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的行书具有什么特点?

澄心斋书画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709--785)。不仅楷书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而且在行书上也具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行书,如同他的楷书一样,给人以刚健,雄厚,大气磅礴之感。他作书仿佛不是在写字,而是在抒发某种情感。

要论颜真卿行书,实际就是分析史上公认他最具代表性的颜体行书"颜书三稿"。分别是《祭侄稿》《争座位帖》《告伯父文稿》。三者虽然不同时期表现的风格不尽相同,但总体艺术特点是一脉相承的。下面我们具体以这三个帖,主要以前两稿帖为例,來大致梳理和欣赏颜体行书的特点和魅力所在。

一 情感激越,以情命笔

首先我们在欣赏书法作品时,不能孤立地去看待其用笔,结构,和章法行气。而应把书写者的背景及书写内容结合进行,才能全面的理解,特别是对于抒情性很强的行书体势。

对大多数书法爱好者来说,颜体行书作品首次欣赏,给人印象书写似乎很随便,字体安排上歪歪斜斜,长短粗细不一; 加上随意涂改旁白添字,显得好像没有章法。实际上,这正是颜体行书的一大特点。充满了丰沛的艺术感染力和现场感。

比如《祭侄稿》,我们都知道颜真卿是一位秉性惇厚刚正之人。此稿由于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临时起意,顺手拿一只秃笔來奋笔直书,不是为书法而作,而是为了感情的需要而写的。对大唐盛世江山的热爱和忠心,对叛军奸臣极憎恨。特别是对骨肉亲人惨遭杀害的悲愤情感,都凝聚于笔端。随着感情的起伏,时而饱笔重墨,尽情挥洒;时而渴笔,飞白,任意涂抹。使激切悲愤的真切情感,一古脑儿地渗透在他的作品之中,这就是颜体行书千百年来感染读者的根源所在。也是它力压群雄,始终稳居天下第二行书的风神所在。

这幅作品,研究作者当时的情感起伏,历代都大有人在。

元朝的陈绎言曰:"自"尔"既至"天泽"逾五行,殊郁怒;"吾承"至"尚嚮"沉痛切骨,天真烂漫,使人动心骇目。

当代陈振濂说:

"颜真卿《祭侄稿》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一种最具有抒情意识的盖世杰作,为我们留下了超完美的感情留注与起伏变化的珍贵痕迹"。

近年还有国外学者,运用电脑等高科技手段,如同分析《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比对那样。从《祭侄稿》的十几处修改的笔迹中,详细推测,探讨当时颜鲁公的意识活动的轨迹,使人们身临其境的看当时的情感起伏和笔路,以及书写中追求最适当笔法的措辞经过。可谓煞费苦心,用心良苦。

研究者们的分析,是否完全符合颜鲁公当时的感情状况,还待商榷。然而这幅作品在书法的字里行间,通过完美的线条;笔法疾徐,轻重;空间的大小,疏密与心手相应完美的融合,却是没有人能够否认的。

笔法深得篆籀精髓,点画沉着古朴

颜真卿行书艺术的成功,更重要是建立在他精湛的艺术才能上的。颜真卿学过二王,更求教于同时代的大书家张旭。他自己曾说"頗传长史笔法"。所谓"长法",就是张氏草书中的篆籀笔意。即以圆笔中锋为主。

康有为这样解释: "圆笔主提,提笔中含,提则筋劲,中含者篆之法也。"

同时,在笔画转变方向之处多作圆转,绞转笔法。使转角圆动自然。又刚劲有力。史上形象的称之为"折股钗"。

前人评述最具篆籀风格的作品,是颜鲁公的行书《争座位帖》。又叫《与郭仆射书》。是颜真卿五十六岁时写给右仆射郭英义的书。它既是颜真卿最具代表的行书三稿之一,同时与王羲之《兰亭序》相提并论,被历代书家誉为"行书双壁"。

此篇和《祭侄稿》有相近之处,略感不同的是用笔更加凝重含蓄。起笔多为藏锋,笔画粗细较匀称,结体上,连属紧凑而又不失飞动姿态,篆籀笔法给人以圆劲苍古之气。

评价最出彩的是清代阮元:

"《争座位稿》,如熔金出冶,随地流走,元气浑然,不复以姿媚为念者,其品乃高,所以此帖为行书之极致"。

米芾一直对颜鲁公的楷书存有偏见,说来也奇,唯独对这一行书却推崇备至。

云:"《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

以此为例來简析其行书的笔法,结体特点:

1习惯性保留了颜体楷书开张宽拙的结体特点,如下图"射", "郡","功","不朽"。都是楷行相间,用笔灵活。

2 比较明显的是包围型结构,十分强调向背,迎让,疏密的艺术手段并用,并且了融合篆隶笔法,如下图"闻"字长坚勾用笔隶法波脚,""明"字日旁用篆法结构。"地"字横勾有出奇之质感。

3 笔法古朴豪放,沉着痛快:

如下图"仆"字的颤笔。"跋"字的豪放。"极"字的俊俏。"百寮"字的古朴。

4.竖画露锋裹锋,大都写得遒劲有力,长竖中的悬针竖往往在尾部成弧形,曲式不等。如"悼"字。"时"字。

垂露竖较挺直刚劲,有的略微向左右斜偏,显得灵动多姿。如图"余",还有下图左行的"作","郡"字。

疏朗开张,轻重缓急,一气呵成的气势

1 连绵有致,上下呼应

在行气布局上,这些姿态各异的字,仿佛被一根无形的主线贯穿起来。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一组一对的华美音符。如下图《争座位帖》:"天下莫与汝争能"。参差错落,奇正相依,让赏析者由衷地赞叹!

2 心手双畅,自然和谐

纵观颜真卿行书,无论用笔,结字,行气,章法十分和谐自然,随着感情的起伏跌宕,行笔节奏或由慢到快,或由疾变徐,或帖中途停顿所产生的留白,与通篇的线性相互交映,让人不感觉过分夸张和沉闷,又和局部的行列疏密产生了律动的美。

如下面用《祭侄稿》的行书,详细分析行气章法出神入化之处:

从字的形态看,写得最宽展是如上图左行:"刺""轻""杨"字;写得最窄长是"史","车","丹"字。处理得较扁是"都","尉"字。较小是"上"字;

从字的姿态上看,"刺"右倾,有下覆之势,"史"左倾右拉有迎上之势,"上"字虽小却至关重要,如承上启下的枢纽,"轻"字向右仰上,"车"字又向左迎上。

"都,尉,丹"三字,如上面分析所说,错落有致的连成一片,整体贯穿在"车"的重心线上,"杨"处理较重。有顶天立地的气势。整行行气章法,一气呵成,以此类推,我们可以体会到颜体行书的巨大的艺术魅力和特点。

3 颜真卿《祭伯父文稿》整篇行气和用笔特点。

如下图本帖也名《告伯父文稿》,全称《祭伯父濠州刺史文》。是乾元元年(758年)十月颜真卿被酷吏唐诬劾, 以蒲州刺史左迁饶州刺史,途经洛阳时,仓促奠告于伯父墓前的祭文稿本。此文稿与《祭侄稿》书法相同,一气相通,而顿挫郁勃似稍逊之。字迹比一般行书都要大,显得雄厚,宽畅,用笔更加洒脱自如。其特点是笔法明显多带圆转的竖画,出现向内收之形。露锋较多,特别是点和撇的的出锋十分明显。笔画牵丝较多,透出一种拙秀,苍穆。

总体来说,颜真卿行书以沉着健劲的笔力。丰腴开张的雄浑,影响着后世书坛。其书法不计工拙,看似信手挥笔,纵横跌宕,其实笔法考究,"无一笔无来历处",可谓巧妙绝伦,处处不失魏晋准绳,字字韵含特有笔调。

正如清.王澍对"三稿"的书赞:

"三稿皆公奇绝作,《祭侄》奇古豪岩,《告伯父》渊阔从容,至《论座》则兼得《祭侄》《告伯父》两稿之奇。情绪不同,书随以异。所以直入神品,足为《兰亭》后劲也"。

可作为颜真卿行书特点的全面精炼概括。

又云:"鲁公《争座位帖》。气格与《兰亭》并峙,奇古豪宕,学之为难,一旦得手,即随意所之,无往不是"。

也可以作为我们临习颜真卿行书的法门要点。


张劲逸


颜体行书是“二王”行书系统以外的风格流派,成就了非常多的书家。学颜真卿行书,就要把握它的风格特征。颜体行书的特征可以总结很多,但最为核心的我认为就是三条,对照千差万别的颜体行书,都脱离不了这三条特征:

一、第一大特点:裹锋用笔为主

王羲之行书多用骨法用笔,切金断玉,起笔收笔多见锋芒(如图《兰亭序》清字)。而颜体行书的用笔多用裹锋,运笔时将笔尖裹藏于笔腹之中,入纸钝而无芒角,行进如推磨,如圆锥体一般在纸面上滚动,笔势潜转,不见笔尖。如下图《祭侄文稿》清字:

再与下图骨法用笔的《从天竺归隐溪之南冈诗》中“清”字相比,则更能说明问题:

二、第二大特点:圆转多于方折

在颜体行书的转折当中,更多地化方为圆,而方笔常常只用来作为点缀。如下图《唐 · 颜真卿 · 祭侄文稿》“祭”字、“毒”字,方折笔画全部写成了圆转:

三、第三大特点:字形向两边“鼓”

颜体行书沿袭了颜体楷书结体宽博的结构特征,字形不同于王羲之的往内收,也不同于黄庭坚的长枪大戟,而是像“鼓”的形状,往两边凸出。

如《唐 · 颜真卿 · 祭侄文稿》中的“刺”字(见上图),与《唐 · 李邕 · 李思训碑》中的“刺”字(见下图)对比就很明显:

学习颜体行书,掌握了以上三大典型特征,也就牵住了“牛鼻子”,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定会如虎添翼。希望大家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更多书法技巧,敬请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麓风轩


颜真卿行书作品主要有《祭侄稿》、《争座位帖》和《祭伯父帖》等。

宋人陈深评颜真卿行书:

“纵笔豪放,一 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出天造。”

明项穆评颜真卿行书:

“大要开卷之初,犹高人君子之远来,遥而望之,标格威仪,清秀端伟,飘飘若神仙,魁梧如尊贵矣。及其入门,近而察之,气体充和,容止雍穆,厚德如虚愚,威重如山岳矣。迨在席上,器宇恢乎有容,辞气溢然倾听, 挫之不怒,惕之不惊,诱之不移,凌之不屈,道气德辉,蔼然服众,令人鄙吝自消矣。”

颜真卿书法在历史上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颜真卿《争座位帖》、《祭伯父帖》选字


比较來看,《祭侄稿》为墨迹,圆浑遒劲,流暢奔放,清晰地反映了用笔的回还往复,墨色的浓淡变化;《争座位帖》为拓本, 一经翻刻,增加了线條的凝涩性和含蓄感,更加厚重苍茫,生拙沉雄,强化了颜字的精神特征。清人阮元跋《争座位帖》:“如熔金出冶,随地流走”,八字评语,最为传神。

颜真卿《祭侄稿》选字

颜真卿《争座位帖》、《祭伯父帖》选字

颜体行书的特点:

1、笔法: 逆入回收,笔笔中锋,圆浑遒劲,牽丝映带,间出流丽。颜真卿是书史上,第一个把篆书笔意引人行草笔法者。

2、结构:造型呈鼓形,大开大合的外拓结构,形成端庄正大,开张宽博的意象。这个创造性的变法,在书史上,前所未见。

3、章法:《祭侄稿》的前半部分字与字有断有连,或疏可走马,或密不透风;行与行之间不等矩,欹正相生;尤为精彩的是末尾的几行,由行变草,迅疾奔放,果决下泻,有江河奔涌的磅礴气势。

颜真卿《祭侄稿》前部

颜真卿《祭侄稿》后部

《争座位帖》最出彩,最出人意外的是整行字的大小对比,间以梯度变化,茂密而不雍塞,形成强烈对比而不显得突兀。

颜真卿《争座位帖》局部

4、墨法:虚实浓淡对比明显,“将浓遂枯,轻如蝉翼,重若崩云”的墨色变化,神乎其技。五代杨凝式的《卢鸿草堂十志跋》,明王铎大量的“涨墨”作品,都受颜真卿《祭侄稿》墨法的启发承袭。

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讨论留言

关注“快乐书法营”,快快乐乐玩书法

答主临颜真卿《祭侄稿》局部

答主通临颜真卿《祭侄稿》局部


快乐书法营


颜真卿的行书的特点是浑厚,刚健!

相对于王羲之的笔法来说,颜真卿的笔法要简单得多,所以学习颜真卿的书法比王羲之要容易一些,可是这个容易也是相对的!

就拿《祭侄文稿》为例,满纸的屋漏痕,谁也不敢说学之轻松,因为颜真卿的屋漏痕,真的需要深厚的功力与强健的笔力才成!

所以,学习颜真卿的行书不可以用那种慢腾腾的笔触去学习,去书写,它的用笔需要迅捷,需要带情绪,这样才是学到颜真卿行书的真谛!


一笑貫长天


王羲之与颜真卿,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他们共同创造了行书发展的两条主线。



如果说王羲之开创了妍美秀雅、俊朗飘逸的行书创作潮流,那么,颜真卿则开创了雄强沉厚、宽博端庄的行书创作格局。

颜真卿在书法史上能够与王羲之分庭抗礼,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颜真卿实现了对王羲之的超越,在于他早年深受“二王”影响,后深悟大令外拓笔法,同时大量借鉴民间书法的“自然形态”,更重要的是唐代审美风尚与其书法特点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颜体行书体系。


颜的《祭侄文稿》也好,《争座位帖》也罢,其特点在于:

一、将篆隶笔法融入行书,用笔圆劲雄媚,突破二王流畅丶灵丽丶洒脱的特点。


二、吸收民间书法的特点,去媚增雄,朴茂厚重,完全不同于二王的飘逸温雅。

与王羲之比较,王书纤瘦而妍媚,颜书肥腴且雄强;王书墨色温润,颜书墨色苍涩。

颜真卿的这两件行书,自然随意,毫不做作,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震撼力。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说起颜真卿的书法,很多人对他的印象主要是他的楷书,颜真卿的楷书与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合称为“楷书四大家”。但在书法史上,其实颜真卿的行书的影响力要大于他的楷书。宋四家之一的米芾就曾经给予颜楷差评,而给到颜氏行书于好评。米芾的原话是这样说的:

大抵颜柳挑剔,为后世丑怪恶札之祖,从此古法荡无遗矣。”“颜鲁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

米芾对颜真卿的行草书是认可的,而对楷书则是否定态度。虽然米芾对颜楷的评价要客观看待,但颜真卿的行书对后世的影响力确实是很大的。颜真卿的行书主要有以下特点:

笔法上的特点

魏晋时期,王羲之的书法主要成就还是在于他的行草书,而王羲之的行草书主要笔法是使转。到了唐代之后,特别是欧阳询的楷书开始,便出现了一些笔法上的变革。这时使转不再占有主导地位,再使转的同时增加了提按笔法的运用。特别是欧楷在起笔、收笔、转折明显地运用提按笔法。

颜真卿则把这种提按笔法在他的楷书当中进一步完善,而这种笔法也自然应用到了他的行书作品中。颜真卿行书的代表作是《争座位帖》和《祭侄文稿》,从《争座位帖》中能看到这种提按笔法的运用还是比较多的。

魏晋行草书笔法上是中锋和侧锋兼有,方笔较多。而颜氏行书改变了这种用笔,以中锋用笔为主,用中锋来体现圆劲之势,突出一个“筋”字,即“颜筋”。这样颜真卿的书法就给人一种“力透纸背”的小姑偶,表现出书法艺术的“力量”美。

苏东坡对此评价非常贴切:“鲁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结字和章法上的特点

魏晋书法的结体茂密,字形稍长,给人一种娟秀飘逸之风。而颜真卿的行书则是一种开张的体势,大部分字左冲右突、忽正忽斜、变化莫测,颜真卿的行书俯仰变化之大在之前的行书作品中很少看到。点画集结的地方不拥挤,而开阔疏朗的地方也不空泛。字与字之间,上下紧密相连、气势流动,给人动感十足的感觉。

魏晋时期的行草书基本都是些简短手札,篇幅短小,就是亲朋好友之间的书信。因此书写的时候自由挥洒,但毕竟篇幅有限,书家很难淋漓尽致地挥发内心的情感。也并没有刻意作为书法艺术作品来创作或者欣赏。

颜真卿的行书作品,更多地是为了抒情达意,很少刻意工拙。例如《祭侄文稿》开始几行字的大小变化不大,节奏比较缓慢、沉着。到了中间之后,随着书家思绪与文章内容的引导,作者的情绪开始有了较大的起伏。这种情绪、情感上的变化,表现在书法作品上面就是字的大小、轻重对比开始加大,字行开始倾斜,并且有大面积的涂改。

从“贼臣不死”至“谁为荼毒”时,字形和行距忽大忽小、字字郁结。到了最后面几乎完全不顾书法法度的束缚,书写速度加快,由行书变为行草书。这种情感,通过书法作品传导给观赏者,即使历经千年,今天我们看来还是能体会到颜真卿那无法平复的悲愤之情,情绪的波动成为了这件作品的节奏转折的支点。

所以该文虽然有所处涂改,但这些涂改不是败笔,而是真挚情感的体现,同时也成为了文稿中的一种点缀。也让后世的人们对颜真卿当时的情感变化更好地理解,增加了这幅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书圣王羲之可谓是开宗立派的人物,虽然后世书法人才层出不穷,但真正能达到与王羲之并驾齐驱的也只有颜真卿一人。


翰墨今香



一、颜真卿所处时代的书法流变

唐代的行书和草书,均看齐二王的风骨,以二王为正格,欧阳询、虞世南都勤于临摹和学习,《圣教序》敛入规矩。

到了李邕,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学王右军行法,摆脱旧习,《李思训碑》以行作楷,趋于平实。

到了开元、天宝年间,崇尚隶书,一改行草笔势,张旭更是将草书的用笔由清健演变为圆劲。


颜真卿真草兼通,用笔从母亲启蒙时的清健,到《颜勤礼碑》时期的圆劲,行草书,则以《祭侄文稿》和《争座位帖》为杰作。


颜真卿书法的主要特征是雄健而外拓,创造出盛唐浑厚丰腴的书法新风,后人将颜真卿的书法、杜甫的诗句和韩愈的文章,并称为“唐代文化三绝”。


颜真卿幼时受家学影响,非常注重文字的规范,受褚遂良时风影响,可以说褚遂良是他的老师。之后,颜真卿又师从张旭,尽得其楷书笔法,有意思的是,同时期的怀素,吸收了张旭的草书笔法,也自成一家,宋人董逌认为:“鲁公受法得尽于楷,怀素受法得尽于草”。颜真卿存世的楷书作品,风格也是变化很大的。



颜真卿书法中有篆籀气,楷书结体中常常参有篆书结体,而且不使巧劲,不求妍媚,也不趋于简便,独守拙气。颜真卿一生仕途起伏,被贬谪近十年后又升迁,最后以忠骨报国,为人尽忠职守,正气凛然,天性如此,他的书法也自然刚劲独立,因为整体结字非常端庄,初见颜体的人有些难以入帖,然而越看越是可爱敦厚,后世也广为取法流传。


二、《祭侄文稿》

公元758年,颜真卿49岁,书写的原因,是正当英年的侄子,惨遭杀戮,而且身首异处,归葬时,仅有头颅,没了身躯。


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最终“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季明是颜真卿堂侄,其父与真卿共同讨伐安禄山叛乱时,他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间,传递消息,使两郡联结,共同效忠王室。


颜真卿看到侄子的头颅时,悲愤交加,写字用笔顿挫纵横,情绪注入笔端,收放顿挫激昂,能感受到行笔速度极快,下笔也是狠重猛烈,为书法史留下“天下第二行书”的千古绝唱。



从整篇的气息,可以看出纵笔浩放,遒劲又不失流丽,篆籀笔意,或者像镌刻,笔意自然,书写速度极快,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通过文字的书写,来表达自己当时的情感,没有过多注意到章法和布局,所以笔画非常天然,没有半点刻意。


圆笔中锋为主,藏锋出之。《祭侄文稿》厚重处浑朴苍穆,如黄钟大吕;细劲处筋骨凝练,如金风秋鹰;转折处,或化繁为简、遒丽自然,或杀笔狠重,戛然而止;连绵处,笔圆意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泻千里。


文稿墨色浓重而枯涩,书写工具可能是短而秃的硬毫或兼毫笔,蘸取浓墨,使用麻纸,所有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与颜真卿当时撕心裂肺的悲恸情感一致,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对于学习行草书有很大的益处。


从情感表达来看,颜真卿一反“二王”茂密瘦长、秀逸妩媚的风格,变为宽绰、自然疏朗的结体,点画外拓,弧形相向,顾盼呼应,形散而神敛。字间行气,随情而变,不计工拙,无意尤佳,圈点涂改随处可见。在不衫不履的挥写中,生动多变。


字与字之间,集结处不拥挤,疏朗处不空乏,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行与行之间,如同过桥之担翁,左冲右突,欹正相生,或纽结粘连,或戛然而断,一任真性挥洒。

最为精彩的是末尾几行,由行变草,迅疾奔放,有江河决堤的磅礴气势,到了第十八行“呜呼哀哉”,前三字连绵而出,昭示悲痛之情已达极点。从第十九行至篇末,仿佛再度掀起风暴,其愤难抑,其情难诉。写到“首榇”两字时,前后左右写了又改,改了又写,仿佛置身于情感旋风之中。长歌当哭,泣血哀恸,一直至末行“呜呼哀哉尚飨”,令人触目惊心,撼魂震魄。


所以《祭侄文稿》有天下第二行书的美誉,人们以为《兰亭序》之后,惟此最高。


三、《争座位帖》

《争座位帖》书于广德二年,也就是公元764年,距离《祭侄文稿》已过去6年,颜真卿55岁了。


颜真卿与尚书右仆射、定襄郡王郭英乂的书信手稿。相传有七页纸,大约64行。信中直指谪郭英乂在两次隆重的集会上藐视礼仪,谄媚宦官鱼朝恩,以致礼遇高于六部尚书之事,抬高宦官的座次。


鱼朝恩在当时大权在握、骄横跋扈,是让朝野为之侧目的人物,颜真卿痛斥责他嚣张气焰,奋笔直书,通篇刚烈之气跃然纸上。 迄今一千余年,读之莫不令人肃然起敬。全文内容大义凛然,维护朝廷纲纪,铿锵有力,忠义之气贯穿字里行间。

书法随意自如,然而又裹挟风雨于空中,横斜曲直相联飞动,米芾曾说《争座位帖》是颜鲁公第一行书,后世也有评论,说此篇诡形异状,得于意外,为颜真卿行书第一书。


苏轼曾于北宋长安氏处见真迹赞曰:“此比公他书犹为奇特,信手自书,动有姿态。”


全篇书意不在字句,完全跳脱出法度之约束,肃然之气出于绳墨之外,有着魏晋以来风流气骨,被推为神品。


总之,两篇行书作品,都得笔神妙,是颜鲁公直抒胸臆之神品,从其中能获得不同的养分,今天的回答就到这,下次见。


国教童蒙学堂


颜体行书特点:

化篆隶高古之法入行书,创造了与盛唐相应的新书风及新体势。自然雄健,博大壮美,气骨森然、奔放挺拔,真情流露。其中的《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稿》,乃颜真卿悲愤交加、情难自禁时作的祭侄文,虽作品中错桀之处不少,时见涂抹。但通篇凝重峻涩、神采飞扬,笔法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粹自然,妙处连连。其中情感波澜起伏,时而沉郁痛楚,声泪俱下;时而低回掩抑,痛彻心肝,真真是一篇动人心魄的悲愤之作。故元人鲜于枢认为:此帖仅次于王羲之《兰亭集序》,评为“天下第二行书”,这一评论,也为历代书家公举。颜真卿行书还有《潮州帖》,乃颜公任湖州刺史时,湖州遭水灾平静后所作。《潮州帖》笔法侧媚多姿,字法圆转连绵、丰丽灵动,墨色华润光亮,由章法井然纸上可见颜公当时的安然心境矣!再看他的《刘中使帖》,此帖又称《瀛州帖》,约写于唐大历十年(775),为颜真卿得到打败安禄山叛军的消息后,(因其侄颜季明皆因安史之乱而惨死,而悲愤作《祭侄文》)大喜若狂(个中当有与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所描述的“漫卷诗书喜欲狂”一样的狂喜情状。),于是奋笔疾书而成这《刘中使帖》。该帖:运笔古劲酣畅而不露锋芒,结字跌宕多姿而熟合规矩。帖中“耳”字结束那笔拖长竟占了一行,其欣慰之情,由此溢于笔端矣!后面21字线条遒逸联绵,更见激情不绝。故明代书家董其昌称《瀛州帖》:郁屈瑰奇,于“二王”法外别生异趣。

总之,颜真卿行书就如他的颜楷一样,以“筋”取胜,兼收汉隶及魏碑笔势,再以篆籀行书,化瘦硬入丰腴,改“二王”阴柔秀美转雄浑宽博而气势更为恢宏,骨力更为遒劲,风格凛然气概,终成万世典范!


阿燚黄南开












兴平南郊窦文海


单论颜真卿三稿之中,又以《祭侄文稿》和《争座位帖》最有特点,《祭伯父稿》在用笔上也有点脱离鲁公的笔法,不推荐作为学习的范本。

《争座位帖》又称《与郭仆射书》,在用笔上有强烈的篆籀笔意,多中锋,笔法劲挺有力,也是非常典型的“屋漏痕”。字数较多,可以作为创作的集字工具。但与《祭侄文稿》相比,其中的笔法变化较少,较为单一,显得整篇字帖都略为平稳,给人的感觉就是厚重。


而《祭侄文稿》被奉为天下第二行书,无论是章法,还是用笔,亦或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悲痛之情,可以和学习者产生跨时代的共鸣,这也是此稿被推到这个高度的原因。在用笔上变化丰富,顾盼生姿,全是颜鲁公书写时的真情流露,没有刻意,信手拈来,多了一份古朴和自然。而在笔画上,用笔浑强,力透纸背,篆籀笔法也体现的淋漓尽致。章法上变化丰富,虽有删改,都是也正是这种随意的改动,却打破了章法的平齐,显得更为自然,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在学习颜体行书的过程中,要注意是藏锋,将笔锋内藏,显得更加含蓄有力,这也是和二王行草不一样的地方。颜体行书对线条质量要求较高,需要找到笔与纸的摩擦点,将笔墨刹入到纸中,如此才能将线条变得更立体、浑厚,这也是篆籀一脉行书比二王行草学习难度大的原因。以上所答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也希望能和更多的朋友互相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