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的行書具有什麼特點?

澄心齋書畫


唐代書法家顏真卿(709--785)。不僅楷書取得了極高的成就,而且在行書上也具有很高的造詣。他的行書,如同他的楷書一樣,給人以剛健,雄厚,大氣磅礴之感。他作書彷彿不是在寫字,而是在抒發某種情感。

要論顏真卿行書,實際就是分析史上公認他最具代表性的顏體行書"顏書三稿"。分別是《祭侄稿》《爭座位帖》《告伯父文稿》。三者雖然不同時期表現的風格不盡相同,但總體藝術特點是一脈相承的。下面我們具體以這三個帖,主要以前兩稿帖為例,來大致梳理和欣賞顏體行書的特點和魅力所在。

一 情感激越,以情命筆

首先我們在欣賞書法作品時,不能孤立地去看待其用筆,結構,和章法行氣。而應把書寫者的背景及書寫內容結合進行,才能全面的理解,特別是對於抒情性很強的行書體勢。

對大多數書法愛好者來說,顏體行書作品首次欣賞,給人印象書寫似乎很隨便,字體安排上歪歪斜斜,長短粗細不一; 加上隨意塗改旁白添字,顯得好像沒有章法。實際上,這正是顏體行書的一大特點。充滿了豐沛的藝術感染力和現場感。

比如《祭侄稿》,我們都知道顏真卿是一位秉性惇厚剛正之人。此稿由於是在特定的情況下臨時起意,順手拿一隻禿筆來奮筆直書,不是為書法而作,而是為了感情的需要而寫的。對大唐盛世江山的熱愛和忠心,對叛軍奸臣極憎恨。特別是對骨肉親人慘遭殺害的悲憤情感,都凝聚於筆端。隨著感情的起伏,時而飽筆重墨,盡情揮灑;時而渴筆,飛白,任意塗抹。使激切悲憤的真切情感,一古腦兒地滲透在他的作品之中,這就是顏體行書千百年來感染讀者的根源所在。也是它力壓群雄,始終穩居天下第二行書的風神所在。

這幅作品,研究作者當時的情感起伏,歷代都大有人在。

元朝的陳繹言曰:"自"爾"既至"天澤"逾五行,殊鬱怒;"吾承"至"尚嚮"沉痛切骨,天真爛漫,使人動心駭目。

當代陳振濂說:

"顏真卿《祭侄稿》作為中國書法史上一種最具有抒情意識的蓋世傑作,為我們留下了超完美的感情留注與起伏變化的珍貴痕跡"。

近年還有國外學者,運用電腦等高科技手段,如同分析《紅樓夢》前八十回與後四十回的比對那樣。從《祭侄稿》的十幾處修改的筆跡中,詳細推測,探討當時顏魯公的意識活動的軌跡,使人們身臨其境的看當時的情感起伏和筆路,以及書寫中追求最適當筆法的措辭經過。可謂煞費苦心,用心良苦。

研究者們的分析,是否完全符合顏魯公當時的感情狀況,還待商榷。然而這幅作品在書法的字裡行間,通過完美的線條;筆法疾徐,輕重;空間的大小,疏密與心手相應完美的融合,卻是沒有人能夠否認的。

筆法深得篆籀精髓,點畫沉著古樸

顏真卿行書藝術的成功,更重要是建立在他精湛的藝術才能上的。顏真卿學過二王,更求教於同時代的大書家張旭。他自己曾說"頗傳長史筆法"。所謂"長法",就是張氏草書中的篆籀筆意。即以圓筆中鋒為主。

康有為這樣解釋: "圓筆主提,提筆中含,提則筋勁,中含者篆之法也。"

同時,在筆畫轉變方向之處多作圓轉,絞轉筆法。使轉角圓動自然。又剛勁有力。史上形象的稱之為"折股釵"。

前人評述最具篆籀風格的作品,是顏魯公的行書《爭座位帖》。又叫《與郭僕射書》。是顏真卿五十六歲時寫給右僕射郭英義的書。它既是顏真卿最具代表的行書三稿之一,同時與王羲之《蘭亭序》相提並論,被歷代書家譽為"行書雙壁"。

此篇和《祭侄稿》有相近之處,略感不同的是用筆更加凝重含蓄。起筆多為藏鋒,筆畫粗細較勻稱,結體上,連屬緊湊而又不失飛動姿態,篆籀筆法給人以圓勁蒼古之氣。

評價最出彩的是清代阮元:

"《爭座位稿》,如熔金出冶,隨地流走,元氣渾然,不復以姿媚為念者,其品乃高,所以此帖為行書之極致"。

米芾一直對顏魯公的楷書存有偏見,說來也奇,唯獨對這一行書卻推崇備至。

雲:"《爭座位帖》有篆籀氣,為顏書第一,字相連屬。詭異飛動,得於意外"。

以此為例來簡析其行書的筆法,結體特點:

1習慣性保留了顏體楷書開張寬拙的結體特點,如下圖"射", "郡","功","不朽"。都是楷行相間,用筆靈活。

2 比較明顯的是包圍型結構,十分強調向背,迎讓,疏密的藝術手段並用,並且了融合篆隸筆法,如下圖"聞"字長堅勾用筆隸法波腳,""明"字日旁用篆法結構。"地"字橫勾有出奇之質感。

3 筆法古樸豪放,沉著痛快:

如下圖"僕"字的顫筆。"跋"字的豪放。"極"字的俊俏。"百寮"字的古樸。

4.豎畫露鋒裹鋒,大都寫得遒勁有力,長豎中的懸針豎往往在尾部成弧形,曲式不等。如"悼"字。"時"字。

垂露豎較挺直剛勁,有的略微向左右斜偏,顯得靈動多姿。如圖"餘",還有下圖左行的"作","郡"字。

疏朗開張,輕重緩急,一氣呵成的氣勢

1 連綿有致,上下呼應

在行氣佈局上,這些姿態各異的字,彷彿被一根無形的主線貫穿起來。交相輝映,共同組成一組一對的華美音符。如下圖《爭座位帖》:"天下莫與汝爭能"。參差錯落,奇正相依,讓賞析者由衷地讚歎!

2 心手雙暢,自然和諧

縱觀顏真卿行書,無論用筆,結字,行氣,章法十分和諧自然,隨著感情的起伏跌宕,行筆節奏或由慢到快,或由疾變徐,或帖中途停頓所產生的留白,與通篇的線性相互交映,讓人不感覺過分誇張和沉悶,又和局部的行列疏密產生了律動的美。

如下面用《祭侄稿》的行書,詳細分析行氣章法出神入化之處:

從字的形態看,寫得最寬展是如上圖左行:"刺""輕""楊"字;寫得最窄長是"史","車","丹"字。處理得較扁是"都","尉"字。較小是"上"字;

從字的姿態上看,"刺"右傾,有下覆之勢,"史"左傾右拉有迎上之勢,"上"字雖小卻至關重要,如承上啟下的樞紐,"輕"字向右仰上,"車"字又向左迎上。

"都,尉,丹"三字,如上面分析所說,錯落有致的連成一片,整體貫穿在"車"的重心線上,"楊"處理較重。有頂天立地的氣勢。整行行氣章法,一氣呵成,以此類推,我們可以體會到顏體行書的巨大的藝術魅力和特點。

3 顏真卿《祭伯父文稿》整篇行氣和用筆特點。

如下圖本帖也名《告伯父文稿》,全稱《祭伯父濠州刺史文》。是乾元元年(758年)十月顏真卿被酷吏唐誣劾, 以蒲州刺史左遷饒州刺史,途經洛陽時,倉促奠告於伯父墓前的祭文稿本。此文稿與《祭侄稿》書法相同,一氣相通,而頓挫鬱勃似稍遜之。字跡比一般行書都要大,顯得雄厚,寬暢,用筆更加灑脫自如。其特點是筆法明顯多帶圓轉的豎畫,出現向內收之形。露鋒較多,特別是點和撇的的出鋒十分明顯。筆畫牽絲較多,透出一種拙秀,蒼穆。

總體來說,顏真卿行書以沉著健勁的筆力。豐腴開張的雄渾,影響著後世書壇。其書法不計工拙,看似信手揮筆,縱橫跌宕,其實筆法考究,"無一筆無來歷處",可謂巧妙絕倫,處處不失魏晉準繩,字字韻含特有筆調。

正如清.王澍對"三稿"的書贊:

"三稿皆公奇絕作,《祭侄》奇古豪巖,《告伯父》淵闊從容,至《論座》則兼得《祭侄》《告伯父》兩稿之奇。情緒不同,書隨以異。所以直入神品,足為《蘭亭》後勁也"。

可作為顏真卿行書特點的全面精煉概括。

又云:"魯公《爭座位帖》。氣格與《蘭亭》並峙,奇古豪宕,學之為難,一旦得手,即隨意所之,無往不是"。

也可以作為我們臨習顏真卿行書的法門要點。


張勁逸


顏體行書是“二王”行書系統以外的風格流派,成就了非常多的書家。學顏真卿行書,就要把握它的風格特徵。顏體行書的特徵可以總結很多,但最為核心的我認為就是三條,對照千差萬別的顏體行書,都脫離不了這三條特徵:

一、第一大特點:裹鋒用筆為主

王羲之行書多用骨法用筆,切金斷玉,起筆收筆多見鋒芒(如圖《蘭亭序》清字)。而顏體行書的用筆多用裹鋒,運筆時將筆尖裹藏於筆腹之中,入紙鈍而無芒角,行進如推磨,如圓錐體一般在紙面上滾動,筆勢潛轉,不見筆尖。如下圖《祭侄文稿》清字:

再與下圖骨法用筆的《從天竺歸隱溪之南岡詩》中“清”字相比,則更能說明問題:

二、第二大特點:圓轉多於方折

在顏體行書的轉折當中,更多地化方為圓,而方筆常常只用來作為點綴。如下圖《唐 · 顏真卿 · 祭侄文稿》“祭”字、“毒”字,方折筆畫全部寫成了圓轉:

三、第三大特點:字形向兩邊“鼓”

顏體行書沿襲了顏體楷書結體寬博的結構特徵,字形不同於王羲之的往內收,也不同於黃庭堅的長槍大戟,而是像“鼓”的形狀,往兩邊凸出。

如《唐 · 顏真卿 · 祭侄文稿》中的“刺”字(見上圖),與《唐 · 李邕 · 李思訓碑》中的“刺”字(見下圖)對比就很明顯:

學習顏體行書,掌握了以上三大典型特徵,也就牽住了“牛鼻子”,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定會如虎添翼。希望大家轉發給有需要的朋友。

更多書法技巧,敬請關注【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


麓風軒


顏真卿行書作品主要有《祭侄稿》、《爭座位帖》和《祭伯父帖》等。

宋人陳深評顏真卿行書:

“縱筆豪放,一 瀉千里,時出遒勁,雜以流麗,或若篆籀,或若鐫刻,其妙解處,殆出天造。”

明項穆評顏真卿行書:

“大要開卷之初,猶高人君子之遠來,遙而望之,標格威儀,清秀端偉,飄飄若神仙,魁梧如尊貴矣。及其入門,近而察之,氣體充和,容止雍穆,厚德如虛愚,威重如山嶽矣。迨在席上,器宇恢乎有容,辭氣溢然傾聽, 挫之不怒,惕之不驚,誘之不移,凌之不屈,道氣德輝,藹然服眾,令人鄙吝自消矣。”

顏真卿書法在歷史上有無與倫比的地位。

顏真卿《爭座位帖》、《祭伯父帖》選字


比較來看,《祭侄稿》為墨跡,圓渾遒勁,流暢奔放,清晰地反映了用筆的回還往復,墨色的濃淡變化;《爭座位帖》為拓本, 一經翻刻,增加了線條的凝澀性和含蓄感,更加厚重蒼茫,生拙沉雄,強化了顏字的精神特徵。清人阮元跋《爭座位帖》:“如熔金出冶,隨地流走”,八字評語,最為傳神。

顏真卿《祭侄稿》選字

顏真卿《爭座位帖》、《祭伯父帖》選字

顏體行書的特點:

1、筆法: 逆入回收,筆筆中鋒,圓渾遒勁,牽絲映帶,間出流麗。顏真卿是書史上,第一個把篆書筆意引人行草筆法者。

2、結構:造型呈鼓形,大開大合的外拓結構,形成端莊正大,開張寬博的意象。這個創造性的變法,在書史上,前所未見。

3、章法:《祭侄稿》的前半部分字與字有斷有連,或疏可走馬,或密不透風;行與行之間不等矩,欹正相生;尤為精彩的是末尾的幾行,由行變草,迅疾奔放,果決下瀉,有江河奔湧的磅礴氣勢。

顏真卿《祭侄稿》前部

顏真卿《祭侄稿》後部

《爭座位帖》最出彩,最出人意外的是整行字的大小對比,間以梯度變化,茂密而不雍塞,形成強烈對比而不顯得突兀。

顏真卿《爭座位帖》局部

4、墨法:虛實濃淡對比明顯,“將濃遂枯,輕如蟬翼,重若崩雲”的墨色變化,神乎其技。五代楊凝式的《盧鴻草堂十志跋》,明王鐸大量的“漲墨”作品,都受顏真卿《祭侄稿》墨法的啟發承襲。

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討論留言

關注“快樂書法營”,快快樂樂玩書法

答主臨顏真卿《祭侄稿》局部

答主通臨顏真卿《祭侄稿》局部


快樂書法營


顏真卿的行書的特點是渾厚,剛健!

相對於王羲之的筆法來說,顏真卿的筆法要簡單得多,所以學習顏真卿的書法比王羲之要容易一些,可是這個容易也是相對的!

就拿《祭侄文稿》為例,滿紙的屋漏痕,誰也不敢說學之輕鬆,因為顏真卿的屋漏痕,真的需要深厚的功力與強健的筆力才成!

所以,學習顏真卿的行書不可以用那種慢騰騰的筆觸去學習,去書寫,它的用筆需要迅捷,需要帶情緒,這樣才是學到顏真卿行書的真諦!


一笑貫長天


王羲之與顏真卿,中國書法史上的兩座高峰,他們共同創造了行書發展的兩條主線。



如果說王羲之開創了妍美秀雅、俊朗飄逸的行書創作潮流,那麼,顏真卿則開創了雄強沉厚、寬博端莊的行書創作格局。

顏真卿在書法史上能夠與王羲之分庭抗禮,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顏真卿實現了對王羲之的超越,在於他早年深受“二王”影響,後深悟大令外拓筆法,同時大量借鑑民間書法的“自然形態”,更重要的是唐代審美風尚與其書法特點相融合,形成了獨特的顏體行書體系。


顏的《祭侄文稿》也好,《爭座位帖》也罷,其特點在於:

一、將篆隸筆法融入行書,用筆圓勁雄媚,突破二王流暢丶靈麗丶灑脫的特點。


二、吸收民間書法的特點,去媚增雄,朴茂厚重,完全不同於二王的飄逸溫雅。

與王羲之比較,王書纖瘦而妍媚,顏書肥腴且雄強;王書墨色溫潤,顏書墨色蒼澀。

顏真卿的這兩件行書,自然隨意,毫不做作,具有強烈的節奏感和震撼力。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說起顏真卿的書法,很多人對他的印象主要是他的楷書,顏真卿的楷書與柳公權並稱“顏筋柳骨”,與歐陽詢、柳公權、趙孟頫合稱為“楷書四大家”。但在書法史上,其實顏真卿的行書的影響力要大於他的楷書。宋四家之一的米芾就曾經給予顏楷差評,而給到顏氏行書於好評。米芾的原話是這樣說的:

大抵顏柳挑剔,為後世醜怪惡札之祖,從此古法蕩無遺矣。”“顏魯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

米芾對顏真卿的行草書是認可的,而對楷書則是否定態度。雖然米芾對顏楷的評價要客觀看待,但顏真卿的行書對後世的影響力確實是很大的。顏真卿的行書主要有以下特點:

筆法上的特點

魏晉時期,王羲之的書法主要成就還是在於他的行草書,而王羲之的行草書主要筆法是使轉。到了唐代之後,特別是歐陽詢的楷書開始,便出現了一些筆法上的變革。這時使轉不再佔有主導地位,再使轉的同時增加了提按筆法的運用。特別是歐楷在起筆、收筆、轉折明顯地運用提按筆法。

顏真卿則把這種提按筆法在他的楷書當中進一步完善,而這種筆法也自然應用到了他的行書作品中。顏真卿行書的代表作是《爭座位帖》和《祭侄文稿》,從《爭座位帖》中能看到這種提按筆法的運用還是比較多的。

魏晉行草書筆法上是中鋒和側鋒兼有,方筆較多。而顏氏行書改變了這種用筆,以中鋒用筆為主,用中鋒來體現圓勁之勢,突出一個“筋”字,即“顏筋”。這樣顏真卿的書法就給人一種“力透紙背”的小姑偶,表現出書法藝術的“力量”美。

蘇東坡對此評價非常貼切:“魯公變法出新意,細筋入骨如秋鷹。”

結字和章法上的特點

魏晉書法的結體茂密,字形稍長,給人一種娟秀飄逸之風。而顏真卿的行書則是一種開張的體勢,大部分字左衝右突、忽正忽斜、變化莫測,顏真卿的行書俯仰變化之大在之前的行書作品中很少看到。點畫集結的地方不擁擠,而開闊疏朗的地方也不空泛。字與字之間,上下緊密相連、氣勢流動,給人動感十足的感覺。

魏晉時期的行草書基本都是些簡短手札,篇幅短小,就是親朋好友之間的書信。因此書寫的時候自由揮灑,但畢竟篇幅有限,書家很難淋漓盡致地揮發內心的情感。也並沒有刻意作為書法藝術作品來創作或者欣賞。

顏真卿的行書作品,更多地是為了抒情達意,很少刻意工拙。例如《祭侄文稿》開始幾行字的大小變化不大,節奏比較緩慢、沉著。到了中間之後,隨著書家思緒與文章內容的引導,作者的情緒開始有了較大的起伏。這種情緒、情感上的變化,表現在書法作品上面就是字的大小、輕重對比開始加大,字行開始傾斜,並且有大面積的塗改。

從“賊臣不死”至“誰為荼毒”時,字形和行距忽大忽小、字字鬱結。到了最後面幾乎完全不顧書法法度的束縛,書寫速度加快,由行書變為行草書。這種情感,通過書法作品傳導給觀賞者,即使歷經千年,今天我們看來還是能體會到顏真卿那無法平復的悲憤之情,情緒的波動成為了這件作品的節奏轉折的支點。

所以該文雖然有所處塗改,但這些塗改不是敗筆,而是真摯情感的體現,同時也成為了文稿中的一種點綴。也讓後世的人們對顏真卿當時的情感變化更好地理解,增加了這幅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書聖王羲之可謂是開宗立派的人物,雖然後世書法人才層出不窮,但真正能達到與王羲之並駕齊驅的也只有顏真卿一人。


翰墨今香



一、顏真卿所處時代的書法流變

唐代的行書和草書,均看齊二王的風骨,以二王為正格,歐陽詢、虞世南都勤於臨摹和學習,《聖教序》斂入規矩。

到了李邕,得右將軍之氣而失於體格,學王右軍行法,擺脫舊習,《李思訓碑》以行作楷,趨於平實。

到了開元、天寶年間,崇尚隸書,一改行草筆勢,張旭更是將草書的用筆由清健演變為圓勁。


顏真卿真草兼通,用筆從母親啟蒙時的清健,到《顏勤禮碑》時期的圓勁,行草書,則以《祭侄文稿》和《爭座位帖》為傑作。


顏真卿書法的主要特徵是雄健而外拓,創造出盛唐渾厚豐腴的書法新風,後人將顏真卿的書法、杜甫的詩句和韓愈的文章,並稱為“唐代文化三絕”。


顏真卿幼時受家學影響,非常注重文字的規範,受褚遂良時風影響,可以說褚遂良是他的老師。之後,顏真卿又師從張旭,盡得其楷書筆法,有意思的是,同時期的懷素,吸收了張旭的草書筆法,也自成一家,宋人董逌認為:“魯公受法得盡於楷,懷素受法得盡於草”。顏真卿存世的楷書作品,風格也是變化很大的。



顏真卿書法中有篆籀氣,楷書結體中常常參有篆書結體,而且不使巧勁,不求妍媚,也不趨於簡便,獨守拙氣。顏真卿一生仕途起伏,被貶謫近十年後又升遷,最後以忠骨報國,為人盡忠職守,正氣凜然,天性如此,他的書法也自然剛勁獨立,因為整體結字非常端莊,初見顏體的人有些難以入帖,然而越看越是可愛敦厚,後世也廣為取法流傳。


二、《祭侄文稿》

公元758年,顏真卿49歲,書寫的原因,是正當英年的侄子,慘遭殺戮,而且身首異處,歸葬時,僅有頭顱,沒了身軀。


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一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最終“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季明是顏真卿堂侄,其父與真卿共同討伐安祿山叛亂時,他往返於常山、平原之間,傳遞消息,使兩郡聯結,共同效忠王室。


顏真卿看到侄子的頭顱時,悲憤交加,寫字用筆頓挫縱橫,情緒注入筆端,收放頓挫激昂,能感受到行筆速度極快,下筆也是狠重猛烈,為書法史留下“天下第二行書”的千古絕唱。



從整篇的氣息,可以看出縱筆浩放,遒勁又不失流麗,篆籀筆意,或者像鐫刻,筆意自然,書寫速度極快,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通過文字的書寫,來表達自己當時的情感,沒有過多注意到章法和佈局,所以筆畫非常天然,沒有半點刻意。


圓筆中鋒為主,藏鋒出之。《祭侄文稿》厚重處渾樸蒼穆,如黃鐘大呂;細勁處筋骨凝練,如金風秋鷹;轉折處,或化繁為簡、遒麗自然,或殺筆狠重,戛然而止;連綿處,筆圓意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瀉千里。


文稿墨色濃重而枯澀,書寫工具可能是短而禿的硬毫或兼毫筆,蘸取濃墨,使用麻紙,所有渴筆和牽帶的地方都歷歷可見,與顏真卿當時撕心裂肺的悲慟情感一致,能讓人看出行筆的過程和筆鋒變換之妙,對於學習行草書有很大的益處。


從情感表達來看,顏真卿一反“二王”茂密瘦長、秀逸嫵媚的風格,變為寬綽、自然疏朗的結體,點畫外拓,弧形相向,顧盼呼應,形散而神斂。字間行氣,隨情而變,不計工拙,無意尤佳,圈點塗改隨處可見。在不衫不履的揮寫中,生動多變。


字與字之間,集結處不擁擠,疏朗處不空乏,疏可走馬,密不透風。


行與行之間,如同過橋之擔翁,左衝右突,欹正相生,或紐結粘連,或戛然而斷,一任真性揮灑。

最為精彩的是末尾幾行,由行變草,迅疾奔放,有江河決堤的磅礴氣勢,到了第十八行“嗚呼哀哉”,前三字連綿而出,昭示悲痛之情已達極點。從第十九行至篇末,彷彿再度掀起風暴,其憤難抑,其情難訴。寫到“首櫬”兩字時,前後左右寫了又改,改了又寫,彷彿置身於情感旋風之中。長歌當哭,泣血哀慟,一直至末行“嗚呼哀哉尚饗”,令人觸目驚心,撼魂震魄。


所以《祭侄文稿》有天下第二行書的美譽,人們以為《蘭亭序》之後,惟此最高。


三、《爭座位帖》

《爭座位帖》書於廣德二年,也就是公元764年,距離《祭侄文稿》已過去6年,顏真卿55歲了。


顏真卿與尚書右僕射、定襄郡王郭英乂的書信手稿。相傳有七頁紙,大約64行。信中直指謫郭英乂在兩次隆重的集會上藐視禮儀,諂媚宦官魚朝恩,以致禮遇高於六部尚書之事,抬高宦官的座次。


魚朝恩在當時大權在握、驕橫跋扈,是讓朝野為之側目的人物,顏真卿痛斥責他囂張氣焰,奮筆直書,通篇剛烈之氣躍然紙上。 迄今一千餘年,讀之莫不令人肅然起敬。全文內容大義凜然,維護朝廷綱紀,鏗鏘有力,忠義之氣貫穿字裡行間。

書法隨意自如,然而又裹挾風雨於空中,橫斜曲直相聯飛動,米芾曾說《爭座位帖》是顏魯公第一行書,後世也有評論,說此篇詭形異狀,得於意外,為顏真卿行書第一書。


蘇軾曾於北宋長安氏處見真跡贊曰:“此比公他書猶為奇特,信手自書,動有姿態。”


全篇書意不在字句,完全跳脫出法度之約束,肅然之氣出於繩墨之外,有著魏晉以來風流氣骨,被推為神品。


總之,兩篇行書作品,都得筆神妙,是顏魯公直抒胸臆之神品,從其中能獲得不同的養分,今天的回答就到這,下次見。


國教童蒙學堂


顏體行書特點:

化篆隸高古之法入行書,創造了與盛唐相應的新書風及新體勢。自然雄健,博大壯美,氣骨森然、奔放挺拔,真情流露。其中的《祭侄文稿》又稱《祭侄季明文稿》,乃顏真卿悲憤交加、情難自禁時作的祭侄文,雖作品中錯桀之處不少,時見塗抹。但通篇凝重峻澀、神采飛揚,筆法圓潤雄奇,姿態橫生,純粹自然,妙處連連。其中情感波瀾起伏,時而沉鬱痛楚,聲淚俱下;時而低迴掩抑,痛徹心肝,真真是一篇動人心魄的悲憤之作。故元人鮮于樞認為:此帖僅次於王羲之《蘭亭集序》,評為“天下第二行書”,這一評論,也為歷代書家公舉。顏真卿行書還有《潮州帖》,乃顏公任湖州刺史時,湖州遭水災平靜後所作。《潮州帖》筆法側媚多姿,字法圓轉連綿、豐麗靈動,墨色華潤光亮,由章法井然紙上可見顏公當時的安然心境矣!再看他的《劉中使帖》,此帖又稱《瀛州帖》,約寫於唐大曆十年(775),為顏真卿得到打敗安祿山叛軍的消息後,(因其侄顏季明皆因安史之亂而慘死,而悲憤作《祭侄文》)大喜若狂(箇中當有與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所描述的“漫卷詩書喜欲狂”一樣的狂喜情狀。),於是奮筆疾書而成這《劉中使帖》。該帖:運筆古勁酣暢而不露鋒芒,結字跌宕多姿而熟合規矩。帖中“耳”字結束那筆拖長竟佔了一行,其欣慰之情,由此溢於筆端矣!後面21字線條遒逸聯綿,更見激情不絕。故明代書家董其昌稱《瀛州帖》:鬱屈瑰奇,於“二王”法外別生異趣。

總之,顏真卿行書就如他的顏楷一樣,以“筋”取勝,兼收漢隸及魏碑筆勢,再以篆籀行書,化瘦硬入豐腴,改“二王”陰柔秀美轉雄渾寬博而氣勢更為恢宏,骨力更為遒勁,風格凜然氣概,終成萬世典範!


阿燚黃南開












興平南郊竇文海


單論顏真卿三稿之中,又以《祭侄文稿》和《爭座位帖》最有特點,《祭伯父稿》在用筆上也有點脫離魯公的筆法,不推薦作為學習的範本。

《爭座位帖》又稱《與郭僕射書》,在用筆上有強烈的篆籀筆意,多中鋒,筆法勁挺有力,也是非常典型的“屋漏痕”。字數較多,可以作為創作的集字工具。但與《祭侄文稿》相比,其中的筆法變化較少,較為單一,顯得整篇字帖都略為平穩,給人的感覺就是厚重。


而《祭侄文稿》被奉為天下第二行書,無論是章法,還是用筆,亦或是字裡行間流露出的那種悲痛之情,可以和學習者產生跨時代的共鳴,這也是此稿被推到這個高度的原因。在用筆上變化豐富,顧盼生姿,全是顏魯公書寫時的真情流露,沒有刻意,信手拈來,多了一份古樸和自然。而在筆畫上,用筆渾強,力透紙背,篆籀筆法也體現的淋漓盡致。章法上變化豐富,雖有刪改,都是也正是這種隨意的改動,卻打破了章法的平齊,顯得更為自然,值得我們借鑑學習。

在學習顏體行書的過程中,要注意是藏鋒,將筆鋒內藏,顯得更加含蓄有力,這也是和二王行草不一樣的地方。顏體行書對線條質量要求較高,需要找到筆與紙的摩擦點,將筆墨剎入到紙中,如此才能將線條變得更立體、渾厚,這也是篆籀一脈行書比二王行草學習難度大的原因。以上所答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也希望能和更多的朋友互相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