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我是唱作人》這檔節目?

頭條綜藝


昨天看了他們吃飯的環節 對導演說的話很有感觸

導演說 希望這個節目能讓大家去思考什麼是好的音樂 因為現在這個環境大家不關心什麼是好音樂 什麼歌聽著都一樣 而更多的是在乎唱歌的人是誰 這些音樂之外的東西

說實話我對胖虎這個導演還是很佩服的 畢竟嘻哈那麼小眾的東西都靠他發揚了起來 我也很希望這個節目他也能成功

但就這兩期來看 可能並不是很樂觀 因為大家更多的還是在討論人而不是歌 就像知乎熱度較高的問題還是如何評價高進選陳意涵的行為 還是不關心他們兩個的歌怎麼樣 而是專注這些綜藝的過程

所以我感覺這個節目真的是很不容易 最開始看到名單有王源的時候我覺得他的名字好像很突兀 但現在我發現這個節目真的需要他 因為有他才有人看 真正喜歡音樂的人真的沒那麼多 雖然不願意承認 但節目推廣還真的要靠他的粉絲 不過好在他也還算爭氣 節目表現還可以 應該不會被很快淘汰 而且他也挺有意思的

我看到王源自己在吃飯的時候說 希望大家不要因為是他就什麼都好 或者是他就什麼都不好 我覺得這些歌手自己都是很明白的 但是看著滿屏媽媽愛你的彈幕 我覺得粉絲可能並不是很明白

另外單純關於音樂的這方面 我覺得很多人也是有欣賞的誤區的 大家還是集中在一首歌的曲怎樣詞怎樣唱的怎樣 而忽略音樂整體的感受 甚至很多人聽歌是認為是詞大於曲的 如果只有詞曲 清唱不就好了嗎 何必弄那麼多樂器配合呢 人聲只是一種音色比較獨特的樂器 過於在意唱詞會讓你不能欣賞那些花費更多時間的 樂器細緻的編配 這個節目裡我最欣賞的兩個人是梁博和曾軼可 其實他們都有意無意的弱化了人聲在音樂整體的部分 人聲和樂器可能是對半開甚至更少 實現這一點的話 梁博是用簡單的旋律和歌詞 而曾軼可是因為自己的唱腔弱化了唱詞的效果 感覺她的人聲是另一件獨特樂器 但她的詞真的寫的不錯

所以雖然大眾評委現場給出一些評分 但結束後大家回頭去聽的可能並不一定是評分高的歌 有的歌適合現場有的歌適合平時聽 有人追求一個永生難忘的現場 有人追求一個一直陪伴的旋律 而這個節目我認為還是想發掘一些新鮮的東西 把平時唱出來怕沒人聽的歌 拿到這個舞臺來唱 如果總是唱自己熟悉的東西 就相當於是拿這個節目當新專輯推廣平臺了

說白了 這個節目的野心是想告訴大家 什麼是好音樂 這實在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因為很多人對音樂的態度是反智的 表現在只聽很少類型的歌(流行 民謠) 而對自己不瞭解的音樂種類加以鄙視 並以此獲得勝利的快感 其實很多時候你並不是不喜歡某種音樂 而是因為你聽不懂 就像你學不會數學 就說數學是垃圾 然後說 我就喜歡我的答案 你憑什麼說他算錯了 這種感覺

所以我還是很希望這個節目能辦得比較好的 哪怕不能讓大家理解好的音樂 至少也能給出一個好的音樂的概念 這樣才會有更多人願意開闢這個市場 而不是隻是做那些商品化流水線的音樂

也希望大家能更多的關注在歌而不是人 這也是對歌手最大的尊重


做你的貓zzz


近些年從韓國買來版權的綜藝數不勝數,但是也有著不少原創節目如同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我是唱作人》便是其中之一,難得大膽又新穎的原創音樂節目,在眾多的爭奇鬥豔的"妃子"之間顯得更加清新脫俗。


節目一共邀請了八位唱作人,而節目第一期便迎來了不少具有議論的嘉賓,比如主打小眾音樂,被不少樂評人認為唱歌走調的曾軼可;


有"QQ音樂巨頭"汪蘇瀧,相信大部分90後應該都聽過他的歌;

有被許多人稱音樂土的高進;有備受爭議,結果卻讓人驚喜的王源。

《我是唱作人》採用的規則Demo(小樣)嘉賓互聽,然後互投。這一環節是真的狠,不僅呈現了唱作人最真實聲音,而且因為只有一次機會,所以但凡有點失誤,在網上都會引起"槓精"無情嘲諷。

如果說Demo互聽是新穎之處的話,那這檔節目大膽之處便是,節目裡的大眾評審都是實名制投票,並且在節目最後會陸續公佈評審的選擇,相對於其他音樂節目而言,這檔節目更加公開,公正,透明,真實。



播出十期,豆瓣評分也是有著可觀的8.0分。不僅豆瓣給足了面子,QQ音樂也是十分支持,節目裡的部分歌曲登頂了多個排行榜。

小周很少看綜藝,更別說能從一而終的追下去了,但《我是唱作人》確實是小周歌荒時會去看的節目。


《我是唱作人》這檔節目給小周的感覺,就像是王源弟弟情緒失控時所唱的《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一樣,這檔節目在不同的人眼裡會有不同的評價,你喜歡什麼音樂和你的年齡有關,性別有關、心理感悟有關,生活經歷有關。


朱以恩


如何評價唱作人這個節目,作為參賽者,或者說一個職業的音樂工作者,我超愛這個節目,因為這裡可以是發表自己作品的絕佳機會。可以有現場,是一個與觀眾直接交流的音樂歷程,最重要的是可以讓自己經歷這樣的音樂生活。幸運的話,還能留下自己和大家都喜歡的作品,也特別期待《我是唱作人》的第二季。

常石磊


其實剛開始看這個節目,最直接的吸引我的理由是第一期參加的唱作人:毛不易、梁博、王源,其他的我不太熟悉,我承認我是因為他們參加了,我就衝著他們去看的,但隨著節目的不斷深入,我發現了很多唱作人在舞臺上發光發熱,他們也許不太出名,但是才華很令人折服。光會唱歌、表演是不夠的,你還要會創作,我覺得感覺走上那個舞臺的人都是用實力說話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有句話說,才華皆一切,這個唱作人的舞臺突出了這一點,這個節目就是很好的檢驗室啊!很好,支持!


小閒一說


最近音樂節目太多了,有慢綜藝那麼多。

除了小哥哥們抱在一起表演給你看,為了差異化生存,能唱歌的音樂製作人也從幕後來到臺前——大喊我是唱作人,我要唱歌給你聽。

唱作人的心氣還是很高的,節目宣傳slogan:不止於歌手。表面意思是歌手只在於演唱,而我們還要製作;深層的意思直指友臺同名節目。 口氣不小,那實力呢?

ennnn…… 節目很努力,但是……一言難盡

節目整體質量還是有很大空間的, 市場並不需要第二個歌手,觀眾一年也不能消化兩檔歌手這麼重量級的音樂節目,再有就是,現在每年適合登臺表演的演唱者能不能裝滿兩檔節目也要另說。 說是低配版歌手,有點差意思,在推新人這件事上,還是能看到一些努力。

比如,錢正昊 比如,陳意涵 比如,王以太 也能看到是在消化愛奇藝自產藝人。

老人用實力、行業認可度帶新人,新人用流量賦能老人換髮第二春的可能,老人結交更多年輕人以獲得新鮮族群的熟悉,看似是一個win-win的等式。但推歌還是推人導演組自己也沒想清楚,節目前期的聲量怎麼來的大家也知道,以至於人走茶涼後半程寥寥。

再說說參加的唱作人們:小白的搖滾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在同季度播出的友臺節目《某歌會》上小白因自己的音樂風格被節目評委質疑自己多年不火的時候用歌詞回答:醉沙場臥亦沙場。能找到自己擅長並且適合自己的音樂風格那麼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

同樣找到自己音樂風格的還有筆筆-周筆暢

從快女出道音樂道路一路走來並不順暢,去年在《幻樂之城》以一首“意識流”作品《充滿濃霧的白色房間》在大眾面前打開自己音樂新風格,到這幾期在《我是唱作人》裡的夢幻電子風格作品,看起來筆筆也找到了自己的限量版標籤和差異化路線。 關於他倆還有一點要說的是,感覺這倆人拿了“懟與被懟”的劇本,只不過表演起來有略顯生硬,和可愛。

另,發現一枚寶藏男孩——王以太

新說唱結束之後,說唱又被大眾季節性下線了,直到今年《歌手》作為陳楚生的幫唱嘉賓出現,後來又在唱作人遇到才近距離觀察他。 說唱歌手的real大部分也只存在於他們的歌詞裡,不過我在王以太身上看到了真的real(當然也帶有我個人的主觀色彩),真實不僅在於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在於不矯飾一些虛假的客氣和禮貌,當一個人對自己的才華有足夠自信的時候,不需要樹其它人設進行輔助溝通。 可怕的是當有一天“自信”取代“有禮貌”成為了新的標籤,怕是業內規則又要被重新改寫,想想也好可怕。

畢竟命運進行的每一次饋贈都暗中標好了價格。


萌萌說早教


《我是唱作人》是愛奇藝一檔全新自制的S+超級網綜,首檔華語唱作人生態挑戰節目。由愛奇藝高級副總裁陳偉擔任總監製,愛奇藝副總裁車澈擔任總導演。 作為一檔華語唱作人生態挑戰節目,《我是唱作人》將集結華語樂壇頂級唱作人,展開一場關於音樂的較量,首發唱作人王源、熱狗MC Hotdog、毛不易、汪蘇瀧、梁博、曾軼可、高進、陳意涵Estelle,補位唱作人薩頂頂、郝雲。此外節目將設置實名制百人評審團,來評判唱作人的作品。節目於2019年4月12日起每週五晚八點在愛奇藝播出。

在節目裡每個人都表現的不錯,特別是年輕的唱作人。

王源在節目中,讓我們看到了不同的他。

原因是,王源在演唱《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的時候,整個人崩潰大哭。

不僅臺上哭,歌曲唱完結束,情緒崩潰的王源緩和了一下情緒走回後臺,躺在座位上,抱著自己,蜷縮著身體,感覺整個人都崩潰了。

所有人都透過鏡頭默默看著他,但是那一刻,或許真的沒有人能與他感同身受。

這個18歲的少年,在過去的幾年裡,到底承受了怎樣的孤獨和壓力,或許只有他自己能知道。

所以,承受了太多的無助感、孤立感,他才會寫這樣一首歌。

但關於王源在表演歌曲時情緒崩潰而哭,網上質疑的聲音層出不窮:

不就唱個歌嗎哭什麼?

小孩子賣慘給自己加戲嗎?

也是後來看過採訪才知道,團隊並不支持王源參加這種正面“剛”的節目;是王源自己堅持要來,想在原創樂壇爭得一席之地。

《我是唱作人》,是一檔「比拼歌手原創能力」的對戰節目。規則是唱作人的參賽歌曲,必須是未面世的、原創的歌曲,然後現場實力互剛。

唱作人的陣容瞭解一下:除了王源,還有熱狗、毛不易、汪蘇瀧、梁博、曾軼可、高進、陳意涵,補位的是薩頂頂——都是非常有號召力、有流傳度作品、有特點的歌手。

正如《我是唱作人》的總導演車澈所說:“參加這個節目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想打破的標籤。”

高進的歌紅人不紅、曾軼可快女時代的偏見、汪蘇瀧的非主流……而王源期望的,就是希望大家知道他除了是流量偶像,還會唱歌、能寫歌。

《我是唱作人》的出場順序,由「現場清唱demo」的排名成績決定。

什麼叫「現場清唱demo」?就是相當於讓選手的聲音「素顏出鏡」,就像毛不易說的“所有的優點也好,缺點也好,都會被放大”,是非常考驗歌手演功的。

「現場清唱demo」結束後,8名唱作人互相投票。

根據排名,8名唱作人被分到相應的上位區、中位區、下位區;在低位區的唱作人,挑選高位區的唱作人,1v1battle。

高位區輸了的,直接進入低位區,或者直接進入淘汰區,反正就是誰都別想舒服。

但整個比賽現場,最不服輸的,可能就是王源。

「現場清唱demo」,王源主動選擇第一個出場演唱。結果因為緊張,沒唱幾句,破音了。

鏡頭裡熱狗、毛不易、高進頓時一張尷尬臉。

王源卻想通過《我是唱作人》,改變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就像熱狗所說:“他的實力絕對受到認可。”

  《我是唱作人》第七期節目上線後,再度獲得網友的一片讚許。下半季首輪淘汰夜,八位首發唱作人帶來神級live現場,搖滾、流行、R&B、雷鬼各種音樂曲風輪番轟炸舞臺,令聽眾應接不暇。

  錢正昊演繹雷鬼曲風靈氣十足 獲樂評人稱讚後生可畏

  下半季節目開播伊始,00後唱作人錢正昊的加盟就成為網友熱議的焦點。在上週五5月24日播出的節目中,他帶來一首融合雷鬼和Trap(陷阱音樂)的《還不知道》,青春洋溢的旋律與歌詞,以及輕快而鬆弛的歌曲氛圍,讓一首音樂市場極為少見的雷鬼歌曲充滿了陽光俏皮的味道。僅僅18歲的錢正昊卻能將老派的雷鬼音樂玩得靈氣四溢,不僅得到百人評審“中國的Justin Bieber(歌手名)”的評價,節目播出後更是獲得不少資深樂評人的讚許,令人不禁感嘆“後生可畏。”

  除了作品上的新意之外,錢正昊對音樂知識的豐富儲備也令人驚歎。在短暫的demo互聽環節,錢正昊就從周筆暢作品中聽出了她的用心之處,分辨出她採用了glitch-hop的音樂風格,同時也能感知到常石磊在編曲上的一些小細節,既敏銳又專業。此外,他還向大家科普和介紹了蒸汽波(音樂流派)、知名電音製作人Daft Punk(樂隊名)等音樂知識,展現了自己音樂小百科的一面。事實上,這也和錢正昊自幼開始學習音樂,除了鋼琴吉他這一類樂器的學習,在14歲便開始接觸音樂製作的經歷密不可分。

  極高的音樂素養之外,錢正昊身上最難得的一點是他對音樂獨立的審美和多元的思考方式,就像他在節目中說的那樣,自己會一直嘗試不一樣的風格。而《我是唱作人》給瞭如錢正昊一樣有豐富想法的唱作人一個展示舞臺,他們可以去做任何喜歡的音樂形式,這在其他節目中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這也是這檔音樂原創節目專業性的一種體現。

  先鋒唱作人集體“反撲” 白舉綱跳出史上最大分差

  經歷了下半季首期節目的集體潰敗之後,先鋒唱作人在本期節目中打響反攻號角,向穩坐上位區的胡海泉、常石磊、金志文發起強勢衝擊。節目中,白舉綱一曲對夢想絕不退讓的《蠢夢》擊敗了胡海泉畢業多年的心聲。搖滾和trap的融合令人耳目一新之外,他在舞臺上彷彿腳底裝彈簧般的跳躍更讓人印象深刻,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心疼攝影師三秒。”值得注意的是,這組對決的結果也成為節目開播以來,大眾評審給出的最大分差,這背後呈現的新老對決也不禁令人思考。

  而在造型上面紗遮面,上演《感官浮游》的周筆暢雖然9票之差惜敗金志文,但她在音樂氛圍上的探索,營造出瞭如夢如幻的失重體驗,正如她在開唱前所說的,“在進入音樂的時候,你們都會飄起來”,沉浸式音樂風格得到了不少好評。相比之下,經典派大魔王常石磊依舊十分能打,一首《二三四個字》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讓聽眾進入他一手打造的溫柔世界當中,聽過之後後勁十足。

  節目播出後,不少網友就先鋒與經典交戰的話題提出思考:“同樣是聽一遍就會的傳統歌曲,為什麼常石磊的歌不給人落入俗套的感覺?”對此,有網友表示其實越是簡單的東西越見功力,同時常石磊的作品更具有情感的廣泛性,相形之下白安的作品更偏重對自我的挖掘,難以走入所有人的內心。最後出場的王以太雖然未能挑戰成功,但他帶來的《LA in the snow》從歌詞到旋律都十分抓人,濃濃的批判性更是讓這首歌成為一首關懷現實的佳作。

本週的《我是唱作人》周筆暢和錢正昊之間的PK成為當期節目最大的亮點,周筆暢的淘汰令一部分觀眾大感意外,而年齡最小的錢正昊一路闖進總決賽,專業實力簡直讓人不得不服

錢正昊在早前就淘汰了前輩胡海泉,這次再度淘汰實力唱將周筆暢,成功闖入《我是唱作人》總決賽。有網友評論道“《我是唱作人》是一次對唱作人生態的完美展現,錢正昊的表現太新潮了,完全就是行業最先銳的代表”。

其實錢正昊在節目中一直被拿來和王源比較,不過現在隨著錢正昊晉級總決賽和王源的淘汰,看來錢正昊已經憑藉著超強的音樂實力穩坐“前輩寵愛收割機”這個寶座啦。一首《楚門》讓在場的前輩們都感到鴨梨山大,就連郝雲都笑稱胡海泉應該考慮投資一下錢正昊。

 

  

  

  










粉粉的小兔子


不把 曾某 刪減 拒絕看 的請舉手


老子好差


都有各種不一樣的眼光去看和平能


70後劉姐


1、對於一些歌紅人不紅的歌手是個不錯的節目;

2、在節目中,很多投票的粉絲都過於注重創作人的歌的歌詞,而沒有從整體的音樂來欣賞歌曲;

3、導演做這個節目的確能讓人能思考什麼才是好的音樂,而不是看製作音樂的人是誰而喜歡聽這首歌;


韓國KPOP


看完第一期的各種不屑 我就就放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