魅力,也就是不斷去訓練圖像識別技術,可以讓算法明確一張圖片裡面哪些物體是哪些物體,哪些場景在前,哪些場景在後。這樣一來,依舊可以通過“後期”的效果來實現單反才能拍出來的照片,比如說人像等特寫場景,智能摳圖可以將主物體摳出,背景虛化;比如說夜景模式下,在傳感器接收到的光線及其昏暗的情況下,算法可以對畫面細節進行補充,“腦補”出真實的畫面;比如說現在流行的星空模式和月亮模式,通過算法後期把星空和月亮的細節P出來......

因此我們說,手機未來的核心一定是通過算法來彌補畫質,讓更多普通消費者在不購買鉅額拍照設備,進入萬劫不復的攝影坑裡面去之前,也可以用手機拍出自己想要的照片。


因此,未來,單反市場和手機市場,還是井水不犯河水吧。


PM宋先生


智能手機的出現,特別是智能手機拍照能力不斷提升,的確對單反的銷量產生了一些影響。

相比膠片相機,數碼單反相機的出現,因其智能控制和拍攝結果的實時性,立刻就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和追捧。狂歡之後,大部分普通消費者卻悲傷的發現:數碼單反雖然降低了使用的門檻,但要拍出好照片的技術難度卻沒有任何改變---構圖、色彩、光影影調、曝光依舊缺一不可。於是手拿數碼單反還是弄不出好照片,於是數碼單反只能在家裡吃灰。

現在,比數碼單反更加智能更易上手(應該說是0門檻)的智能手機閃亮登場,任何人只要一個輕輕的觸碰就可以在手機強大的數據計算下獲得還不錯的照片(至少在手機屏幕上顯示非常不錯),加上可以便捷的實時分享,普通消費者對智能手機的拍照留影趨之若鶩也就在情理之中。

綜上,智能手機的出現對數碼單反造成的真正影響是:普通用戶終於可以不需要單反也可以拍出像樣的家庭照了。換而言之,智能手機進一步細分了消費群體:攝影愛好者依舊只會繼續使用單反;其他人則手機足矣。

以上如果能給你一些參考,請點贊鼓勵。


攝影雜糖


【智能手機的出現對單反相機造成了哪些影響?】

要說這智能手機對單反相機的影響,那簡直就是大了去了。可以說智能手機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攝影的認知一點都不為過。
△手機人像作品


彼時,大約十年左右的倒推時間吧,單反就像一個大家閨秀一樣束之高閣,讓普通的老百姓只能仰望而不可獲得也。要知道,那時的單反僅僅屬於極少數的有技術的人用來進行攝影創作的,而那時的手機,更多的只是為了拍照而不能攝影。那個時候,從手機的鏡頭光學素質,亦或者是感光元件的畫質,就像一塊天花板一樣,牢牢地限制著手機攝影的效果,根本就無法與單反相比較。

然而我們的世界是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的,手機行業也不例外。逐漸的,隨著智能設備的崛起和突飛猛進,特別是手機攝影生態的建立,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人人一部手機,人人都可以利用手機進行各種各樣、新奇古怪、唯美精彩、震撼人心的攝影創作,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各種各樣的關於手機攝影的各類比賽、各種作品、各種教程、各種活動等等等等,可以說,手機攝影,特別是智能手機出現以後的手機攝影對於整個攝影領域來講,簡直就是一次鉅變,甚至我們可以用顛覆這個詞來形容它也不為過!
△手機建築作品


那麼智能手機對於單反相機來說到底產生了哪些影響呢?其實我們不用說的那麼複雜,只要從我們日常的使用經歷就可以總結出來,下面就給大家羅列一下:

1.超乎想象的便攜性

手機無論是從體積和重量上來講都比單反要小得多輕得多,而且是我們隨身攜帶的,走到哪裡就拍到哪裡,不費吹灰之力,一點也不用擔心自己的體力夠不夠,拿出手機就可以拍攝自己喜歡的內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手機拍攝作品,更能返回攝影的本質,所見即所得,隨時記錄我們身邊的事情。

2.種類豐富的手機軟件

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也許你可能不知道,對於手機軟件來講,在應用商店裡,保守估計已經有了上百萬款應用軟件。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攝影應用體系,利用應用商店裡的這些軟件,你可以快速完成圖像的處理和美化。並且相對於單反拍攝的圖片在電腦裡修飾的效果,有時候,手機處理的效果反而比單反的照片還要好看。更加難能可貴的就是,在手機裡頭處理圖片,操作更加簡單,對於拍攝者的技術門檻也更低,而且也更加貼近用戶的使用習慣,這是單反無論如何都達不到的。

3.宛如一條龍服務化的前後期製作

對於現在使用智能手機的人們來說,圖片是他們社交的一個基本需求,所以人們都非常的渴望能夠快速有效地獲得一些有用的圖片,手機的便攜性,隨時隨地可以拍照的極大方便性,拍攝的照片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進行圖片處理及後期製作,那麼這些圖片將會有很大的可能性被用於人們的社交領域,與自己的好友,親人,家庭等等分享圖片,這個就是人們使用圖片用來社交的一個重要途徑,而單反,只能藉助於第三方設備才能實現圖片分享的功能,這一點不得不說,比起手機來簡直相差甚遠。
△手機夜景作品




影像洪辰班照片點評


要說這智能手機對單反相機的影響,那簡直就是大了去了。可以說智能手機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攝影的認知一點都不為過。智能手機並不能影響數碼單反的銷量,這是因為單反作為幹活與藝術創作的工具,是具有恆定的剛需的,而手機的攝影功能,是不能承擔工具的職責的。

真正對單反構成威脅的,則是可換鏡頭數碼相機的新貴—無反(微單)數碼相機。這從佳能尼康這兩家傳統單反壟斷廠商近年競相研發無反相機與鏡頭就可以看出端倪來,此不贅述。智能手機的出現,特別是智能手機拍照能力不斷提升,的確對單反的銷量產生了一些影響。智能手機對單反相機最大的衝擊當然是銷路大幅度下降。入門級的用戶都放棄了單反相機,因為手機體積小,重量輕,容易攜帶使用。特別是不願意做後期的用戶帶來很大的方便。拍出來的照片也不錯,甚至有的夜景拍照還比單反好,所以有人就認為,手機可以代替單反機。


香榧青山綠水


看題主的問題,主要是想問智能手機的出現對單反銷量的影響吧?

我的回答是:基本沒有影響。

下面是日本相機影像工業協會(CIPA)2007-2018年度相機出貨量柱狀圖。淺藍色所有是相機出貨量,深藍色是其中可更換鏡頭相機出貨量。

從圖中可見,數碼相機的總出貨量從2013年起出現斷崖式下跌,這與智能手機的上市和普及基本同步。但是,銷量暴跌的只是消費級的不可換鏡頭數碼相機,而其中可換鏡頭數碼相機銷量卻是基本穩定的。這說明以單反為主的可換鏡頭數碼相機受智能手機普及影響是很有限的,智能手機對數碼單反並不構成實質的威脅。

智能手機並不能影響數碼單反的銷量,這是因為單反作為幹活與藝術創作的工具,是具有恆定的剛需的,而手機的攝影功能,是不能承擔工具的職責的。

真正對單反構成威脅的,則是可換鏡頭數碼相機的新貴—無反(微單)數碼相機。這從佳能尼康這兩家傳統單反壟斷廠商近年競相研發無反相機與鏡頭就可以看出端倪來,此不贅述。


蜀人好攝


智能手機對單反相機最大的衝擊當然是銷路大幅度下降。入門級的用戶都放棄了單反相機,因為手機體積小,重量輕,容易攜帶使用。特別是不願意做後期的用戶帶來很大的方便。拍出來的照片也不錯,甚至有的夜景拍照還比單反好,所以有人就認為,手機可以代替單反機。


常樂178145283


你好,對於你說的這個問題呢,我有自己的一個解決方法和觀點,看看能不能夠幫助到你?如果可以幫助到你的話,可不可以給我點個贊?並採納一下,有不懂的話,還可以繼續問我,繼續樂意為你解決,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16,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e8000859362306dc54\

古一的VLOG


智能手機的出現對單反相機有一定消售衝擊。特別原本想買個單反相機,結果有智能手機,既能拍照還能拍視頻,晚上還能拍夜景,而且効果還不錯。單反相機質量重,攜帶也沒有手機方便,結果好多人都看上了智能手機了,特別部分單反相機出現了降價。


藍天白雲67682315


沒有任何影響!手機是照相,單反是攝影,二者並不矛盾,普及照相是手機的事情,單反是照相的進階,也就是攝影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