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遇到瓶頸期怎麼辦?

黑板擦6


我想從以三下個階段說一下我的認知:

        一、初級攝影階段:剛剛學攝影的朋友,一般情況下是對相機設備器材的認知與掌握。特別是入手單反相機,前輩們會為他們講解,從操作實踐自動檔到手動檔,介紹不同類型的鏡頭特點,熟悉光圈、速度、焦段、ISO、白平衡等一系列參數的組合使用等。

         在這個時期最大的瓶頸可能是參數的靈活運用和發現視覺審美的捕捉能力。從技術層面講,能夠拍攝出光線、色彩較為突出的成像作品。從視覺藝術層面講,就是選擇拍攝對象,用視覺語言傳播審美價值。

         二、中期攝影階段:這個時期是攝影者真正走上攝影創作之路的開始。除靈活運用初級階段學到的知識以外,主要是攝影創作對象主題的選擇,需要有普通人不同的眼光,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創作出具有主題思想內涵的攝影藝術作品,養成習慣用鏡頭觀察生活,記錄生活,反映生活。

         要想使自己的攝影之路走得更好,這時候最大的瓶頸期應該是創作領域的選擇和定位。“學有所長,術有專攻”只有選好自己專攻創作領域,才能使自己的攝影創作走得更遠。

        許多大師級攝影家,都有自己專攻創作領域。如:風景、人像、微攝方向、新聞紀實等等,都有專攻不同領域的攝影大家。

       三、 高級攝影階段:攝影藝術是需要敏銳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行為,優秀的攝影作品往往是引領攝影藝術向前發展的前行標杆,探索之路永無止境。許多攝影大師會出現與時代求同步,又想超越自我認知的瓶頸期,時代審美形式的變化和成像技術的發展,給攝影作品帶來的不同追求。

        現在數碼攝影后期PS,對攝影前期創作具有唯美性的挑戰,經過ps處理過的攝影作品其表現力,應該說“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攝影作品依賴於後期PS成像,已經是"形影不離"…

       目前在這方面爭議很多,爭議不代表不能探索,攝影探索之路會伴隨著影像科技的發展而不斷的放大,會出現無限的想象空間。

      綜述:每個人對攝影的認知水準往往是不一樣的,攝影作品的評判有時候是來至於拍攝者和人們欣賞的思想共鳴。在攝影藝術的道路上,有自我否定、自找差距的勇氣,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瓶頸期。只要學會取長補短,就能平穩超越,突破瓶頸期。

       以上是我對攝影瓶頸期個人感悟,共網友們借鑑。

     發幾張攝影作品交流一下…








yz大帥


我感覺瓶頸期不止是攝影這一行存在,幾乎各行各業在你打到一定水平之後,再去提高自己的技術或者是能力是比較難得。

我作為一名婚禮跟拍攝影師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感覺自己拍什麼都是那個水平,在自己看來有點千篇一律的感覺,想提升但是一時半會也不知道從哪個地方作為突破口。

那個時候也是很焦距,後來我發現問題所在,其根本原因是因為自己的審美自己創意沒有跟隨自己的技術做一個相對的提升,於是在那段日子裡,我對自己加油充電,包括去各地旅遊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啊,也在不停的閱覽創意以及攝影類的雜誌和圖書,看一些自己之前沒有接觸過的類型電影,開始對自己的所感所想通過日記的形式總結記錄下來,等等很多途徑吧,總之想到的途徑都試了,最後發現自己慢慢的也從瓶頸期度過了,發現自己有了些許的提升,整個人變得沒有之前那樣焦距了,開始有變得開朗起來。




長龍雜談


攝影之所以能讓人入迷,就是因為它永遠不可能到達巔峰,從開始到最後都是學習不斷的學習,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當然也有少部分是例外,比如拿著手機當萊卡用,覺得在器材上錢大把的💰的人都是S的,自己拿著手機去跟專業器材比畫質,這種人例外,莫奇怪因為他們不懂攝影,記得當年我在某校學習的時候,那時候其實我還可以了,自認為還可以了,但是後我越來越發現不是那麼回事,感覺自己越來越不懂攝影,我問我的老師,我說老師我怎麼越學覺得難呢?老實回答我說明你有進步這話是後回來我才明白真正的意思。

所以你的情況除了學習就是學習,沒有別的辦法。



秋風Photography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我說說我自己的經歷吧。我2008年開始接觸攝影以人像為主但吃是亂拍一通,總覺得自己器材不好是拍不出好片的。後來發現初學者其實光影的運用是很重要。多觀察身邊的光影變化會有很大的幫助。。






邊境木馬


攝影路上的“瓶頸期”該如何尋求突破?

其實不光是攝影路上有瓶頸期,任何學習和二作過程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遇到瓶頸期。那麼攝影路上遇到瓶頸期該如何尋求突破?這裡就結合自己攝影經歷,分享一下心得。



1,攝影路上遇到瓶頸期,試著停下來。

攝影從最初的小白,經過大量的練習並且積累了一定的攝影經驗後,很多人都會進入瓶頸期。比如從最初對攝影的狂熱進入倦怠期,比如有創意卻不去實踐,比如不知道拍攝什麼內容,一下子失去了方向。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試著停下來放下相機,去吸取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識或許會對你有幫助。



比如看看畫展,聽聽音樂,讓畫展中的中國風畫意給你啟發,讓油畫中的色彩配比和靜物擺設給你啟發。從音樂的旋律中讓你聯想到照片的節奏感。我們可以從觀看其他的藝術中,汲取一些拍照的靈感。遇到瓶頸期的時候放下相機,不要一味地埋在拍攝中,無所適從。




2,攝影路上遇到瓶頸期,試著換種拍攝題材。

每個攝影人都有自己比較喜歡拍攝的攝影題材。但大部分攝影題材大家都會接觸去拍攝。拍攝風光的,覺得自己一直在原地踏步,那麼可以試著拍攝人像。靜止的風光和動態的人像畢竟有所不同,或許換個題材,你會產生新的興趣點。總之換個自己拍厭的題材,接受一些新鮮的東西,是攝影路上突破瓶頸期的好方法。



3,攝影路上遇到瓶頸期,試著換種拍攝手法。

攝影路上,不斷地重複自己也是很無趣的。所以,當常規的攝影拍攝手法玩不出花樣的時候,我們可以試著嘗試自己沒有接觸過的拍攝手法。比如試著拍攝星軌,比如試著拍攝多重曝光,還可以學習網上的一些創意拍攝。讓一個新的起點帶你走出瓶頸期。

這是我今天拿了面鏡子在紅楓林裡用手機拍攝的。怎麼擺放?怎麼取景?可以讓人不停地折騰。

攝影需要不斷地創新才更有樂趣,才可以擺脫瓶頸期。



總結: 攝影路上要突破瓶頸期,個人感覺可以試試這幾種方法。試著停下來,學習一些其他東西,試著換種拍攝題材,試著換種拍攝手法。讓我們儘快度過瓶頸期,進入攝影路上一個新的起點。

我是喜歡攝影、分享心得的藍色希臘,


藍色希臘


很多攝影愛好者在學習並實踐拍攝一段時間後,會感覺遇到了瓶頸,對自己拍的照片越來越不滿意了,回頭看看以前的作品也越來越否定自己。這時候攝影愛好者們會很苦惱,希望有人能撥開雲霧指點一下。

藝術學習有很多相似之處,學習的道路上如果沒有原地踏步的話,必然會遭遇瓶頸期,瓶頸是階梯更是跳板,一旦突破瓶頸,你的攝影水平就會出現非常明顯的提升,所以遇到瓶頸是好事,更是個機會。


攝影遇到瓶頸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方向性錯誤,例如過分痴迷於器材,成為一個器材黨,痴迷於HDR等等後期處理的技法,技術與藝術的關係被你本末倒置了。

另一種原因是你審美在不斷提高,但攝影技術沒有能跟上,審美高於了動手能力,也就是俗話說的眼高手低,導致自我否定缺乏成就感。第二種原因是最好的攝影狀態,因為眼界高了才懂的什麼是好作品,所以對自己的要求也高,自然而然的攝影技術就會被審美牽著大幅上升,眼界比攝影水平高太多的時候,心理就會比較難受,眼高手低其實更像是純心理上的困境,主要的障礙還是在心中的,這個時候的攝影技術並沒有停止不前行。

突破攝影瓶頸有許多方法,第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是更換器材,通過更換相機給攝影者更多的新鮮感和拍攝動力,讓自己繼續堅持。

第二個方法是更換相機拍攝設置,利用只用定焦焦段拍攝,只拍黑白照片等等,起到的作用和第一種方法是類似的。

第三個方法是給自己定一個長期的目的性的創作,比如堅持一年的時間記錄生活的某一個細節,比如上下班高峰期的地鐵,這樣的長期創作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感覺比較枯燥,提不起勁,但是因為你給自己定了一個時限,會在長期創作中你的觀察能力和攝影技術會得到磨鍊。

第四種辦法是先不拍攝,去從事一些和攝影不相關的事情,去看看電影呀,旅旅行呀,讀讀書,好好享受一陣生活,當你再拿起相機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會有不同,再拍會有不同的感覺。你就像海綿一樣吸收著營養液,而你通過相機把營養變成自己的能量通過照片表達出來!

攝影是門藝術,而藝術是生活本身,沒有生活的人就沒有表達的素材和慾望,沒有表達慾望就不會有藝術品被創作出來。沒有生活哪裡來的攝影呢?所以你找回生活就從新找回了攝影。


攝影師貝貝


現在用膠片相機不多了,既然用膠片相機,應該是攝影的狂熱愛好者,必然攝影技術也不會差。我看提問者也沒提供什麼照片,小編也就不班門弄斧了。下面是小編以前看到的,發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學習下。

接觸人像攝影一段時間之後,開始會有人在網上問我一些關於攝影的事情,發現那些剛接觸一段時間的人往往最在意的大多是從器材方面(是不是一定要上全畫幅)、後期處理(怎麼調色、套風格檔、加暗角、顆粒、質感)入手。究竟,在這條人像攝影路上初期遇到瓶頸的時候,應該怎麼呢?

也許很多人(包括我)都有遇過或者現在正經歷這樣的問題,所以我分享10項個人經驗跟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1. 初衷(你對拍人像的初衷是什麼?)

雪糕人OFU 攝影作品

對於一個不用把攝影當職業的人來說,「當初因為什麼而拿起相機?」這一點我覺得跟你之後的攝影路願意走到哪裡,是會有很大關係的。畢竟如果只是拍給自己高興,當然就不用太在意大眾的眼光,重點是照片能不能感動自己,看了有沒有感覺。

像我自己當初其實是小學的時候喜歡班上女同學才接觸相機的,那時只要可以拍就好了,帶了家裡的傻瓜底片機就去學校,洗一卷照片要花掉一個月的零用錢,回想起來數碼相機的發明讓接觸攝影這件事情門檻降低,要練習真的方便很多。

雪糕人OFU 攝影作品

一直到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拍女生,一來是女生在畫面上的情感表現比較細膩,這讓後來我在某些場合需要拍攝男生時覺得容易許多。二來我剛開始拍人像嚴格說起來應該是大學的事情了,一開始會找尋自己喜歡的攝影作品去問自己喜歡照片的哪一點,然後透過實作跟練習,經歷一段學習和反覆思考之後,再看自己照片就覺得真的滿舒服的。能被自己拍的照片打動,我覺得已經相當有成就感。(當然獲得朋友平常見面時特別提到的讚賞,又是另一種開心的感覺了。)

雪糕人OFU 攝影作品

如果能拍出自己(和對方)不管過多久再看都還是覺得很喜歡的照片,那就恭喜你(們)了!

<strong>

2.分類和檢討(你花在整理、編輯照片的時間與你拍攝和學習的時間平衡嗎?)

大學參加攝影社時曾聽老師講說,攝影人應該花三分之一時間學習,三分之一時間拍照,三分之一時間整理自己的照片。他看過很多攝影記者照片拍得都很棒,但是一沒時間整理,照片就堆在那裡,然而那一堆照片裡頭是有極好的佳作的,不過相關的故事和拍攝資訊,時間一過去就這樣被記憶埋沒了,非常可惜。

雪糕人OFU 攝影作品

換成我自己的經驗是照片能少放就不要多放,更細節一點的是考量觀者在呈現平臺上瀏覽的習慣,像是相簿是屬於單張單張瀏覽,如果一個人點了下一張卻看到極為雷同的照片可能覺得好像「鬼打牆」就容易膩,甚至可能興致缺缺就關掉視窗。但網頁的話其實仍要注意這一點,你只放一張佳作與你放了一張佳作在二十張習作裡頭的時候,也許大家都會看到那張佳作特別好,但對於你的評價就不見得會那麼高了(換句話說要讓人以為你的好作品可以信手拈來,張張皆是)。

雪糕人OFU 攝影作品

現在有線上電子書平臺issuu,可以把編輯好的PDF檔上傳變成可以供人線上瀏覽的電子書,可以控制觀者閱讀順序以及照片出現的大小跟位置,更進一步強化作品的意識!不失為一個展示作品理想的方式(而且免費)!

3. 溝通

當初遭遇人像瓶頸時,疏通我心靈的是吸收新知,當時聽了拍過眾多明星甚至王建民的人像攝影大師汪笙來淡大攝影社分享講座,他問同學:「大家覺得拍人像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溝通。」

我就因為溝通這兩個字至今還沒有遇到下一個瓶頸,一切原因都來自於溝通,會覺得拍攝上不順利多半是與模特兒的溝通上出了問題,這裡的溝通指的層面甚廣,言語上的也好心靈上的也罷,汪笙老師當時用一句話解釋溝通應該要做到什麼樣子:

「讓對方在五分鐘內覺得你是他多年不見的好朋友。」

雪糕人OFU 攝影作品

許多人因為第一次拍照時會感到緊張而只有一號表情,所以我私底下拍照一開始拍攝都會試圖找出對方各種不同的表情,越多越好。

也許五分鐘聽起來很難,但一開始我們不用面臨商業攝影有時間上的壓力,所以先去掉那五分鐘,總而言之就是希望你能在短時間內儘可能取得被攝者的信任與安全感。(從社群網站上找model 的話,也會先看看對方的興趣或從文字用詞中揣摩對方性格,可以當作拍攝前聊天的話題甚至拍攝主題)這就是為什麼與其想破頭讓陌生人在五分鐘內成為多年重逢的好友,我比較建議剛開始找不到model的大家,拍攝對象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親人朋友著手。想想看,如果連身邊的人都拍不好,有什麼理由可以讓你把一個陌生人拍到贏得喝采?

雪糕人OFU 攝影作品

拍攝當下我說我覺得如果露出脖子線條應該很好看,請小男單手把頭髮抓起來,再稱讚她的笑容,抓頭髮時手肘自然形成半個菱形框框住臉部,與另一邊的雨傘形成了框中框 (frame in frame)的效果。

4.光線(攝影採光的選擇)

攝影就是拍出光影,更簡單的說是「拍影」,因為有光才會有影子,所以選擇在合適的光線下拍照顯得十分重要,許多商業攝影師在棚內拍攝,如何營造各種光線(光比、光質)以滿足需要成為他們畢生的課題。但一般人用自然光拍攝也可以拍得很好,十分建議大家在天氣好光線條件相對較佳(例如戶外是太陽剛出來三個小時與日落前的三個小時)的時候多拍照, 陰天光線變成來自頭頂的柔光,雖然比較柔和但失去方向性的漫射光需要利用銀色反光板補光,會讓人臉的質感看起來比較有層次,而且有動人的眼神光。

雪糕人OFU 攝影作品(model: Hsinhsin Wang)

左圖:頭頂無遮蔽的狀況,無打板眼睛無神而且眼睛底下有陰影

中圖:銀色反光板在臉正下方太有點太近,造成陰影岀現在臉頰跟鼻子上方

右圖:拿在側面增加立體感也消除難看陰影了

一般室內住家或餐廳的採光常常不利於拍攝,主要是瓦數不夠,但光是燈光頻率跟色溫的問題,就會讓拍攝作業不是那麼順利,需要更注意白平衡以及測光曝光等按快門前需要留意的部分。如果可以善加利用窗光,相信可以拍出理想的照片。

圖片說明

雪糕人OFU 攝影作品

單純利用左側的自然窗光進行拍攝,選對光線條件用小DC也能輕鬆拍。

5.美感(多閱讀和感受)

眼界開了,視野不同,想追求的層次也會變得不一樣。不妨多去美術館看展覽,有機會出國就去看看國外的(現在有網絡也很方便看到國外職業攝影師和藝術家的作品,不妨多看看日本及歐美的攝影師,如Cameralink、Art-department ), 多讀書(文字的書像是小說,可以豐富想像力),看不同媒材的影像作品(看動態的如電影、MV,靜態如畫作等等)喜歡在照片上加字的可以找本基礎設計的書來 看看(ex: design basic book),進一步如開始瞭解「色彩計劃」是什麼,充實拍照之外的各種層面之後再回過頭來看照片,相信會有不同感受。

6.後期(你想過你的屏幕有色偏嗎?)

我想顏色也是很多人的迷惑,不過我個人經驗是如果還不知道自己哪些照片比較好,不建議現在就開始進入後期的階段,一來是方向不明確,很容易讓你花掉比拍照和學習更多的時間在整理照片上。二來是其實去大賣場就知道每臺屏幕都有色差,建議大家可以去搜尋「色彩管理標準化」,學習過程中我大概有一年時間只對照片校正白平衡跟增減曝光量,為了就是了解相機所可以拍攝到的「原色」是怎麼樣子的。直到一年前更新電腦設備做了色彩管理後,才又開始比較積極的對畫面做細部的經營,體會到電影硬體設備的不足,真的多花掉不少時間(做色管前的那些後期,事後再看都慘不忍睹)在後期之前取得一張構圖儘可能完美,曝光正確的照片還是很重要的,有時候現場就是避不開一些雜景,事後裁切讓畫面更精實,問問自己:「這樣是最好了嗎?」問問自己對於這張畫面的亮點在哪裡,是不是有包含了其他干擾的元素進而減低了畫面美感與張力。

透過後期使整體色調一致(氛圍),讓畫面更符合心中所想要傳達的感覺

依據想傳達的感受不同來作為後期的方向

後期不是什麼見不得光的事情,傳統暗房工作也是在做後期,只是現在數碼方便許多了,不用花大錢買設備,只要一部電腦跟軟體就可以處理各種工作,照片拍回來了,加入想法做成希望的樣子,才會成為作品。

7.器材

器材不是我會第一著重的點,但是器材一直都很重要,所以這裡決定新增進來。這裡的重要並不是指「貴重」,而是開始去思考你為了獲取畫面而使用的媒介,會對結果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雪糕人OFU 攝影作品

iPhone4s , camera+ APP拍攝+濾鏡,手機小片幅深景深的特性,在這種時候反而能輕鬆拍出清楚的照片。

例如用手機拍跟小相機和單眼拍攝,對於「被攝者感受」的差別?有些人見你用大型相機(8x10)會感覺到特別被尊重,有些人覺得被手機、小相機拍照不算是「被特地拍照」而會顯得較為輕鬆,更甚至當使用即拍即得的拍立得(不是即可拍)時,更會對被攝者帶來完全不同的感受,進一步提高被拍攝的意願。

雪糕人OFU 攝影作品

Sony Nex-5N , Adobe lightroom retouching私底下拍攝寫真,拍攝的輕鬆度反而成為第一考量。

8.改變拍攝習慣(改變焦段、改變拍攝節奏、光線)

a.改變焦段

像我自己過去拍人像有90%時候都使用50mm的定焦鏡,因為喜歡捕捉人物的表情特寫,整體下來可能就缺少些人帶景的畫面,遠景的照片比較不足,取景也比較中規中矩。後來就也會穿插使用不同的焦段(比如更廣如24mm 35mm 或更遠如85mm 135mm)讓自己從慣用焦段的視野中跳脫出來,畫面的張力自然有所改變。

Canon 135mm f2 L (長焦使對焦主體變得非常明確)

b.改變拍攝節奏

簡單的說就是原本可能一小時按100下快門,把頻率拉高到一小時300下甚至更多,或者本來是一小時拍200張,改限制自己只能拍36張(或乾脆只用底片機,都算是改變拍攝節奏的一種方法),這樣一來也會從原本的拍攝思維中跳出來,更不拘束或者更加經過思考。

雪糕人OFU 攝影作品

讓被攝者習慣你的拍攝節奏,像這樣喀擦、喀擦、喀擦的連續拍攝只是10秒左右的事情。

c.改變光線

像我人像拍攝習慣自然光,而且採取逆光的角度,想要跳脫平常的照片質感,就可以改用順光拍攝,做一張保留現場細節的小光圈照片,或者拍攝剪影,甚至使用人工光源(使用無線觸發器+閃燈,配合不同燈具(透射傘、反射傘、柔光罩、蜂巢等等)可以做出非常多變化),透過變換光線組合,替整組照片增添不同氣氛的畫面。

雪糕人OFU 攝影作品

在現場全暗的菜市場內,使用兩盞小閃燈(背景:裸燈。人物:斜右上方加一支80cm透射傘)。

9.目的

現在全民外拍時代,好像有相機就可以當攝影師?我發現問某些人為什麼要拍攝這些照片(尤其是美少女外拍)的時候,他們說得出動機,但其實說不太出來「目的」。有趣的是他們就是可以這樣沒有目的的一直拍攝重複的東西,有時候說要拍不同的東西但其實只是換了個造型主題而已。如果說動機(初衷)是持續拍攝下去的動力,那我想目的就是讓你有一個方向可以檢討改進的準則,畢竟攝影是一個會因為目的不同而對同一個畫面有不同評價的行為。例如你想要拍攝照片當作作品,之後想接婚禮紀錄的案子卻只參加活動或自己約女孩拍時裝外拍,感覺就有點騎驢找馬了。或者你想拍作品希望以後可以接觸服裝網拍,卻一直去旅館把給女孩拍私房……總結就是拍攝前預想照片觀眾的目標族群是什麼(當然也可以是很私人的,自我滿足、交朋友、認識異性也可以是一種目的),這樣才方便事後檢討跟進步。

雪糕人OFU 攝影作品

雪糕人OFU 攝影作品

比起單單拍攝美少女,拍攝情侶對我現在的階段來說更有意思也更適合當作品。

10.放下相機

真的沒辦法了,就先放下相機吧。像我喜歡的人像攝影偏向貼近生活中美好的片刻,如果自己的人生明明並不精彩,又怎麼會有美好跟感動發生呢?把生活過的精彩,心靈打開了,影像的敏感度也就不請自來。

雪糕人OFU 攝影作品

與其一直替別人拍照,不如自己先去談場戀愛吧!

最後我覺得攝影是想法的實踐,想法是生活的累積,從生活中觀察,從小處出發,哪怕只是從一個很簡單的想法出發,都不要覺得好像不會是什麼大作就不做,透過不斷的累積跟檢討,成長的經驗和養分也會隨之而來的。


光影中國網


在攝影方面遇到瓶頸期,一般都是攝影愛好者居多,因為攝影愛好者不是以攝影來掙錢為目的,只是愛好,平時根本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學習,交流,外出去尋找拍攝機會。在經過一段時間時間拍攝之後,拍攝的作品沒有明顯的進步,又不知道問題出現在那些地方,慢慢就不會像剛開始玩攝影時的興趣那麼大。我認識的攝影圈子裡,就有很多這樣的人存在,說遇到瓶頸了,不會拍了,也沒有剛開始時的興趣大了,這些人現在基本上都已不玩攝影了。。。

按本人認為,不管是攝影愛好者,還是職業的攝影師,在拍攝中,都會遇到各式各樣不同的問題,遇到瓶頸,可以暫時放下相機,靜下心來,把以前拍攝的照片選擇一部分出來,仔細翻看,同時去尋找你喜歡的平時拍攝風格,研究學習觀摩,從拍攝的題材選擇,拍攝的取景角度,包括燈光使用知識,拍攝的構圖氛圍等等。。。

再拿起相機有目的的去拍攝自己喜歡風格題材,或者完成某一個畫面拍攝,在不斷的磨鍊自己的攝影技巧,才能突破你自己瓶頸。





匠子社--老木


怎樣突破攝影的"瓶頸期"?我雖然學習攝影不久,但有一些體會與各位共享。

第一個"瓶頸期"大致出現在看見什麼都想拍到不知拍什麼為好的時候。這是觀察能力跟不上攝影要求的一個階段。是從一般的拍照進入到藝術追求的階段。是攝影認識能力的一次飛躍。這也是攝影師們為什麼在哪裡都能拍出好片,而初學者卻做不到的根本原因。

解決的辦法唯有提高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除了加強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大師學習、向優秀作品學習,加強對事物的觀察揣摩,並無其它方法。

(山青青手機拍攝)

第二個"瓶頸期"大致出現在追求新穎的構圖、追求光線運用的時候。到了這一階段,已經基本解決了什麼東西值得拍,什麼東西沒必要拍的問題,進入到怎樣拍出好片的時候。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無論是拍攝人物、動物、風光、建築或者花卉,拍攝靜物、微距、食物和某些特技拍攝,均需要一定的經驗積累,需要一個過程。思維的作用已經大大超出技術的作用,進入到藝術創作的階段。

解決的方法當然還是學習和堅持,相信自己能拍出好的片子。

(山青青手機拍攝)

第三個"瓶頸期"大致出現在自我風格的形成。拍攝有了主攻方向,有了專門課題,有了長期的努力目標,逐步獨樹一幟,形成自已的風格。到了這個時候,作品已臻上乘,藝術已登堂入室。除了個人努力,還需要一定的天賦。

(山青青手機拍攝)

但是,學習攝影和學習其它藝術門類一樣,突破"瓶頸"的根本方法還是要一如既往,不棄不離,久久為功。"事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才是不斷掃除前進障礙的根本方法。

當然,說者容易做者難,不過與各位共勉而已。謝謝你的覽讀。


山青青


自2015年開始“人文攝影”和“街拍”後,在老師指導下,有了進步。持續了一段時間,覺得再提高很難了,總拍不出滿意的片子,似乎到了一個瓶頸期。  怎麼突破,拍出滿意的片子呢? 我的體會是:

第一,多看佳作。我連續多年訂《大眾攝影》和《中國攝影報》,改變以前“一目十行”毛病,選擇文章和照片,認真閱讀、揣摩,以提高美感和藝術鑑賞水平。

第二,注意拍攝視角的改變。平視太普通、平淡,要多注意俯拍和仰拍的運用。

第三,克服鏡頭的單一性。我的鏡頭,是佳能大三元加一個2.0光圈的35定焦。以往街拍,只用24-70和35定焦鏡頭,如今,適當也用16—36和70-200鏡頭,以得到廣角鏡頭近大遠小和長焦鏡頭空間壓縮效果。

第四,特殊技法。如1/15慢門,以求得動靜結合的效果。學習“多重曝光”,準備將此技法運用到“人文攝影”和“街拍”中去。後期的“渲染”、“合成”等技法也會為照片增加魅力。

 

下面的《山裡娃》,是後期製作的一例。

2016年1月,我在遼寧省寬甸縣拍的一張照片,拍了主人餵養等場景後,在拍圈裡的羊和羊群。突然間,這位農戶家的一個八九歲的小孩跳進羊圈,和圈養的羊嬉鬧起來,養被攆的四處逃竄。用相機捕捉了這個場面。

我將這幅照片找出來, 嘗試運用Photoshop軟件進行了模糊(路徑模糊)處理,以強化現場的動感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